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全国通用)_第1页
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全国通用)_第2页
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全国通用)_第3页
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全国通用)_第4页
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二物质的分类构成物质的微粒专题09原子的结构【5年中考真题】(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钠原子和钠离子核电荷数相同【答案】D【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无中子,说法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离开化学变化,原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可转化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也能转化为原子,说法错误;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核电荷数不变,核外电子数少1,说法正确。故选D。(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汤姆森发现电子B.卢瑟福发现原子核C.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D.拉瓦锡发现酸碱指示剂【答案】D【解析】A.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叙述正确;B.1911年,卢瑟福等人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叙述正确;C.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排序,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叙述正确;D.1775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的;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叙述错误。故选D。(2022·辽宁·本溪市中考真题)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B.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A.中和反应是酸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正确;B.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原子核带正电,错误;C.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有些氢原子不含中子,错误;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错误。故选A。(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碳酸钠俗称纯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碳酸钠属于碱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D【解析】A.原子不显电性,但分子、中子也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该选项不正确;B.碳酸钠显碱性,但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该选项推理不正确;C.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该选项推理不正确;D.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该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2021·浙江)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分子。一个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解析】由题可知,一个分子中原子、质子、电子的个数均为2,而中子的个数为6。故选C。(2021·广西)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山东舰”在建造时用到了大量钛合金,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 B.26 C.48 D.70【答案】A【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A。(2021·浙江)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是92。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92 B.122 C.214 D.306【答案】A【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是92,其核外电子数也为92。故选A。(2021·山东)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答案】C【解析】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正确;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故选:C。(2021·辽宁葫芦岛)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NaCl B.C60 C.Ne D.H2O2【答案】A【解析】A.氯化钠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正确;B.C60由碳60分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C.氖是稀有气体,由氖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D.H2O2由过氧化氢分子直接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2021·浙江)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错误;B.核电荷数=质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核电荷数为1,故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相对原子质量=3,故错误;D.据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因此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故错误。故选:B。(2021·广西)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食盐 B.水 C.金刚石 D.空气【答案】C【解析】A.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2021·广西钦州)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 B.铜 C.氢气 D.氯化钠【答案】B【解析】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2021·云南)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3的质子数为2,故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2020·山东)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氧气 B.金刚石 C.铜 D.氯化钠【答案】A【解析】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甘肃)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端午香包散发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C.氧离子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 D.不是所有原子核中都有中子【答案】C【解析】A.端午香包散发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到到我们鼻子附近,故A项说法正确;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是由固体变成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项说法正确;C.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其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故C项说法不正确;D.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比如: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故D项说法正确;答案:C。(2020·广西桂林)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2 B.6 C.8 D.14【答案】B【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故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6。故选:B。(2020·山东)模型认知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的是A.原子就像充斥着正电荷的“葡萄干布丁”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核带正电荷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答案】A【解析】A.原子就像充斥着正电荷的“葡萄干布丁”不是卢瑟福的原子的模型,符合题意;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是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C.原子核带正电荷,是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山东)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中子、电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A.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质子、中子、电子都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B.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C.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由空气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2020·山东)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能转化成以下哪种粒子A.带正电荷的离子 B.新的原子C.带负电荷的离子 D.新的分子【答案】B【解析】A.化学变化中,原子失去电子,可以转化成带正电荷的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能转化成新的原子,故B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到电子,可以转化成带负电荷的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转化成新的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山东)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答案】B【解析】A.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显不显电性,仍显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020·辽宁)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答案】B【解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故选:B。(2020·辽宁)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 B.汞 C.氢气 D.氯化钠【答案】D【解析】A.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2020·江苏)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 B.48 C.70 D.26【答案】A【解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故选A。(2020·吉林)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金刚石 B.水蒸气 C.氯化钠 D.碳酸钠【答案】A【解析】A.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符合题意。B.蒸气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不符合题意。C.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山东)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是实际上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不符合题意;B.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不符合题意;C.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D.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0·辽宁铁岭)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A.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如核裂变,故错误;C.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错误;D.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D。(2020·河南)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e B.NH3 C.C60 D.NaCl【答案】D【解析】A.e为稀有气体,是由氦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H3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60是由碳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aCl是由Na+、Cl-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2020·山东)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A.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一个水分子大于一个氢原子,但一个铁原子大于一个氢分子,故A选项错误;B.子在做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水虽然凝结成冰,但冰中的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停止,故B选项错误;C.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但在结构上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故C选项错误;D.化钠属于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说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2019·四川)下列有关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表述错误的是()A.湿衣服晾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B.氢原子核内只含有质子,无中子C.钠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A.衣服晾干,原因是湿衣服上的水分子不断运动跑到空气中去。故A不符合题意;B.通的氢原子核内只含1个质子,不含中子,核外含有1个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C.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后形成钠离子,所以钠离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符合题意;D.原子属于13号元素,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1层排2个电子,第2层排8个电子,第3层排3个电子,选项中的结构示意图是正确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9·山东)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A.水是混合物,不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019·广西)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F B.S2- C. D.【答案】D【解析】A.表示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故A错误;B.2-需要失去2个电子变成原子,故B错误;C.图示表示氧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失电子,故C错误;D.图示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2个电子变成原子,故D正确。故选D。(2019·贵州铜仁)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答案】C【解析】A.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选项A不正确;B.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选项B不正确;C.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D.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C。(2019·山东)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答案】A【解析】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质量大小,有的分子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大,有的分子的质量比有的原子的质量小,故A错误;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O2和O3两种不同的分子,故B正确;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可以构成原子,因此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所以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故D正确。故选A。(2019·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答案】A【解析】A.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B.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B不正确;C.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隔变大,故C不正确;D.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故D不正确。故选A。(2019·山东)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答案】D【解析】A.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2019·山东)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A.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但分子的种类不变,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错误;B.干冰中,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错误;C.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如水和过氧化氢,故选项正确;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是核外电子的变化,原子核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2019·江西)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答案】A【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2018·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用微粒的观念学习化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构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D.同一种原子不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答案】D【解析】A.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A正确;B.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氧原子比氢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大,故B正确;C.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能变成原子,故C正确;D.同的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D。(2018·内蒙古)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氯离子的是A.Cl B.Cl2 C.Cl﹣ D.【答案】C【解析】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的离子符号是Cl﹣。故选C。(2018·山东)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答案】C【解析】A.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B.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D.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故选C。(2018·重庆)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A.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故选A。(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原子一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材料二:1809年,盖一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一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子论矛盾。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一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一分子”学说。(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_____,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一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可多选)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答案】(1)电子(2)化合物(3)ABD【解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包括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故填写:电子;(2)根据化合物定义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填写:化合物(3)A.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由于在当时还没有提出分子概念)则每一个氯化氢“原子”(在此实为分子,而道尔顿称它为“复杂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氯“原子”和半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符合题意;B.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则每一个水“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符合题意;C.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则每一个二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D.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则每一个一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二氧化碳“原子”,即“半个原子”,符合题意;E.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则每一个硫化氢“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BD。(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_____。(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_____。(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_____【答案】(1)分子之间有引力(2)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质子之间存在引力【解析】(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这些质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可能是:质子之间存在引力,引力大于同种电荷的斥力。(2022·河南周口·二模)核废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氚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放射性核素。下图为氢原子和氚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氚原子和氢原子_________(填“是”或“否”)同种元素,它们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答案】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据图可知,氚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氚原子和氢原子是同种元素。氢气燃烧即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1年模拟题】(2022·湖南湖南·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答案】A【解析】A.原子的一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正确;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汞原子大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则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2022·山东临沂·二模)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e、d是代表构成该原子的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为碳原子B.粒子b的能量比粒子a的低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c上D.原子中c与d的数目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A.图可知,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6,为6号元素碳元素,正确;B.子b比a离核距离更远,能量比粒子a的高,错误;C.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错误;D.子中质子数(d)和中子数(c)无必然关系,不一定相等,错误;故选A。(2022·天津河西·二模)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图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由图可知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B.氚原子核电荷数为1C.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D.氚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A.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由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错误;B.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氚原子核电荷数为1,正确;C.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图可知,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1=3,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1、2,错误;故选B。(2022·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教学研究室一模)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空气组成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答案】B【解析】A.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错误。B.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