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及下册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理解性默写《屈原列传》理解性默写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14.《离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理解性默写1.《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写陈涉高举义旗之后,天下人纷纷响应,蜂拥而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秦论》中,表现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采用愚民政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写秦始皇以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过秦论》中,叙述秦国“致万乘之势”后确立霸主地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7.《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过秦论》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秦孝公的远大抱负。9.《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在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10.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3.《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
!5.《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
,
!6.《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
。《燕歌行》理解性默写1.《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是
,
。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燕歌行》中写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燕歌行》中写官兵间的悬殊或揭露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军的对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写天子特赐光彩将军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描写汉军出师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行进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表现士兵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并非为了个人取得功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1.《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
,
。”2.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
,
。
,
。”3.《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4.《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
。
5.《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句子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句子是:
。6.《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
。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诗句是:
。8.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
,
。9.《李凭箜篌引》中用四样美好的事物来描摹声音的诗句是:
,
。10.《李凭箜篌引》中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
”,“
”。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浮云凝滞,湘娥与素女潸然泪下。11.《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12.《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13.《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14.《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的玉兔,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锦瑟》理解性默写1.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无限怅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理解性默写1.《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抒发了作者感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2.《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采用蒙太奇手法再现了北宋军队在瓜洲一带据守击溃金兵和浩浩荡荡进兵长安,强渡渭水,激战大散关,两种场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4.写诗人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性必修中册名篇名句默写参考答案《屈原列传》1.“离骚”者,犹离忧也。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5.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6.《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7.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8.其文约,其辞微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2.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5.其文约,其辞微《过秦论》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4.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5.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6.序八州而朝同列7.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8.囊括四海并吞八荒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0.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伶官传序》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3.满招损,谦得益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燕歌行》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7、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8、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⑾。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0、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李凭箜篌引》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2.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5.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6.昆山玉碎凤凰叫7.芙蓉泣露香兰笑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10.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1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1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13.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14.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锦瑟》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书愤》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择性必修下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离骚》1.《离骚》中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了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的句子是“
,
”。2.诗人自述生于寅年寅月寅日,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
”。3.《离骚》中诗人自述父亲给自己取了美好的名字,其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美好期望,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的句子是“
,
。
,
”。4.《离骚》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认为自己不仅有“内美”,而且有“修能”的句子是“
,
”。5.《离骚》中诗人用采集香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他认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就都要学习的句子是“
,
”。6.《离骚》中写时光迅速流逝,表现屈原担心自己无法为楚国尽心的句子是“
,
”。7.《离骚》中写楚怀王昏聩误国,保守落后,导致政治混乱。诗人虽一腔热忱,但无奈“美人”不识的句子是“
,
”。8.《离骚》中写诗人对楚王善意的劝告,同时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的句子是“
,
”。9.《离骚》中表明诗人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认为自己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的句子是“
,
”。《蜀道难》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3.《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4.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
”。5.《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6.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7.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
”。8.《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蜀相》1.《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3.杜甫《蜀相》中的“
,
”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
”。《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
,
,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词中的“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写杭州居民众多房屋错落的一句是:
。3.《望海潮》中“
,
,
”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钱塘江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4.《望海潮》中“
,
,
”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5.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柳永在《望海潮》中说:“
。
,
。”6.《望海潮》中“
,
,
”几句写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7.《望海潮》中“
,
,
”几句,写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8.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扬州慢》1.《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
,
。
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
3.《扬州慢》中写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仇恨的句子是:
,
,
。
4.《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
,
。”
5.《扬州慢》中“
,
、
”既写出杜牧的才华,又写出扬州衰败的现状。
6.《扬州慢》中描写杜牧无法用优美诗句抒发对扬州深情的诗句是:
,
,
。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
,
、
”两句描写了扬州城二十四桥附近的景色,动静结合,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唏嘘之情。
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
,
?”两句描写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写红药的繁华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再用一个诘问收尾,催人泪下。
《陈情表》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
,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
,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
,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
”。 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
”。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9.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1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
”;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
”。 1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
”;如果抗旨不去,“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
,
,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1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 1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
”,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项脊轩志》1.【辽宁大连高三下二模】南京姑娘在自家附近小水坑边拍摄到斑鸠、喜鹊常来栖息发呆的画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东济南高二下校级月考】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描写,通过狗、鸡,写出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3.【江苏无锡江阴市高二上期中】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江苏南京高二上校级月考】《项脊轩志》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很自然将感情基调由“喜”转“悲”,语言非常朴素。5.【江苏南京高二上校级月考】《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深情回忆妻子常常到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妻二人琴瑟和谐,伉俪情深。6.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了项脊轩美丽可爱的十五之夜的美景。7.在《项脊轩志》中,作者运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庭院台阶的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枇杷树的生长情况。8.《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不仅写出了作者日常细微的感觉,还刻画出了一个忍耐寂寞的读书人形象。9.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大母”在门外自言自语的话从而表达祖母对作者考取功名、振兴家室的期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作者将破旧的小屋修建成自己的书斋后,在庭院中种植绿色植物使老屋增加了新的光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并序)》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自然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1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
,
,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
”,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
”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
,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
,
,
”,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
。8.文章最后一句“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
,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1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
,
,
1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1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
种
树
的
“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
,
,
。
《石钟山记》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2、《石钟山记》中,苏轼强调了要揭示事物的真相必须实地考察的道理,“
,
,
” ,显然是不可以的。
3.《石钟山记》里,作者交代写这篇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苏轼告诉苏迈,绝壁之下听到的“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是“
”和“
”。
5.《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山石阴森可怖的句子是:“
,
。”
6.《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写宿巢的老鹰受惊动而飞鸣的句子是:“
_,
。”
7.《石钟山记》中,作者和苏迈夜里乘船到绝壁之下后,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鹳鹤奇异叫声的句子是:“
,
。”《拟行路难》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客至》1.《客至》中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2.《客至》中“
,
。”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3.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
,
。”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4.《客至》中,诗人以“
,
”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登快阁》1.《登快阁》中“
,
”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2.《登快阁》中“
,
”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其中“
”,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
”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中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4.《登快阁》中“
,
”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临安春雨初霁》1.《临安春雨初霁》中“
,
”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
,
”。选择性必修下册名篇名句默写参考答案《离骚》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5.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6.汨余若将不及兮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行业绿色发展与环保技术考核试卷
- 人性化指导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理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重要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具钳工(高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提升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葛洲坝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熟人才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污水处理中的低温脱氮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管材在工业通风系统的消声性能考核试卷
- 行政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管道工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大班语言《扁担和板凳》
- 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 锚索抗滑桩毕业设计(湖南工程学院)
- 各国关于数据与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1-U4)单元专题训练(含答案)
- 维生素K2行业研究、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2026)
- 定远县蔡桥水库在建工程实施方案
- 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课件
- GB 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高清版)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读后感》精美课件
- LED显示屏项目立项报告(模板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