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1页
古诗词鉴赏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2页
古诗词鉴赏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3页
古诗词鉴赏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4页
古诗词鉴赏 原卷版-5年(2018-2022)中考语文练习题汇编(山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五年中考真题

【1-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an):察看.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

9.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

【2-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峻噌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

思“言继光不宜于北”面“建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助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峻

噌:形容山高峻。

8.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

之意。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9.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的愿望.

【3-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去蜀注

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注]公元765年,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府尹严武去世,诗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结束相对安定的生活,被

迫携家眷离开成都.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顾了在蜀地长达数载的生活,暗含不舍之情.“客”是客居、旅居的意思.

B.颔联用设问表达在兵荒马乱之时举家迁居的无奈与悲凉.“如何”意为“为何”.

C.颈联上句的“黄发”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髻”的“黄发”所传达的感情相同.

D.颈联下句用“白鸥”这一意象表达离开蜀地后人似白鸥、转徙江湖的悲苦之情.

13.有人认为,《去蜀》的尾联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请你予以反驳.

【4-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

元•许有壬

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

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1)“忆秦娥”和“送牛农师二首(其一)”分别属于这首词的_____和______

(2)词中写“暮云”和“断鸿”有什么作用?

【5-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

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

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

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16.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

景反增悲哀.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

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

一处用典.

D.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

健清新.

【6-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景.在诗人们的笔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灵.

B.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飞舞,寥寥数笔,风光满眼.

C.黄莺频频地啼叫,在诗人戎昱看来,是它在离别之际,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别.

D.韩愈诗语言轻灵,戎昱诗风格清新。两首诗构思角度新颖,读起来饶有情趣.

17.《晚春》中的“斗”字和《移家别湖上亭》的“系”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拟人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赏

析.

17-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

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

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8-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诗歌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下列作品和这两首诗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春望》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石壕吏》D.《绝句(迟日江山丽)》

7.两首诗写“花”,分别运用了衬托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8.杜甫眼中,花是美丽的:一种是自由生长,一种是精心管护.由花及人,谈谈这组诗给你的启发。

【9-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

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1.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风灯”“宿鹭”“”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

的江上月夜图.

1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10-2022年山东省前泽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立秋

刘翰

乳鸦①啼散玉屏②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千家诗》)

【注】①乳鸦:幼小的乌鸦;②玉屏:屏风.

(1)本诗写景是按照由到的时间顺序展开的.

(2)请赏析“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两句诗的妙处.

【11-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8.本诗四句起承转合,一句一转换,颇具特色,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9.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写“登楼望水”,与许多写登山登楼登塔的唐诗一样,都是借景抒怀。

B.作者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故写本诗寄语少年应珍惜青春时光.

C.本诗为作者暮年所作,写登高望远,看到迎接他的归船,思乡心切,无心赏景.

D.全诗文句通俗易懂,景情并有,不着一“愁”,实则写“愁”.

[12-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

发声高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提不: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2)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

[13-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文。

统一

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

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校名与人名。

【14-2021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耕种生活及感受。前六句叙事写景,后两句议论言志。

B.三、四句既写出了诗人早出晚归耕种的辛苦,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从“带月荷锄归”即可感受

到他内心的宁静和诗意。

C.诗歌两次写到了“草”,将“草盛”与“豆苗稀”、“道狭”与“草木长”对照来写,暗含了诗人对“草”

影响庄稼生长的厌恶.

D.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园田居”这一人生选择的坚定,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15-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过赵北口①

查慎行

十里风埃②过鄢州,忽开双眼见清流.

绿杨影里平桥路,数尽渔船数白鸥。

(注)①赵北口:位于白洋淀东岸,是一座千年重镇.②风埃:被风吹起的尘土.

(1)诗歌写鄢州一带的情况,有何作用?

(2)最后一句中的“数”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6-2021年山东省黄泽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生逢北宋(960-1127年)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

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诗的末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17-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榔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锋: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③凫:野鸭.

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棚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8-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真题】诗歌鉴赏

山园小梅

(宋)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②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③共金樽.

注:①诗人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

此处指歌唱.

9.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0.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19-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

种松

宋牵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①,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②?

[注]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

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11.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12.诗歌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志趣.

[20-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

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B.《秋思》开头的“见”字平淡却富有意蕴。无形的秋风使城内花木凋落,游子满目凄凉,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书”都表明他们身在异乡,两首诗都是在书信中表达自己对

亲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两句由一问一答,写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两句则紧承“见秋风”叙事,

寓情于事.

10.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21-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16.对这首诗尾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尾联是剖心明志之言,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B.尾联中“汗青”代指史册,含蓄表达出诗人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C.尾联情感由悲而壮,语调由郁而扬,抒发了诗人为国捐躯的豪情.

D.尾联中诗人决心向死,不惜此身,展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22-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②.谁羡修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1.词的上片通过_______云物俱鲜、表现“西湖好”.

1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23-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题乌江亭杜牧赤壁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后诗中的铜雀台为所建.

9.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10.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4-2021年山东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选择其中一联加以分析.

[25-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湾诗首句中的“青山”即题目中“北固山”,“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

B.王维诗中的“孤烟”指烽烟,“候骑”指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指前线统帅.

C.两首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还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12.两首诗都写到“归雁”,诗人借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6-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摊破浣溪沙①

明•陈继儒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②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膏③.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②棹:用桨划船.③鱼膏:渔网.

1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

1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

【27-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将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格: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8.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

郊野图.

9.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28-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

7.下列诗歌与本诗体裁最接近的是()

A.《次北固山下》B.《十五从军征》

C.《登飞来峰》D.《卜算子•咏梅》

8.“纸笔”代指“志学”用《论语》的典故代指,“杯中物”代指

9.对于本首诗,杜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情深,你怎么看?

[29-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旅夜书怀①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765年,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自成都乘船东下.此诗写于漂泊途中.

8.本诗“书怀”沉郁凄婉,试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9.本诗展现出诗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创造力,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30-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①送刘判官赴磺西②行军

岑参

大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③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磺(ql)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

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

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喻马,表现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

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

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

14.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蕴.

[31-2020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

韦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3.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32-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5分)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

郑珍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花①尾闻.

向来②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沱:同“舵"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3分)

⑵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分)

[33-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的

自然之景,抒发了之情.

8.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

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4-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5-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一)诗词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暧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1可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

厦来庇护天下寒士,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

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

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

D.“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

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36-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一)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14.“拣尽寒枝不肯栖”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品质?

[37-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招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16.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调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调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道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38-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一)古诗阅读(4分)

从军行①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

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

的老将.

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

做了铺垫.

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

将首级”的勇猛气概。

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

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6.品析诗歌中"独"字的妙处。

[39-2020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

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6.“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7.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8.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簟sX*S⅛.<

≡Tsr⅜-∕4

心∙

«iAα艮wβx

ΛM∙wA

骡«Λ

秋n?

♦*,:

更0"

(♦Aκt£收

W工

*α∙*

∙ς•:?∙«•

(1)(2)(3)(4)

A.隶书篆书楷书行书B.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C.楷书隶书行书草书D.行书隶书楷书草书

[40-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5.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香子•秋人鸣皋①

许古②

秋入呜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③.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④.

【注】①鸣皋:指鸣皋山,在河南嵩县东北.②许古:是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谏官,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

等职,这首词是他辞官归隐后所作.③醪(坨。):浊酒.④消摇:即逍遥.

A、“窗间岩岫,看尽昏朝”中一个“尽”字,既写出看山时间之久,又写出看尽山峦之变化,表现了词人

陶醉于自然的情态.

B、“醉模糊、信手挥亳”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摆脱了官场羁绊,恣情饮酒的醉态,借酒消愁,抒发了自

己抑郁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C、本词上阅侧重写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下阙侧重写人,通过生活场景和细节表现人物情态志趣.

D、这首词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与《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是相似的.

【41-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此诗是诗人乘船出蜀入楚时所作,首联交代了出行目的.

B.颔联“随”“人”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同时也

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

C.颈联“天镜”是指月亮,“海楼”是指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句写出了月下江水平静,天上云彩变幻多

姿的奇妙美景.

D.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船已至楚,江人大荒,诗人却将这长江水视为“故乡水”,一路送自己远行,言

有尽而情无穷.

【42-2019德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22题

(一)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游

竿风月,一蓑烟而,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湖平系缆,湖落港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渐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7.这首词词牌名是与的民间传说有关。(3分)

8.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分)

9.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3分)

【43-2019东营】二、阅读欣赏(共50分)

(-)(4分)武陵春①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昨航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8.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2分)

9.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2分)

【44-2019荷泽】(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4-5题.(4分)

柳桥晚眺

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45-2019济宁】IL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松.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

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⑴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2分)

⑵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3分)

[46-2019临沂】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本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④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②栖迟:停留,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