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与赏析课件_第1页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件_第2页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件_第3页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件_第4页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批评与赏析——基本理论Content:什么叫做“译评”?翻译批评与相关概念的区分为什么要上翻译批评与赏析这门课程?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目的是什么?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种类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的要素7.翻译批评与赏析的标准翻译批评赏析与文本的功能翻译批评与赏析的视角翻译批评的总体思想方法翻译批评的模式(步骤)翻译批评的原则提高翻译批评与赏析客观性的途径

所谓的“译评”,是指在(1)一定的社会条件下、(2)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3)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作的评价。我们对于译文的(4)剖析、对比、改正、评价等过程,就是翻译批评的全过程。1.什么叫做“译评”?2.翻译批评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翻译批评与译作鉴赏广义的翻译批评包含译作鉴赏;狭义的翻译批评即指出错误式的批评,与译作鉴赏同为广义翻译批评的组成部分。译作鉴赏以语言审美和技巧分析为主,严格的翻译批评则更为讲究建立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的准确判断。翻译批评与文学批评首先应该指出,和文学批评有可比性的应是文学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的共性在于,它们面对的都是文学作品。这就是说,它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作品的文学性,即“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而不是其他”的那些性质,主要体现为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第二性的,而后者是第一性的。一般来说,文学批评的对象是原创作品,批评多具有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方面研究的性质,提高作品质量至少不是它的主要目的。而文学翻译批评就不一样了,它面对是“二次创作”,是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此外,翻译批评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三种理解:

1)桥梁;PeterNewmark指出:“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环节;……”(Newmark,1988:184)

2)基础:翻译理论是翻译批评的理论基础。

3)部分与整体。3.为什么要上翻译批评与赏析这门课程?1)帮助各类评论者(包括译文委托者、译文使用者、翻译理论研究者、翻译教育工作者等解答一个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译文?2)帮助译者解答一个疑问: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翻译?4.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起来看,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1.监督目的审校译文。翻译批评可以为各种机构部门如出版部门提供对翻译作品质量的监控信息,检查有没有误译、漏译、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错别字、语病等问题。欣赏介绍。翻译批评有对读者进行引导的功能,可以推崇介绍,突出翻译工作的成就,分析其过人之处及其原因。考核。为译文评分,判断优劣,例如翻译课程的习作、测验、毕业考试或者专业资格考试、翻译比赛、招聘中的笔试等。教学示范。在培训译员过程中,需要大量学习、揣摩的译例,来说明各种翻译方法的效果以及翻译功力高低的比较。2.理论研究目的理论研究是翻译批评的目的之一,同时翻译批评本身就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活跃而富有成效的领域。5.翻译批评与赏析的种类以批评主体为标准:1)双语专家式:通过译文和原文的严格比较进行评论。2)读者反应式:不对照原文,只是通过自己在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对译作进行评论。3)译者互评式:也属于双语对比评论。

以批评的参照系为标准:指描述事物时用于比较的另一事物,即判断是相对于什么而言。1)以原作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2)以读者反映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3)以理论依据为批评参照系的批评。

以批评的客体(批评什么?)为标准:1)对译作本身的批评:翻译的定义范围:可分为对严格意义上翻译的批评(多)和对编译、摘译、改写等的批评(一般不作为专门的评论对象,只是有时在评论、分析某些现象的时候会有所涉及)。翻译方向:可分为对英译汉作品的批评、对汉译英作品的批评和对回译作品批评。作品体裁:可分为文学翻译批评和非文学翻译批评2)对译者的批评:某一部作品的多个译者比较;某一译者研究;对译者群的研究译者的翻译思想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译者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红楼梦》高频词“风月”的翻译赏析(王少娣,2007)例:红楼梦中不同“风月”的两个版本的翻译《红楼梦》高频词“风月”的翻译赏析(王少娣,2007)《红楼梦》高频词“风月”的翻译赏析(王少娣,2007)翻译评论的方法逻辑验证的方法:翻译基础层次和语义层次。如评价译作在理解的准确性、上下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借助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一些方法,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标记,比较,得出结论。语义分析的方法:理解用词取舍和全面衡量译文的语义传达质量,如多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分析和词义色彩的分析。翻译评论的方法抽样分析的方法:出版社常用的办法。抽一章或数页译文跟原文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语义传达、风格再现、文化、读者,发现译文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译文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数。不同翻译版本的比较(适用于重译作品)佳译赏析的方法:感悟前人成功之鉴。许钧,1993逻辑验证的批评方法评价译文理解的准确性和上下文的有机联系;基于人类的共同思维模式。广义的:句法结构的各个层面:词组、篇章等;日常生活经验。例:奚识之和欣若两个中译本的《金银岛》:thegeneralcoloringwasuniformandsad.奚:一般的颜色是相同的和阴沉的。欣:总的颜色是单调的和阴郁的。逻辑验证的批评方法…thoughIwasagoodenoughsailorwhentherewaswayon,thisstandingstillandbeingrolledaboutlikeabottlewasathingIneverlearnedtostandwithoutaqualmorso..奚:我虽是一个好极的水手,但是我老是如此地立着,又是像瓶子一般地被荡来荡去,立着不呕吐真是一桩难忍的事情了。欣:因为我虽然在船只航行时可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水手,可是在这种停滞不前却又像瓶子般滚动的情况下,我却没有学会站稳不发晕这样的本事。定量定性借助现代语言学手段,分析译文和原文的问题特征,如比较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出现频率,或分析语篇中句子的长度、节奏和标点的使用。有个理科生“yixuan”闲来无事,把《全宋词》拿出来“捣鼓”,算出了其中的99个高频词汇。他在个人博客里写道:“突然想看看宋词里面什么样的意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可以做个频率分析。”随后,“yixuan”贴出了他算出来的高频词。排在前面的是:1.东风(1382)2.何处(1230)3.人间(1205)4.风流(857)5.归去(812)6.春风(802)7.西风(779)语义分析语法结构、语义结构、上下文、背景知识、超语言知识、形态与读音等语法结构:一词多义之所以能交际而不发生误解:语法结构的限定-正确的理解例:Thereactionarystrengththusdeveloped,however,carriedwithinittheseedsofitsowndisintegration.反动力量这样发展了,然而在其内部就具有四分五裂的因素。这样发展起来的反动力量,……语义分析语义结构:词与词的语义搭配。同样的词和同样的词性,在相同的语法结构里,由于语义搭配不同,句意意义也不同—借助语义搭配来确定词义。例:Thefarmremainedwildcountryforalongtime;

Thewildflowersandfaunaburstforth;

Thetheaterwasburstwithwildboys;

Itwasawildsummernight.荒芜的、野生的、吵闹的、有风暴的Hewasamanwhosevoicecouldberough,buttowardEdgarhehadbeenkindandthoughtful.thoughtful:“沉思的”?“富于思想的”?“体贴的”?语义分析背景知识与超语言知识:尤其当上下文不足时ColumbusleftSpainwiththreesmallships—SantaMaria,PintaandNina—on3rdAugust1493,andsawlandon10thOctober.Untiltherailwayswerebuild,longjourneysweremadebycoach.Thisoftentookmanydaysbecausetheroadswerebad.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hen?Thermos?在可辨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科场鬼……oneswhoexpiredintheexaminationcell语义分析形态:单复数大小写—限定词义gum树脂

gums胶鞋green绿色

greens青菜experience经验experiences经历Value价值values标准Japan日本japan漆器Sahara撒哈拉沙漠sahara不毛之地TheBook《圣经》

book书评析练习翻译评论的方法大致而言,评论方法应该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刘重德,1994)精选练习与思考:比较《火与冰》译文4和3与疑问1、2、3,谈谈你的看法6、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的因素及要素1)翻译批评与赏析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萝莉扮洋娃娃爆红Girl,15,livingasadollRedStaroverChina

斯诺《西行漫记》Whilefacingforeignpressures,Chinawasalsoweakenedbysocialunrestwhichresultedfromagreatincreaseinpopulationandinadequatefarmland.Thisledtopeasantuprisings.ThemostseriousonewastheTaipingRebellion,ledbyHongXiuquan.Therebellionwasoneofthemostdestructiveunrestinhistory,takingasmanyas30millionlives…

中国面临外患的同时,又因人口大增和耕地不足,引发社会动荡,国力减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洪绣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三千万人为之付出了生命。……

如从事翻译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一样,翻译批评同样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翻译标准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标准,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标准。不过,从翻译批评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我们至今还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译论史上都有着多种翻译标准的存在,有以作者和读者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author-and-reader-orientedtranslationprinciple)、以译出语或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source-language-orientedorthetarget-language-orientedtranslation7、翻译批评与赏析的标准principle);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原则(theaesthetic-orientedtranslationprinciple);以社会符号学为取向的原则(thesociosemiotic-orientedtranslationprinciple)。不同的翻译标准对译者、翻译过程和结果影响极大。因此,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和选择往往也是因人而异,因时空条件而异,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所谓因人而异,主要是指不同的翻译批评者在确立翻译批评原则时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例如文学家批评翻译作品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而传播学家则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以读者为取向的翻译批评原则。所谓因时空条件而异,主要是指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因素(如政治、文化政策、读者、市场需求等)对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有着不同的要求。所谓因原作的体裁和内容而异,则是指所译作品因体裁、题材的不同而对翻译批评标准的选择不一:如批评文学译作时可能多遵循以美学为取向的原则,批评科技译作时多遵循以原作为取向的原则,批评商贸译作时多遵循以读者为取向的原则。学术译作、科技、政法译著:准确性文艺作品:是否经得起度--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译文的欣赏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中国翻译标准严复:信、达、雅鲁迅:宁信而不顺傅雷:形似、神似钱钟书:化境许渊冲:三美严复的信达雅说《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严复”信达雅”的意义

第一:信(不倍原文,切合源语言文章的内容,是力求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忠实于原文)严复的“信”其实就是“达旨”,也就是传达大意,重视原文说了什么,而不在乎原文是怎么说的。第二:达(通达,晓畅,就是把原文的内容(意义、信息精神、风格等)在译文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使译文的读者能够充分地理解原意。第三:雅:是要求译文必须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严复指的是要用纯正的汉语进行写作和翻译。信、达、雅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三者之间关系实质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关系,不可肢解。以“信”为本,以“雅”为表,以“达”为其间纽带,三位一体。

鲁迅翻译思想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就算不得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他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译得宁可不顺口。

傅雷:“神似”说“愚对译事看法实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

形与神的关系“形似”alikeinform/formalsimilarity,指译文与原文在形态、结构、排列、辞格等方面的相似。

“神似”alikeinspirit/spiritualsimilarity:就是传达原作的精神,透过字面,把字里行间的意韵曲达以出。

重神似不重形似:大胆地摆脱原文形式,着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例如:

Shewasbornwithasilverspooninhermouth.

她出生时嘴里衔着一个银勺子。

她出生在富贵之家。形似的层次音素词素层次上的相似字词层次上的相似成语习语的相似Oneboyisaboy,twoboyshalfaboy,threeboysnoboy.1.一个孩子是个孩子,两个孩子半个孩子,三个孩子不算孩子。2.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3.一个孩子好调教,两个孩子瞎胡闹,三个孩子乱了套。句子层次上的相似段落章节层次上的相似体裁样式上的相似风俗习惯以及人物景致描写的相似段落章节层次上的相似---Icanlickyou!---I’dliketoseeyoutryit.---well,Icandoit.---No,youcan’t,either.---Yes,Ican.---No,youcan’t.---Ican.---Youcan’t.---Can.---Can’t.---我有本事揍你一顿!---我倒想瞧瞧你是咋个揍法。---哼,我还敢动手。---谅你也不敢动手。---我敢。---你不敢。---我就敢。---你就不敢。---就敢。---就不敢神似是指译作与原作在风格、意境及神韵上的相似。大多数情况下,风格、意境及神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神似对译者的要求:神似要求译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有相当的人生经验及个性。

钱钟书:“化境”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三美论”的历史渊源精选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的理论:音美意美形美深化等化浅化知之好之乐之翻译即创作发挥译文语言优势意似音似形似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竞赛“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许渊冲的理论:“三美”--音美★汉诗音美指的是诗歌的韵式与节奏,韵式包括头韵和尾韵,而节奏主要指的是音节的对仗工整。“三美”—意美郭沫若提出“以诗译诗”,许渊冲先生主张先追求意美,其次求音美,再求形美。意美,就是指译诗也应该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合而成的顺理成章的意境。

《长恨歌》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首先长篇以叙事诗为主,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所以要先服从意美原则。

——音美、形美、意美的关系许渊冲曾经在他的《中诗英韵探胜》中提道,翻译有三项原则,其一是意美,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思;第二个原则是音美,音韵美包括韵律,节奏,头韵,尾韵等,第三个原则是形式美,形美包括诗歌长度,格式,重复,排比,比喻等.但如何实现三美却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许渊冲建议,为实现意美我们可以用“意译”的办法;音美,我们可以“模仿”;为实现形式美,我们可以“直译”。没有百分之百的直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意译,每个译本都是直译和意译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之“意美”《秦风》中的《无衣》第一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许渊冲译:Areyounotbattle-dressed?Let’ssharetheplateforbreast!Weshallgoontheline.Let’smakeourlancesshine!Yourfoeismine.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之“音美”和“形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许渊冲译:Onthedayofmourningforthedeadit’sraininghard,Myheartisbrokenonmywaytothegraveyard.WherecanIfindawine-shoptodrawnmysadhours?Acowherdpointstoacotamidapricotflowers.中国翻译理论小结一元论模式,以“化境”为标本;二元论模式,以“形似”、“神似”为标准;三元论模式,以严复的“信、达、雅”为标准。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现代阐释和理论推延的尝试

1、关于“信、达、雅”三维模式:信(事理要求):客观、完整、缜密;真实、充实、适度达(语言要求):准确、流畅、鲜明;形象、得体、新颖雅(风貌要求):简约、匀称、统一;音美、形美、意美2、关于“神似、形似”二维模式:形似(有标记特征):词汇标记、句法标记、篇章标记、风格标记神似(无标记特征):形象、意境、风格、韵味3、关于“化境”的一维模式:化境(视阈融合):语言因素融合(如语音、句法、篇章)文学因素融合(如意象、韵律、文类)文化因素融合(如器物、习俗、价值)许钧教授在《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几条意见:文学翻译批评不仅要对于翻译的结果进行正误性判别,更应重视翻译过程的深刻剖析;文学翻译批评要突破感觉的体味,注重理性的检验;文学翻译批评应该将局部的、微观的批评与整体的、宏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练习:《静夜思》不同译本NostalgiaAsplashofwhiteonmybedroomfloor.Hoarfrost?Iraisemyeyestothemoon,thesamemoon.Assceneslongpastcometomymind,myeyesfallagainonthesplashofwhite,andmyheartachesforhome.(翁显良译)精选IntheQuietNightSobrightagleamonthefootofmybed---Couldtherehaveafrostalready?Liftingmyheadtolook,Ifoundthatitwasmoonlight.Sinkingbackagain,Ithoughtsuddenlyofhome.(WitterBynner)精选NightThoughtsIwake,andmoonbeamsplayaroundmybed,Glitteringlikehoar-frosttomywanderingeyes;UptowardsthegloriousmoonIraisemyhead,Thenlaymedown–andthoughtsofhomearise.(HerbertA.Giles)精选TheMoonShinesEverywhereSeeingthemoonbeforemycouchsobrightIthoughthoarfrosthadfallenfromthenight.OnherclearfaceIgazewithliftedeyes;ThenhidethemfullofYouth’ssweetmemories.(W.J.B.Fletcher)精选OnaQuietNightIsawthemoonlightbeforemycouchAndwonderedifitwerenotfrostontheground.Iraisedmyheadandlookedoutonthemountainmoon,Ibowedmyheadandthoughtofmyfar-offhome.(S.Obata)精选NightThoughtsInfrontofmybedthemoonlightisverybright.Iwonderifthatcanbefrostonthefloor?Iliftupmyheadandlookatthefullmoon,thedazzlingmoon.Idropmyhead,andthinkofthehomeoftheolddays.(AmyLowell)精选ATranquilNightAbed,Iseeasilverlight,Iwonderifit’sfrostaground.Lookingup,Ifindthemoonbright;Bowing,inhomesicknessI’mdrowned.(许渊冲)精选IntheStilloftheNightIdescrybrightmoonlightinfrontofmybed,Isuspectittobehoaryfrostonthefloor.Iwatchthebrightmoon,asItiltbackmyhead.Iyearn,whilestooping,formyhomelandmore.(徐忠杰)精选西方翻译标准主要流派翻译的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学派等)翻译的研究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文化学派、描写学派等)翻译的语言学派的特点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并没有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心甘情愿地让翻译研究成为别的学科的附庸,具体来说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言学派的代表研究者雅可布逊奈达卡特福德、威尔斯纽马克赖斯弗米尔费导罗夫巴尔胡达罗夫等人翻译的语言学派奈达对翻译理论的贡献:首先把信息论引进了翻译理论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来重视读者反映例:只听一路靴子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段苗条,美服华冠,轻裘宝带,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站不是,藏没处藏,躲没处躲。Aman’sfootstepsoundedoutsideandafresh-facedwillowyyouthofseventeenoreighteeninelegantandexpensive-lookingwinterdresscameintotheroom.GrannyLiu,acutelyembarrassedinthismalepresence,didnotknowwhethertositorstand,andlookedroundherinvainforsomewheretohideherself.翻译的语言学派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贡献: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例Wecaretoprovideserviceaboveandbeyondthecallofduty.语义翻译:我们愿意提供高于或超越责任感的服务。交际翻译:殷勤有加,风雨不改。例:Toshedcrocodiletears语义翻译:掉鳄鱼的眼泪交际翻译:猫哭耗子MyGod!MyGuinness.(啤酒广告)此酒之应天上有!(?翻译)四喜丸子:FourHappinessMeatballs(语义翻译)Dicedmeatballbraisedwithsoysauce(交际翻译)Fourdicedmeatballsbraisedwithsoysauce(symbolofhappiness)(结合)例:“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

———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

张旭Hark,wheremyblossom’spear-treeinthehedgeLeanstothefieldandscattersonthecloverBlossomsanddewdrops—at

thebentspray’sedge—That’sthewisethrush;hesingseachsongtwiceover(Quiller-Cough)我家中篱畔烂熳的夭桃斜向原野,树上的露珠与花瓣洒在金花草的地上———听哪,抓着曲下的枝条是一只聪慧的画眉;伊的歌总是唱两遍“blossom’edpeartree变成了‘烂熳的夭桃’;将Scatters误为‘露珠’(Dewdrops)和‘花瓣’(Blossoms)的动词;Atthebentspray’sedge译成‘抓着曲下的枝条’等”。最典型的是将原诗第11行pear-tree(梨树)译成了“夭桃”。朱湘所处的时代,正值汉语民族文学的萌牙期,翻译文学系统开始由边缘进入译入语文学多元系统,并占据了中心位置,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于是在翻译的过程中,迁就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规范,遵循的是目标语取向,朱湘在翻译时才会替换原诗意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腮”“桃靥”

“桃花潭”

“桃花岸”

“桃花女”“梨”落叶乔木,同时梨花又是白色的,在中国有时是服丧的象征。梨花开放的时间极短,而且十分娇弱,因此多象征着生命的短暂。白居易的《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代周邦彦词中也有:“檀板停时君看取,数尺鲛绡,半是梨花雨”。翻译的研究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的基本观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于80年代才广为人知90年代后则为巩固、扩展与更新期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霍姆斯埃文-佐哈尔图里韦努蒂等。霍姆斯JamesHolmes《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翻译的研究学派佐哈尔(Even-Zohar)多元翻译理论(PolysystemTheory)多元翻译理论精选西方翻译理论小结当代西方翻译理史和理论流派纷呈,带有多元化,多学科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相互补充、不同翻译思想和实践各有侧重的鲜明特点;翻译历史划分和流派的界定本身就反映了翻译研究角度的差异、重心的转移和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交互影响;翻译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所作的概括,清楚地勾画出了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揭示研究范式的演进、转换、交锋与替代,表明了研究方法上的诸多变化:由研究视角的扩展,也有研究视角的转移;有对研究思路的引进,也有研究方法的更新。赖斯模式赖斯语言功能与其相对应的语言维度、文本类型或各自使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将文本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文本是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这类文本旨在交流、传递信息,文本语言的逻辑性以及文本内容的准确性很重要;第二类文本是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这类文本是作者或文本发送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和美学功能很重要;第三类文本是以诉请为主的施为型文本(operative),这类文本旨在呼吁和感染读者采取某种行动,文本最后产生的效果十分重要。在描述完三种类型的文本特征后,赖斯又提出了这三类文本的译法。赖斯建议将文本分类法运用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即不同类型文本的译文应该有其各自不同的翻译力一法和评价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本类型为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赖斯的文本类型为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文学因素(即文本类型)、语言内因素(即语言范畴)、语言外因素(即语用范畴)以及功能因素(即功能范畴)。文本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影响译者选择合适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是文本类型。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应先进行文本分析,确定文本类型。与此同时,对于翻译批评者来说首先要做的也是确定原文的文本类型,只有这样才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翻译批评标准对译文作出不公正的评价。所以,赖斯对不同体裁的语篇进行了归类,她注意到许多语篇有混合功能。因此,赖斯对不同语篇的归类是按照其主要功能进行的。以下是赖斯对不同体裁的语篇的归类以及各类文本的评价标准。

第一类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日常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产品使用说明书、官方正式文件、科技文献材料、学术报告、各种论文以及一些不具有文学特征的文章等。评判信息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原文的相关信息,即译文是否在内容方面忠实于原文本。第二类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名人传记,各类散文、杂记、诗歌、小说等具有文学特征的文章。评判表达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运用了和原文相似或相同的形式,使译文也达到了和原文相似或相同的美学功能。

第三类以诉请为主的施为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广告语、宣传手册、通俗小说以及辩论、宗教类型的文章等。评判施为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能让口标语读者阅读完文章或著作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在原文读者阅读完后所产生的效果相似或相同。第四类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以及电影中的各类文本,如脱口秀、新闻采访以及戏剧表演中所需的剧本等。评判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和原文一样采用音响、画面等一些非语言性技术手段,在口标语听众身上产生的效果和原语听众身上所产生的效果相似或相同。语言及语用因素语言内因素属于语言学范畴,它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文体、词汇、语义以及语法。从语言内因素角度来评估整个翻译过程,目标语所要做到的是:文体的对应、词汇的妥帖、语义的对等以及语法的准确。但是,目标语所要做到的上述规范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要更加注重词汇是否妥帖,语法是否正确;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以及以诉情为主的施为型文本,要更加注重语音、句法以及词汇力一面的对等和转换。语言外因素属于语用学范畴,也是翻译批评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力一面,即题材、直接情景、接受者因素、发话人因素、时间因素、地域因素以及情感内涵等。

当然,要全面、客观地评估译本,只考虑文本因素、语言内因素以及语言外因素还远远不够,因为在具体的翻译批评实践中,译评者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少皆宜、闻名世界的名著,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堂吉诃德》等,在译成不同的目标语时,它们常常被译成了儿童读物,以及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许多译评者都持批评态度。这些情况的出现,需要译评者从另一个层面,即功能因素去重新审视、评估译本。评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精选翻译批评与赏析涉及价值判断,在这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中,不强调要寻求绝对的真理或找出绝对的道理。翻译批评与赏析只是反映翻译批评与赏析者面对作品的态度和观点,它是作者、作品、翻译批评与赏析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成果。简单总结一下,翻译批评与赏析主要遵循的标准有三种:一是对等的标准。二是实效的标准。三是再生的标准。翻译批评遵循的原则对等标准(equivalence)

该标准假设译文是原文的复制品,应该酷似原文,尽量“存真”。因此,在赏析译文时,多注重比较原文和译文,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两者之间越是相似,译文就越是成功。总体来说,历来主流的翻译评论观点,都是采用这种以“对等”为金科玉律的法则:“‘信’可以说是翻译的天经地义;‘不信’的翻译就不是翻译;不以‘信’为理想的人可以不必翻译。”(陈康,1981)不过,对于“信”的本质,大家总有不同的理解,正如林语堂所指出的:“译者的第一责任,就是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任,换言之,就是如何才可以忠实于原文,不负著(作)者的才思与用意。在这个上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所谓忠实应做如何解释,是否应字字拘守原文,或是译者可有自由的权利,于译文时可自行其裁判力,于原文字句得斟酌损益,以求合于译文通顺明畅的本旨。”(林语堂,1940)因此,对等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包括:

1)语音的对等;

2)词语的对等

3)意象的对等;

4)功能的对等;

5)神韵的对等。实效标准(effectiveness)

这个标准假设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消极服务,其成败主要视消费者(委托人、雇主等)的满意程度而定;消费者是否满意,则取决于译文能否达到其委托的目标。换句话说,今天的翻译工作,往往是译者与委托者的一桩交易,委托者出钱,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例如推销商品、掌握原文信息、影响他人、享受原文所给予的乐趣等,译员接受酬劳,须以专业态度提供服务,让委托者获得期望的效果。

若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翻译的话,任何合法又合乎道德的手段,只要达到委托人的目的,都是合理而且应该的。于是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有时都被丢在一旁,例如按照“忠信”的原则,译文应该代表了原文的全部信息,也没有原文本无的信息,按照“通达”的原则,译文应该写得浅显易懂,可是符合了这样的标准,译文未必能达到委托人期望的效果,反而不忠信又难以看得明白的译文,却是好的译文。因此,译得“好”的译文未必就是成功的翻译任务。译文是否具有可读性,跟翻译任务的成败无必然联系,甚至有时译得“不好”的译文,反而达到了原定的目标。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开场白,是常引常议的例子。

Itmaybesafelyassumedthat,twothousandyearsago,beforeCaesarsetfootinsouthernBritain,thewholecountry-sidevisiblefromthewindowsoftheroominwhichIwrite,wasinwhatiscalled“therestateofNature”.Except,itmaybe,byraisingafewsepulchralmounds,suchasthosewhichstill,hereandthere,breaktheflowingcontoursofthedowns,man’shandshadmadenomarkuponit;andthethinveilofvegetationwhichoverspreadthebroad-backedheightsandtheshelvingsidesofthecoombswasunaffectedbyhisindustry.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彻底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味,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lù],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再生标准

还有一种“翻译哲学”,就是既不把译本当成原文的复制品或者替代品,也不斤斤计较译本对谁有什么“用”,而是把译本视做原文的“借尸还魂”,让作者及其意念得以在另一个时空里得到新的生命。按照这个看法,每一次翻译都像是音乐厅里的演奏家那样,凭着乐谱的指示再度为当场的听众演绎一遍该首作品。正如音乐演奏没有钦定的、惟一至尊完美的演绎,翻译工作也无从追寻最正确的译法、最权威的解释,反而是译者透过原文跟作者心心相印,利用原著作为原料,炮制出新的作品,在另一个情景中以飨另一批读者。

若是这样的话,翻译评论或者赏析的标准则可能是:(1)译文本身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例如译出来的诗有没有“诗味”、译出来的戏剧作为脚本在舞台上演出行不行,也可能是(2)译文使用者的期望是否得以满足在极端的例子中,原文只不过是一些灵感,甚至借口,让译者去发挥,去创造出跟原文具备“某种关系”的新作而已。历来有不少翻译作品都有这种情形,尤以文艺、哲学、宗教的范围较普遍,例如林纾取材于英法文学名著而写出的流行小说,EzraPound取材于中国诗歌创作的新的诗歌,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美国诗人借寒山的作品写出自己的诗歌(但称之为翻译),来表达其人生观,都是突出的例子。8、翻译批评赏析与不同的文本功能1)除了个别的任务有具体的要求外,原文的文体或多或少决定了翻译的态度和策略。不同的文体翻译时有不同的重心。见后表。

2)语篇功能的划分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同一个语篇,往往有多重功能,如一本企业集团的年报,既有描述的成分(报告公司业绩及发展实况),也多少会有表达的成分(公司负责人向股东及公众吐露心声),更时常有祈使的的效果(宣传政策、建立形象、改变读者的观点及态度),其中也可以甚至应该有美感的成分(部分文字有文采、艺术性的吸引力)。9、翻译批评赏析的视角1)语义与翻译语义变迁(语义扩大、缩小、转佳、转贬、具体转抽象)语义辐射(同义词的选择)2)句法与翻译句法结构异同(语序异同、句法异同)翻译单位3)风格翻译论言语风格文体风格作品风格与作家风格4)语用学、语言学理论与翻译论关联理论与翻译文化内涵与翻译目的论与翻译隐喻与翻译图示理论与翻译。。。。。。5)文学翻译论主题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外貌、风格、情感移植、节奏、美学等6)文化翻译论东西方文化差异翻译中的空缺10、翻译批评赏析的总体思想方法

有的学者认为翻译批评的思想方法可分为3类:1)功能性批评(functionalapproach);2)分析性批评(analyticalapproach);和3)对比性批评(comparativeapproach)。功能性批评较为笼统,其重点在整个译作的思想内容而不顾及语言细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主观的批评方法,类似老师凭印象给学生打分。分析性批评则较为细致客观,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每一语段和段落都会对照原文加以对比和分析,错误的译文被分门别类地挑出来加以评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好的译文挑出来加以褒扬。对比性批评是选择同一原作的若干种译文,同时采用译文与原文对比、译文与译文对比的方法找出各自的优劣之处。好的加以褒奖,劣的予以批评。

翻译批评应采用“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剖析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许均,袁筱一:“试论翻译批评”,《翻译学报》,1997年第1期),换言之,批评者既要见树又要见林,切不可将二者分割开来。这里所说的林(宏观视野)既可以理解是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全部思想内容,也可理解为包括语篇、超越语篇结构的伴语言要素、超语言要素以及相关社会因素等内容。由于翻译不能脱离社会,因此翻译批评同样也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按社会的规范去进行翻译批评。这里所说的树(微观剖析)是指语篇范围内的词语、句子、段落、语义、修辞手法、文体等个体单位内容。11、翻译批评的模式(步骤)

关于翻译批评模式的学术观点有很多,在中国有代表性的有黄国文模式、司显柱模式;吴新祥、李宏安模式;在西方有赖斯模式,维尔斯模式,PeterNewmark模式等。黄国文模式在功能语篇分析的实践中,对语篇进行分析大致有六个步骤:(1)观察(Observation),(2)解读(Interpretation),(3)描述(Description),(4)分析(Analysis)(5)解释(Explanation),(6)评估(Evaluation)。这六个步骤构成了一种方法,也可用于研究翻译问题或译作。司显柱模式

其评估模式有以下五个具体步骤。第一步:在微观小句层面,从语言、功能、情景互动的角度,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及相应的语法系统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主位系统等对原、译文语篇里的小句进行语言分析,以发现和描写译文相对于原文是否、哪里发生“概念的”和/或“人际的”“偏离”;

第二步:在宏观层面,立足整个语篇的高度,同样从语言、功能、情景互动的角度对前述所描写的各种“偏离”予以分类梳理,以对其对译文质量的正负面影响作出价值判断,即判断出哪些是负偏离,哪些是正偏离,因为只有前者才对译文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第一步所发现的所有“偏离”个案进行统计修正;第四步:根据所译语篇的类型(信息类语篇、表情类语篇、感染类语篇)对本语篇译文质量影响的权重确定不同类型功能(概念、人际)的偏离。信息类语篇为概念主导型语篇,表情类语篇和感染类语篇为人际意义主导语篇;

第五步:在按以上步骤统计出的偏离值基础上判定译文的整体质量。吴新祥、李宏安

该理论提出语言三层次假说认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包万含横向的三个基本层和纵向的五个等级〔词、词组、句、超句体、篇章),共同形成15个语言平面。对翻译等值状况的检验方法就是分别测试这15个平面中每一个平面上的等值程度,其结果相加之和即为整部作品的等值度。

不难看出,纳入这个系统的东西很多。有些学者认为,尽管这一体系很显然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但是翻译研究中的许多观点、理论(几乎是全部)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从信达雅、直译意译到前苏联的翻译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直至文学翻译的艺术审美。吴、李等值论的意义在于它尽了最大的努力使翻译等值的表述和检验理性化。”立体语言学”尽管繁琐,但大体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它的整体思想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一体系的问题在于由于翻译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其理性化、逻辑化的程度是有限的。它过于庞大,包罗万象,好像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力不从心。此外,它过于复杂、繁琐,而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应是简洁明了的。赖斯模式赖斯语言功能与其相对应的语言维度、文本类型或各自使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将文本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文本是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这类文本旨在交流、传递信息,文本语言的逻辑性以及文本内容的准确性很重要;第二类文本是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这类文本是作者或文本发送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和美学功能很重要;第三类文本是以诉请为主的施为型文本(operative),这类文本旨在呼吁和感染读者采取某种行动,文本最后产生的效果十分重要。在描述完三种类型的文本特征后,赖斯又提出了这三类文本的译法。赖斯建议将文本分类法运用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即不同类型文本的译文应该有其各自不同的翻译力一法和评价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本类型为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赖斯的文本类型为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文学因素(即文本类型)、语言内因素(即语言范畴)、语言外因素(即语用范畴)以及功能因素(即功能范畴)。文本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影响译者选择合适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是文本类型。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应先进行文本分析,确定文本类型。与此同时,对于翻译批评者来说首先要做的也是确定原文的文本类型,只有这样才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翻译批评标准对译文作出不公正的评价。所以,赖斯对不同体裁的语篇进行了归类,她注意到许多语篇有混合功能。因此,赖斯对不同语篇的归类是按照其主要功能进行的。以下是赖斯对不同体裁的语篇的归类以及各类文本的评价标准。

第一类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日常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产品使用说明书、官方正式文件、科技文献材料、学术报告、各种论文以及一些不具有文学特征的文章等。评判信息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原文的相关信息,即译文是否在内容方面忠实于原文本。第二类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名人传记,各类散文、杂记、诗歌、小说等具有文学特征的文章。评判表达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运用了和原文相似或相同的形式,使译文也达到了和原文相似或相同的美学功能。

第三类以诉请为主的施为型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广告语、宣传手册、通俗小说以及辩论、宗教类型的文章等。评判施为型文本译文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能让口标语读者阅读完文章或著作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在原文读者阅读完后所产生的效果相似或相同。第四类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这类文本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以及电影中的各类文本,如脱口秀、新闻采访以及戏剧表演中所需的剧本等。评判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的最重要标准是看它们是否和原文一样采用音响、画面等一些非语言性技术手段,在口标语听众身上产生的效果和原语听众身上所产生的效果相似或相同。语言及语用因素语言内因素属于语言学范畴,它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文体、词汇、语义以及语法。从语言内因素角度来评估整个翻译过程,目标语所要做到的是:文体的对应、词汇的妥帖、语义的对等以及语法的准确。但是,目标语所要做到的上述规范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以内容为主的信息型文本,要更加注重词汇是否妥帖,语法是否正确;以形式为主的表达型文本以及以诉情为主的施为型文本,要更加注重语音、句法以及词汇力一面的对等和转换。语言外因素属于语用学范畴,也是翻译批评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力一面,即题材、直接情景、接受者因素、发话人因素、时间因素、地域因素以及情感内涵等。

当然,要全面、客观地评估译本,只考虑文本因素、语言内因素以及语言外因素还远远不够,因为在具体的翻译批评实践中,译评者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少皆宜、闻名世界的名著,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堂吉诃德》等,在译成不同的目标语时,它们常常被译成了儿童读物,以及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许多译评者都持批评态度。这些情况的出现,需要译评者从另一个层面,即功能因素去重新审视、评估译本。1.翻译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创造性和非创造性构想过程相互影响的活动,它至少在某种—或许可扩大的—程度上允许不同观点间翻译批评标准的应用。因此,对翻译质量进行客观的衡量并非完全不可能。2.另一方面,翻译批评的洞察力很少能够,也许水远不会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水平,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应用活动,这限制了翻译批评结果的适用范围。由于其题材的复杂性和方法的多样性,那种试图使翻译批评更加科学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翻译活动是一种精神的、多因子共存的活动,无法在一个纯语言的框架内忽略译者的存在。对其进行穷尽性研究。德国维尔斯模式3.但是,语言学方法是确立与文本相关的和与文本类型相关的翻译批评框架的基础,它可使翻译批评者区分、组织、评价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语言环境的因素和规律。这样,翻译批评为错误分析增添了一个文本维度。如果说错误分析的参照框架卞要是微观文本的,那么翻译批评的倾向则是宏观文本的。它把自己的任务看作是认真地平衡译者工作正而和负而效果的一种努力,并可能从建立在话语语言学基础之上的转换方法论的意义上提供明晰的可接受性标准,从而区分一个文本的总体真实和个体的、特定译者的真实。

维尔斯为我们勾勒出下而这样一个矩阵。他认为,他如果我们想要为以翻译批评为目的的译作比较研究发展一个框架,那么这个矩阵是有用的。

第一步:分析原文(对原文文本的简要阐述,需要强调其写作意图及功能,包括作者对主题的态度、读者对象以及原文的文本类型、语言特色等。):

第二步:分析译文(主要针对译者的分析,重点是译者为什么要这样译: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他的翻译方法和译本倾向的读者);

前两步是一个功能性的分析,重在整体印象,不重细节。

第三步: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这是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