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A.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刘焉的招军榜文前慨然长叹,身后有人说道:“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并问其姓名,由此结识关羽。B.《家》中,高家要把鸣凤嫁给冯老爷,晚上鸣凤来到觉慧窗下,房里咳嗽一声。鸣凤担心惊动别人,但还是轻轻敲了三下,低声叫了一声“三少爷”。C.《边城》中,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她对傩送的爱从未明确表达过,对天保的提亲也不曾坚定拒绝。她是人性美、自然美的化身,深切感人。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去世不久,葛朗台就请来克罗旭公证,要求欧也妮在财产文书上签字,欧也妮签了字,葛朗台这才放了心。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没能继承他本应该继承的王位,他的母亲乔特鲁德也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后一情况让哈姆莱特更难承受。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断惭愧。“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不可思议。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一片生机勃勃,洋溢着春的气息。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的韵味的名称,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B.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情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C.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D.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还有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的意味,豁然晴朗了。B.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C.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天,豁然晴朗了。D.天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的呼应,豁然晴朗了。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你可以遐想:”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B.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来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C.从“火神山”“雷神山”到方舱医院:与病毒赛跑的中国速度。D.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为魏文侯将。时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疆,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燕昭王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乐毅独追,齐湣王亡走,保于莒。乐毅攻入临葘,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齐田单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齐城。燕惠王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乃使人让乐毅。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先王具符节使臣起兵击齐,轻卒锐兵,长驱至国,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今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故遁逃走赵。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B.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C.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D.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亚卿,官名。周朝制度,卿分上、中、下三级,官职爵位次于上卿、正卿者称亚卿。B.合从,即“合纵”,文中指战国时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强大的秦国,防止被强秦兼并。C.符节,古代指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它是用于代表君主处理重大事务的证明。D.足下,敬词。多用来尊称自己敬重之人,战国时期有时也用“足下”来称呼君主。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毅受到招揽,委身事燕。乐毅营魏昭王出使燕国,有感于燕昭王的礼遇,于是留在燕国,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亚卿。B.乐毅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乐毅独自率军长驱直入,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池,虏获大量财物,为燕国报强齐伐燕之仇。C.乐毅受谗畏诛,出奔赵国。燕惠王怀疑乐毅留在齐国另有目的,就派骑劫代替他,乐毅担心返燕后被杀,投奔赵国。D.乐毅上书自申,剖白忠心。对惠王的责让,乐毅以回信表明与惠王君臣之情及耿耿忠心,委婉表明无与燕为敌之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郤,欲南面而王齐。(2)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晚悲怀李觏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壶中若逐仙翁(注)去,待看年华几许长。(注)仙翁:指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1.诗歌的标题是《秋晚悲怀》,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概括诗人“悲”的原因。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⑴孔子谓季氏:_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____?(《论语》)⑵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荀子《劝学》)⑶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⑷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⑸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同时,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摘编自《国务院发话:领导干部们,该戒烟了!》,《民生周刊》2019年7月18日)材料二:过去十年(36~2015),种种控烟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不降反増。对此,《事实说报告》随机调查10万在线用户,用理性的数据描绘中国人的吸烟现状和控烟态度。(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回答14岁以下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8.7%,70后占3%,80后占9.0%,90后占12.4%;回答14到18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20.3%,70后占28.3%,80后占34.6%,90后占45.0%;回答18到22岁开始抽烟的人员中,60后占41.5%,70后占22.2%,80后占17.5%,90后占7.0%(二)控烟后,您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会怎么做?总体情况是:16.5%回答没有见到,72.5%默默离开,7.1%劝阻他人不要吸烟,3.9%告诉了工作人员。其中,戒了烟的人中,12.4%回答没有见到,71.0%默默离开,10.3%劝阻他人不要吸烟,6.3%告诉了工作人员;不吸烟的人中,7.7%回答没有见到,75.2%默默离开,10.0%劝阻他人不要吸烟,1%告诉了工作人员;吸烟的人中,19.5%回答没有见到,71.9%默默离开,5.9%劝阻他人不要吸烟,2.7%告诉了工作人员。(摘编自腾讯新闻《事实说报告》,2016年11月8日)材料三:备受关注的列车无烟诉讼案日前宣判,哈尔滨铁路局在列车上设置吸烟区的行为被判为违法。据报道,K1301次车已经取消吸烟区,拆除烟具。此次判决的意乂在于,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角度明确人民的健康权利应高于吸烟者的吸烟权利。我国烟民3亿人,二手烟危害7.4亿人。烟民吞云吐雾,周边大多数人没有说“不”,原因在于我国无烟立法为吸烟者“留口子”,凸显了公共场所禁烟的困境。吸烟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每年新发病患者78.1万人,死亡病例62.6万,而且我国临床确诊肺癌时患者多半已为晩期肺癌,高额的医疗费用极易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要使规划落到实处,无烟法规必不可少。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有利于烟民戒烟。只有吸烟越来越不自由,烟民才有戒烟的压力和动力。同时,有利于防止青少年沦为新烟民。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已达6.9%,1400多万名在校青少年正在遭受烟草的伤害。青少年尝试吸烟,多是模仿所致。身边吸烟的人越少,青少年吸烟的机会就越少。《北京市控烟条例》较有说服力,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令实施3年来,平均吸烟率下降1.1个百分点,吸烟人群减少20万。健康权利需要法律保障,盼望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让百姓早日告别烟草污染,呼吸清新的空气。(王君平《只有吸烟越来越不自由,烟民才有戒烟动力》《民日报》2018年8月17日)1.下列对“控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种种控烟努力都未取得任何成效,中国烟民和烟草消费的数量反而有增无减。B.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已达6.9%,控烟主要是防止青少年沦为新烟民,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C.控烟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推动脱贫致富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领导和老师起模范带头作用。D.控烟后,七成人在公共场所见人吸烟会默默离开,只有一成人会劝阻他人吸烟,或告诉工作人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正在制定全面无烟法规,计划到2030年实现至少八成国民能告别烟草污染,呼吸到清新的空气。B.调查显示,在所有烟民之中,18岁左右开始模仿大人吸烟的人员占比最大,故控烟要从青少年抓起。C.统计表明,肺癌与吸烟密切相关,且死亡率极高,可见吸烟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D.吸烟既烧钱又伤身体,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只有让吸烟失去自由,烟民才会有戒烟的压力和动力。3.你对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研究中华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板块、各民族群体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以史诗为例,中原文化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以致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史诗”。但是,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计算进来,中国就是史诗的富国和强国。《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史诗,有六十万行以上;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也有十几万、二十万行。南方和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族起源史诗、民族迁徙史诗,数量达几百种之多。因此,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从整体上考察中华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呈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闭导致落后的遗憾。汉唐时代,中国具有一流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实力,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队络绎不绝。这种开放带来的繁华,使得中国人以汉为名,叫作“汉人”;以唐为字,叫作“唐人街”。然而,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北京进贡自鸣钟、世界地图时,《明史·神宗本纪》中只记一句话:“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万历皇帝只把自鸣钟看作洋玩意儿,把世界地图绣成壁画来欣赏。当时的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导致潜在的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无声无息地滑走了。到了18世纪,尽管清朝乾隆时期《四库全书》以乾嘉考据学的功力展示了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史,但可惜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依然浪掷于以八股求利禄之中,无法开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历史一再证明:开放包容则兴,自大封闭则衰。正是在近代付出惨重代价后,中国人的精神在压抑中爆发、在挫折中提升,终于迎来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也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精致的瓷碟只能培育出绿豆芽,广阔的大地才能生长出参天大树。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为此,有必要提倡“五学法门”,即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心学。所谓“脚学”,就是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田野调查,以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就算研究中国传统文学,我们也要用好“脚学”,通过田野调查形成“文学地理学”。这种方法接地气,可以形成文学与地理关系上的“七巧板效应”。通过田野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的少数民族史诗属于草原史诗、高原史诗、山地史诗,因而不同于古希腊的海洋城邦史诗、印度的热带雨林史诗。(摘编自杨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学作品,给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B.由于受到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言论的影响,中原文化没有了产生史诗和神话传说的土壤。C.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体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未来的文化品格。D.文中提到的“七巧板效应”是指通过田野调查,可以发现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了解中华文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指出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的意义,然后分角度阐发如何加以研究和探究。B.文章在论述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时,运用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并运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C.文章引用《明史·神宗本纪》和《四库全书》中的内容,论证了自大封闭会导致落后的观点。D.文章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利用好“脚学”对区分少数民族史诗与希腊、印度史诗有着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黑格尔对中华文化存在片面、错误的解读,所以他才得出了“中国没有史诗”的结论。B.明朝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文明却不思借鉴,使中国错失了取法西方发展科技和工业的契机。C.清朝乾隆时期注重八股取士,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导致中国无法开启自己的工业化进程。D.用好“脚学”,注重田野调查,就会产生积极效应,使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出现繁荣景象。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戏剧欣赏,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弄清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第二幕中涉及多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实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实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戏剧欣赏,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布景、环境、人物的动作及心理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他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戏剧欣赏,还要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第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第二,要揣摩人物的语言;第三,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B.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C.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D.我们所要进行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等。2.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这样的语言可以用来表现戏剧冲突,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B.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的情节,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C.《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内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外部动作。D.戏剧中的潜台词,一般是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的原因与发展的过程、冲突的性质从而完整把握剧本的情节。B.戏剧冲突主要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C.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D.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最后还要揣摩人物的语言。1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选自《淮南子》,有删改)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2.《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________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_______类。3.明主是如何对待群臣的意见的?(用自己的话概括)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蝗虫辞(宋)孙因开禧三年孟冬,孙子行野中,见有伐鼓举烽者,意其捕寇而即戎,就而问焉,则尽田间之老农也。得物,状甚怪:喙刚而铦,目怒而黔;或振其股,或揪其髯;羽翼未成,已学飞舞。余异其状,问于田父。田父愀然曰:“子识今秋飞蝗之状乎?此其子孙,而彼其祖父也,官命我辈捕之。”余曰:“蝗何负于官而见捕乎?”田父仰天涕泣曰:“是害我稻黍者也,王法之所不恕。既来矣,则田之毛发,化而为黄埃,然后知其为灾。”余曰:“吾为若谕之使去,可乎?”曰:“幸甚!恐不可谕耳。”试掇魁杰者数辈置于前诘之曰使汝害稼天欤人欤惟天惠民必不使尔为吾民病也。苟官吏召汝,则民何辜?且食,民天也。汝啖民之天,以充其体肤,天将汝诛矣!速去,无久居!”顷之,若有昂首扬目趯趯①而股鸣者。听之,则曰:“今为害者岂我乎?牟人之利以厌己之欲者,非蝗乎?食人之食而误国者,非蝗乎?利口而邦之覆,磨牙而民之毒者,非蝗乎?自汉以下,蝗日益盛,民日益病;蝗日益硕,民日益瘠。虽唐之贞观、开元间号多乐岁,蝗未息也。鸣呼!其为害三千余年矣!跔跔跃跃,实繁有徒。去之复生,芟之愈芜,其庸有既乎?必有良史,特书屡书,而胡独罪余?”“且夫节按常程,无非急征;鬻狱卖判,价随重轻;外托公计,内为己赢。若是者,不谓之蝗,可乎?匮金囊帛,峙如山岳;一筵之费,或至千索;咀嚼已竭,未厌溪壑。若是者,不谓之蝗,可乎?乘马从徒,呵哄塞衢;鸣玉曳履,铿锵步趋。月糜都内钱,日廪太仓粟。若是者,不谓之蝗,可乎?节、察、访、团等官,本待有功,岂为养安?养实以逸,坐縻厚秩;率民户百,不能供一。推此以往,其他可知。贵介姻族,乃及傔仆,倚势豪夺,飞食人内,鼓吻弄翼,道路以目。凡此皆人其形而蝗其腹者也,其为民害,章章如是。若夫惰田之农,淫浮之技,曳缟之商,纂组②之女,依倚市门之子,假饰衣冠之士,琐琐碌碌者,尚不与此。”“然则丰年富岁,常有数十百万飞蝗在天下,咋人骨髓,岂特食稻黍而已!况害稼者有时,害民者无期。今圣天子齐明洁蠲③,至诚动物。我虽无知,将率我族类而远迁矣。然我辈虽去,民终未得晏然也,使若属未殄,天下宁有丰年乎?”因述其语,书以自省,且俾观风者得之,以为有位警焉。(选自《宋金元文观止》有删改)(注)①趯趯(tì):跳跃。②纂组:编织。③齐(zhāi)明洁蠲(juān):光明清洁。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有伐鼓举烽者伐:敲击B.虽唐之贞观、开元间号多乐岁乐岁:丰年C.坐縻厚秩坐:因为D.至诚动物动物:使万物感动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蝗何负于官而见捕乎②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B.①其庸有既乎②其皆出于此乎C.①乃及傔仆②乃令张良留谢D.①且俾观风者得之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了传统赋体的问答形式,通过“我”与老农的一番对话,既叙写了田间之蝗的为害之深,又描述了人间之“蝗”横行肆虐的社会现实。B.作者于开禧三年孟冬行走于田野中,见农人灭“蝗”,感而赋此文。“开禧”是年号,“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也称“初冬”。C.作者借“蝗”喻人,用“琐琐碌碌者”对比贪官污吏,揭露封建社会贪官污吏为数之多、为害之烈,给了当政者“贪官不除,国无长治久安”的警示。D.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辛辣犀利又富有生趣,极富感染力。对当时恶劣世风的指斥大胆直接,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试掇魁杰者数辈置于前诘之曰使汝害稼天欤人欤惟天惠民必不使尔为吾民病也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利口而邦之覆,磨牙而民之毒者,非蝗乎?(2)然我辈虽去,民终未得晏然也,使若属未殄,天下宁有丰年乎?”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③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张之洞④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你读了上面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埋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1、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还需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题干要求选择“不适合在毕业季作同学临别赠言”的一项,本题中,A项,“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意思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能比骨肉还亲。描绘他乡遇故知的情景,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B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意思是: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抒发离别相思,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C项,“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意思是:鱼死了,大雁都再也找寻不见了。失去后才明白分别的痛苦。离开了好久好远。什么消息都得不到了,才相信人世间有一种痛苦叫别离。描写离别的痛苦,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D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思是: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抒发思乡之情,不符合“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的语境;故选A。2、AC【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A项,“由此结识关羽”错误,应该是张飞。C项,“她是人性美、自然美的化身,深切感人”错误,“她对傩送的爱从未明确表达过,对天保的提亲也不曾坚定拒绝”表现的是翠翠的害羞。故选AC。【点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3、1.B2.C3.C【解析】
1.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就关联词的使用而言,应为“除了……还有……”,排除AC;“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是对前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排除D。故选B。2.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原句成分残缺,“响应”缺少宾语,应在“意味”后加“的节气”,排除AB;D项,“响应”与“呼应”前后重复,排除D。故选C。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学生识记理解句号、逗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冒号等使用方法。题干中冒号与ABD项都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由总到分)。C项,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对上文的总结(由分到总)。故选C。【点睛】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1)语序不当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搭配不当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3)成分残缺或赘余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4)结构混乱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5)表意不明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6)不合逻辑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7)歧义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1)句式杂糅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4、1.D2.B3.D4.(1)然而没有尽快攻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不和,乐毅想要在齐国称王。(2)遭受毁损、侮辱和诽谤,败坏先王的名誉,这是我最恐惧的事。【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选出最佳选项。考生抓住动词“以为”“裂地而封之”,并分析句间关系,容易把握因果关系,“以为”是原因,“裂地而封之”是结果,故“故”字应放在表结果的句中,故断句为“故裂地而封之”,排除A;“不自知”的主语应该是“臣”,而不是前句中的“先王”,故“臣窃不自知”断为一句,故排除B;“奉命”和“可幸无罪”都是“自以为”的内容,且前后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故“可幸无罪”独立断句,故排除C;故选D。2.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B项,“文中指战国时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强大的秦国,防止被强秦兼并”错误,依据“当是时,齐湣王疆,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可知,文中许多弱国联合来抵抗的强国,指的是齐国。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事件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内容,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乐毅以回信表明与惠王君臣之情”错误,依据“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之”“恐伤先王之明,故遁逃走赵。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可知,回信表明的是与“先王”的君臣之情,“先王”是昭王。故选D。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所以:……的原因;拔:攻破、攻下;郤:隔阂、矛盾;南面:面南,朝南,宾语前置句;王齐:名词作动词,称王。(2)离:通“罹”,遭受;堕:败坏;臣之所大恐:这是我最恐惧的事。【点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以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素养。参考译文: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任魏文侯的将军。当时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本国的力量不足以克敌取胜,燕昭王便降低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最先以礼厚待郭隗来招揽天下贤士。乐毅在这时为魏昭王出使燕国,燕昭王用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于是他屈身做臣,燕昭王就让他当亚卿,他担任该职很长时间。当时,齐湣王很强大,诸侯们怨恨齐湣王骄横暴虐,都争着跟燕国联兵,讨伐齐国。燕昭王发兵,派乐毅担任上将军,同时统领赵、楚、韩魏、燕诸国之兵攻伐齐国,在济水之西打败齐军。各路诸侯收兵回国,但惟独乐毅乘胜追击,齐湣王逃走,固守莒城。乐毅攻占临葘城,将齐国的珍宝、财物、祭器等悉数掠取,运送到燕国。燕昭王十分欣喜,亲自到济上犒劳将士,将昌国封给乐毅,号称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集了在齐所缴获的器物归国,并派乐毅继续平定那些尚未攻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邑,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收服。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继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不满,齐国的田单得知这个消息,就对燕国实施反间计,说:“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城邑只剩两座了。然而没有尽快地攻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不和,乐毅想要在齐国称王。齐国所害怕的,就是派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任将领,并要召回乐毅。乐毅知晓燕惠王派人替代自己是不怀好意,害怕被杀,便向西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之地封给乐毅,封号为望诸君。齐国田单在即墨城下大败骑劫,之后辗转追逐燕国败兵,全部收复了失地。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归降赵国,于是便派人斥责乐毅。乐毅回复了一封信给惠王,说:“先王准备了出使的信物命我起兵攻打齐国,轻装精锐部队,长驱直入抵达齐国都城,珠玉财宝、战车盔甲以及珍贵的器物全都缴获送回燕国。先工认为自己的志向得到了实现,所以划出一块土地分封给我,使我能够与小国诸侯同列。臣私下无自知明,以为只要奉行君命,就可侥幸免于犯罪,因此接受任命而未加推辞。现在臣下没有才干,不能恭奉您的命令,来顺从您身边那些人的意愿,恐怕有损先王英名,故逃到赵国。保全了生命,成就了功绩,来彰显先王的心迹,这是我的上上之策。遭受毁损、侮辱和诽谤,败坏先王的名誉,这是我最恐惧的事。现在您派人来数落我的罪过,我怕君王的侍臣不能体察先王收留、宠信我的道理,又不清楚我侍奉先王的一片诚心,所以献上这封信把我的心意禀告您。希望君王您明察。”在这种情况下,燕惠王又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又与燕通好,燕、赵都让他做客卿。乐毅在赵国去世。5、1.①人渐渐老去,志向未酬。②百事繁忙,劳生碌碌,生计维艰。③日暮,天寒,曙光成夕阳,时光易逝。④时事易于变迁。2.用典,借用壶公的故事,表达诗人希望追随壶中的仙翁知晓岁月的长短,抒发了诗人岁月蹉跎,华年不再的感慨。【解析】
1.此题考查分析和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如诗歌题目,借以判定诗歌类别,把握诗歌情感;又如作者信息,借以知人论世;再如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典故及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重点词句;也包括命题人添加的注释、题干和选项等重要信息。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合理推断,得出情感。本题要求“结合诗歌的前两联概括诗人“悲”的原因”。“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世事并非平静;“百事忙”,可见劳生碌碌,生计维艰。但诗人伤怀者尚不止此,时已暮,天渐寒,日渐短,时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了。“惟草木之零落兮,伤美人之迟暮!”作为一个有心的志士,诗人感到很悲伤。这两句是从悲秋之情着笔,先把心事和盘托出,以见情真。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数分红色上黄叶”,大自然原不过是点染秋色,诗人却体察到时事的易于变迁。“一瞬曙光成夕阳”,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数分”以显其渐变;“一瞬”,以明其短暂。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日暮了,夕阳虽好,毕竟抵不上朝阳;“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给人以另一种美的感受,但毕竟不及春花。诗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时运行的规律,但面对现实,还是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这样的诗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因此可概括出诗人“悲”的原因。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根据注释可知,仙翁,指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分析可知,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结合题目可知,此诗的重点在于“悲”,结合前几联可知,面对秋天的傍晚,诗人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尾联则承接着前面的内容,继续表达着悲情,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诗人说,如果能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能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而不致有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故可得出答案。【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6、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佾”“砺”“知”“钩”“暮霭”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1.D2.D3.①制定和完善无烟法律法规,加强控烟执法力度,惩戒违规违法的企业、商家和个人,保障人民的健康权利;②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③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控烟’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说法绝对,错在“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种种控烟努力都未取得任何成效”这个地方,原文说的是“过去十年(36~2015),种种控烟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选项遗漏了“似乎”,看似如此,并非这样。B项,缩小范围,错在“控烟主要是防止青少年沦为新烟民,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个地方。根据“此次判决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角度明确人民的健康权利应高于吸烟者的吸烟权利”可以推测得知,控烟是为了全民健康。C项,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说控烟是“致富”的举措,也没有说“老师”应该带头,故排除。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D项,不合逻辑,“吸烟既烧钱又伤身体,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即便提高烟价,“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而且“我国临床确诊肺癌时患者多半已为晩期肺癌,高额的医疗费用极易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可见因果推断不成立。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你对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有哪些建议?结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出答题要点。【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8、1.B2.C3.B【解析】
1.B项,“没有了……土壤”分析错误,原文是“得不到完整记载”。2.C项,文章并没有引用《四库全书》中的内容。3.A项,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原因是“中原文化……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C项,“忽视学术文化研究”分析错误,原文说“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文章强调的是体制的原因。D项,过于绝对,还有其他条件。9、1.B2.D3.D【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本题中,原文第一段说“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所以B项把“戏剧文学”应改为“戏剧”,此处偷换概念。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本题中,A项,“直接展示戏剧情节”错,原文第三段是“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B项,表述不全面,除了“舞台说明”,从第三段来看,还有“人物语言”;C项,从第三段来看,“内部”与“外部”互调。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本题中,D项,“首先”应为“最后”,“其次”应为“首先”,“另外”应为“其次”,选项把三者顺序颠倒了。原文第四段是“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故选D。【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10、1.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2.刘安杂家3.如果计策管用,即使这个人地位低微也会采纳;如果意见可行,即使这个人嘴笨也会采纳。【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也”句末语气词,所以“也”后断句,“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的意思是“即使是常给朝廷出谋的卿相”,所以“相”后断句,“未必可用”的意思是“也不一定非用不可”,所以“用”后断句,“是非之所在”的意思是“是非曲直”,意思完整,所以“在”后断句。正确的断句为: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句子翻译:对那些言论错误的,即使是常给朝廷出谋的卿相,也不一定非用不可。是非曲直,不是以地位贵贱尊卑来确定的。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杂家”,属于子部。《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说林、说山、人闲诸篇多纪古事”。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3.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弄懂文章的大意,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归纳。由原文“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可知,英明的君主听取群臣意见时,如果他的计策管用,就没有必要因他的地位低微而羞于采纳,由此可知,明主对待群臣的意见时,如果计策管用,即使这个人地位低微也会采纳;由原文“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可知,如果他的意见可行,就没有必要嫌他嘴笨而不去采纳。由此可知,明主对待群臣的意见时,如果意见可行,即使这个人嘴笨也会采纳。【点睛】给文言文断句,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断句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的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性。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使用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翻译:君主在主观思想上,没有一个不想集天下人智慧、用众人力量去处事办事的,然而那些对君主表达效忠之心的人,却很少不使君主产生困惑的。因此,君主对那些言论正确的,即使是役民樵夫,也不能弃之不用、拒之千里;对那些言论错误的,即使是常给朝廷出谋的卿相,也不一定非用不可。是非曲直,不是以地位贵贱尊卑来确定的。所以英明的君主听取群臣意见时,如果他的计策管用,就没有必要因他的地位低微而羞于采纳;如果他的意见可行,就没有必要嫌他嘴笨而不去采纳。但是,昏庸的君王却不是这样。他喜欢那些熟悉的习性相近的人,即使是行为不正派,也装作不看见;而那些他所疏远、被看不起的人,即使是为他竭力效忠努力工作,也只当不知道。11、1.C2.D3.A4.试掇魁杰者数辈//置于前/诘之曰/使汝害稼/天欤/人欤/惟天惠民/必不使尔为吾民病也5.(1)用锋利的嘴巴(侵吞财产)而使国家倾覆,磨利牙齿来毒害百姓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2)然而我们即使离开,但百姓也最终不能得到安宁的生活,假如你们这些东西没有灭绝,天下难道会有丰年吗?【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C项,句意为:不用劳作而耗费丰厚的俸禄。坐:不劳,不费力。故选C。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A项,而:①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②连词,表转折关系,却。B项,乎:①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②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C项,乃:①副词,竟然;②副词,于是,就。D项,且: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A项,“通过‘我’与老农的一番对话”错误,是通过“我”与蝗虫的对话,文章第二段,我试着选取最壮大的几只放在前面,责问它们说:“让你们危害庄稼的,是天呢?还是人呢?上天惠爱百姓,一定不会让你们成为百姓的祸害的。如果是官吏招引你们,那么百姓有什么罪?粮食,是百姓的根本。你们吃百姓的粮食,来补充自己的身体,上天将诛杀你们!快快离开,不要久留!”故选A。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句意为,我试着选取最壮大的几只放在前面,责问它们说:“让你们危害庄稼的,是天呢?还是人呢?上天惠爱百姓,一定不会让你们成为百姓的祸害的。”“试掇魁杰者数辈”“数辈”修饰“魁杰者”,定语后置,之后断开;“置于前”,状语后置,之后断开;“诘之曰”“曰”,之后断开;“天欤”“人欤”,选择问句,之前之间之后断开;“必不使尔为吾民病也”“必”,一定,之前断开。故断句为“试掇魁杰者数辈//置于前/诘之曰/使汝害稼/天欤/人欤/惟天惠民/必不使尔为吾民病也”。5.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利口”,口利,嘴巴锋利;“覆”,倾覆,灭亡;“磨牙”,磨利牙齿;“非……乎”,反问句式。(2)中“虽”,即使;“晏然”,安宁,安定;“殄”,灭绝;“宁”,难道。【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开禧三年农历十月,我走在田野里,看到有人敲着鼓、举着火,以为是抓捕盗贼而打仗,就走过去问他们,原来都是些田间的老农。抓到一物,模样很奇特:嘴巴坚硬而锋利,眼睛圆而黑;有时振动一下大腿,有时捋捋触须;翅膀还没长成,已经学会飞行。我对它的样子感到奇怪,向老农询问。老农满怀忧愁地说:“先生认识今年秋天飞蝗的样子吗?这是它的子孙,那些是它的祖辈和父辈,官府命令我们捕杀它。”我说:“蝗虫为何会得罪官府而被捕杀呢?”老农仰天流泪说:“它是危害我稻黍的害虫啊,这是王法所不可饶恕的。它们来了之后,地里的庄稼,被它们吃光变成了黄土。才知道它们造成的灾祸。”我说:“我替你们说服它们,让它们离开,可以吗?”(老农)说:“太好了,但恐怕无法说服而使它们离开啊。”我试着选取最壮大的几只放在前面,责问它们说:“让你们危害庄稼的,是天呢?还是人呢?上天惠爱百姓,一定不会让你们成为百姓的祸害的。如果是官吏招引你们,那么百姓有什么罪?粮食,是百姓的根本。你们吃百姓的粮食,来补充自己的身体,上天将诛杀你们!快快离开,不要久留!”不久,好像有只昂首跳跃、振腿而鸣的蝗虫。仔细听,它说:“如今危害百姓的难道只是我吗?侵夺百姓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私欲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侵吞百姓的粮食而损害国家利益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用锋利的嘴巴(侵吞财产)而使国家倾覆,磨利牙齿来毒害百姓的人,难道不是蝗虫吗?自从汉代以来,这种蝗虫一天比一天兴盛,百姓一天比一天困窘;这种蝗虫一天比一天硕大,百姓一天比一天瘦弱。虽然唐朝的贞观、开元年间号称多丰年,蝗祸也没有停止啊。唉!他们为害已有三千多年了。跳跳蹦蹦,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铲除他,他又重新产生;剪除他,徒众更加繁盛,他们难道会有停止吗?一定有正直的史官,详细而多次记载他们的罪行,为什么唯独怪罪我?”“征收赋税名义上按照常规的程序,实际上却是提前急征;借诉讼而索贿,价格高低根据案情轻重而定;表面上托名秉公办事,实则为己赢利。像这样的,不称之为蝗,可以吗?装在柜中的金银和袋中的丝绸,堆叠得像山一般高;一顿宴席的费用,有的高达一千贯;吞噬百姓的财物已尽,欲壑犹未填满。像这样的,不称之为蝗,可以吗?骑着马带着随从,一路呵斥堵塞大路;佩着玉饰拖着鞋子行走,步履有节奏地缓行疾走。每月耗费朝廷府库中的钱财,每天消费京城粮仓中的粮食。像这样的,不称之为蝗,可以吗?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官,本来是优待有功之人,难道是为了让他们追求安适的生活?追求安适和逸乐的生活,不用劳作而耗费丰厚的俸禄;通常百户百姓的赋税,不能供养他一人。推此以往,其他可想而知。贵族皇亲,竟至于仆从,倚仗权势豪取强夺,鱼肉百姓。毫无顾忌的丑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凡是这些都是长着人的模样而有着蝗虫的肚子的人,他们做毒害百姓的事,像这般昭著明显。至于懒于耕种的农夫,淫巧浮华的工匠,穿着白绢衣服的商人,从事编织的女工,倚门卖笑的娼妓,假托于士大夫行列的人,这些琐屑平庸的人,尚且不会做这些事。“虽然如此,那么丰收之年,天下常有数十百万飞蝗,吸食百姓的骨髓,难道只是啃食稻黍而已?况且危害庄稼有一定的时间,而危害百姓却没有期限。当今圣明的天子光明清洁,用极大的诚心感动万物。我虽然不明事理,将率领我的族类向远处迁徙了。然而我们即使离开,但百姓也最终不能得到安宁的生活,假如你们这些东西没有灭绝,天下难道会有丰年吗?”于是记录它的话,写下来反省自我,并且让观察民风的人得到这篇文章,来作为对当政者的告诫。12、【例文】自知.自信.自强漫漫人生路,要在风雨中铿锵前行,要在纷扰的变数中永不言败,必应有一套应对的智慧法宝。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人对待自我的态度。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鸵鸟身重翅小,不妄想飞向蓝天;海豚无脚不徒劳爬上陆地。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自知者能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间前功尽弃,贻人笑柄。韩信深知自己的价值绝不能与无赖等同,深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大众健身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焊接先进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U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分析测试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装饰图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染整工艺实验(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正定县国资产控股运营集团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题和答案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 课件 03模块三AIGC赋能办公应用
- 采购部门发展规划及思路
- 工商银行隐私计算技术及应用白皮书 2024
- 三基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临时施工单位安全协议书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