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4分)生命不仅仅是一滴滴鲜血,它更是渴望燃烧激情A青春也不仅仅是一声声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的yuánquán。新世纪青年的我们,勇立时代的前沿,心跳和着民族的màibó,踏着B(坚定/坚强)的时代步伐,怀远志,崇美德,涵养自己,丰富自己,踔厉奋发,砥砺前行!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源泉脉搏2.请你在横线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A处的标点符号是;(1分)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B处。B处的词语是坚定(1分)4.学校九年级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6分)【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2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自强不息”的内涵:坚韧不拔、自信乐观;直面挑战,磨砺意志。(一个材料的提炼1分,意对即可,共2分)解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句意: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根据以上信息可知,自强不息应是:追求理想百折不挠,面对困难自信乐观,坚韧不拔,为实现人生追求全力以赴。据此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自强不息”精神内涵表现为直面挑战,磨砺意志。可据此提炼概括。【活动二:搜集名言警句】活动过程中,各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去搜集、阅读、整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请你也试着写出一句名言警句。(1分)示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第二位同学李红演讲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第三位同学张鑫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王林,请你在李红演讲结束后,张鑫演讲之前说一段串词。(3分)同学们,感谢李红同学的精彩演讲。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当放眼天下,志存高远,我们还应当顽强拼搏,放飞梦想。下面请欣赏张鑫演讲的《放飞青春梦想》,掌声有请。5.名著阅读:阅读艾青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秋(节选)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与遗落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缀成了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就徘徊在它的上面……/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慢慢地走向地平线/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1)策略一:朗读体悟。请从语速、重音的角度为诗歌中画线句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3分)语速要缓慢,“广大”“阴暗”“多变化”要重读。理由:突出秋天阴暗多变的特点。(2)策略二:感悟画面。擅长绘画的艾青,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①诗歌中的“泥黑、阴暗、浓黑、褐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灰暗的季节画面;②“绿色”给画面增添了一点生机,给人带来希望,体现了诗人对阳光、光明的追求。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②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③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⑥《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写行路既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担忧,又有雪满太行山的攀登之难,但他坚信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最终迎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未来。(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21分)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C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眨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病后登快哉亭》淋了雨的净蝉在树上得意鸣叫,经雨之路,尘土不扬,归家之路清晰可见。病愈之后饮酒不知满足,睡梦醒后,靠着楼栏远远眺望,心中生起无限乡情。乌鸦带引斜阳日光投进古寺,草儿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我又负了菊花的家园之约,只觉秋风从发上生起。这首诗是作者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颔联写诗人梦后倚楼。颈联是这首诗的精华,富有情韵,从忆想回到现实,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尾联即景抒情,写作者自己辜负了故乡亲友赏菊之约虽然令人伤怀,让秋风吹白了霜鬓,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极为灵动。如首三句用写景起兴之后,颔联忽然宕开去作一追叙,紧接着又用“梦后倚楼”一笔挽回。颈联再次写景,因为前几句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背景,故这里的景都具有了以物象作比喻的性质。末两句直抒胸臆,立一篇之警策。全诗以得意的蝉鸣兴起,又以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作结,在鲜明的比照中突出了诗人既不得其时,又不得其所的深沉感概。《四库总目提要》称贺铸诗“工致修洁,时有逸气”,由此可见一斑。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①,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注】①会计之余功:在这里指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②蓬户瓮牖: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黄州快哉亭记》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4分)①其势益张(更加)②动心骇目(使……惊动)③张君不以谪为患(忧患,灾祸)④濯长江之清流(洗涤)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消云散,目光泻出。10.请在“入”“满”两字中选择一字,填写在C处横线上,并阐述理由。(3分)①选择“入”字。②“入”化静为动,③写出了小草长满了荒城的情形,④渲染了萧瑟、凄冷的意境,⑤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11.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朗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两个“也”字表达的语气有何不同。(4分)A.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B.乌睹其为快也哉!①A.“也”表陈述语气,陈述称“快哉”的原因。②B.“也”表示感叹语气,感叹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志士哪里看得出这些美景是畅快的呢,从反面衬托张梦德旷达胸襟的可贵。12.同样一座快哉亭,带给贺铸与苏辙不一样的感受。请比较阅读古诗文,说说两者情感的不同处。(4分)①贺铸:抒发了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怀乡思归,多病之愁、失意之恨等感情。(任意两点即可);②苏辙:对快哉亭的雄奇景色的喜爱之情,对张梦德寄情山水,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旷达胸襟的赞美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6分)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①他在早期的从戎生涯中,曾先后任过滇军少将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等诸多要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点燃了他追求革命真理的心灯,1922年7月,他毅然辞去昆明警察厅长官职、拒绝拟任川军师长的邀请,急赴上海恳求入党。被拒绝后,他又远渡重洋转赴欧洲,在柏林求见了周恩来,并敞开心扉陈述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和献身中国革命的强烈愿望。终于,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实现了人生夙愿。②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一段入党传奇。朱德同志何以能舍弃高官厚禄而百折不挠地追随中国共产党?说到底,是追求理想信念使然。哲人说,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令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于困境中逆势而上。③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特别是从事一项艰难的事业,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④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干事创业,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上世纪80年代,军转干部任正非在经营中被骗200万元巨款,又接连遭到解职、离婚、负债等沉重打击。凭着顽强的意志,这个陷入绝境的中年汉子集资2.1万元起家,经过20多年打拼,竟把小公司打造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名牌企业。这样的辉煌成就虽属个例,但那种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前进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却映照着创业的真谛。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⑤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奇迹。⑥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会拥挤,因为能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的人并不多。只要有信念这块磨刀石,人生的刀刃必能斩断前行中的一切险阻。1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人生需要信念这块“磨刀石”。(或“人生需要信念”)1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①运用了举例论证,②列举了贝多芬失聪后用顽强的意志创造奇迹的事例,③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④从而进一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15.选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细读文章,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①首先列举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入党传奇的故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生需要信念这块“磨刀石”,②接着分别从“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三个方面进行论证,③最后指出人生有信念的意义。16.下面的两则材料,哪一则能够作为第③段的事实论据?(5分)【材料一】杜小康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放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材料二】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材料二能够作为第③段的事实论据。第③段的观点是“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材料2表现了李四光为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面对困难,执着坚定并获得成功,能证明第③段的观点。而材料1只是表现了杜小康面对困境顽强抗争的精神,不能证明第③段的观点。(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3分)青春时的油桐林晓寒①当回过头来打量往事时,发现老屋边那片油桐林,已成为我青春的一个部分。②假若你熟悉油桐,任何时候都不容置疑它旺盛的生命力。它总是在争分夺秒地开疆拓土,翻过一面又一面山坡,用高大的躯干和狂野的枝叶宣示它在土地上的存在。而这个过程,又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③并非它刻意隐藏自己成长的轨迹,有些环节,照样显山露水,譬如叶长,叶飞。在春天细碎连绵的雨水里,看似僵硬的枝条上冒出一簇簇芽尖,嫩绿夹着嫩红,若有若无,像少女羞羞答答的心事,没几天,就如那只浴火的凤凰完成了涅槃。像一把把扇子,相互簇拥,呼啦啦一片,摇荡着没完没了的春风。而等到露水成霜秋雨追赶雁阵的足迹时,照样不消几天工夫,叶子黄透,一片片信马由缰地飞。像是一个季节邮往人间的明信片,也许是祝福,也许是告别。一片叶子的荣枯,构成了我关于油桐隐约的记忆。而它们的花开花落,反而被这两个场面遮蔽得模糊不清。④我在老屋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慌张的青春,仅仅潦草在日记里,要说我盼过一朵花开,肯定是矫情。生活困顿,每一个日子,都起止在和命运的纠缠里。一棵树开不开花,开成什么样子,既没渴望过,也从未去关注。反正我盼或不盼,花都会开,就像那时的冬天,我等或者不等,雪都会来。不是要证明自己如何聪慧,过早地懂得了宁静淡泊,顺其自然,而是我一直在想着如何逃离村庄,去追逐街市上密集的灯火,改变一身泥水的身份。⑤倒是桐花开时,父亲会在饭桌上不咸不淡地念叨一句,“要冻桐花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要变天了,风要来了,雨要来了,提醒我们加件衣,别冻着。父亲是个称职的农人,农人一辈子都活在经验里,用经验打理家庭,用经验种庄稼,用经验处理人情世故,在经验中完成一生。大多数时候,经验是管用的。果然,没两天,风就变得冷嗖嗖的,雨也随风而来。桐花顶着风雨开了,枝条上迸出一团团新雪,我与它们偶尔相对,觉得平常无奇。油桐树上的几窝乌鸫和我不一样,像注入了兴奋剂一般,比平日飞得更勤叫得更欢了。⑥多年以后,我离开村庄,在城市的暖风中辗转,油桐逐渐远去,移入往事的序列。这两年,意外地发现,油桐忽然多了起来,尤其是路边的山上,随处可见。有时开车外出,它们从窗外晃过,洁白的花朵,花蒂上排列着紫色均匀的线条,远远看着,让一朵花显示出无可名状的忧伤,像我青春时的忧郁和迷茫。老屋和老屋边的油桐林就是在这时候向我走来的,如一个故人,迈着阔别已久的脚步。⑦这时候,若正走在高速上,我会把车速放慢,若非高速,我会把车停下来,摇下车窗,和桐花相对,默然无语。我不抽烟,也不会放一支平日喜欢的曲子,只会让冷风钻进窗来,伴着冷清的雨滴,穿过我身体里的山山水水。⑧这样的对视里,猛然想起很多东西。油桐树下雪白的菌子,像童话中的雨伞,母亲采回来,洗干净,清炒,撒上辣椒和葱花,成为饭桌上的笑声。桐花凋落的日子,花瓣满地,其中的一部分穿过细雨冷风,落在青瓦上,屋坪里,牛和狗的背上。一片林子的仪式,用散漫的节奏,表达着天然的浪漫和抒情。油桐果成熟的时节,金黄的果子接二连三地掉落,林子里响着啪啦啪啦的声音,像是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什么,这样的倾诉并不孤独,总会得到四周群山的回应。早晨或者傍晚,父亲背着背篓,拿树枝扒开满地的桐叶,把那些摔成瓣的果子捡回来,堆成高高的堆。趁不宜下地干活的雨天,把果核挖出来,晒干了等待收购的贩子上门。还有林子边那棵高高的梧桐,结着一串串小勺子似的果实。小时候,我用竹篙把它们打下来,从勺子里摘下外表皱巴巴的梧桐子,烧堆火搁上一块铁皮,炒了当豆子吃。那时候,我已告别了这种童真,开始轮到侄女在做这件事情,我看着她举起竹篙,弯腰捡起一串串小勺子,摘下里面的子,再把火烧起来,青烟在她的笑声中漫不经心地升起。⑨那些不起眼的日常,实实在在上演过,像门前那条我来来回回走过的泥巴路,穿插在我的生命里。而在以往的记忆中,似乎从未发生,比那些看过的电影还要模糊。现在重新捡起那段岁月,竟是如此清晰,枝枝节节,犹在眼前。⑩真是惭愧,我忽略的何止是油桐花开,何止是我青春时的油桐林。我生活中发生过那么多的事情,等我倏忽忆起,重新定义,却已人到中年。17.第①段中,作者说“当回过头来打量往事时,发现老屋边那片油桐林,已成为我青春的一个部分”。作者回忆了与油桐林有关的哪些往事?(4分)①母亲采油桐树下的菌子做成菜全家人分享;②父亲拣成熟的油桐果晒干了等待贩子上门收购;③我把梧桐子搁上铁皮炒了当豆子吃;④桐花开时,父亲提醒我们加衣服。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