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一文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导,为临床医生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参考依据。本文将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我国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患者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规范,以促进我国脑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力求使本文成为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工作的重视,共同推动我国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二、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及时的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病史与体格检查:患者应接受全面的病史采集,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觉障碍、运动或感觉障碍等症状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同时,体格检查应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体征。(1)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疑似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应首先进行CT扫描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脑出血、脑水肿等。CT扫描还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颅内压和脑实质损伤情况。(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是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金标准,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DSA还可以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这些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筛查和随访颅内动脉瘤。MRA和CTA可以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但对于动脉瘤的详细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的评估不如DSA。诊断流程:在收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进行诊断。对于疑似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应尽快进行DSA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无法立即进行DSA检查的患者,可先进行MRA或CTA初步筛查。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三、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策略。治疗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疼痛、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处理脑血管痉挛以及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发症等。这种治疗方式主要用于那些病情稳定、动脉瘤较小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则主要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两种方法。开颅动脉瘤夹闭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式,通过开颅手术暴露动脉瘤,然后使用动脉瘤夹将其夹闭。血管内动脉瘤栓塞则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和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然后注入栓塞材料,使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血管内动脉瘤栓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龄、病情危重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再次出血。然而,对于病情危重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四、并发症与防治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感染等。再出血:再出血是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防治策略包括尽早进行动脉瘤的栓塞或夹闭手术,避免患者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以及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对于已经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破裂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脑梗死和脑功能障碍。防治措施包括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避免过度脱水,以及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治疗,以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脑积水:脑积水是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和脑功能障碍。防治措施包括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以及尽早进行脑脊液引流。对于严重的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手术治疗。颅内感染:颅内感染是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长期残疾。防治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和监测。对于已经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并发症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风险,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加强术后的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五、特殊人群的诊疗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中,特殊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这些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对于这些特殊人群,诊疗策略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老年人:老年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手术耐受性较差。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优先选择手术治疗;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儿童:儿童颅内破裂动脉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诊疗难度往往较大。由于儿童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手术治疗是儿童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孕妇:孕妇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需要兼顾母婴安全。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如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可考虑在神经外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进行手术治疗。而在妊娠晚期,为避免手术对胎儿造成影响,可考虑采用保守治疗,待分娩后再进行进一步治疗。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对于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的患者,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在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在围手术期应加强监护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对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并发症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常见并发症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血管扩张剂、进行脑脊液引流等。应加强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中,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加强跨学科协作和围手术期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六、预后与生活质量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关注的焦点之一。预后主要取决于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治疗时机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损伤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记忆力减退等。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则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康复信心。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也是保证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和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保证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治疗时机、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心理支持以及定期的随访和复查等。通过全面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返社会,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七、结论《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实用的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标准。通过对该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指南旨在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指导。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指南强调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保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在治疗方面,本指南推荐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模式,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破裂动脉瘤的治疗,应优先考虑止血、降低颅内压、保护神经功能等紧急措施,同时积极准备动脉瘤的修复或夹闭手术。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替代方案。本指南还强调了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随访管理。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将为临床医生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我们期待通过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指南,推动我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参考资料:该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为医生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方面提供权威性的指导。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及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根据患者症状、体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初步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手术治疗方面,可采用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预后和预防方面,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在实践中,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疾病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CA)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ICA这一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ICA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SAH、脑梗塞、脑积水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血管造影技术,对于I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表现上,ICA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也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癫痫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针对ICA的诊疗,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对于无症状的ICA患者,指南推荐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并定期影像学检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可行性进行个体化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夹闭。在手术时机上,指南提出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对于低风险患者,可直接选择手术治疗。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疗流程建议,有助于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治愈率。指南强调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个体化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制定与发布,也体现了我国在脑血管病领域的疾病诊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是我国脑血管病领域的宝贵知识财富。它系统地阐述了IC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我国ICA患者的诊疗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上,其中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脑动脉管壁的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但承受的血流量大,尤其在动脉分叉部。管壁中层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分叉部又最易受到冲击,这与临床发现分叉部动脉瘤最多、向血流冲击方向突出是一致的。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及中层发育不良)都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先天动脉发育不良不仅可发展成囊性动脉瘤,也可演变成梭形动脉瘤。(1)动脉硬化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巨大压力。硬化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闭塞,使血管壁变性。40~60岁是动脉硬化发展的明显阶段,同时也是动脉瘤的好发年龄,这足以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2)感染感染性动脉瘤约占全部动脉瘤的4%。身体各部的感染皆可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液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栓子停留在动脉分叉部。颅底骨质感染、颅内脓肿、脑膜炎等也会由外方侵蚀动脉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外形多不规则。(3)创伤颅脑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由于异物、器械、骨片等直接伤及动脉管壁,或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形成真性或假性动脉瘤。(4)其他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除上述各原因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是血流动力学的冲击。动脉壁在上述先天因素、动脉硬化、感染或外伤等破坏的基础上,加上血流的冲击是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下列情况发展成动脉瘤:①残余的动脉瘤蒂:即夹闭动脉瘤时剩下一小部分薄壁。②动脉分叉处的膨隆:如颈内动脉-后交通支交界处的膨隆。③动脉壁的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些可在2~10年演变成动脉瘤。动脉瘤发生后,常常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瘤扩大。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瘤逐渐扩大的一个重要后天因素。动脉瘤的破裂实际是只有瘤壁的渗血。这种破裂与想像中的动脉瘤爆裂(如术中动脉瘤破裂)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往往出血十分汹涌,病人常在几分钟之内陷入昏迷,因脑干受损而迅速死亡。忧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仅是动脉瘤破裂的诱发因素。在更多的情况下,出血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突然发生的。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出血处由血凝块凝固以及血管痉挛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加之脑脊液的促进作用,破裂处停止出血。在出血后1~2周,纤溶现象亢进,使破裂处纤维网脆弱、血凝块液化,由于此时动脉壁破裂口的纤维化尚不牢固,故容易发生再出血。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约85%的动脉瘤位于Willis动脉环前半环颈内动脉系统,即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后半部。如果动脉壁呈不对称性囊状扩张,即称之为囊状动脉瘤,小的囊状动脉瘤有瘤颈狭窄者又称之为浆果状动脉瘤。绝大多数先天性动脉瘤呈囊状或浆果状,亦可为分叶状,其他形态有葫芦状、圆球状、腊肠状等。瘤壁一般光滑如囊,多数由先天薄弱的血管壁构成,常位于较大动脉的分叉处。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相连处较狭窄,称为瘤颈(蒂)或基底,瘤颈宽窄很不一致;与瘤颈相对的远侧最突出的部分为瘤底(顶),介于瘤颈与瘤底之间的部位称为瘤体(囊)。小阜为瘤囊上小的隆起,常为动脉瘤发生破裂之处或破裂后的遗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悬殊很大,通常在5~2cm。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破裂的动脉瘤较大,未破裂的动脉瘤较小。动脉瘤破裂的临界大小为直径在5~6cm。直径超过5cm的动脉瘤出血机会逐渐增多,其直径超过0cm后,则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取代了出血症状。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张或局部少量漏血的过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最有定侧和定位意义的先兆破裂症状。80%~90%的动脉瘤病人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1)诱因与起病:部分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重体力劳动、咳嗽、用力大便、奔跑、酒后、情绪激动、忧虑、性生活等。部分病人可以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在睡眠中。多数病人突然发病,通常以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2)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为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颈项强硬,克氏征阳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常侵入大脑半球的额叶,引起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常引起颞叶血肿,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及颞叶疝等症状。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等表现。A.血压升高:起病后病人血压多突然升高,常为暂时性的,一般于数天到3周后恢复正常。B.体温升高:多数病人不超过39℃,多在38℃左右,体温升高常发生在起病后24~96h,一般于5天~2周内恢复正常。C.脑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病后1~2天内,一过性高血压、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癫痫,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多在发病后第1周内发生)。意识障碍越重,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越高。D.胃肠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征象,表现为呕吐咖啡样物或柏油样便。(4)再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其再出血率为8%~30%。据统计再出血的时间常在上一次出血后的7~14天,第1周占10%,11%可在1年内再出血,3%可于更长时间发生破裂再出血。(5)局部定位症状:动脉瘤破裂前可有直接压迫邻近结构而出现症状,在诊断上这些症状具有定位意义。常见的局部定位症状有:①颅神经症状:这是动脉瘤引起的最常见的局部定位症状之一,以动眼神经、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受累最常见。②视觉症状:这是由于动脉瘤压迫视觉通路引起的。Willis环前半部的动脉瘤,例如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可压迫视交叉而出现双颞侧偏盲或压迫视束引起同向偏盲。③偏头痛:动脉瘤引起的典型偏头痛并不多见,其发生率为1%~4%。头痛多为突然发生,常为一侧眼眶周围疼痛,多数呈搏动性疼痛,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可使疼痛暂时缓解。(6)颅内压增高症状:一般认为动脉瘤的直径超过5cm以上的未破裂的巨大型动脉瘤或破裂动脉瘤伴有颅内血肿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巨大型动脉瘤引起的眼底水肿改变,与破裂出血时引起的眼底水肿出血改变有所不同,前者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盘水肿,后者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7)特殊表现:动脉瘤有时会出现一些特殊表现。例如,颈内动脉动脉瘤或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可出现头痛、双颞侧偏盲、肢端肥大、垂体功能低下等类鞍区肿瘤的表现。个别病例亦可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急性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兴奋、幻觉、语无伦次及暴躁行为等。(8)临床分级:Hunt及Hess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五级,用以评估手术的危险性: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血急性期,CT确诊SAH阳性率极高,安全迅速可靠。腰穿压力升高伴有血性脑脊液常是诊断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直接证据。但颅内压很高时,腰穿要慎重进行。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能够明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是否存在血管痉挛以及最终手术方案的确定。首次造影阴性,应在3~4周后重复造影。CT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脑血管造影检查,为动脉瘤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的资料。除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外,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脊髓血管畸形等同样能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检查与头颅的CT或MRI检查,均能够对相应疾病做出确定的诊断。无出血的动脉瘤,在头颅CT平扫和强化扫描时需和高密度肿瘤和囊肿鉴别,如发现脑外高密度结节或肿块,应考虑到肿瘤、囊肿、结核瘤、血肿、动脉瘤等。MRI具有重要鉴别价值,动脉瘤瘤腔流空信号与其他肿瘤明显不同,而血栓T1高信号和含铁血黄素沉积也较具特征。(1)防止再出血:包括绝对卧床休息、镇痛、抗癫痫、安定剂、导泻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在动脉瘤处理前,控制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血压降得过低会造成脑灌注不足而引起损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2)降低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可以应用甘露醇。然而应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压增高,也偶有使动脉瘤破裂的危险。(3)脑脊液引流:动脉瘤出血后急性期在脑表面及脑内可有大量积血使颅内压增高,有的因小的血肿或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大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而出现意识障碍,需做紧急的脑室引流。腰椎穿刺和腰大池引流也可以作为脑脊液引流的方法,但在高颅压状态下可能造成病人出现脑疝危象。(4)防治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进入到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容易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出血后3~4天开始出现脑血管痉挛,7~10天达到高峰,10~14开始消退。目前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血性脑脊液的清除;适当的血压提升。(1)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手术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保持载瘤及供血动脉继续通畅,维持脑组织正常血运。(2)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孤立术则是把载瘤动脉在瘤的远端及近端同时夹闭,使动脉瘤孤立于血循环之外。(3)动脉瘤包裹术:采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动脉瘤壁,虽瘤腔内仍充血,但可减少破裂的机会。目前临床应用的有筋膜和棉丝等。(4)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患动脉瘤的病人开颅手术极其高危、开颅手术失败,或因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不适宜开颅手术等,可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于动脉瘤没有上述情况者,也可以先选择栓塞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目的在于: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公司围护桩施工合同
- 道路施工队合作协议
-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剧院排水设施安装合同
- 培训零售环境防疫措施
- 医疗器械招投标规范解读
- 无抵押企业借款合同
- 通信设备质量管理办法
- 商业综合体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文
- 制造执行系统操作与应用课件 3-4-2典型离散制造工艺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第7章 交流放大电路
- 2024年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巨量直播电商运营认证考试64题
- 易制爆化学品(剧毒品)防盗抢、防破坏应急预案
-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支原体与衣原体
- 某幼儿园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培训
-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柱塞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 幼儿园开展“一对一倾听”的实践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