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五十年代初画家李琦表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宜传臥《越走越快》,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B.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条例规定,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和雇佣人之关系。该条例A.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 B.力图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C.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 D.有利于重建社会契约精神3.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这些活动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B.可佐证长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 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发展4.“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发动下,数千名大中学生冲破重重阻挠,汇集新华门前向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示威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镇压,……这场运动很快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这场运动的发源地是A.南京 B.天津 C.上海 D.北平5.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A.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B.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6.“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7.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第三世界国家调整了战略目标D.南北通过对话解决矛盾和争端8.196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刻不容缓的措施》的决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1960—1980年,农业投资总额达3830亿卢布,比十月革命后的40多年的农业投入还高2.5倍。这体现了苏联A.改革重点转向农业 B.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C.农业经济持续滑坡 D.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这一制度,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此项政治制度”是A.封邦建国 B.内外朝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10.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把与夷人打交道的外交事务,交给本无外交权的地方封疆大吏去办理。清政府的这一做法A.顺应了时代变化的需要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C.遏制了列强的在华势力 D.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外交11.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B.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无关C.思想道德修养可以取代知识文化修养D.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12.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洋差商局学堂之设,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不睹其变,反以蔽奸。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何哉?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激发该看法走向初步实践的原因之一是A.鸦片战争的失败 B.英法联军侵占北京C.甲午战争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划定势力范围没有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明政策。实际上,只要触犯美国利益,开明自由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失去分量。举个例子:(1921年)11日,中国政府欠美国某大银行550万美元到期,但无力偿还。美国国务院威胁北京政府说,久借不还会对中华民国的财务政治评级产生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银行家提出要向中国政府预付一笔款子,供其偿还上述贷款。这一提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先是联手制造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就为中国成为美国金融保护国铺平了道路。”——摘编自(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政策推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等(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中“从前推着走”到“现在跟着走”,想象未来要“将来骑着走”,说明从前和现在的耕作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当时还是以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从前、现在的耕作方式及展望未来的耕作方式,无法得出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故A选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形式,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特点,故D选项错误。2、B【解析】

依据材料“以前的人口买卖契约全部废除,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只准视为雇主和雇佣人之关系”并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规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表明其力图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B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工商业的保护的措施,A排除;材料措施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对生产关系的变革,C排除;材料中的措施不能证明南京临时政府重建社会契约精神的想法,D排除。故选B。3、B【解析】

依据材料“1935年3月”“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并结合长征过程可知,共产党的这些举措对于唤醒民众,发展工农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B正确;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召开,不可能为遵义会议做准备,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持久抗战的方针还未产生,C错误;在全国顺利发展的说法有误,D错误。故选B。4、D【解析】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大中学生进行的以“反对防共自治运动”为目标的一二九运动发源地是北平,D项正确;南京、天津和上海,均不是一二九运动的发源地,ABC三项错误。5、A【解析】

材料文字“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家面临海战、海防方面的重要问题和急需了解的知识,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对现实的关注,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兴起,排除B;时务策试题围绕的主题局限在海战海防,无法追求人才多元化,排除C;近代教育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6、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市是受到政府监管的,因为在《南齐书》中提到“草市尉”一职,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CD关于草市的描述是正确的,排除。7、C【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际力量的崛起,从60年代到8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由最初反对殖民主义到提出开启南北对话及加强南南合作的主张,说明第三世界国家调整了战略目标,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不结盟运动宗旨的变化,并未体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结盟运动对开启南北对话的提议,并未体现南北对话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D【解析】

1965年后,苏共中央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但农业总产值和人均实际收入却连年下降,体现出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D项正确;六七十年代苏联改革重点在工业而非农业,A项错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和农业经济持续滑坡,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BC两项错误。9、C【解析】

从题中关键信息“秦汉以来”“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正确;秦汉时期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排除A;内外朝是汉代实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民国时期已经消失,排除B;君主专制民国时期已经不存在,排除D。故选C。故选C【点睛】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0、B【解析】

把外交事务交给“无外交权的地方封疆大吏”说明清政府深受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影响,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用地方官员办外交落后于时代潮流,A项错误;地方大员办外交不能遏制列强的侵略,C项错误;地方封疆大吏办外交不是列强控制中国外交的条件,D项错误。11、A【解析】

根据材料“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可知但丁认为道德比文化更重要,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与材料“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冲突,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答案为A。12、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史料与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非不稍变旧法也”、“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等处可以发现提出看法的人针对的是洋务派观点,造成该思想走向实践的主要从《马关条约》之后,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以经济扩张为主,体现金元外交特点。背景: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欧洲列强实力衰弱;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危机严重;五四运动促进中国反帝爱国运动发展。(2)美国打着自由开明、人道主义等旗号,以援助中国为名,实质上是借经济手段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利益至上是其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正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商品和资本不断向中国渗透,逐步取得对华经济侵略的优势地位。【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只要触犯美国利益,开明自由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都会失去分量”来看,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以经济扩张为主,体现金元外交特点;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同时欧洲国家实力衰弱。而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危机严重,又有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导致美国对中国有了此政策。(2)依据材料“美国金融家和政客先是联手制造出危险的局面,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中国,就为中国成为美国金融保护国铺平了道路”来看,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旗号援助中国,实质上是借助经济手段控制中国,达到维护其利益的目的,最终导致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商品和资本不断向中国渗透,逐步取得对华经济侵略的优势地位。14、(1)主张: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兼具侵略性和建设性双重性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危机和灾难的全球化。(2)背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研究;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三大理论成果提供了思想基础。【解析】

(1)问,“主张”,依据材料信息“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