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0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五年中考真题
11-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B.香远旗清/自以为大有所应
C.予谓菊/秦王谡唐雎曰D.亶乎众矣/诚直开张圣听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陶渊明独爱菊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2.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3.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12-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琬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斑,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教然后/知困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下逆(清澈)B.可百许头(可以)
C.崔神寒骨(凄凉)D.怡然不动(……的样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
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B.第①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
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C.文章②③④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的氛围。
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永
州山水的热爱。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小石潭本是永州一无名小潭,却因柳宗元诗情画意的笔调而闻名古今。结合全文说说柳宗元描写山水的
成功之处在哪里。
13-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享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得涨风雨兼程统筹兼顾
B.不为窜得一丝不苟享全性命
C.人之所学深晋痛疾褒善贬晋
D.可以辟患不以物喜严阵以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12.文段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
14-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一)
三峡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电。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爆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ʌ.①目三峡七百里中自:在②略无照处阙:同“缺”,,缺口
B.①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②沿溯阻绝绝:隔断
C.①虽乘奔御风奔:飞奔②索湍绿潭素:素雅
D.①林寒洞肃肃:肃杀②属引凄异引:延长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8.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
(1)第②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夏水的特点。
(2)第③④段,作者分别用四个字的"”和“”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秋季的
景象,语言凝练俊雅。
L5-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组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9.对下面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无从攀书以观(致:得到)②本送之(走:跑)
B.①尝草百里外(趋:归向)②未尝第降辞色(稍:一会儿)
C.①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D.①主人日再食(食:供养,给……吃)②日侍坐备顾问(日:每天)
20.翻译。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①一,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②,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③,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6-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顾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Λ.宴酣之乐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泉香画酒冽乃记之画去(《小石潭记》)
C.行者休于树征于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酿泉为酒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15.联系全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7-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阳野,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B.野岁发而幽香野芳:山野的芬芳。
C.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低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树林阳箝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6.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B.太守归而宾客从电。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D.太守谓谁?卢陵欧阳修电。
7.用‘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醉能同其乐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
由。
18-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坚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始妻有遗男,始眦,跳往助之。寒暑易节,一始二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厝朔东,一厝朔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B.且焉/置土石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汝心之凰/凰国不以山溪之险B.塞妻献疑日/募真无马邪
C.跳往助考/友人惭,下车引N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11.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可见愚公移山任务艰巨。
B.文中愚公妻子提出疑问与智叟笑着劝阻,表明二人对愚公移山均不赞同。
C.文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愚公目光长远、意志坚定、不惧艰险的品质。
D.结尾写神仙背走大山,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惠!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9-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
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B.呼尔/而与之
C行道之人/弗受D.此之谓失/其本心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多为身死而不受(乡邻)B.死亦我所晋(讨厌,憎恨)
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D.所识穷乏者,我与(获得)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
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
义”的观点.
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
家方面。
1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5.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10-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冬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咯,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耳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林,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⑥宾⑦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皿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⑪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
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
号(1032-1033年),⑪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Λ.①大兄何见事?晚乎②忽啼求之
B.①不?物喜,不以己悲②或以钱币乞之
C.①若文理皆有可观者②其真无马邪
D.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但少闹人如吾两人者耳
2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冬鲁肃过射阳
(2)卿今者才略
(3)父导焉
(4)自是指物作诗立感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7.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11-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一)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0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峰回路转回:挺拔②太守自喟也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町暝:昏暗②野芳发而幽香芳:花
C.①泉香而酒冽洌:清②杂然而前际者陈:摆开
D.①而乐亦无穷也亦:也②号加夕阳在山已而:不久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12-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1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园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
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掌。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
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8.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13-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干吠亩之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山/愿为隆鞍马
C.必先苦基心志/其喜洋洋者矣
D.征于e/天山共年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14-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啊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
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
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
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
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非/木柿
B,盖/石性坚重
C.一老河兵/闻之
D,阅/十余岁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Λ.山门圮于河(倒塌)
B.遂反潮派逆上矣(顺流)
C.沿河求之(代石兽)
D.算不可得(终了,最后)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ʌ.选文作者纪均,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的经
典文献。
B.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一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
迹”交代结果。
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
求是。
D.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又
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日",揭晓谜底。
1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
②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5.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15-2020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
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
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席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缰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有删改)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ʌ.以头抢/地尔B.挺剑而/起
C.秦王/怫然怒D.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徒以有先生也
A.以衾拥覆B.以我酌油知之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下列有关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ʌ.选文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记叙了秦国与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B.文章主要以人物对白的形式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情节完整,引人入胜。
C.全文成功塑造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也揭露秦王骄横无礼、色厉内荏的本质。
D.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场景构成了正义和非正义之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6-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短文两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歌。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坯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古来年谈共:共同②高峰△云入:耸入
B.①五色登辉交:交相②四时俣备俱:都
C.①猿鸟机鸣舌L:纷乱②沉鳞章跃竞:争相,争着
D.①盖竹柏影也盖:只是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大概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8.“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17-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己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鼓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
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
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
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
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ʌ.天子为动为宫室、器皿
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见渔人,乃大惊
D.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18-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古文阅读(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褊,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何回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①忠之扈也②属引凄异
C.①战则覆从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①故逐之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ʌ.①肉食者谋之②莲考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战②以君之力
C.①战丁长勺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轼而望之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
言简意赅的特点。
1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19-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物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③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Ifi)祠:位于潮南汩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今。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哪死于糟物之间()
⑵号马也()
(3)鸣之而不能厚其意()
⑷湘兰沅芷年年缴()
10.翻译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京。
11.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江远山极目回。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问所从来,具答之。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孔子云:“何陋之有?”
13.“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
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14.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1)“”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推残:乙文中,作者认为是(2)“"导致
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20-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H分)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
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媵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
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8.上面的故事可用“讳疾忌医”来概括。“讳疾忌医”的意思是。(1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立有回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居十日,扁鹊复见余人各”延至其家
C.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D.汤熨之所业也徐公何能冬君也
2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2.根据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3分)
[21-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
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
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日:“吾一瓶一钵②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
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零山北之塞惩:
②虺明年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
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
说理为主。
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
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
自然的伟大气魄。
(4)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22-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逗,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氐聊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思题的一项是
A.星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箪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足城的一项是
ʌ.“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了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23-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
者相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涉溯阻绝。(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年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
C.里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日光下泄,影布石上。(穿过,透)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乙】文段水的特点
是:_____
[24-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褊,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可
(2)塔克,公问其故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在分析鲁庄公形象时,很多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鄙人”。小红却说鲁庄公也有可取之处,如“齐师
伐我。公将战”,一方面他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决定应战,有些鲁莽;另一方面,面对强敌他决定亲自统
兵参战,勇于担当。老师肯定了小红。请从文中另找一例,对鲁庄公进行简要分析。
[25-2018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古诗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等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巴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⑨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④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诸葛亮《诫子书》
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后值倾覆:()
(2)遂许先帝以躯驷:()
(3)静以修身:()
(4)悲守穹庐:()
10.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ʌ.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
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
律美。
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
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
淡泊明志。
13.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
个字的表达效果。
14.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
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
[26-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
人,己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1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遂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杀臣,不能绝也
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力柜施工合同范本
- 公用商业装修合同范本
- 包装供应合同范本
- app合伙合同范本
- 以房换房合同范本
- 上传网贷合同范本
- 包材委托加工合同范本文库
- 2024年日照市某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青海海南州教育局招聘高中教师考试真题
- 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2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2024下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行业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检查记录表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 林学概论完整版本
-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