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FQSYYDYPTDFDFPAGE2阿城返*利FANXIAN.ACHENG.CC上京国府餐饮集团WWW.NZZHG.COM一步上网WWW.1BU.CO牧野马WWW.MUYEMA.COM郑多燕减肥舞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WNTUWMZIW.HTML论中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李然摘要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经常被教师和社会所忽视乃至鄙夷。学困生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抓住他们的“命脉”,学困生也可以得到转化。关键词中学语文差生原因对策作为与“学优生”相对的一个概念,“学困生”常常被人们看不起,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困生问题”,因为他们常常影响班里的荣誉;家长最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是“学困生”,因为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身为学困生的学生本人,他们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既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又害怕得不到。但是如果根据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学困生”就可能变为“学中生”、“学优生”。一、问题的提出(一)学困生的内涵1.普遍流行的定义就是:成绩差,经常不及格的学生,如果品行也差,那则是“双差生”。2.在《差生心理与教育》中对差生的定义是: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业不良”,还包括“学习失能”。[1]3.苏霍姆林斯基把差生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思维没有“觉醒”的学生;第二类是“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是“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近年来“差生”这个概念的使用受到了来自各界的批评,主要是因为这一称呼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些学者主张用“才能未被开发的人”或“后进生”等词来代替差生。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钱在森是这样定义学习困难学生的: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处于持续困难状态的学习。[3]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不包括有智力和生理缺陷的学生,而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种种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并且品德也差的双差生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语文学困生就是指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智力正常,但在语文学习上有困难或不努力的学生。(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学困生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这一课题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随着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引进,使得学困生问题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尽管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历史久远,但是至今并未取得丰硕的成果,原因可能就在于学困生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学日益与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学困生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学困生的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1.国外的研究情况(1)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行为、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学质量。(2)斯拉维娜以成分分析为依据进行了学业不良的分类研究,主要有:学习动机丧失型、学习能力不足型和学习方法错误型。(3)在国外,心理疗法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借用精神分析学和临床心理学理论所倡导的游戏疗法和咨询等方法。东京都立教育研究所在心理疗法中通过集体游戏疗法,成功地治疗了学习不良儿童。2.国内的研究情况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引进,我国对学困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钟启泉、钱在森等人都写了有关学困生方面的著作,并在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解决的方法。除此之外,许多身处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从自身的教育实践入手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二、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的。学生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致使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成绩下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而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就是考试,虽然中学生尚未面临就业压力,但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老师们渴望桃李满天下,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2.学校教育方式学校作为育人机构,就应该有一整套合理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但现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只重成绩而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工具。在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学困生,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忽视学困生,有的学校甚至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劝其辍学,诸如此类的现象致使学困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学困生问题不解决中国教育就不可能有质的进步。3.教师的观念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主要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忽视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忽视甚至歧视学困生。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有的老师甚至到了在教了学生三年之后仍叫不出其名字的地步,这种现象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在教师的眼里,学优生是老师的希望,学困生则是他们的包袱,有的教师甚至希望他们统统都辍学,这种错误观念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伤害了一大批学困生。4.教师的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使学生更厌恶学习。此外还有不少教师大量的布置作业,以为熟能生巧,使学生占有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完成作业,这种高负荷低效率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此外,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不踏实,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学困生的转化更是无从谈起。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不同程度的存在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或漠视学困生的陋习,这对于完成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战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大多数的学困生都有自卑心理,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差,往往自暴自弃,而同学们的冷眼,老师的漠视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丧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需要和学生沟通,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并没有忽视他们,同时老师也要帮助学困生找到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张富论证说:“实践表明,不管基础如何差的学生,只要不断出现‘好时’,最终必然成为优生,反之不管原来基础如何扎实,只要经常出现‘差时’,最终必然成为差生。因此……差时是优生、中生成为差生,差生成为特差生的信号和滑板。”[5]所以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症下药,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地增强,从而不断地处于“好时”状态,学困生终会变为学优生。某学校的一次语文测验,有两位学生考了不及格分数分别是56分、58.5分,这两位学生的语文老师认真分析了他们的试卷,发现他们虽然不及格但比以前进步了很多。而且该老师还发现他们只要细心点就可以及格。于是该老师就各在他们试卷的上方标上“+9”、“+7.5”(二)积极地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并不是每一方面都差,从某一方面上讲“差生不差”,虽然他们成绩不怎么样,但他们在别的方面却可能很强或者表现突出。例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差,但品德好、热心肠、有爱心,积极地参与并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这时候你还能说他是学困生吗?有的同学体育特别好,当你看到他在体育场上奋力拼搏为校争光的时候,你还会简单地以为他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学生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使得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正如唐代位大诗人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师要切忌“首因效应”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学生,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学困生的进步要一步一步来,且不可急于求成。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举不胜举,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成语的来源及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自然会感到学语文的乐趣自然也就不会感觉枯燥了。当然也不乏别的方法了,例如:石家庄某中学李某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的时候基本不回答问题,家长忙着做生意也很少关心他的学习。班主任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并且周围还有一帮拥护者。在选举体育委员的时候该学生的票数还很高,于是班主任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当体育委员,同时及时地与其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学习上多关心孩子。老师的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他对学习的兴趣。面对老师和家长的信任和期望,他逐渐改变了以前不听讲的坏习惯,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起色,并且最后考上了体育类大学。(三)给学困生更多爱,激发学习动机学困生多是被忽视的群体,所以他们的心理往往是非常脆弱的。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没有人关注,这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改变这个学困生一生的命运。他们渴望阳光,渴望得到关注,他们调皮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想以这种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往往适得其反。有的学校初一的时候就放弃一部分差生,只管学习好的学生,这种教育公平吗,有人性吗?所以我们要倡导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用爱心和耐心使学困生得到转化。于漪可以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位大师,她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她主张对待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她还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件艺术品,就看老师这个雕塑者如何雕琢。有一次,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标点符号,针对这种情况,她就在课堂上强调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对那个学生进行了个别指导,句号、逗号、分号等讲了一大堆,讲完后于漪问他:“你懂了吗?”学生笑了笑,没有回答。下次作文交上来还是没有标点,于漪有一次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怎么还是不加标点?”学生很认真地说:“你一下讲那么多,我怎么能记住?”于漪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做法,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于是这次就只讲了句号和逗号两种标点。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学生还是不用标点符号,这下可急坏了于漪,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他重视起来。于是在讲评作文的时候于漪故意把他的作文一口气读下去,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并向同学们解释道:“我得尊重作者的原义呀,他就是这么写的,我就得这么读呀。”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领悟到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后来在于漪的耐心指导下,那位同学终于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作为一个教师而言,学生没有优差之分,凭借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并且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学困生一样可以转化为学中生甚至学优生。(四)通过教育会诊,发现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教学就是要由学生潜在的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地创造新的发展区。教育会诊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学困生的现有水平,创造新的发展区。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态度不端正还是方法不得当,是记忆力差还是理解力差,是阅读能力差还是表达能力差?在哪些方面表现好哪些方面表现不好?这些问题单凭一个人回答,未免有失偏颇。要想得到客观公正的信息,就需要召集所有的任课老师以及相关的家长,必要时也可以允许学生本人参加。大家一起详细地讨论学生近来的表现,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表现得不好;好的方面如何保持,不好的方面如何改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育会诊上认真地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使学困生不断的进步。这种会诊要定期召开,因为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幻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对一名学困生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在作业少的情况下,成绩会进步,于是该班主任就自作主张把其他任课老师的作业都减少了,引起了老师们的不满,家长也不领情,你不布置作业,我在家布置。该小孩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的不同态度下,茫然不知所措,结果成绩不升反降。家长不乐意了,告到学校教务处,最终这位班主任被撤下来了。换了班主任之后,这个小孩在新班主任的帮助下,进步很快。当然这与这位新班主任团结各任课老师和家长是分不开的。(五)分层次转化,扬长避短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说,掌握学习策略的理论和学生的客观差异性,教师需要制定“分类要求、全面挖潜、扬长避短、各显其能”的分层次施教策略。教师应当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分层转化主要分为以下几步:学生的分层、目标的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6]分层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上海某中学在初一年级语文课上进行了分层递进教学的尝试,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来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并当堂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当堂完成并予以反馈,外加课外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各层次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在全市的统考中,由倒数排到了中游。(六)学困生要有健康的心理,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学困生由于学业屡遭失败,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会长期处于高度焦虑之中。他们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方面,或者过低地估计自己,缺乏自信;或者过高地估计自己,盲目乐观。因而他们经常产生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矛盾。这就需要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不卑不亢,乐观向上地看待自己的现状,使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一般来讲,学困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焦虑、忧郁、苦闷等,这就需要学困生通过优化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等方法,来调节自己,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七)家长要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变,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学困生的转变带来困难,尤其是单亲家庭和父母不和的家庭。这种家庭往往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压抑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学困生选择逃离家庭,这就增加了孩子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机会。宽松的家庭气氛是学困生得以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家长要努力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保证子女的学习时间;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培养子女的求知欲;关心子女的学习,尤其要了解其学习困难的具体情况,及时地与老师联系。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观察孩子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家长的鼓励与支持是孩子前进的巨大动力。(八)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对子女提出合理的期望教养态度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父母对子女亲近的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总有一个理想的或标准的子女形象,作为其教养的依据。当子女的表现符合这一理想形象时就表扬,反之则批评。父母应当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恰当的调整对子女的期望,不能期望太高,也不能太低。(九)加大与孩子沟通的力度,了解子女的切实期望 学困生往往与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家长应当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更要平等地、耐心地与孩子交流沟通。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独生子女倍受宠爱,但切不可溺爱孩子。作为学困生家长,不要对孩子听之任之,要知道家长为孩子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鼓励与支持。 此外,国家需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如开展各种各样的知识竞赛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教育机构可以定期举行学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当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综上所述,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协作,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家长和教师要共同承担起转化学困生的责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注释:[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2]张正君《针对“差生”的语文教学策略举隅》,《语文建设》2003年第1期,第26页。[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273页。[4]钟启泉译《现代教学论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5]苏金春《语文课如何把握差生心理促进学习转化》,《宁德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第22页。[6]钱在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参考文献:1.韦启斌《如何从教学的角度转化差生》,《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6期。2.戴玉香《如何提高差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学习》2005年第3期。3.柴亚娟《换个眼光看差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1-2合期。4.张正君《针对“差生”的语文教学策略举隅》,《语文建设》2003年第1期。5.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7.杜杰《鼓励为桨信任为帆——差生教育的艺术》,《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8.陈聿章《语文差生心理特征的认识和应用》,《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6期。9.苏金春《语文课如何把握差生心理促进学习转化》,《宁德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10.钱在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3.陈睿《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教学与职业》2004年第3期。14.胡文锋《学困生的教育策略之研究》,《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5.李海洋《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科学教育参考》2007年第6期。16.叶显辉《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广西教育》2004年7-8合期。17.王振国《新课改中语文学困生学习自主性培养策略浅谈》,《科教文汇》2007年第7期。致谢感谢指导教师彭贤智老师在查阅资料、论文写作、论文修改等各方面给予我的指导和关心。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在彭贤智老师全面、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