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总复习3_第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总复习3_第2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总复习3_第3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总复习3_第4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总复习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3)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望着八百里起伏的沂蒙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

益彰啊。

D.教语女尚主去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2.“这是电影院”一句中,“电影院”的修饰词语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座b.现代化的c.青岛市d.唯一的e.新型的

A.dacbeB.aebcdC.cdabeD.bdace

3.给加横线字的解析不正确是()。

A.滥竽充数(坏的)B.司空见惯(习惯)

C.见微知置(明显)D.万象更新(改变)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B.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C.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蜂拥而至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

地竖耳听着。

D.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5.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o

A.分辨(biαn)摸(In6)样晶莹(yin)娇(jiao)莺

B.妨(fðng)碍云缝(f6ng)活泼(po)摇曳(y⅛)

C.遨(xiao)洒收敛(Iian)业色(XtIn)女姻(WG)

D.倘(tang)若节奏(zou)遨(n6o)游砚(yan)台

6.读句子,给加横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绝:①断绝;②尽,穷尽;③独一无二;④气息中止,死亡。

D他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

2)山羊表演了走钢丝的绝活儿。()

3)惊闻噩耗,他悲恸欲绝。()

固:①结实;②坚定地;③本、来;④姓。

4)人固有一死。()

5)战士们固守阵地。()来源:学§科§网]

6)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7.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金日经过北京晶莹

(2)在款嘴唇纯洁鹊鹑

(3)谨慎渗透甚至昌盛

(4)大山衬衫蹒跚删去

8.下面是“黄、董、郭、张、唐”五种姓的几种排列,正确的一种是()

(1)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唐、张、黄

(2)按部首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黄、唐、张

(3)按音序排列为:董、郭、黄、唐、张

二、填空题

9.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

人批评指出。

10.写出下列故事或成语中的主角。

画龙点睛:;人木三分:;

响遏行云:;胸有成竹:;

大公无私:;投鞭断流:;

破釜沉舟:;三打白骨精:;

七擒孟获:;进贾府:;

11.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O

2)人固有一死,或,或。

3),种德者必养其心。

4)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了一种文化,在

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像、、、

等带有“龙”字的成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5)请你完成关于关羽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

失荆州--------------

喝酒______________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lido”字。

(1)星星之火,可以()原。

(2)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舌L。

(3)他的作业一向字迹()草。

⑷奥运会()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13.根据意思用“自”字组词填空。

(1)自己尊重自己叫()(2)只顾自己利益叫()

(3)自己克制自己叫()(4)自己感到骄傲叫()

(5)自己埋怨自己叫()(6)自己相信自己叫()

14.古人云:诗言志,文传情。下列诗人的千古名句是他们情志的最好体现。

苏轼有千里共对明月的情谊:,;

李清照也有死为鬼雄的豪迈:,。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对下列景物的描写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意。

花有形:它(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可以引起我许多幻

想。

日有韵:(落日中)大海失去了原色,,醉醺醺地o

水有义: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它好像有情义。

三、判断题

15.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J",错误的在括号里打“X”

1)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2)《半截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宋代词人所作,这都是词牌名。()

4)三四月份是广玉兰盛开的季节。()

5)莫泊桑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16.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J'',有错别字的请把正确的词语写在O里。

1)静谧赏蜴精兵间政落荒而逃触类旁通()

2)抽噎名誉积劳成疾司空见惯革故鼎新()

3)咳嗽厨房蜂拥而至因囤吞枣寝不安席()

4)鼎盛书藉纷至沓来竭泽而渔脍炙人口()

17.判断题(对的打“J",错的打"X")。

D《史记》是一部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的文学巨著。()

2)“圆舞曲之王”贝多芬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3)西汉时期,让匈奴心惊胆战的“飞将军”是张骞。()

4)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典型的勤劳、朴实、本分的普通劳动者。()

5)《那时候,我爱“玩儿课”》中的“玩儿课”指的是课外活动。()

四、句型转换

18.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D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9.小丽是毕业班的学生,她很喜欢看课外书,但妈妈怕她因此而耽误学习,就禁止她

看课外书。假如你是小丽,你要对妈妈说些什么?

20.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平平,你真爱美呀,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

上添花了。”

刘阿姨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幽默而不失真诚的回答刘阿姨呢?

六、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D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华大树,您是海洋!(用加横线的字写句子)

2)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3)读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使我深受启发。(修改病句)

4)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阻拦他,他就处死谁。(改为直接引述句)

2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临近小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早晨,我尽情地呼吸着空气和阳光。

七、书写

23.看拼音,写词语。

zhengrongjierancanbaopiezui

()()()()

zhuðyouchengxiaozhangdengji6eði

()()()()

八、现代文阅读

好读书

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以文

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

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

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

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

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囱囹吞枣。

()看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儿本书,你就能真正体

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

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

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畅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

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读书,。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2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乐此不疲:

(2)谆谆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与“回冏吞枣”意思相近的词语是。请写出它的反义词:—

26.《诫子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

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读书好”的意思:

(2)”好读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读好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文中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28.文章最后一句是一句。

29.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再仿写一句。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

的罗老师。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

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显得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a。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

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

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

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

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

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来源:学。

科。网Zo

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

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

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

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

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30.“懒老师”教一二年级时非常认真细心,文中用了“无论……还是……都……”的

句式,仿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31.罗老师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就“懒”了,他的“懒”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做的句子。

用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32.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试对“人懒地生草”和“懒老师”的两

个“懒”字谈谈你的看法。

33.“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我”心中的“疑惑”是

什么?

34.“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一)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候,大儿子杰克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

生了火,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

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

越短的蜡烛上。

35.联系上下文,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缓步默默慢慢

36.文中有一对近义词,请找出来。

()—()

37.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通过比喻你感受到()«

38.“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

39.面对大儿子杰克的行为,你的评价是什么?并写写理由。

那一年的江水

四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我听从母亲的安排,报考了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边陲小

村任教。昔日的凌云壮志在繁琐的工作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生活条件差,学生们不听

话,领导的批评,让我倍感孤寂和怀才不遇。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

骑着自行

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那次是星期天,我没回家,蹬上自行车去看浪花。就是这一次,让我心头豁然一亮,影

响了我的一生,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学校往北走,五分钟便到了江边。江水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千百年,江边的泥沙便也日

积月累地淤积了千百层,岸边便成了肥沃的土地。可很少有人来这江岸边垦荒播种,倒

不是人们粮仓里不缺这些米,口袋里不缺这些钱,而是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有可能漫到

岸边,把庄稼连根拔起,冲得无影无踪,让你起早贪黑白忙乎一场却颗粒无收。因此,

江边总是静静的,只听得见浪花的喃喃细语。我放好自行车,慢慢地走在沙滩上。望海

鸟飞过,看浪花逝去。我已习惯了这样。

我稍微抬了一下头,却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枝粗叶大壮实无比,油油的亮光

灼得我眼痛,野草疯长得满地都是。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烈日下,竞还有一位瘦矮

的农民微曲着身子在锄草。我就这样看着,看着那忙碌的背影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位农民在一片空地上坐下来休息。我举目四望,岸滩不远处是一片

葱葱茏茏的生机,习习江风不时让这醉人的绿摇着头,或欢笑或歌唱。而空气中也氤氤

着江水、泥沙和草儿的清香,偶有--艘帆船向蓝天深处驶去。昔日对这一切感到窒闷的

我竟感染出了些生气来。

我带着满脑的疑惑同老农聊了起来。我不解地问:“您在这里种庄稼,水涨上来了咋办,

那不是白忙了一年吗?”

老农听后,嘿嘿地笑着说:“谁知道今年水会不会涨上来?我也没去想。你想想看,你要

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望总是

有的嘛!”

听完老农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我脑中像点燃了一团火,像拨亮了一盏灯,

让我对前方不再感到迷惑。以前,我总认为我努力工作了一定会得到成绩;我付出了,

一定会得到回报。看来,我想错了。老农的话让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

那天,天蓝,云白,心爽。我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回到了学校。之后,讲台上是我

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夜晚,星星作伴,我睡得很晚,

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

江水那年并没有漫上岸滩,老农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很大的

一步。

40.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哲理一一()悉心一一()

反义词:孤寂----()坚硬----()

4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影无踪:。

日积月累:»

42.“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

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J这句话表达“我”的心情。

43.短文用和比喻那位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44.老农为什么在经常被水淹的江边垦荒播种?

45.听了老农的话“我”有什么变化?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九、文言文阅读

学弈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定,一心以为有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__?

日:非然也。

47.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48.《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家、家。《孟子》

记录了孟子的和。

49.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50.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十、书面表达

51.作文。

给亲友写一封信,告诉他在小学阶段,你难以忘怀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注意写入要通

过这个人的某件事,写出自己为什么难以忘怀他;写事要把事件的过程生动地表达出来,

写出自己难以忘怀的原因;

书信的格式要正确,表达要得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文思泉涌”的意思是“形容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符

合当时的语言环境;B项中的“乐此不疲”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

爱好而沉浸其中,这正好符合句子中形容年轻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痴狂;D项中“忍俊不禁”

指的是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句子中老师讲课幽默相呼应,孩子们常常忍不住

笑,是正确的;只有C项中的意思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

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而句子中着重要表达的是她一个人的表现好,所以用这个词不合适。

由此判断答案为“C”。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需要我们根据给出的五个选项依次正确排列,最后组成“这是什么样的电

影院”的句子。分析之后,明确先排列的应该是“青岛市”,即先明确电影院所在的位置;

然后应该选择“唯一的”,说明电影院的唯一性:“电影院”的量词应该是“一座”,所以接

下来选择“a”;剩下的两个选项是“现代化的”和“新型的”,分析之后,应该是“现代化

的新型的",因为“现代化”强调电影院的设施先进,“新型”则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先进所以

最后正确的选项是“C”。这道题也可以采用逐个选项验证分析的方法,反复比较之后再选择

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可以采用逐个分析法,也可以用排除法。A项中“滥竽充数”的意思是不会

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这里的“滥”的意思是失实的,假的,所以解释为“坏的”

是错误的;根据排除法就可以判断错误选项为“A”。为了稳妥起见,也可以接着往下看,“司

空见惯”的意思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所以“惯”的意思就是习惯,这是正确的;C项中

“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这里的“著”的意

思是明显,指事情的发展,是正确的,D项中“万象更新”的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

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所以“更”的意思是改变。这样综合下来,错误选项还是“A”。

4.【答案】C

【解析】

答案第1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试题分析:C项中“草聊窜”的意思是“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

一个地方聚拢J这个词不能形象地形容沙尘暴来势汹汹的样子和气势。用“铺天盖地”来

形容才准确。其余的各项都正确,只有C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故选C。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按组来看,A组中“模样”的“模”的发音应该是“m。而不是“m6”,“莹”

的发音是"ylngw不是“yin”;B组中“妨”字音应是“fdng”,“缝”应是四声;D组中的

“遨”应发音“G。”,只有C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6.【答案】

绝1.②2.③3.④

固4.③5.②6.①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绝”字,首先知道它有4种意思,然后看具体的句子。第一个“滔滔不

绝”是用来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所以这里的“绝”

的意思当“尽、穷尽”讲;第二个表示独有的技能的意思,所以选择第三种解释。第三个“悲

恸欲绝”的意思是伤心得要死,所以这里的“绝”选择第四种解释。

第二个“固”字有四种解释,先看第4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所以这里的“固”

是本来的意思,取第三种解释;“固守阵地”指的是坚决守住阵地,所以这里的“固”选择

第二种解释;最后的句子“坚固”指牢固、结实,所以取第一种解释。

7.【答案】(4)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拼音的掌握。(1)是韵母的区别,“今”韵母是“in”后三

个字的韵母“ing”;(2)前二个加点字的声母是“c”后两个加点字的声母是“ch”;(3)前

三个词语的韵母是“en”,“盛”的韵母是“eng”。所以,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4)。

8.【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1)郭是十画,董是十二画,唐是十画,张是七画,黄是十一画。可见排列错误。

(2)郭的部首是“6",二画;董的部首是“什”,黄的部首是“黄”,都是十一画;唐的

部首是“口”,三画;张的部首是“弓”,三画。(3)音序就是首字母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

排列为“董”是D,“郭”是G,“黄”是II,“唐”是T,“张”是Z。

答案第2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9.【答案】因为……所以……只要……就……

【解析】

试题分析:先把整个句子的意思做初步了解,意思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不怕别

人批评指出自己的错误,所以判断前两个空填的是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认真分析,后面部分的关联词为条件关系,认真比较之后应该填写的是“只要……就……wO

10.【答案】张僧王羲之秦青文同祁黄羊苻坚项羽孙悟空诸葛亮林黛玉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要根据给出的成语,回忆这个成语的来历。所以依次会得出以下答案。写的

时候注意“羲”“祈”“黛”的写法。

11.【答案】

1)春风送暖入屠苏

2)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种树者必培其根

4)龙腾虎跃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生龙活虎

5)粗心大意不怕脸红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题的诗句来自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二小题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第三小题出自《传习录》: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4题考查对带

有“龙”字的成语的积累,需要我们平时关注、积累相关成语、才能根据提示顺利回答出来。

通过认真读题,我们知道横线上要求填写的是带有“龙”字的成语,而且这些成语还要能表

示赞颂和祝福的意味,在大脑中回忆、搜索相关成语,会填出上述答案。完成5题需要对《三

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了解,与关羽相关的歇后语有“失荆州一一粗心大意”“喝酒一一不怕

脸红”等。

12.【答案】⑴燎(2)缭(3)(4)曝

【解析】

试题分析:形近字是指儿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本题是字形相近,偏旁不同。解决的办法是

抓不同,想大意,再组词。即从这些形近字的不同部分入手,这个不同的部分大部分是字的

偏旁,然后根据不同的部分回忆字义,最后再组词,就能正确地区分形近字了。燎,常指放

火烧草木或火延烧原野。又喻火烧气势旺盛,着火面积大。所以根据题意要填在(1);缭,

答案第3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察”意为“长”、“远”。“乐”与“奈”联合起来表示“长丝线”。本义:长长的丝线。引申

义:缠绕)此字要填写入(2);潦草有两个意思:a.(做事)草率,不精细;b.(字)不

工整。根据字意就要填写在(3);噫亮是指声音响亮,意思明确填写在(4),

13.【答案】(1)自尊⑵自私(3)自制(4)自傲(5)自责⑹自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已经把词意解释出来了,又给了这个词的另一半“自”,所以难度已经降低

到最低。

14.【答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涨溢出光与彩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解析】

试题分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写这首词时苏轼与弟弟已

经六年没有见面了,他十分思念弟弟,于是在中秋,写下了这首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这一句流传千古,现在多用它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6.“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明确地提出了她人生的价值取向:人

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

溢于言表。这首词是在国破之后女词人写出的一首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它把影

子……许多幻想”选自季羡林写的文章《夹竹桃》。“大海失去了原色……”选自课文《三亚

落日》。“水没有一定的形状……”选自课文《孔子游春》。

15.【答案】√√XXX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逐道题来看,第一道题中的句子成分完整,语序正确,所以是对的;第二道

题中的内容是阐述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的,正确;第三道题中这两个都是词牌名是正确的,

但是说它们都是宋代词人所做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就曾经学过张志和的《渔歌子》,所以这

个句子的说法是错误的;第四道题三、四月份不能说成季节,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所

以是错的;第五道题中的莫泊桑不是德国作家,是法国的,所以这种说法还是错误的。

16.【答案】A.精兵简政B.√C.√D.书籍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做道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仔细区分易错字,认真分析。按组来看,先看

1组,“精兵间政”这个词中有错别字,应该是“精兵简政”;再看2组,这些词语都是正确

答案第4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的,3组中的词语也是完全正确的;4组中的“书藉”的“藉”应该是“籍:“藉”常用于

“狼藉”。

17.【答案】XXXJ√

【解析】

试题分析:《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

代史实的,而题1中“按年代记叙历史”指的是编年体,显然与《史记》纪传体的体例不同;

2.“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施特劳斯,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3.西汉时期,让匈奴心惊

胆战的“飞将军”是李广。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匈奴

畏服,称之为飞将军。张骞则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18.【答案】

(1)白茫茫的大雪把山川、田野和村庄笼罩着。

(2)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3)难道白茫茫的大雪没有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吗?

⑷白茫茫的大雪是不是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是的。

(5)谁也不能否认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解析】

试题分析:(1)变成“把”字句,方法是用“把”字将受动词“笼罩”支配的“山川、田野

和村庄”提到动词“支配”前。(2)变成“被"字句,方法是将受动词“笼罩”支配的“山

川、田野和村庄”提到句首,用“被”字与陈述的对象“白茫茫的大雪”组合在一起放在动

词“笼罩着"前。(3)是变成反问句,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否定的反问当表示肯定的意思,

因原句是肯定句,所以要变成否定的反问。在句首加上表示反问的语气词“难道”,在动词

“笼罩”前加上否定副词“没有”,句末改为问号就变成了反问句。(4)是变成设问句,设

问句是自问自答的一种特殊问句。方法是在动词“笼罩”前加上“不是”,句末改为问号,

使前一句提出问题,接下来回答“是的"。(5)变成“双重否定句”,方法是在句首填加“不

能否认”两个否定副词。

19.【答案】我看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我知道妈妈的心,也理

解妈妈为我好。请妈妈相信我会认真对待毕业考试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围绕看课外书对自己的帮助、对妈妈良苦

用心的理解、表决心三个角度作答。要注意语言委婉,充分尊重妈妈。同时,内容要有条理。

答案第5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答案】(1)你浇花把我的被单弄湿了(2)答题要点:突出“幽默”“真诚”即可给分。

例:刘阿姨,对不起,下次浇花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再也不会给你的被单上锦上添花了。

【解析】

试题分析:刘阿姨的一句“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中的“锦上添花”指的是平平在

阳台上浇花,把刘阿姨的被单弄湿了。平平回答时,要注意用幽默的语言,但不能失掉分寸,

做到有礼貌,有诚意的道歉。

21.【答案】

1)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您是温暖的烛光,您是无私的春蚕。

2)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3)读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我深受启发

4)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阻拦我,我就处死谁。”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逐道题来看,第一道题要求用加点字写句子,就是用三个“您是”造句。我

们要先确定一个人物,然后针对这个人物对其进行形象的比喻可得出答案,注意一定要恰当;

第二、三个句子是修改病句,我们要观察句子的成分、用词、搭配。增(成分残缺的)删(多

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第二个句子中是词序混

乱,应该是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第三个句子后半部分多了一个“使”字,应该是“我

深受启发”。第四个句子本来是个转述句,把它改为直接引述句,要把后面的“他”改为“我”,

“固执地说”的后面用冒号,他的话用双引号引起来。

2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是不是病句,我们要观察句子的成分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合

理,有没有语序错误等等。A项的错误是搭配不当,“学习态度”是可以说“端正或改进”,

不能“提高”;C项的错误是句子成分缺失,没有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项的毛病

是搭配不当。阳光不能呼吸。所以,选B。

23.峥昧孑然残暴撇嘴卓有成效张灯结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样看拼音写词语的题,需要我们平时认真积累、识记生字词。写的时候要注意

“孑然”的“孑”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撇”是提手旁加上“敝人”的“敝”;“张灯结彩”

的“彩”不要写成“采二写的时候除了注意字的易错点外,还要注意书写工整,字的各部

答案第6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结构安排严谨。

24-29【答案】

24.1.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谆谆教导: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25.走马观花细嚼慢咽

26.(1)读书有益,有好处。(2)喜好、喜爱读书。(3)将书读好,用心用脑从读书中

受益。

27.不但……而且……

28.总结

29.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

【解析】

24.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我们可以利用拆拼法来理解。“乐此

不疲”中“乐”是酷爱,“此”是这,“不疲”就是不感到疲劳,合起来就是因酷爱干某事而

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谆谆教导”中“谆谆”的意思是恳切、耐

心的样子,合起来就是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25.试题分析:首先要在理解这个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囱囹吞枣”

的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所以

它的近义词就是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反义词就是细嚼慢咽。

26.试题分析:要认真读短语,体会其意思。“读书好”是说读书有好处;“好读书”这里的

“好”发音应该是“hdo”,表示喜好、喜爱的意思,所以说的是喜好、喜爱读书;“读好书”

的意思是不囱冏吞枣地看书,一定要用心用脑读,真正受益。

27.试题分析:认真读带有括号部分的句子,体会分析,前面的看了是基础,后面的一定要

有自己的想法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要做到的,因此是递进的关系,可以用“不但……而且……

这个关联词。

28.试题分析: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选文,明白选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人们要多读书,读

好书,然后再看这句话,这句话是“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也是说一定要

多读书的意思,还因为这句话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所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就是总结全文,所

以是一个总结句。

29.试题分析:首先找到这句话,发现它是由4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

答案第7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明确是一个排比句。然后认真观察前三个分句的意思,想读书

还能怎么样,按照这样的结构,补充合适的内容。

30-34【答案】

30.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31.学生: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或者是分组讨论。

老师:这组看一下……也仅仅提示一下了事。

32.“人懒“生草”中的“懒”是懒惰;“老师”中的“懒”是教学有法。

33.老师那么懒,“我们”的成绩为什么在年级首位?

34.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老师。

【解析】

30.试题分析:我们首先认真读这一部分语句,体会到前面的“无论”“还是”是说明情况

的,“都”的后面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的,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可以写出句子。

31.试题分析:我们首先根据问题明确答案应该在选文的哪一部分,确定应该在第二自然段,

认真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根据题要求画出来。会发现“他总是要求我们……或是分组讨论”

这部分语句是他让我们做的,而余下来的“这组看一下……也仅仅提示一下了事”则是他自

己做的。

32.试题分析:我们仔细读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人懒地生草”指的是人如果懒

惰地上也会长出草来,所以这里的“懒”是懒惰的意思,而我们认真读选文,发现“懒老师”

中的“懒”不是老师懒惰,而是他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3.试题分析: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文章后面写到老师虽然在我们看来是那么懒,但是

我们的成绩却相反排在年纪首位,所以这就是我的疑惑。

34.试题分析:这道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文中作者爸爸的话来回答,可知

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老师。

35-39【答案】

35.③①②

36.似乎仿佛

3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

蜡烛上。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

答案第8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8.蜡烛里藏着情报,一旦暴露,后果很严重。

39.杰克了不起。在那么紧张的时刻他很从容、镇定。

【解析】

35.试题分析:这道题可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记忆选择答案填空,也可以结合上下文选择填

空。第一个空结合全文背景,这时候杰克是想不能让蜡烛里的情报露出来,所以编出来一个

理由,但是又不能被敌人发现他的急迫心情,所以动作上应该是相反的表现,“慢慢”地站

起来;中尉不想让屋子里黑,而且根据后面他的言行,可知应该选择“快步”;最后的空,

这个时候的空气是最压抑的,大家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又没有办法,只能“默默”地坐着。

36.试题分析:要注意这一对近义词在文中,所以要认真读文,发现这组近义词。

37.试题分析:我们根据比喻句的特点认真读文寻找,会发现这样一句“伯诺德夫人的心提

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J这句话里把

德军比作恶狼,有本体、喻体,是比喻句,所以根据要求在下面画上“二结合上下文来分

析,这个时候似乎没有任何办法把蜡烛拿走了,马上就要暴露了,所以伯诺德夫人的心一定

非常紧张。

38.试题分析:这道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他们事先在蜡烛里藏了

情报,敌人没发现时什么事都没有,但是因为蜡烛越烧越短,最终一定会露馅的,这样他们

全家都有可能因此失去性命,所以后果很严重。

39.试题分析:我们要找到描写杰克行为的语句,认真分析他的行为,他能在那么紧张的时

候不慌张,想方设法让蜡烛脱离德军的视线,说明他很了不起,从容、镇定。

40-46【答案】

40.道理精心热闹松软

41.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

间不断地积累。

42.孤独、寂寞、无助

43.一团火一盏灯

44.因为要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

望总是有的嘛!

45.讲台上是我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夜晚,星星作伴,我

睡得很晚,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46.短文主要写我上班以后,因为环境艰苦,感到很无助、孤寂,在与一位经常在江边种地的

答案第9页,总1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老农交谈后,我受到启迪,端正了人生态度。

【解析】

40.试题分析:结合文中语句“听完老农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这句话的意

思是作者明白了老农的话中蕴含的“道理”,“哲理”的近义词应为“道理”,“下课时教室

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