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2/20/wKhkGWXnwYuAZHBeAAIgxJ8W_CI505.jpg)
![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2/20/wKhkGWXnwYuAZHBeAAIgxJ8W_CI5052.jpg)
![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2/20/wKhkGWXnwYuAZHBeAAIgxJ8W_CI5053.jpg)
![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2/20/wKhkGWXnwYuAZHBeAAIgxJ8W_CI5054.jpg)
![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2/20/wKhkGWXnwYuAZHBeAAIgxJ8W_CI5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回归教材
基础过关联系实际
关注热点解题指导
明确考向限时训练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回归教材
基础过关【主干整合、综合提升】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据同化类型确定生态系统功能类群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特别提醒:①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②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为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如秃鹫、蚯蚓等动物属于分解者;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等属于生产者。2.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分析热能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上一个营养级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一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3)最高营养级能量去路的特殊性;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少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
同化量3.碳循环的过程总结存在形式非生物环境中:_____和碳酸盐;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____流动形式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_____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______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______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含碳有机物
含碳有机物光合呼吸续表4.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非生物环境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的能力。(3)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正相关。弱强(4)“三看法”判断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类型类型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看”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看”调节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看”实例分析2.生态足迹的应用分析(1)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常见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盈余生态系统能够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生态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①减少生态足迹总量。如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②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如加大农、林、牧、渔等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3.环境污染成因及后果分析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原理分析判断(2)常见生态工程实例及所遵循(违背)的主要原理生态工程实例遵循的主要原理无废弃物农业遵循循环原理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遵循自生原理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自生原理和协调原理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整体原理生态工程实例遵循的主要原理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协调原理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暴发虫害违背自生原理湿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违背自生原理引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协调原理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遵循整体原理续表【易错易混、辨析排查】1.(教材选择性必修2
P50)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
√2.(教材选择性必修2
P57)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
)
√3.(教材选择性必修2
P63)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
×
×5.(教材选择性必修2
P64)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
√6.(教材选择性必修2
P7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
√7.(教材选择性必修2
P9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
×8.(教材选择性必修2
P99)生态工程的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
)
√【挖掘教材、拓展应用】1.(教材选择性必修2
P49~50“思考·讨论”)每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真菌等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获得物质和能量2.(教材选择性必修2
P51“旁栏思考”)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3.(教材选择性必修2
P69“旁栏思考”)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存在哪些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材选择性必修2
P72“概念检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国风》),燕子表达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差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借助于食物链进行;信息传递不依赖于食物链,可在同一个物种内传递,也可在不同物种间传递,还可以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体之间传递。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但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且不能循环利用。5.(教材选择性必修2
P72“拓展应用”)机场附近的鸟类严重危害飞行安全,因此有必要进行人工驱鸟。请将以下人工驱鸟的措施按原理进行归类。①播放鸟类天敌的鸣叫声,②放置无公害的驱鸟剂,③燃放爆竹,④使用激光,⑤架设煤气炮(模拟猎枪的响声和火光),⑥布设鸟类害怕的图案,⑦声光威吓(将爆竹、猎枪声、激光、驱鸟火焰等方法结合),⑧遥控航模模拟天敌。上述方法利用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物理信息的有:①③④⑤⑥⑦;利用化学信息的有:②;利用行为信息的有:⑧6.(教材选择性必修2
P80“复习与提高”)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是这样起作用的吗?在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它们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的吗?试举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命有物质性,即生命体都是物质实体,因此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都来自环境,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生命活动会消耗能量,能量驱动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没有能量,生命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可以说什么都不会发生。信息调节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没有信息,生命系统难以维系和运转。例如,如果没有视觉、听觉或嗅觉等方面的信息,捕食者就无法捕获猎物,猎物即使近在咫尺也毫无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了。
在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物质、能量、信息都发挥着作用,尽管有细微差别,但大体上是一致的,不论在哪个层次,生命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7.(教材选择性必修2
P91“思考·讨论”)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库对育种工作者来说,利用价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一个灭绝的物种都会带走它独特的基因,令我们永远遗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基因,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消失,是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损失
可用于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种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相应的栽培品种并使之表达,从而获得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栽培品种8.(教材选择性必修2
P96“拓展应用”)在有些地方,某些人喜欢通过“放生”来表示自己有爱心,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动物,放归自然环境。放生的动物中,有些不是本地物种。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有些放生的动物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成为入侵物种;(2)放生的动物不适合当地环境,或者放生的方式不当,都会导致放生的动物死亡;(3)将购买的动物放生,只是形式上的彰显爱心,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动物的作用,还可能助长对该动物的猎捕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联系实际
关注热点1.通过总结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的态度。2.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确立环保意识。3.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面临危机的原因,以及物种入侵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解题指导
明确考向【真题演练,感悟高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例1
(2023·湖南卷)“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解析】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物理信息)和香味(化学信息)吸引蜂蝶,A叙述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叙述正确;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叙述错误;秸秆和菜籽饼可以为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故二者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叙述正确。生态工程例2
(2023·湖南卷·不定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解析】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且几乎每个复杂的生态工程建设都以整体观为指导,所以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B正确;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C正确;综合运用自生、整体、协调、循环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仅运用自生原理很难达到,D错误。例3
(2023·北京卷)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
)
CA.放养多种禽畜
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
D.修筑混凝土护坡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例4
(2023·湖北卷)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量(距离最近河流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______的风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灭绝
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会影响雪豹栖息地内植被生长,食物减少,进而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雪豹种群数量减少【解析】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会影响雪豹栖息地内植被生长,食物减少,进而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雪豹种群数量减少,面临灭绝的风险。(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或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雪豹繁育中心【解析】生物多样性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模拟演练,预测视角】生态系统的结构例1
(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捕蝇草每片叶子的顶端长有一个形似贝壳的小夹子。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当昆虫在叶片上来回走动摄取蜜汁时会碰到触发毛,“小夹子”就能“感知”到猎物从而快速关闭将其夹住。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下列关于捕蝇草说法错误的是(
)
CA.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B.捕蝇草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C.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D.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才合拢叶片,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解析】捕蝇草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属于生产者,又能“捕捉”飞虫、蚂蚁等,属于消费者,故捕蝇草在生态系统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A正确;捕蝇草夹子里贮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飞虫、蚂蚁等前来吸食,香甜的蜜汁向飞虫、蚂蚁传递化学信息,B正确;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捕蝇草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植物没有内分泌腺,C错误;当触发毛在短时间内被连续触碰5次以上时,捕蝇草的叶片腺体便会开始分泌消化液,捕蝇草的这种机制可防止误触,节约能量,D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3
(2023·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六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4
(2023·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A.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B.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牛肉会减少生态足迹C.生态足迹越大,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D.开发新能源、减少碳排放、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缩小生态足迹
生态工程
A.人工湿地中配植植物种类最多的组对Cd的去除效果一定最好B.三种湿地植物中,光合速率最大的植物是水葫芦C.经合适处理时间,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负相关D.水体生物修复过程中用到了生态工程中协调原理√
第二讲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科研人员为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测量生物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
13C
、
15N
的含量、按公式计算等方法,获得部分生物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食物链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同化量463呼吸作用消耗9624.53.8未被利用29229.33.1分解者分解122.1微量B
4.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下列对生态足迹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CA.步行大于汽车出行
B.食用土豆大于食用猪肉C.世界男篮锦标赛大于亚洲男篮锦标赛
D.生产一条毛巾大于生产一床棉被【解析】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不同,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出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汽车出行会增加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以及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步行比汽车出行的生态足迹小,A错误;猪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土豆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食用猪肉会增加能量的散失等,所需的资源会更多,从而增大了生态足迹,B错误;世界男篮锦标赛相对于亚洲男篮锦标赛,大大增加了比赛所用的场地、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增大了生态足迹,C正确;生产一床棉被所用材料多于一条毛巾,故生产一床棉被的生态足迹大于生产一条毛巾,D错误。
B
6.“聚一河碧波清流,映城市生态文明。”某地推行河流域综合治理,从生态修复到水岸治污以及再造景观。下图是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其中吸附基质由多孔球状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A.浮床植物与水华藻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能抑制水华藻类生长B.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占有的能量是最多的C.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面积,增强了水体的净化能力D.曝气能提高好氧细菌的分解能力,人造景观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浮床植物较高,对水中的藻类形成遮挡,与水华藻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能抑制水华藻类生长,A正确;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总量大于生产者,因此需要外界不断输入有机物,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占有的能量并非最多,B错误;吸附基质能给微生物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强了水体的净化能力,C正确;向水中通入空气能增加水体溶氧量,有利于好氧细菌的繁殖,促进对污染物的分解,人造景观能为人类提供观赏等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7.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
BA.循环原理
B.自生原理
C.协调原理
D.整体原理【解析】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能够较好地实现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物种数量少,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容易受虫害的威胁,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生原理。8.下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C.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解析】该生态工程中,某环节产生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个环节的原料或资源,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遵循循环原理,A正确;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生物多样性提高,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B正确;能量是不可能循环的,该生态工程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该生态工程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D正确。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划分,薮羚属于____________,研究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法调查薮羚的种群密度。第二营养级标记重捕【解析】薮羚是植食性动物,植物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因此薮羚属于第二营养级。薮羚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薮羚的种群密度。图1(2)研究者分别在密林和平原通过播放食肉动物叫声模拟捕食者存在,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随后利用GPS测定了实验前后48小时内薮羚与声源间的距离变化,结果如图1,说明食肉动物能够影响薮羚的分布,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播放无关声音
平原和密林中,实验组薮羚都会远离声源,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解析】为探究大型食肉动物的消失给薮羚的行为和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通过播放食肉动物叫声模拟捕食者存在,对照组的处理是播放无关声音,以排除声音播放本身对实验的干扰。声源模拟捕食者,平原和密林中,实验组薮羚都会远离声源,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食肉动物能够影响薮羚的分布。图2(3)进一步分析薮羚的食物组成(图2),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薮羚和密林薮羚的食物组成存在差异,且平原薮羚的食物中可消耗的能量与蛋白均高于密林薮羚【解析】结合图2分析可知,平原薮羚和密林薮羚的食物组成存在差异,平原薮羚主要以豆科植物为食,密林薮羚的食物中豆科和柿树科植物占比相当,且平原薮羚的食物中可消化的能量与蛋白均高于密林薮羚。(4)结合以上研究结果,阐明薮羚从密林迁移到平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原大型食肉动物(捕食者)的减少和食物的高营养【解析】结合以上结果可知,平原大型食肉动物(捕食者)的减少和食物的高营养、高能量,会使薮羚从密林迁移到平原,获得更大的环境容纳量。(5)研究发现薮羚的迁入对平原的植物造成了严重影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请你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当增加其他植食性动物、适当引入捕食者、播放大型食肉动物的叫声来模拟捕食者在区域内的存在【解析】薮羚迁入平原,数量增长更快,且天敌减少,对平原的植物造成了严重影响,可适当增加其他植食性动物或适当引入捕食者(播放大型食肉动物的叫声模拟捕食者在区域内的存在)等措施解决该问题。
环境群落内的生物【解析】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
低
BDCA
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蜜蜂可以通过跳舞来向同伴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
BD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由信息源通过信道传给信息受体,具有单向性特点B.生物或种群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C.生态系统的信息只能由生物发出,不能由环境发出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作用【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由信息源通过信道传给信息受体,往往具有双向性特点,A错误;生物或种群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雄孔雀既可以对雌孔雀发出行为信息也能发出物理信息(叫声),B正确;物理信息如光、温度、磁场等可以来自无机环境,C错误;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作用,D正确。2.我国的许多谚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词或言语所涉及的生态学观点正确的是(
)
ACDA.“一山不容二虎”的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D.“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解析】“一山不容二虎”揭示了生物为了争夺资源,食物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其个体数量也就越少,A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微生物对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分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C正确;“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D正确。
图1图2ABC
4.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CDA.“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C.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D.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零废弃”只是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并且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生态系统部分废弃物,A错误;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速物质的分解,但并不能提高分解者的作用,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改变的,废弃物再利用属于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C正确;原来的生态系统中,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是由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进而被植物体重新吸收的,而在“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不仅加速了物质循环过程,还能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5.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下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乙AC
ABD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赤字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D.与食用肉类相比,蔬菜水果更能增大生态足迹【解析】1961年到1967年,生态足迹总量比生态承载力总量增长幅度大,两者差值为生态盈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错误;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盈余,当低于时则出现生态赤字,B错误;汽车消耗氧气,排出尾气,吸收尾气需要林地面积等,因此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C正确;与蔬菜水果相比,肉畜的养殖会消耗粮食、占用场地,同时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等,因此食用肉类更能增大生态足迹,D错误。
√√√
8.某镇对辖区富营养化水体实施了生态恢复:引入生态浮床、增加贝类等底栖动物、引入挺水植物、放养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传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习策略与思维导图应用计划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集锦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班级心得交流的有效性计划
- 仓库作业流程再造的尝试计划
- 班级趣味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计划
-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配合
- 企业防盗抢防破坏安全培训
- 医院消防安全宣教
- 遇见朗读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第10课时-小人物-大情怀-单元总结-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clsim100-32药敏试验标准2023中文版
- 人教版初一音乐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搬运装卸服务外包搬运装卸实施方案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医院手术室地震应急预案
-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答辩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