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的监管_第1页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的监管_第2页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的监管_第3页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的监管_第4页
投资银行学-投资银行的监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银行的监管

2024/3/62目录第一节

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第五节投资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3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目录一、投资银行的监管目标二、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一、投资银行的监管目标投资银行监管是指有关监管机构依法对投资银行及其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从理论上讲,投资银行监管是为了防止投资银行业危机和金融市场失灵的必备措施,其监管目的由于时代背景和国情的不同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投资银行监管的目的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一、投资银行的监管目标(一)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理财观念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理财,投资者队伍日渐壮大。而投资者是投资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投资者可以合法有效地进行投资活动对投资银行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包括及时公布信息、保障投资者信息对称,规范交易行为、禁止违规交易等,避免投资者因欺骗、误导、操纵等原因造成财产损失,构建一个透明化、公平公正、合理竞争的投资市场。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一、投资银行的监管目标(二)保证投资银行公平竞争与高效运行资本市场在运行过程中总会存在竞争,通过竞争,督促各主体不断提升,进行优胜劣汰,形成良好的发展秩序。通过对市场进行监管,则可以确保投资银行处于一个平等且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投资银行互相之间公平地使用市场设施和获取市场信息,公平地处理指令和形成可靠的价格,防止形成或打破垄断,及时发现、制止和处罚存在不公平交易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投资银行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其高效运行。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一、投资银行的监管目标(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投资银行在发展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风险,包括公司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属于高风险行业。且一旦投资银行发生危机,则会发生连锁反应,不仅危及投资银行发展,势必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更严重时甚至发生金融危机。因此,监管者的任务在于通过对投资银行进行监管,不仅是确保投资银行稳健经营,降低系统性风险,防范非系统性风险,更是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确保在风险发生时将其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一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二、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与监管目标相辅相成,监管目标决定了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的核心,监管原则是实施监管的依据,贯穿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一)依法监管原则依法监管原则是投资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前提,是指对投资银行进行监管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持监管的强制性、权威性、严肃性与一贯性,从而使得监管有效。具体而言,通过法律确定投资银行业的监管主体,在进行监管时监管主体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行使监管权力,而不得滥用权力,随心所欲,否则监管行为视为无效。在投资银行业的具体监管中,其监管主体是多样的,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共同构成,包括中央银行、金融监督管理当局、证券交易商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关等部门,各监管主体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发挥自己的监管作用。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二、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二)监管适度与适度竞争原则监管适度和适度竞争原则是对投资银行进行外部监管的根本宗旨,即通过适度的外部监管,使得投资银行在适度竞争的环境下发展。既避免监管过严使得投资银行失去活力,从而阻碍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又要避免外部监管过于松懈,导致投资银行间出现恶性竞争、过度竞争,导致投资银行业发展混乱,引发金融危机。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做到松紧有度,既倡导鼓励投资银行规范竞争,又阻止恶性竞争的出现,使得投资银行既能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能保障风险最小化,保障投资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二、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三)协调一致原则投资银行外部监管要坚持协调一致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的监管主体间要协调一致,统一监管的标准和口径,职责范围要划分合理且明确,在监管过程中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监管冲突、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空白。第二,同一监管主体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及上下级机构间要加强配合,职责划分明确,在监管时不得互相推诿扯皮。第三,在进行外部监管时要与宏观调控之间相互配合,在制定监管政策时要遵循一致的基本原则,避免出现矛盾与冲突,同时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不得只顾自身利益而违背宏观政策,且政策要保持连贯性,不得朝令夕改。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二、投资银行的监管原则(四)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有两个含义,一是投资银行业的监管本身也要讲求效率,必须降低投资银行业的监管成本;二是投资银行业监管不得妨碍投资银行间的正产竞争,要鼓励、倡导和规范竞争,创造适合金融竞争的外部环境,防止垄断,以此来促进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的提高。(五)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原则对投资银行业的监管,除了外部监管主体发挥作用外,也离不开投资银行业内部的自律性监管。如果只进行外部监管,内部被监管对象不配合、不协作,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反之,如果只进行内部自律性监管,则很难避免一些道德风险和冒险行为。因此需要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从外部对从业者进行督促,从内部进行从业者的自我约束,才能使得投资银行业的监管切实有效。第一节投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和原则12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目录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二、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因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历史传统习惯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投资银行监管体制。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总体而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集中型监管体制、自律型监管体制和综合型监管体制这三种类型。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一)集中型监管体制集中型监管体制又被称为集中立法监管模式,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专门的证券市场管理法规,并设立全国性的证券监管机构来实现对投资银行业的集中统―的监督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处于监督的主导地位,而证券业协会等各种自律性组织则起协助政府监管的作用。这种体制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同时,加拿大、日本、韩国、巴西和中国等也实行这一体制。1.集中型监管体制的特点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1.集中型监管体制的特点(1)强调立法管理,具有专门的、完整的、全国性的证券市场管理法规。(2)设立统一的、全国性的证券管理机构来承担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监管职责。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一)集中型监管体制2.集中型监管体制的优缺点集中型监管体制的优点包括:一是它的法规、机构均超脱于证券市场的当事之外,能更加严格、公平、有效地发挥其监管作用,更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可以协调全国证券市场,避免出现过度竞争、互相扯皮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它具有专门的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监管的法规,监管口径统一,使市场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高了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一)集中型监管体制2.集中型监管体制的优缺点集中型监管体制的缺陷在于:一是投资银行外部监管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真正做好这一项任务相当复杂和艰难,因此仅靠监管机构一方难以达成既有效监管又能避免过多干预的监管目标,很难达成适度性目标。二是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的主管机构与自律部门的相互配合可能难以完全协调,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三是证券市场瞬息万变,而政府监管部门与证券市场保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证券立法监管很难随时应对证券市场的突发事件,并且任何立法都不可能规定得详尽无遗,法律的废、立、改也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从而降低了监管效率。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二)自律型监管体制自律型监管体制又称英国模式,是指政府除了某些必要的国家立法外,较少干预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对投资银行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管主要由证券交易所及证券商协会等组织和投资银行自身进行自律监管,强调证券业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作用。自律组织主要通过其章程和规则引导和制约成员的行为,并有权拒绝接受某个证券商为会员,同时可以对会员的违章行为实行制裁,直至开除其会籍。实行自律型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是英国,此外,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的香港地区也实行这种体制。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二)自律型监管体制1.自律型监管体制的特点(1)对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的监管主要依靠自律机构的自我管理。(2)政府很少干预证券市场。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二)自律型监管体制2.自律型监管体制的优缺点自律型监管体制的优点在于:一是它在保证证券业自主地按市场规则进行证券活动的前提下,将政府对证券市场及投资银行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投资保护和创新竞争的市场并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二是它不仅让证券交易商参与制定和执行证券市场管理条例,而且鼓励它们模范地遵守这些条例,这样的市场管理将更有效;三是自律机构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管理经验,在操作上具有灵活性,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于现场发生的违规行为有充分准备,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反应,提高了监管效率。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二)自律型监管体制2.自律型监管体制的优缺点自律型监管体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一是自律型监管通常把重点放在市场的有效运转及保护证券交易所会员和其他证券业自律组织成员的经济利益上,缺少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保障;二是其监管者本身又是市场的参与者,其非超脱的地位难以保证监管的公正性;三是没有一套完备的证券立法为基础,缺乏强硬的法律后盾,其监管手段往往显得软弱无力;四是由于没有全国性的监管机构,比较难以实现全国证券市场的协调发展,容易造成混乱状态。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三)综合型监管体制综合型监管体制又称为分级管理型监管体制,是介于集中型监管体制和自律型监管体制之间的一种监管体制,它既强调立法集中监管,又注重自律监管。它包括二级监管和三级监管两种子模式。二级监管是中央政府和自律型机构相结合的监管;三级监管是指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和自律机构相结合的监管。实行综合型监管体制的典范是德国。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三)综合型监管体制1.综合型监管体制的特点(1)证券市场和投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多,但没有统一的证券法。(2)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法律实体统一监管投资银行。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一、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一、投资银行监管体制(三)综合型监管体制2.综合型监管体制的优势由于集中型监管体制和自律型监管体制各有利弊,可以相互补充,自律监管可以发挥其贴近监管者的一线监管和熟悉业务操作、专家监管的优势,弥补了集中监管在这方面的劣势,而集中监管又可以弥补自律监管在协调整个投资银行业方面的不足。因此,采取综合型监管体制可以集两种体制的优势于一身,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监管模式。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二、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离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分离模式的代表主要是我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美国和日本,混合模式的典范则是德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日两国。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二、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一)分离模式分离模式是指严格限制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投资银行不能吸收存款,而商业银行也不能从事证券的买卖、中介、承销等业务,两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业务界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效降低金融体系在运行中的风险,有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通过分离业务,使得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弱化,降低因竞争被淘汰的概率;促进金融机构内的专业化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同时,采取分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为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活动是被严格限制的,从而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面临全能银行的竞争时,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略显薄弱。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二、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二)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是指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没有任何限制,一家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各个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目标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自我选择,金融市场监管部门一般不予干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金融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同时不同业务间的收益互补,保障利润的稳定性;业务范围的扩大会加强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扩大了信息获取的渠道,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其劣势主要表现在混合模式会带来相当大的风险,需要监管部门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第二节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与模式28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目录一、市场准入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二、市场准入监管投资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对投资银行进行监管极为重要。从监管体系的角度来看,对市场准人监管是保证整个投资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预防性措施。所谓市场准人监管,也就是对投资银行资格的监管。为了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世界上任何一个存在资本市场的国家都对投资银行设立了最低的资格要求,各国的监管机构都会参与投资银行设立的审批过程;但由于各国对资本市场竞争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在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国别差异。纵观世界各国情况,投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制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注册制,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特许制。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一、市场准入监管(一)注册制监管在注册制条件下,监管部门的权力仅限于保证投资银行所提供的资料无任何虚假的事实,投资银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设立条件和有关资格规定,并在相应的证券监管部门及证券交易部门注册并提供全面、真实、可靠的资料,便可以设立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注册制更多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和交易所席位的限额来控制投资银行的数量。其理论依据是“太阳是最有效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或交易所限额失控,将会使进入金融市场的投资银行数量失控,进而造成金融体系的混乱。因此,实行注册制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成熟、有效和完善的证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一、市场准入监管(二)特许制监管在特许制条件下,投资银行在设立之前必须向有关监管机构提出申请,经监管机构核准之后才能设立,即设立的审批权掌握在监管机构手中。同时,监管机构还将从市场竞争状况、证券业发展目标、该投资银行的实力等方面来考虑批准其经营何种业务,一般都有对投资银行的最低资格要求。比如,要有足够的、来源可靠的资本金和比较完备、良好的硬件设施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素质和证券业务水平,业务人员接受过良好教育且具有经营证券业务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种类繁多,且随着不断创新,新的业务层出不穷,因此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投资银行经营业务的监管面广量多,且这是投资银行监管的核心,这里主要介绍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证券自营等核心业务的监管。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一)对证券承销业务的监管投资银行在证券发行者和证券投资者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由于其在证券承销时很容易通过掌握大量的证券来操纵证券市场的价格,从而获取不正当的收益,所以监管一般都着重于禁止其利用承销活动获取不合理利润以及利用热门股票发行或稳定价格时操纵市场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严禁投资银行和证券发行者制造、散布虚假或使人迷惑的消息,严禁通过合资或者集中资金来影响证券的发行及发行价格,严禁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一)对证券承销业务的监管2.禁止投资银行参与(或不制止)证券发行企业在发行公告中从事弄虚作假的、欺骗公众的行为。3.禁止投资银行承销超过自己所能承受范围的证券,避免其过度投机。禁止投资银行对发行企业征收过高的费用,从而造成企业的筹资成本过高,侵害发行企业的利益。4.强调证券承销商发行的有价证券,在承销期满而未能全部售出时,承销商要认购剩余的证券。承销商代销的证券,在代销期满时,如果未能全部售出,剩余部分退还发行者。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二)对证券经纪业务的监管作为证券经纪商的投资银行,其业务活动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非常注意对投资银行经纪业务进行监管,其监管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道德方面的约束。投资银行在经营证券经纪业务时必须坚持诚信的原则,禁止任何欺诈、违法和私自牟利的行为。向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时,必须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保证语义清楚,不得含有易使投资者混淆的内容。2.资本金方面的约束。投资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贷款不得超过证券市价的一定百分比,而且还得满足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的要求。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二)对证券经纪业务的监管3.在接受客户委托方面,有些国家禁止投资银行全权接受客户委托,替客户选择证券种类、买卖数量/买卖价格和时机等,以防止投资银行侵犯客户利益的事情发生。另一些国家虽然允许设立“全权委托账户”,但是也做了一些规定,禁止投资银行做出不必要的买进卖出,以多牟取佣金。未经委托,投资银行不得自主替客户买卖证券;接受委托,从事证券买卖之后,必须将交易记录交付委托人。4.在从事经纪业务中,要遵守一些道德约束。不得向客户提供证券价格即将上涨或下跌的肯定性意见,不得劝诱客户参与买卖证券,不得利用其作为经纪商的优势地位违规限制某一客户的交易行为,不得从事可能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平交易有害的活动,也不得从事有损于整个行业信誉的活动。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二)对证券经纪业务的监管5.应严格按规定收取佣金,不得私自决定收费标准和佣金比例。很多国家都对投资银行向客户收取佣金的比例作了规定。如果政府监管机构没有规定的话,可以自行决定,但决策时必须坚持诚信原则,不得故意欺诈客户。6.除了接受金融监管机构和国家执法机关等行政机关的调查外,投资银行负有对客户证券交易信息等资料保密的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人公开和泄露。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三)对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为了防止投资银行利用其雄厚财力操纵市场,并保护投资银行本身的利益,各国和地区均对投资银行证券自营业务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如在美国,自营商从事自营业务时,必须以稳定证券市场为主,多数时间按上次成交价格买进或按高于上次成交价格卖出。概括而言,对投资银行证券自营业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三)对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1.禁止投资银行操作证券的价格。在这方面一般规定某一投资银行所能购买的证券数量,不得超过该证券发行企业所发行的证券总量的一定百分比,或者不得超过该发行企业资产总额的一定百分比。2.限制投资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要求投资银行在进行证券交易时按一定比例提取准备金;严格限制投资银行对外负债的总额不超过其资本净值的倍数以及流动性负债的规模不超过流动资产的一定比例,限制其通过借款来购买证券;限制投资银行大量购买“有问题”的证券。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三)对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3.要求投资银行开展证券自营业务时遵循公平、公开交易的原则。投资银行不得利用其在资金、信息和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来从事不公平交易,必须遵守证券市场规则,公平参与竞争。必须标明其自营业务的内容,坚持交易程序、交易价格、交易数量公开,不搞内幕交易和暗箱操作。4.投资银行的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必须严格分开,防止投资银行通过兼营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侵犯客户的利益。规定实行委托优先和客户优先的原则,即当客户和自营部门同时递交相同的委托时,即使投资银行叫价在先,也要按客户的委托优先成交;在同一交易时间,不得同时对一种证券既接受委托买卖又自行买卖。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三)对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5.规定投资银行必须实名经营。投资银行的证券自营业务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不得假借他人名义或者以个人名义进行,证券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不得将其自营账户借给他人使用。6.在经营自营业务时,应该尽力维持市场稳定、维护市场秩序。投资银行是依托资本市场而生存的,维护市场秩序是投资银行的天职。同时,投资银行是拥有巨资的机构投资者,也有能力来维护市场的交易秩序和安全。不得出现侵犯客户利益和过度投机的行为。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四)对企业并购业务的监管具体的监管内容为:1.主要信息披露制度。2.股东持股披露义务。3.禁止内幕交易。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五)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监管1.增加市场透明度。要求投资银行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咨询收集制度,密切注意资本市场的变化,定期地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公布信息。同时还规定投资银行公开的资料会计口径必须标准化,以便于评估市场风险。2.加强协调合作。这一方面指的是大户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必须与投资银行合作,遵从相关的交易法令,另一方面指的是投资银行之间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抵御风险,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3.重视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管理,要在技术上加强安全,以避免重大损失。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二、主要经营业务监管(六)对金融创新的监管1.调整监管。2.扩大监管范围。3.采用新的会计制度。4.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管制。5.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市场准入监管及经营业务监管45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目录一、日常经营活动监管二、市场退出监管一、日常经营活动监管投资银行的运行监管主要包括投资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投资银行经营业务的监管。其中,对于投资银行业日常活动的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营报告制度投资银行必须定期将其经营活动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报告可分为年报、季报和月报三种,对于经营状况好的投资银行只需上交年报,对于经营状况不太好、被重点监管的投资银行则需要上交季报甚至月报,对于提供公司财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投资银行,证券管理委员会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对该行的在交易、流通中的证券发出不超过10天的暂停交易的命令。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一、日常经营活动监管(二)收费限制各国证券监管机构规定了投资银行在开展业务时的收费标准,为了防止投资银行在证券承销、经纪服务中收费过高,人为抬高社会筹资成本,证券监督机构对投资银行经营证券承销、经纪以及咨询服务等业务的收费标准一般实行最高限制。(三)资本充足率限制资本充足率限制即净资本比例的限制,为了防止投资银行过度地追求风险,很多国家都对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做了要求,规定了投资银行持有净资本的最低限度。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一、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四)经营管理制度由于证券市场应该建立在非垄断、非欺诈的平等基础上,证券监管机构应建立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制定“反垄断条款”、“反欺诈、假冒条款”和“反内部沟通条款”等。投资银行可以在不违反这些条款的前提下,开展合理的证券投机活动。(五)交纳管理费制度投资银行必须按经营额的一定比例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交纳管理费。这些集中起来的管理费主要用于对投资银行经营活动检查、监督等方面的行政开支。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二、市场退出监管投资银行的经营活动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经营不善、风险控制不当,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很可能会发生危机,而一旦危机出现,无论投资者的利益还是投资银行股东的利益都会遭受损失,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针对经营不良的投资银行令其退出就显得尤其重要。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二、市场退出监管投资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是指投资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发生或可能发生清偿危机时,监管机构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持市场秩序的考虑而关闭该投资银行,或者投资银行因其他事由而退出市场时,监管机构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对退出全过程进行监管,并指导其清盘过程,收回其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以保护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恢复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二、市场退出监管在投资银行退出市场的过程中,监管机构会采取干预措施,并会努力将这种干预对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事实证明,投资银行危机事件拖得时间越长,最后遭受的损失也越大。这就要求投资银行监管机构随时准备干预。当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投资银行走到破产的境地时,监管机构只能促成其他投资银行与该行合并或者对当事投资银行进行破产清算。一般情况下,监管机构会尽量选择前一种处理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保全原来的运营基础,投资者利益损失较小,对金融体系冲击较小。第四节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52第五节投资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目录一、加强监管立法的力度二、减少政府干预,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