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姬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姬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姬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姬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姬菇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姬菇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转潮管理及菌渣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姬菇熟料袋栽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3产地环境3.1环境选择生态良好、地势相对平坦、远离污染源,环境条件应符合NY/T2375的规定。3.2生产用水培养料配制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4生产管理技术4.1栽培季节姬菇出菇的适宜温度为8℃~20℃。自然条件下,9月~11月为制袋适期。其它地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季节。4.2培养料配方与配制4.2.1原料选择与配方培养料以稻草、麦秆、玉米芯、棉籽壳、豆秆、蔗渣等为主料,以米糠、麦麸、豆粉、玉米粉为辅料。所有原料应符合NY5099规定。培养料配方见附录A。4.2.2培养料的预处理2作物秸秆应切段,碾压或粉碎;质地坚硬或有蜡质的材料用1%~2%的石灰水浸泡软化;进行3d~7d的堆制发酵。4.2.3配制将主、辅原材料搅拌均匀加水,培养料含水量63%~65%。pH值9~10。采用短期堆制发酵的培养料,其间翻堆一次。4.3装袋灭菌4.3.1菌袋材料与规格常压灭菌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或聚丙烯塑料袋。料袋规格:幅宽17cm~22cm,袋长33cm~42cm,膜厚0.04㎝~0.05cm;或幅宽18cm,袋长55cm,膜厚0.01cm;农用橡筋、塑料膜、塑料套环。4.3.2装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尽快装袋,装料松紧适度、均匀一致,以手捏料袋有弹性为宜。扎好袋口,或套塑料颈环用塑料膜封口。或者利用装袋机械装袋。4.3.3灭菌装袋后及时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时,当灭菌容器内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2h~15h;利用高压灭菌容器灭菌时,在121℃下,保持1.5h~2h。4.4接种4.4.1接种室(箱)的消毒接种前用卫生消毒剂清洁室内门窗、地板、墙壁、天花板和工作台。料袋内温度下降到25℃以下时,移到接种室(箱)内,用气雾洗涤剂熏蒸杀菌0.5h~1h。4.4.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4.4.3菌种要求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洁白、均匀整齐、生活力强,菌种容器无破损。4.4.4接种方法用75%酒精或其它卫生消毒剂对接种操作员的双手、种瓶(袋)外壁进行擦洗消毒,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菌种瓶内上层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袋内,适当压实,迅速扎口。接种量根据接种方式而定,在两端袋口接种的,每瓶(750mL)菌种接8~10袋。4.5发菌管理4.5.1培养室的消毒彻底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喷洒杀菌杀虫剂,关闭门窗,用气雾消毒剂熏蒸。使用药剂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4.5.2菌丝培养3培养室内适宜温度控制在20℃~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避光培养,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随时清除污染袋。菌丝长满袋需30d~50d。4.6出菇管理4.6.1场地准备空闲房屋、塑料大棚和草棚等均可作为出菇场地。对场地进行杀菌、杀虫处理,使用药剂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搭建出菇层架,床架规格根据出菇方式而定。两头出菇的通常在地面上单排墙式堆码,排放8~9层。堆码之间留出操作道,便于采收。4.6.2排袋菌丝体生长满袋或原基开始形成后及时移入菇房。环境温度14℃~22℃范围,将菌袋移到出菇房内排放在床架上。按出菇方式排袋:袋口出菇的,排放5~10层。4.6.3催菇形成原基,或者菌丝长满袋后,露出接种穴,向地面喷水和空中喷雾状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加强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8℃~20℃。4.6.4出菇期环境控制出菇适宜温度在10℃~18℃;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期间,需要散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保持菇房空气流通。5病虫害防治5.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使用合格菌种;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菇房使用前严格消毒;及时清除废弃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5.2物理防治出菇棚(房)门、窗、通风口用40目~60目的防虫网罩护;悬挂黄板诱杀菌蝇、菌蚊;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5.3生物防治使用Bt或Bti、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5.4化学防治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使用化学农药应执行GB/T8321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子实体生长期不得使用农药。6采收6.1采收标准当一丛菇中大部分子实体菌盖横径1.1cm~2.0cm,柄长2.5cm~4.5cm时,及时采收。46.2采收方法握住菇体菌柄基部,扭下整丛菇体,放入框内,避免机械损伤,分级装框上市或加工。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7转潮管理采收一潮菇后,清除料面杂质,停水养菌3d~5d,待菌丝发白,再喷重水增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