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_第1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_第2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_第3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_第4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6-2碳的氧化物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C.一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3、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7、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l、CO2、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混有HClB、一定混有COC、一定混有CO2D、一定混有H28、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正确的说法是()A、甲处发生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B、乙处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D、将丁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乙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9、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重3.6克;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甲烷、一氧化碳C.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D.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氢气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中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甲烷与水蒸气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以下简称“合成气”)中含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同时检验“合成气”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甲烷和水蒸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查阅资料知,氧化铁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氧化铁与甲烷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和水.(1)请写出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和D的连接顺序颠倒,会影响实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A、C、D的质量均增加,其中装置C增加了3.6g,装置D增加了3.3g.假设加热时“合成气”在装置B中反应完全,则可推断出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_________(写化学式).(5)装置A与E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学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氨气(NH3)是碱性气体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定Cu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过程为:先称量CuO的质量,完全反应后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由此计算出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Ⅰ.小组同学利用上图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连接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①ACBDC②ADBCD③ADBDC④ABDCⅡ.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CuO未完全起反应②CuO不干燥③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④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Ⅲ.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5、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物质②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种;物质③中的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写出CO2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2)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②SO2+2NaOH===Na2SO3+H2O以上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初中学过的________也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________氧化物(填“金属”或“非金属”)。

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D2、B3、C4、A5、B6、A7、D8、A9、A10、A二、填空题1、(1)反应条件不同;6CO2+6H2Oeq\o(=,\s\up7(叶绿素),\s\do5(光照))C6H12O6+6O2(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CO2+Ca(OH)2=CaCO3↓+H2O(3)2∶12、(1)MgCO3高温MgO+CO2↑;(2)吸收二氧化碳,证明一氧化碳常温不会与氧化铜反应;(3)C+CO2高温2CO;(4)安全瓶,能防液体倒吸到加热的试管中;(5)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具有还原性、毒性.【解析】(1)碳酸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uO的作用:证明一氧化碳常温不会与氧化铜反应;(3)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4)装置E能防止F中的液体倒吸入试管内,起到了安全牌瓶的作用;(5)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会生成分数反应,和氧化铜不会反应,所以本实验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具有还原、毒性.3、(1)CH4+H2O催化剂高温3H2+CO;(2)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引起爆炸;(3)不能准确地测出生成水的质量;(4)CO、H2、CH4、CO2【解析】(1)由题意可知,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2)由于合成气是可燃性的气体,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合成气”,然后再点燃B处的酒精喷灯,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引起爆炸.(3)由于在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装置C和D的连接顺序颠倒,会影响实验操作,原因是不能准确地测出生成水的质量;(4)由A的质量增加,说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装置增加的质量是生成的水的质量,原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且氢元素质量=3.6g×218×100%=0.4g;D装置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且碳元素质量=3.3g×1244×100%=0.9g;甲烷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2:(1×4)=3:1,则混合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0.9g:0.4g=9:4,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中含有甲烷同时含有CO、H2气体,所以,则可推断出该“合成气”的组成物质为:CO、H2、CH4、CO4、(1)3CuO+2NH3加热3Cu+N2+3H2O;(2)Ⅰ.③

Ⅱ.①③(此空2分,漏选1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