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_第1页
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_第2页
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_第3页
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_第4页
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0.1为了规范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装置、1.0.2本规程适用于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的热力阻力1.0.3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的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2.0.1冷凝模块式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modularplumeabatementmechanical-draft2.0.2冷凝模块condensati利用环境的冷空气对湿区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凝的间壁式换热模2.0.3冷凝模块投影面积projectionareaofcondensation2.0.6冷通道迎面风速airwindwarddesignvelocity参与换热的环境冷空气通过冷凝模块有效平面区域内的平均流2.0.7热通道迎面风速airwindwarddesignvelocityofheat参与换热的湿区湿热空气通过冷凝模块有效平面区域内的平均72.0.12总传热系数heattransmissioncoe2.0.13热平衡相对误差relativeerro湿区的湿热空气散发的热量测量值与环境冷空气获得的热量测83试验装置及测试仪器6—填料;7—配水系统;8—收水器;9—干冷段进9环水出口温度;25—循环水量;26—湿冷段风速;276—填料;7—配水系统;8—收水器;9—干冷段3.2测试仪器及测点3.2.1所有试验用测量仪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核验合格,并应在规3.2.2循环水流量可采用电磁流量计或孔板,测量位置与仪表应满3.2.4冷凝模块冷、热通道出口空气温度应采用多点测量方式,测3.2.5冷凝模块冷、热通道进口空气温度应采用多点测量方式,测3.2.6空气流速测点宜布置在试验段上的进风侧,空气流速测量可3.2.7冷凝模块冷、热通道的通风阻力测点宜布置在冷、热通道前子微压计或补偿式微压计,分辨率不应大于14试验要求和流程4.0.1冷凝模块试验参数应调整稳定后进行试验,试验的参数组合4.0.2冷凝模块试验工况可按表4.0.2规定的工况参12344.0.3各工况内相同参数的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应少于表4.0.31——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4.0.4试验数据热平衡相对误差计算值≤5%时,测量数据为有效数式中:ΔQ——热平衡误差(%);W1——冷通道干空气质量流量,kg/s;W2——热通道干空气质量流量,kg/s;hh1——热通道空气进口焓值,kJ/kg;hh2——热通道空气出口焓值,kJ/kg;式中:G1——冷通道进口空气风量,m3/s;p1——冷通道进口干空气密度,kg/m3。W2=G2p2式中:G2——热通道进口空气风量,m3/s;p2——热通道进口干空气密度,kg/m3。(273.15+θ)373.15)373.15)8.2lg-0.0024804(100-t)θ——空气干球温度,℃;p——与空气干球温度θ相应的饱和蒸汽压力,kPa。式中:h——空气焓值,kJ/kg;p0——大气压力,kPa。-0.000662p0(θ-τpθθ——空气干球温度,℃;τ——空气湿球温度,℃; 103) 103)lgpθ=2.0057173-3.142305|-t——温度,℃。zΔtln式中:Kz——冷凝模块单片的投影面积对应的冷凝模块总传热系数,——冷凝模块的单片的投影面积,m2;Δt——冷凝模块对数平均温差,℃。Δ-ΔtilnΔ-ΔtilnoΔti式中:Δ——热通道出口空气干球温度与冷通道进口空气干球温度Δti——热通道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与冷通道出口空气干球温度5.1.10冷凝模块的总传热系数也可采用传热有效度-传热单元数的方法(ε—NTU法)进行计算:ε=1-e-NTU(5.1.10)式中:ε——传热有效度;NTU——传热单元数。式中:Q——冷凝模块实际传热量,kJ/s;5.1.12冷凝模块实际传热量、最大可能Qmax=W1Cp-Cp——空气的比热,Cp=1.005kJ/(kg•℃);NTU(W1CzAzz式中:Kz——冷凝模块单片的投影面积对应的冷凝模块总传热系数,——冷凝模块的单片的投影面积,m2。5.2.1冷凝模块的总传热系数应按最小二乘法试验数据整理成经验Kz=m1——通过冷凝模块的冷通道空气质量流速,kg/(m2•s);m2——通过冷凝模块的热通道空气质量流速,kg/(m2•s);A——热力试验系数;A1,A2——热力试验指数。m1式中:m1——通过冷凝模块的冷通道空气质量流速,kg/(m2•s);pa1——通过冷凝模块的冷通道入口空气密度,kg/m3;V1——通过冷凝模块的冷通道入口迎风面空气流速,m/s。m2式中:m2——通过冷凝模块的热通道空气质量流速,kg/(m2•s);pa2——通过冷凝模块的热通道入口空气密度,kg/m3;V2——通过冷凝模块的热通道入口迎风面空气流速,m/s。Σx+A2Σy=Σz||lz=lgKz5.2.5冷凝模块的冷通道通风阻力应按最小二乘法把试验数据整理ΔpBVB11pa1pa1——通过冷凝模块的冷通道入口空气密度,kg/m3;1V——通过冷凝模块冷通道空气进口的迎面风速,m/s;1B——阻力试验系数;)式中:pa——空气密度,kg/m3;Q——空气相对湿度,%;θ——空气干球温度,℃;p——与空气干球温度θ相应的饱和蒸汽压力,kPa。5.2.7求解5.2.7可获得式5.2.5中的阻(|aN+B1Σx=Σy〈|aΣx+a=Σxya15.2.8冷凝模块的热通道通风阻力应按最小二乘法把试验数据整理=CVC12pa2 C——阻力试验系数;C1——阻力试验指数。5.2.9求解5.2.9可获得式5.2.8中的阻(|aN+C1Σx=Σy〈|aΣx+a1=Σxya2a26数据记录和试验报告6.0.2试验宜采用纸质记录保存。每张记录表格或文件应包含下列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性能试验规程T/CECS***-20**条文说明 (27) (28) (28) (28) (29) (30) (31)Contents (27)3Testdevices,instrumentsan (28) (28) (28)4Requirementsandprocedureoftest (29) (30)6Datarecordsan (31)1.0.2本规程是针对于冷凝模块式消雾节水机械通风冷却塔中的菱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模块热通道迎面风速为2.0-3.0m/s,自然塔冷3试验装置及测试仪器3.1.1本条文给出试验装置的总体要求,实际操作时可按本规程要3.1.2~3.1.3条文主要是根据目前模块的尺寸和参数对试验设备3.2.1~3.2.8本条纹对设备中进行测量的参数的位置和采用仪表4试验要求和流程4.0.1本条规定是对试验的参数控制范围提出要求,热通道进口空4.0.2本条规定的试验工况是根据实际工程中冷凝模块的冷通道和4.0.3本条规定是对试验参数的测4.0.5本条规定是开展试验的主要流程,在采用时还可根据实验室5试验结果5.1.8~5.1.13该部分规定了冷凝模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可按照对数平均温差法和传热有效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