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解读

一、链接课标

理念:《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描述:“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

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

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与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

出解释。”“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能力素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出:“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

除法口算计算速度要求8~10题/分。”

二、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

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

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

(三)数学素养:

借助画图、语言叙述等表征方式,能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进行数学交流。

情感态度: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

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口决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二)编排意图:

1.”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

让学生通过对比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探索平均分的方

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等分和包含。同时通过让学生操作、说一说,圈一圈等方式

理解“平均分”,既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也注重对平均分结果的认识和表述。(2)在建立“平均

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

境,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除法运

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既

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进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使后面对除法的

认识“水到渠成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

序分成被除数不超过12和被除数不超过36两段。(1)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

诀中积不超过12。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乘

法的基础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败经验,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中呈现了小猴分桃后的直观图,

体现出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也为进一步学习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2)被除数不超过36,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36o这部分

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学生初学时往往感到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第19页例2呈现情境图作为形象支撑,

先出现乘法算式4x6=24,再出现两个除法算式24+4=口、24+6=∏,促使学生领会乘法、除

法的关系,为学生用“四六二十四”这句乘法口诀想商打开“通道”。教材中设计的看算式写乘

法口诀练习和有关联的一乘两除一组的计算练习,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

面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

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除法

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

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

的理解。

(三)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

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话算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突破建议: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

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

是关键所在。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给学生创设良

好的活动空间。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在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

中感悟平均分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2.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例如:本节内容例1中的分糖果:把6块糖果分成3份,

分一分。多数学生受平时生活经验的影响,往往都会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2块。

这样的话,平均分的概念中心:”每份分得同样多''就不能通过直观对比而得到,学生很难建

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方式来分糖果,并且提出“看哪

个小组分的方法多?”这一带比赛性质的活动要求,就会很容易得出三种不同的分配结果。

从而使学生通过直观对比,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3.注重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例2时,让学生动手分橘子(用学具代替),一定

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品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

表象。在实际操作时,学生可能受乘法口诀“三六十八”的影响,直接每盘放3个。这时教师

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让学生讲明分的道理.然后教师再问全体学生:如果在我们不

明确每份分几个的情况下,怎样分才能保证做到平均分呢?引导学生找到可以一个一个地

分;也可以先2个2个地分的平均分方法。通过充分参与平均分的过程,学生会意识到被分

物体总数较小的时候,为确保做到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分;如果被分物体总数较大的时

候,为确保做到平均分,也可以多个多个地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平均分

物品的方法。

4.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要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动手去分、去操

作,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要成为“哑巴数学”,光会做不会说。因此在每个

操作环节,都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

果。

四、课时安排

1.平均分(2课时)

2.除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

3.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1课时)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

学习目标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圈一圈等实践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的例题1和例题2。

这节课编排在教材比较前面的位置,属于重点知识之一。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

学情分析除法的基础,有了对平均分一定的了解,对以后除法就有较好的教学,而且与我

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实践价值。学生在学习平均分的

时候,要重点理解和掌握,每份要“同样多”的才是平均分。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实物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出示情境图,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图片内容引出分一分的主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出示情景图:二(1)班明天要去参尽管科技园,要分食物。

2.讨论:怎样分合理呢?

学习任务一: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一、激活经验,感知平均分。

1∙思考:分什么?总数是几?

怎样分?分成几份?

结果怎样?每份是几个?

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2.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比较公平。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板书课题:平均分

学习任务二:动手操作,再次感受“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分一分的方案,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分法,

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每份同样多就叫平均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一、分一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例题1主题图。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2.思考:怎样表示平均分成6份呢?

3.动手操作:可以怎样分?这样分能保证每份同样多吗?

4.小组汇报。

二、说一说,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1.思考:哪种分法最公平?

2.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学习任务三:拓展提升,再次强化“平均分”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感知平均

分。】

一、操作体验,强调每份同样多的意义。

1.出示例题3主题图: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2.学生动手操作,发现: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3.想一想:10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4.反馈:每2个一份。10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5份。

5.小结:不管分的结果是几份,每份一定是同样多的。

学习任务四: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V”。

2.看图回答问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3.看图回答问题: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4.摆一摆,填一填。

(1)12根,每2根一份,能分成()份。

(2)12根,每6根一份,能分成()份。

5.看图回答问题:

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

6.圈一圈,说一说。

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袋。

18个玉米可以装()袋。

【作业设计】

1.和家人说一说生活种用到平均分解决的问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可以:一个一个分

两个两个分

三个三个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于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

“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分”的学习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其实“除”就是“分”,“分”

的方法有很多种,“平均分”是多种分法中的一种。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就是理解“平均

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动手实践、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

己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学生认识理解平均分上,进而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而平均

分活动对于突破重点提供直观支持,因此,分糖果的操作活动对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来讲是很

重要的,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理解平均分奠定基

础。

第二单元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使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是

用除法计算。

学习目标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

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_______________

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应该明确这部分的核心内容实际上

是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也就是实际情境和运算符号建立的联系。确定核

心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背后的教育价值,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其次

就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能力找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提炼出核心问

学情分析

题,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的铺垫或进一步发展。如:你能用除法算式

表示其它分法吗?(辅助问题,多种算式沟通联系,只要平均分,就可以用

除法。)或者你能借助平均分的活动和已有的算式来说明除法算式的意思?

(核心问题)由浅入深,激励儿童进行深度的思考。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复习引入,激活经验

【设计意图:利用I学生身边的事物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一、复习导入

按要求摆一摆物品。

(1)把6个物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把6个物品,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分一分后,用语言描述过程(几个几分)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上手势。

学习任务一: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明确含义

【设计意图:利用“熊宝宝分竹笋”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

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

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一、初步认识除法

1.出示例题4情景图:观察信息说图意。

2.找出关键信息。

3.思考怎讲解决:每盘放几个?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每盘要放同样多)

2.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

3.分组汇报:先把竹第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

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4.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5.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任务二:体会除法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

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一、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思考: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2.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更能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I)12-3-3-3-3=0;(2)3x4=12;

3.板书:12÷4=3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4.认识除号:÷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5.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理解除法意义

1.说一说12÷4=3各部分表示的意思;12是总数,4是份数,3是每份数。

2.明确12÷4=3所表示的除法的意义: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条。

畲'谷管

15÷5=□

2.分一分,填一填。

(I)把IO根/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根。

ιo÷□=□

(2)把IO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根。

lθ÷□=□

3.两只小熊平均分下面的苹果。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每只分()个。

()÷()=()

I.4.先分一分,然后写出除法算式。

5.14个圆,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OOOOOOOOOOOOOO

6.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1)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

【作业设计】

1.在生活中找一找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个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

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

和读法。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

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抓住“同样多”一"平均分”一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

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一建立表象一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

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立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单元第3课时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多少份或求一个数里面有

多少个儿,也用除法计算.

学习目标

2.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认识除法各部的名称。

3.在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形成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会根据意义列出除法算式。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各部位名称。是除法例4的的基础上教学的,以动

手操作和语言表达为基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动手实践、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

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

出示问题后,可让学生用学具按照小精灵的提示动手分一分并用语言表述,重点说

学情分析

出分什么,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多少,突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

对应关系。结合情景和操作,使学生明确:应将结果写在等号右边,即20÷4=5°再让

学生结合手势动作,完整的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最后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练

习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加深对出发算式各部分的认识.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复习导入

想一想,填一填:

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学习任务一:动手操作,明确等分的含义

【设计意图:利用“熊宝宝分竹笋”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摆

一摆,分一分”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

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一、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理解题意

熊猫:“小朋友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J

思考问题:①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竹笋)

②分的要求是什么?(每4个放一盘)

③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2.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3.汇报交流:分的结果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4.小结: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多少盘?其实就是每4个为一份,20能分多少份?

可以用除法算。

5.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二、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列式汇报:20÷4=5

2.思考:20÷4=5表示什么意思?

3.可以理解为20里面有(5)个4。

4.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4=5

III

被除商

数数

6.小结:被除数÷除数=商

学习任务二:理解加深除法等分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

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一、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1.动一动,分一分。

2.列出除法算式:

20÷5=4

被除商

数数

3.思考:20÷4=5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多少份或求一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几,也用除法

计算。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1.分一分,填一填。

OOOOOOOOOOOO

每份2个,分成了()份。

12÷()=()

每份3个,分成了()份。

()÷()=()

每份2个,分成了()份。

()+()=()

2.说出每个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

10÷5=215÷3=518÷2=9

48÷8=656÷7=828÷4=7

3.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

2.4.圈一圈,填一填

射■.>>/>尸/J

.兀J>1厂,,厂:

24里面有()个4。

()÷()=()

an%

20里面有()5o

()÷()=()

5.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作业设计】

1.和家人分享一道生活中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一)例5

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可以分多少份?

一个数÷几

一个数里面有()个几

20÷4=5

III

被除数除数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建立在

“平均分”的基础上的,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

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是熊猫分竹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除法算式的各部位名

称,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

第二单元第4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经历借助乘法口诀求商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对应的数学

学习目标

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重点探索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是二下数学第2单元《表内除法》第4课时的内容。用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

乘法口诀,学习了平均分和初步理解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本节课是学习

学情分析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生己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是做铺垫和平均分物

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应着中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求商

的方法。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激活经验,复习导入

I.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X3=2X5=3X3=

2.填空。

2X()=43X()=64X()=8

()×3=12()×4=20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4.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学习任务一:借助直观探究用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操作经验和看图直观演示的基础上,明确要探究的问题.自

主探究计算12除以3的计算方法,通过再次尝试,学生进一步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

性,明确了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一、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说信息,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3.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二、探究算法多样化,掌握用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

L你看懂了哪种方法?

2.掌握用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儿,就想儿的乘法口决。

3.板书课题。

4.思考:12÷3=4表示什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小结:12个桃子是总数,每只猴子分3个是每份数,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是份数。

根据总数+每份数=份数,算式是,为因为要求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就是求12里

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学习任务二:理解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说明三四十二的具体含义,并比较它们在乘法算式和除

法算式中的位置,沟通除法和乘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来帮助计算除法的道理,明

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一、借助直观,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I.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2.你能提什么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包子?(2)每屉装几个包子?(3)装儿屉包子?

3.列式计算。

二、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想一想,在计算上面三个算式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4X6=()想:四六(二十四),积是(24)

24÷4=()想:四(六)二十四,商是(6)

24÷6=()想:(四)四六二十四,商是(4)

2.思考:在计算除法算式的时候,怎么确定想哪句口诀,怎么确定商?除熬是确定儿的0

铁.做除数是乘该汁快中的得⅛Lɑ铁中的另一个数就是离。

3.小结用乘法口诀计算:在计算的时候都用到同一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说明一

个乘法口诀,可以解决相关联的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计算。想乘法口诀比圈一圈简

单,而且比连减更加快捷。

学习任务三: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1.看图列式计算。

6÷3=□

2.有()棵黄瓜苗,()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O÷O=O

3.看图列式并计算。

I"+―+II×II=II

/u/i一

总iI**Ifioα÷ɑo=αo

4.把一条绸带平均分成3份。

12t

•♦.->'tY<

Γ~Ql1■\<)

【作业设计】

i.结合日常生活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4)

3×()=12

三()十二

计算除法算式可以想乘法口诀。

4X6=2424÷4=624÷6=4

(四)六二十四

求商时想乘法口诀,除数是儿,就想跟儿有关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口

诀求商)。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

为主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然

而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有些学生能直接想出口诀,有些学

生稍显迟缓,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指导他们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在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思维的连贯性、逻辑的缜密性、语言表达以

及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我的引导下,一步步思考、突破,但在最后,

要把学生的关注点迁移到整体,全面地去观察、思考,从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去归纳总结。

学生对这样的思维方式不熟悉,在以后新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去培养。

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

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

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正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学生对“为

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的含义,再根据

学情分析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正确列出算式,画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

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

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让学生理

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算式之间的联系,

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学具。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看图写出2道除法算式。

10条

学习任务一:借助直观,会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教学例3,完全放手,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

交流、进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

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订正进行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

一、探究解决“等分”的除法问题

1.教学例3

315个粽子,平均放到15个粽子,每个笼屉

3个笼屉里,每个笼屉里放5个,要用几个

里放几个?笼屉?

15个粽子15个粽子

?个?个?个?个篦屉

(I)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笼屉放儿个?)板书问题。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个粽子平均放在3个笼屉里,求每个笼屉放几个,就是将15平均分

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笼屉放5个,3个笼屉一共15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二、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