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下)
(《曹论战刿》《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出师表》共20组)
一、曹刿论战
(-)(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邺,
未能远谋。”乃人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口:“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目:“小信未争,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目:“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目:“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
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日:“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
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捕®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
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掩(jɪ):牵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那()
(2)小信未学()
(3)乃数各持一把茅()
(4)以火攻,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4.诸将认为“攻备当在初……击之必无利矣”,陆逊却认为“持角此寇,正在今日“,陆逊如此判断的依
据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5.甲、乙两文主要通过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陆逊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
同点?
【答案】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使信服命令攻克、攻取(攻占、攻下)2.(1)大大小
小的案件(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2)将士疲惫,心情
(神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3.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4.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
计不复生。5.语言描写(对话)。讲究战略战术: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
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句意: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灵信服。孚:使信服:
(3)句意: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敕:命令;
(4)句意:用火攻攻破他。拔:攻克、攻取(攻占、攻下).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狱:诉讼事件;虽:虽然;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疲:疲惫;意:心情、神情;沮:沮丧;复:再、又。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顷刻之间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
“一尔势成”点明“通率诸军/同时俱攻’的时机;“通率诸军”“同时俱攻”为顺承关系,在中间应断一处;
故断为: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
沮,计不复生。持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陆逊从刘备的性格入手分析,认为刘备狡猾,在刘备的军队刚
集结时,刘备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进攻,而如今刘备驻军时间久了,却没有占到便宜,将士疲惫,心
情沮丧,无计可施了,所以判断攻击的时间就是今天;可用原文“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
生”回答。
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第三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写曹刿认识到勇气对于作战的重
要性,在“齐人三鼓”后选择击鼓进进攻;在齐军撤退后,没有立即追击,担心齐国作为大国会有埋伏,看到
齐军“辙乱、旗靡”后追击;可见曹刿讲究战略战术,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
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根据【乙】文"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
沮,计不复生。椅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陆逊从刘备的性格入手分析,认为刘备狡猾,
在刘备的军队刚集结时,刘备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进攻,而如今刘备驻军时间久了,却没有占到便宜,
将士疲惫,心情沮丧,无计可施了,所以判断攻击的时间就是今天;可知陆逊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
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当机立断);
根据“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
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可知,陆逊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在火势形成后,陆
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取得胜利;可见陆逊讲究战略战术;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点睛】【甲】文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
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
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
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
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灵信服,
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
据自己的诚心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
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
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
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匕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
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
上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上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
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乙】文参考译文:
闰月陆逊想要攻打汉军。众将领都说:“攻打刘备应在开始时,如今竟让他深入五六百里,相互对峙已有
七八月,他的各要害都防守严密,攻打他必定没有好处。”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经历的事很多,
他的军队刚集结时,(他)考虑周密用心专•,不能触犯(他现在(他)驻军长久,没有占到我们的便
宜,将士疲惫,心情(神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夹击这个敌人,就是今日。”于是先攻打i个营寨,没
有取胜。众将领都说:“(这)是白白让士兵送死罢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攻破他们的办法。”于是就命
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攻破他。顷刻之间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杀死了张南、冯
习等将领,攻破蜀军四卜多个营寨。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人走投无路,请求投降。
(-)(2022•辽宁・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目:“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停。”对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目:“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目:“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莒。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二师①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概王,晨请于阖庐日:“楚瓦②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
奔。”又日:“而后大师③继之,必克。”夫概王以其名五千,先击子常守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
败之子常奔郑。吴从楚师,及清发④,阖庐将击之。夫概王目:“困兽犹斗⑤,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
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先,后者慕之,无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阖庐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⑥,
吴人及之,楚师奔。败诸雍灌,五战及郢⑦。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二师:楚军和吴军。②瓦:子常。③大师:吴国大部队。④清发:水名,今湖北安陆。⑤
4:战斗。⑥为食:做饭。②郢:楚国都城。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必以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B.公问其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夫概王以其属五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先击子常之卒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无有斗心矣。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
9.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1)从【甲】文中“曹刿请见”“战则请从”能看出曹刿具有情怀。
(2)人心向背是作战的基础,【甲】文民心的重要性体现在“";【乙】文中
1”印证夫概王也懂得这个道理(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3)曹刿和夫概王都能够掌握作战时机,请从追击时机这一点,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进行分析。
【答案】6∙D7.(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
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2)如果让先渡过河的楚军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免于一死,那后边渡过河的人会羡慕他们,楚军就没
有争斗的心志了。8.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9.一心为国(忧国)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或:可以一战)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或:楚瓦不仁)甲文中,
曹刿抓住“辙乱旗靡”的最佳追击时机,确信对方无诈,大败齐军;
乙文中,夫概王提出“半济而后可击也“,在对方全军失去斗志时追击,果然大败楚军。
【解析】6.A.信:实情,名词/讲诚信,动词;B.故:原因,名词/所以,连词;C.属:部属,名词/
种类,名词;D.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故选D。
7.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1)一:第一次。鼓:击鼓进军。作:振作。气:
士气。再:第二次。三:第三次。(2)若:如果。使:让。济:渡河。免:免死。慕:羡慕。
8.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大乱,吴军战胜了楚军,子常投奔到郑国”可知,
句子有四个主语:子常之卒、楚师、吴师、子常。据此可断句为: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曹刿乃一介平民,却参与“肉食者谋之”的国家大事,“曹刿请见”可见他心
中有国,一心为国;“战则请从'’可见他不畏战争会流血牺牲,亲自参与,勇敢无畏的特点,而“请从”是为了
能在战争中指挥得当,取得胜利,还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因此,从中可以看出曹刿的家国情怀,他一心为
国,勇敢有担当。(2)曹刿评价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是“忠之属也”,认为他做到了尽
职尽责,会取得民心,从而“可以一战”,凭着民心来与齐国战斗,这是能够与敌人对抗的基础条件。夫概王
“晨请于阖庐”时,就认为“楚瓦不仁”,做人不仁义,因而会有“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的结果,
认为对方在取信于民中已经失了先势,必败。(3)甲文中,曹刿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因而在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后才下令追击,是确信齐国真的战败了,抓住了"辙乱旗靡''的最佳追击时机;乙
文中,夫概王要求“半济而后可击也”,是因为“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无
有斗心矣”,楚军渡过一半时,全军都失去了斗志,最是军心涣散的时候,这时候追击则不会出现“困兽犹斗”
的情景,必然会大败楚军。
【点睛】参考译文:
乙:吴、楚两军在柏举摆好了阵势。阖庐的弟弟夫概王,一大清早就来请示阖庐说:“楚国的子常不仁
爱,他的手下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我们抢先攻打他们,他们的士兵肯定会逃跑。”又说:“然后我们的大部
队再追赶上去,肯定能打败他们。’‘夫概王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抢先攻打子常的士卒。子常的士卒奔逃,
楚军大乱,吴军战胜了楚军,子常投奔到郑国。吴军追赶楚军,到了清发,阖庐要进行攻击。夫概王说:“被
围困的野兽还会争斗一番,何况是人呢?如果知道是不免一死就会同我们拼死作战,必定会打败我们。如
果让先渡过河的楚军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免于一死,那后边渡过河的人会羡慕他们,楚军就没有争斗的心
志了。渡河一半后才可以攻击。''阖庐听从了他的说法。又一次打败了楚军。楚军做饭,吴军又赶到了,楚
军又奔逃。在雍瀛战胜了楚军。五次战斗后,吴军到达了楚国的郢都。
(Ξ)(2022•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口:“未可。”齐人三鼓。刿口:“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①则实②,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勇则战,怯则北③。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
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
1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里其旗靡里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战再勇者也年真无马邪(《马说》)
D.而莫知其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14.【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乙】文中也有类似
的句子:o
【答案】10∙B11.(1)大国,(它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我)怕有埋伏啊。或:(齐是)大国,
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2)这是《吕氏春秋•决胜》篇(里)的话,我喜爱这段话,并把它(抄)写下来。12.怯勇虚实/
其由甚微/不可不知。13.①指挥作战;②分析取胜的原因。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民
无常勇,亦无常怯。或:怯勇无常。
【解析】10.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A.名词,原因,缘故/连词,所以;
B.都是动词,“看到”的意思;
C.代词,他的/副词,加强诘问语气;
D.道理/方圆;
故选B。
11.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
(I)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伏:埋伏。
(2)此:代词,这,这些。语:话。予:我。书:抄写。
12.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怯
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翻译为“怯弱和勇敢、空虚和充实,它们产生的原因非常微妙,不能不知晓”。其
中“怯勇虚实'’列举了四种状态,“其由甚微”分析他们产生的原因微妙,最后“不可不知”强调了“知晓”的重要
性。所以断句为: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感知和概括。甲段中第一段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重点写了“击
鼓”和“逐师”两件事。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
才决定追击。第二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他的论述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开始反攻
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14.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甲文中第二段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要抓
住有利时机反攻——彼竭我盈之时,文段中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表明了作战中勇气变化。乙文中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一句与之类似,意思是“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怯弱”。
【点睛】译文:
(乙)”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怯弱。士气饱满内心就充实,内心充实就
会勇敢;士气丧失内心就空虚,内心空虚就会怯弱。怯弱和勇敢、空虚和充实,它们产生的原因非常微妙,
不能不知晓。勇敢就可以全力作战,怯弱就会临阵脱逃。打仗得胜的,凭借自己的勇气去作战;打仗失败
的,是怀着胆怯的心态去作战。怯弱和勇敢变化不定,变动急速,没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圣人知道
它之所以这样的缘由。”这是《吕氏春秋•决胜》里所说的一段话。我喜爱这段话,就将它抄之于此。
(四)(2022•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目:“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飞将军
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日:“得李广
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之。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
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寒。匈奴捕者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注】①络:用绳子编织成的网状物。②暂:突然。
15.甲文选自《》,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体史书。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单于翥闻广贤()(2)睨其旁有一胡儿骑普马()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8.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发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去抓他。B.发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回去。
C.抓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送过来。D.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
19.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填空。
所叙之事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甲文(1)军事才能卓越
乙文李广被生擒后伺机逃脱(2)
2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生动展现了古代悲壮的战争场面。
B.甲文略写战争经过是因为文章重在“论战”。
C.乙文李广逃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残余的军队。
D.甲乙两文都借助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特点。
21.曹岁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见“旁有胡儿骑善马”便马上
行动,甲乙两文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答案】15.《左传》编年16.一向,向来,平素好17.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
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18.D19.(1)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战后曹刿论取胜原因(2)沉着机智,
骁勇善战20.B21.佯死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观察,并抓住最好时机及时行动。
【解析】1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曹刿论战》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
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
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
胜强。
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占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匈奴单于一直听说李广贤德。素:一向,向来,平素;
(2)句意:偷瞄到旁边有个匈奴男子骑了一匹好马。善:好。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之,之曹刿;乘,指共乘一辆战车;战,作战;于,在。
18.D.重点词:得,抓到;生致之,指活着抓回来;故译为: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
故选D。
1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
【甲】文,根据第二段“夫战,勇气也。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测也,惧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曹刿能够准确把握作战与追击的时机,思虑周全,体现
「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其所叙之事是长勺之战的经过(首段)及战后曹刿论取胜原因(第二段)。
【乙】文”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
里,复得其余军“,李广不慌不忙,装死趁机抢马夺弓,从敌人手中逃脱:可见其沉着机智,骁勇善战。
20.A.甲文着重写的是曹刿准确把握作战的时机与进攻的时机;乙文主要写的是李广将军被抓后如何
逃脱;两文均未详细展现古代悲壮的战争场面;
C.根据【乙】文“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
数十里”“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可知,李广逃脱的原因是装死趁机抢马夺弓,边逃边射杀追
击的敌人;关键在于李广将军机智勇敢、骁勇善战;而非“找到了残余的军队”;
D.甲文通过鲁庄公不能准确把握作战与追击的时机与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曹刿进行对比,凸显曹刿的
人物形象;乙文未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故选B。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启示.
根据【乙】文“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可知,李广在“曾处”(装死)时,偷瞄到旁
边有个匈奴男子骑/一匹好马;
曹刿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看到敌人骑的好马便马上行动,可见做事时要善于观察,抓住
时机及时行动才会有好的效果。
【点睛】
【乙】参考译文:
李广派遣卫尉做将军,出雁门关抗击匈奴,匈奴军队庞大,把李广的军队打败了,活捉了李广。匈奴
单于一直听说李广贤德,有命令说:“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匈奴骑兵捉到李广的时候,李广正
生病,于是匈奴骑兵就把李广用网装起来,让他卧在网中,并将网栓在两马之间。行进了十几里之后,李
广装死,偷瞄到旁边有个匈奴男子骑了一匹好马,李广跳起来骑到马上,把那个匈奴男子推下马去,抢了
他的弓,策马向南跑了数卜里之后碰到他的残余部队,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几百名骑兵来追
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男子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
(五)(2022•辽宁沈阳•一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目:“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弛
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口:“夫
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日:“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
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①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日:“不
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
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师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峻:指晋朝反叛将领苏峻。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诸军初至石头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B.侃丛之隶而丛者(《小石潭记》)
C.港峻攻垒仿佛荐有光(《桃花源记)
D.己而果然然后有千里马(《说》)
2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
(2)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24.请用斜杠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
25.齐师战败,曹刿没有立即下令追击,是因为①“2(限四字),他认为追击的有利时机是
②时(限四字)。曹刿和陶侃作战指挥才能的共同点有③、④。(用
自己语言回答)
【答案】22.D23.(1)叛贼气势正盛,难以和他们争锋。应当待以时II,用智谋战败他。
(2)听到敌军传来击鼓整队的声音,众将都惧怕他们前来攻击。24.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
口以东矣25.惧有伏焉辙乱旗靡头脑冷静,善于把握作战时机重视敌我双方的士气
【解析】2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至:动词,到/形容词,周到;
B.从:动词,听从/动词,跟从;
C.若:连词,如果/副词,好像;
D.然,意思相同,译为“这样”。
故选D。
2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1)重点词语:方,正;当,应该;破,战败;
(2)重点词语:闻,听到;咸,全,都;惧,害怕;攻,攻击。
2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
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他们之所以整队,定是派军队由江乘出击,攻掠京口
以东地区。根据断句原则,“者”用于句尾,应与后面内容断开,“所以严者”后应断开;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
也应有停顿,必遣军出江乘“与“掠京口以东矣”应断开;
据此断句为: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知,齐师战败,曹刿没有立即下令追击,是因为“惧有伏焉”;根据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曹刿认为追击的好时机是对方“辙乱旗靡”的情况下;阅读甲文可知:
齐军逃跑后,鲁庄公马上要下令追击,曹刿阻止。曹刿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同意追击。阅读乙文可知: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就想和敌人决战,
陶侃阻止,认为“当以岁月,智计破之”。由此可见二人都头脑冷静,善于把握作战时机;曹刿阻止鲁庄公进
攻的理由“彼竭我盈,故克之“;陶侃阻止诸位将领的理由是“叛贼气势正盛,难以与之争锋由此可见二人
都“重视敌我双方的士气
【点睛】
参考译文乙:
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就想和敌人决战。陶侃说:“叛贼气势正盛,难以与之争锋。应当待以时日,用
智谋战败他。”此后,多次交战无所建树,监军部将李根请求修筑白石垒,陶侃同意。连夜筑垒,至天明即
成。传来敌军击鼓整队的声音,众将都惧怕他们前来攻击。孔坦说:“不会。如果苏峻进攻石垒,必须等待
东北风大,使我方水军无法来救。今天天晴无风,贼寇必定不来。他们之所以整队,定是派军队由江乘出
击,攻掠京口以东地区。”结果真如此。陶侃派庾亮率二千人据守白石。苏峻率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四面围
攻,未能攻克。
(六)(2022•辽宇锦州・二模)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I日: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啰,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久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之。”公日:"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职,门官⑥
歼焉。国人皆带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⑦。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
不成列。”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河流。③济:这里指渡过泓水。④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
官,此指子鱼。⑤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君的卫士。⑦二毛:头发花白的人。
2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肉食者鄙(2)望其旗糜
(3)公伤腰(4)国人皆咎公
27.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2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寡人虽亡国之余/公将鼓之B.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C.为人谋而不忠乎/肉食者误之D.必以分人/不以阻隘
29.理解文段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甲】文中曹岁Ir请见”的原因是“【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30.你认为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26.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靡:倒下。股:大腿。责备27.(1)作战,
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穷尽了。
(2)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28.C29.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及其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30.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守仁义,固执己见,不能抓
住战机,因此失败。
【解析】26.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
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当权的人目光短浅。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句意: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
(3)句意:宋襄公大腿受了伤。股:大腿。
(4)句意: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咎:责备
27.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语:作:鼓起。再:第二次。竭:穷尽。
(2)重点词语:既:已经。陈:同“阵”,摆好阵势。击:进攻。
28.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A.助词,的/用在动词后,起补充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B.名词,缘故/名词,旧的知识;
C.动词,谋划/动词,谋划;
D.介词,把/介词,凭借;
故选C。
2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结合【甲】文第一段“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可得出答案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结合【乙】文“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及“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可概括出答案为:及其
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
3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乙】文“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
日:‘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可知,子鱼建议宋襄公趁着
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趁机进攻他们,但宋襄公不听。子鱼又建议宋襄公趁楚军还没有摆好阵势,趁
机攻打他们,宋襄公还是没有听取子鱼的建议。由此可知,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没有抓住
战机;而结合“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可知宋襄公固守仁义,固执己见。据此可知概括出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是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
见,固守仁义,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
【点睛】参考译文:
【乙】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
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乂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
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
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虞公日:“吾享祀丰洁®,神必据②我。”宫之奇对日:“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
书》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日:'民不易物③,惟德繁④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⑤,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⑦,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θ:“虞不腊炒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
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选自《宫之奇谏假道》)
[注]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②据:保佑。③易物:改变祭品。④繁(yi):
句中语气词。⑤冯(pɪng)依:依据。冯,同“凭”。⑥若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6”,
即虢国。⑦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⑨以
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⑩腊:岁终祭祀。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某乡人日其:
(2),惟德是依惟:
3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分人神必据我
B.惟隼是辅惟吾隼馨
C.般敢加也弗听,许晋使
D.可以一战宫之奇以其族行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34.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
“5'可知,乙文从“”可知。(用原文作答)
35.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保佑国家的根
本依凭是什么?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案】31.他的只32.D33.(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2)我听说,鬼神不会随便亲近某人,(他们)只保佑有德行的人。34.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35.“德”(或“明德”“仁德”“重德”“重视仁德”等)。
是从宫之奇的话“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看出来的。
【解析】3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I)句意为:他的同乡说。其:他的;
(2)句意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惟:只;
32.A.两个“必”都是副词,“一定”的意思;
B.两个“德”都是名词,“品德”的意思;
C.两个“弗”都是副词,“不,,的意思;
D.两个“以”分别是“介词,凭借”和“动词,带领”的意思;
故选D。
33.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狱,(诉讼)案件。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重点字词:闻,听说;非,不会;亲,亲近;惟,只:德,德行。
3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甲文结合“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意思、“祭祀神灵的牛、羊、
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可知,庄公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
乙文结合”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的意思“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必然保佑我”可知,虞公深信“神”能保
佑自己的国家。
据此用原文填空即可。
3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结合“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黍
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分析可知,从宫之奇和虞公的对话可以看出,虞公寄希望于神灵
保佑,而宫之奇则认为神灵只依从有德行的人。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德。
【点睛】参考译文:
(乙)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会随便亲近某
人,(他们)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有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
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不必改换,只有有德行的人的
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新学期工作计划
- 2024年度企业并购合同(标的:某公司全部股权)3篇
- 小学年级组教研工作计划
- 幼儿园下学期后勤工作计划
- 2024学校财务出纳工作计划
- 2024个人每日工作计划表全年工作计划表
- 《万用表的功能介绍》课件
- 群团工作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变频器应用与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程(第2版) 课件 任务5 功能参数预置操作训练
- 湖北省黄石市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四篇)
- (完整版)机械制图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
- DB11T 1296-2021 体育场馆能源消耗定额
- 风险控制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4年
- DB11T 751-2010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 商品和服务税务分类编码表
- 情感纠纷合同模板
- 个人用电风扇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国家电网基建技经管理专业考试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