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原卷版)_第1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原卷版)_第2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原卷版)_第3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原卷版)_第4页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

专题21: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乙】谢遏①年少时,好著②紫罗香囊,垂覆手久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谪久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谪》)

【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②著(zhuð):穿戴。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

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④瑞(ju6):欺诈。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公欣然曰(2)未若柳絮因风起

2.选出对字词的解说号洋的一项()

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差”

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乙文中“太傅患之”

的“之”指代的是谢遏“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AS”,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

等意。两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

4.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梁国杨氏①子九岁,甚②聪惠久孔君平④诣⑤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瓜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⑦儿

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⑧家禽。”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注释】①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②甚:很,非常。③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④孔君平:孔

坦,字君平,官至廷尉。人称“孔廷尉”。⑤诣:拜访,拜见。⑥设:摆放,摆设。⑦示:给……看。⑧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本君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B.此是君家果(君:对对方尊称)

C.乃呼儿出(乃:就;于是。)D.俄画雪骤(俄而:突然)

6.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东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

事。

B.【乙】文中画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C.谢太傅即谢安,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D.从内容上看,【甲】【乙】两文都是写大人和小孩之间发生的故事。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ʌ.【甲】文中“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体现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B.【乙】文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晋朝时代早慧儿童成才的故事,【甲】文中的胡儿和无奕女、【乙】文中的

杨氏之子都是古代聪明的儿童。

D.【乙】文显示出了杨氏之子聪明,能言善辩。

8.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与儿女讲论()

(2)雪骤()

(3)明日中()

(4)尊君在丕()

⑸入门不题()

10.翻译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1.甲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中怎样的家庭氛围?

12.甲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3.乙文刻画了三个人物,你最欣赏谁呢?请写出理由。

14.乙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俄而雪攀骤:

(2)尊君在不不

(3)元方入门不顾顾: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ʌ.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8.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分别概括谢道镉和陈元方聪颖机智的表现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咏雪》)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坦拟()(2)未若柳絮口风起因()

(3)吾日三隹吾身省()(4)人不坐其忧堪()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甲】文中的谢太傅是个怎样的人?

22.【乙】文中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你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汽东阳暂时始总角力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

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

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

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2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诊文义与林公讲闻

B.未若柳絮用风起用流涕抱儿以归

C.左将军王凝之妻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D.谢太傅寒雪目内集吾目三省吾身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再造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25.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三处。

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26.下列表述母族的一项是()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镉的赞赏。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27.王夫人为什么要“流涕抱儿以归”?

28.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若柳絮用风起②撒盐空中拳可拟

③元方入门不顾④陈太丘与友朋行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ʌ.太丘舍寺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则星无信对子骂父,则呈无理

I).群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

31.读[甲]文请说出“公大笑乐”的原因。

32.[乙]文选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方元的“方

正”?

八、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

【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疑之妻也。

(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3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值乎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5.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对待自然美景“欣然”一词,让我们联想到对待知识的态度是:

,谢朗与谢道镉的咏雪,各有千秋,启示我们该对待身边的老师与同学态度是:

。(用《论语》中的原句回答)。

36.“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流行语,实为“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它表达了某种生活情感态度。“浮

云”一词据考证来源于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结合孔子的话,分析“浮云”的含义。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钟会妙答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④见毓面有

汗帝日卿⑤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

汗不敢出。”

(《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钟毓(yu):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二人为兄弟。②令誉:好的名声。③

语(yu):告诉。④敕(Chi):皇帝召见。⑤卿:古时君主对臣子的称呼。

3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侬加雪骤:(2)未若柳絮用风起:.

(3)撒盐空中季可拟:(4)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38.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B.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C.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D.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3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40.对于钟毓和钟会的回答,你更欣赏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十、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给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似状闻。太后诏问所食

多少。琼思其对而如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

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撒盐空中拳可拟

(2)本若柳絮因风起

(3)琼思其芍

(4)深奇爱之

4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似状闻。

4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ʌ.甲文中“公大笑乐”一方面是笑谢朗回答过于草率,一方面对谢道镉的回答表示满意。

B.甲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了时间、人物、事件。

C.乙文中黄琬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日食的形状。

I).甲、乙文两个主人公都小小年纪但机智过人。

44.谢道福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即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国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惹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臼:“日月星宿亦枳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跌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45.用“/”给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4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叨问而近思切:

(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

(3)惹屈伸呼吸若:

4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8.你怎样理解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9.丙文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十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回答各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一《世说新语•咏雪》

【乙】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

注释:①徐孺子:徐稚②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③瞳子:

瞳孔。

50.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学月下戏()(2)俄而雪聚()

(3)供面雪骤()(4)人语之曰()

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52.《咏雪》这个故事中,谢安、谢朗(胡儿)、谢道福三人,你认为谁是故事主角?请做出回答并说明

理由。

主角: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IL文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琴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太傅与人围棋,俄而谢玄①淮上②信至,看书竟③,默然无言,徐④向棋局。客问准上胜败,答日:

“小儿辈大破贼。”菖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有改动)

注释:①谢玄:谢太傅的侄子。②淮上:这里指水之战。③竟:完毕,终了。④徐:缓慢。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与儿东讲论文义儿女:

(2)俄而雪零骤:

(3)撒盐空中拳可拟差:

(4)京色举止意: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55.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ʌ.【甲】文中,胡儿把下雪比作“撒盐空中”,谢太傅更赞赏他的说法。

B.【甲】文中,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看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C.【乙】文中的“信”和“书”,与《诫子书》中的“书”同义,皆指“书信”。

D.【乙】文中,谢太傅得知沈水之战得胜的消息后表现得镇定自若。

56.你觉得能否用【甲】文中的“公大笑乐”作为【乙】文的结尾?请结合【甲】【乙】两文谢太傅对小

辈的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十四、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

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折枝:压弯了树枝。

5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回的一组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久之,目似瞑(《狼》)

B.公大笑不不亦不乎(《论语》)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取之,停然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友期行》)

5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俄而雪骤。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5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60.【甲】文用"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你更喜欢那个比喻?为什么?

61.你从【乙】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十五、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乙】

何晏画圈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

日:“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何晏:人名。何晏的父亲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②魏武:曹操。

62.析词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或释义。

类别句子义项/释义

A.好像B.比得

(1)明慧君神上

(2)未益柳絮因风起C.你D.如

异果

(3)即.公大兄无奕女A.即使B.到

(4)即遣还外C.于是D.就是

A.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5)欲:

B.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仁》)

A.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6)知: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63.析句意: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下面的句子。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64.析句读: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65.析人物:甲、乙两文都写到儿童,《咏雪》一文归入《言语》篇,《何晏画圈》一文归入《夙惠》篇,

请分析其中兄女(谢道镉)和何晏在形象上的异同点。

66.析意图:有人认为《何晏画圈》也可以被纳入《言语》篇。结合提示,探究编者把《何晏画圈》一文

纳入《夙惠》篇的原因。

篇类提小

言语会说话,善于言语应对

方正人行动、品行正直,合乎道义

夙惠早慧,从小聪明过人

雅里

十六、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

日:“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67.以上两篇文章都选自《》,它是由____朝人组织人编写的。

6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撒盐空中差可坦(无可比坦)

C.待君久不至,弓去(死而后弓)D.友人惭(大言不惭)

69.用现代汉语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ʌ.“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聪颖机智,通过对父亲友人的反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C.《咏雪》结尾句点明了谢道镉的身份地位,道出了她的显赫出身。

D.《咏雪》一文着重写雪的优美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十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

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

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

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释】①陌:田间小路。②延:引进,请。

7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公欣然曰()②未若柳絮国风起()

③惶惶于阡陌间()④若见而不收养()

7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白雪纷纷\何所似D.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7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

②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74.联系全文,说说【甲】中两个比喻句哪一个更好?

7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乙】文中的张元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日:“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

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

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句末语气词。

7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则行(约定)

B.故人来,方与之食(代词,指代三军)

C.相季而去(丢下,舍弃)

D.寻其自食其言也(担心)

77.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这篇文章出自《方正》篇。方正,指

人的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故人至/暮不来”。

C.【甲】文中“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甲】文“待君久不至,已去。”是省略句。【乙】文画线句子“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是判断句。

7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

内。

B.【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

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乙】文从吴起等老朋友吃饭这件小事,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D.【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做人要言而有信。

7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十九、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

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

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80.小文:文言文断句,先找虚词,如“俄而”等表时间的虚词后一般停顿,然后结合文意理解。请用“/”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81.小语:是的,积累了文言字词,不仅是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句意,也小菜一碟。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82.小文:疏通文意后,可找关键句把握主要内容。甲文中“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83.小语:把握主旨,往往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甲乙两文都有刻画儿童形象,从他们的言行中,你分别

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二十、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乙】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②亲戚乃通。文举至

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日:“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

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⑤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魅(wδi)后至,人以

其语语之,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魅大跟躇⑥。

【注】①孔文举:即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②中表:古代称父亲血统的亲戚为“内”,称父亲血统

之外的亲戚为“外”(如:“外父”即为岳父,“外甥”即为姊妹之子)∙外为表,内为中,合而称之“中

表”。③仆:我,古代谦称。④伯阳:即老子李耳,道学创始人。⑤君奕:即李元礼。⑥蹶踏(CUjl):

局促不安的样子.

8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日月之行(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元礼与客莫不奇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D.人以其语语之(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85.对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断3处)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8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87.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句子中“大”的表达效果。

题大蹑踏。

《古代汉语词典》中“大”的义项:①与“小”相对。②重视。③大大地、非常地。④通“泰”。⑤

大夫,宦名。⑥专家、行家。

88.【甲】【乙】两文中的儿童元方和孔文举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否赞同他们对待客人的态度?

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二十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3日:“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

粥成,进泰,秦呵之日:“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

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泰:郭泰,三国时期名士。

8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Λ.太丘舍去其人舍然大喜

B.去后乃至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非得一人于井中

I).为长者作粥可以为师矣

9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9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

92.同为讲述古代少年的故事,【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魏昭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

二十二、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久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

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④仲尼与

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魅后至,人以其

语语之。期曰:“小时了了咒大未必佳!”文举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髭大蹑躇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②司隶校尉:官名,掌管监察京师和所

属各郡百官的职权。③仆:谦称。④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⑤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⑥了了:

聪明;明白通晓。⑦蹶(cu)躇(Jl):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9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时李元礼有盛名年与时驰(《诫子书》)

B.有师资本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

二章》)

C.有与仆有何亲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D.太中大夫陈题后至转视积薪后(《狼》)

9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2)髭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9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96.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塑造了陈元方和孔文举的形象,尤其是对【甲】

文友人A“"和【乙】文陈魅B"”的神态描写(原文回答),更突出了

两个小朋友的C、特点(概括回答)。

二十三、阅读下面文官文,按要求回答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3过门

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②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