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大单元

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一可爱的生灵

年级学科:三年级语文

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1、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名称(可以是单元名称或主题名称):

可爱的生灵

2、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3、单元课时数:

12课时

4、课程标准描述:

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

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

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40万字。

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

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

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二、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核心素

养)

1、单元/主题概述(说明学习内容及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

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

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

《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

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

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2、单元课时划分(每课时的主题)

课时一:《绝句》

课时二:《惠崇春江晚景》

课时三:《三衢道中》

课时四:《燕子》

课时五:《燕子》

课时六:《荷花》

课时七:《荷花》

课时八:《昆虫备忘录》

课时九:口语交际

课时十:习作

课时十一:语文园地一

课时十二:语文园地一

3、各课时的联系(描述各课时之间的联系):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联系

,士法-借助注铎和插图理解诗旬的意思,想柒国面.

「《吉修二说说每首苛描绘的景象.

《离子》一边或边想ILli看,决出师嘉子的*爱之情。

体看优美生动的’1…;二;:…厘££旗££蓄;“讯££二■乐E芟…二二1…

语旬《荷花的国”。

4昆虫善定录>»>结合插图.想象金面,说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与学习条件支持

1、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方面的经验):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

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

生情感共鸣。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

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读的层次:先读正确,

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

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动”的生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让学生通过多种

形式的朗读,不断受到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

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古诗三首》将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朗

读感悟法,想象感悟法,穿插自主合作学习法,力求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

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学习中掌握方法。三首古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

味。《绝句》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

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

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

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三衢道中》是一首纪

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

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2、学习条件支持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

维,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鉴赏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检

索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对语言

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

四、单元目标设计

单元目标内容单元目标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1.会认3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

写30个词语。

燕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

段落。默写《绝句》。

荷花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

昆虫备忘录摘抄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

口语交际开展的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习作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

的感受。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

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语文园地

3.能辨析近义词,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4.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五、课时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二)教学重点: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

景象。

(三)教学难点: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

景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感受法、经验法、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1.识字写字

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

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关

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

“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

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

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

“溪”的右下部分是“大”。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

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

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

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

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

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

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

“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

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

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

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

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

待的感觉。

3.语言运用

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自

主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并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

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到的景象。

2、任务/问题驱动:

认识三衢山

(1)课件出示三衢山风光图片。

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衢道中》。

(2)板书诗题,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欣赏三衢山风景,初步感知三衢山之美,为下面学习古诗做铺

垫,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生字。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4)全班齐读。

4、总结提升:寻“三衢”美景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课本上用画

出来。

•请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

•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生字、积累文中重点字词的注释

第2课时

1`导入:

①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梅子黄时”是指什么时候?拓展诗句,理解“梅子黄时”。

课件出示: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起风。——苏轼《舶起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师:“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出行正好碰到了一一日日晴。

(2)游玩的路线。

①展示学生画的游玩的路线。

②结合诗句“小溪泛尽却山行”判断路线是否正确。

师:“泛”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任务/问题驱动: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1)图文结合,想象美景。

①边读古诗边看插图,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理解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

②补白想象画面。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

了什么样的美景。

(2)运用关联词说话。

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鹤四五声。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想美景,品诗情。

(1)感受诗人的心情。

师: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

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师: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呢?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4、总结提升: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梅、溪、泛、减”4个字。

(1)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梅、溪、泛、减。

(2)熟字比较法识记:梅一每;泛一眨;减一喊。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书写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梅”的右下部分“母”

的笔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用红色标注。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书写生字、背诵并默写古诗

第3课时

1`导入:

复习导入

(I)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现在一起来

背一背。

(2)巩固方法:(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总结的学习写景诗的方法?

2、任务/问题驱动:

1.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字。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4)全班齐读。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里有疑惑。学生通过注释、插

图等方式先行解决容易懂的内容,难点由教师点拨。重点理解“迟日”“泥融”

“鸳鸯”“欲”等字词。通过偏旁猜认“萎蒿”“芦芽”两种植物。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1.品味《绝句》中的色与味。

(1)师:同学们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图。这首诗,

不仅有美丽的景,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你发现了吗?(春风花草香)谁想来读读

这花香扑鼻而来的句子?(指名读)

(2)师:看到优美的风景,闻着扑鼻的花香,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带

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3)补充新燕衔泥筑巢的知识。(教师补充)燕子在忙碌地筑巢时,鸳鸯

在做什么呢?为什么它们睡得这样香?

(4)想象体验。

师:看着这样的春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试背古诗。

4、总结提升:

感受《惠崇春江晚景》的灵动鲜活。

(1)师:刚刚我们领略了杜甫笔下的春日美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笔

下美景中的植物吧!

①诗中写了哪几种植物?指名回答。(竹、桃花、萎蒿、芦芽)

②师:引导学生体会“满地”“短”的含义和意境,感受春天植物的生机勃

勃。

③师: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2)师:动物们也闲不住了,你看课文的插图,鸭子在水里干什么呢?(课

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名学生根据课本插图造句。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燕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凑、伶、俐”等9个生字,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凑、

拂”等13个字,正确读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S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s。背诵第1〜3

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

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感受法、经验法、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燕子》。

师:歌曲中的小燕子是活泼可爱的,那么作者笔下的小燕子又是怎样的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通过学生熟知的儿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燕子的外形

特征有初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遍。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检查自学效果。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指导,全班齐读。

正音:凑(c6u)成、掠(IUe)过、纤(xiαn)细。

②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了。

(3)交流汇报。

整体梳理:梳理对燕子的整体印象——活泼可爱。

2、任务/问题驱动: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引导学生找出每段关键词进行概括:

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等三个方面来描写燕子)

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春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思维导图。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

2.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燕子的可爱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短语(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完成思维导图中的“外形”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3.随文识记“凑”字。扩词练习。

4.抓住关键短语,想象画面。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交流想象的画

面。

5.根据思维导图,背诵第1自然段。

4、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

(1)以“风”为例,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添加修饰性词语,使画面逐渐具体

生动。

课件出示:

轻风微微地吹拂着

①逐步引导:什么风?(轻风)在干什么?(吹拂着)轻风怎么样吹拂着?

(微微地)

②理解“拂”:与手有关,引导学生做“拂发”的动作。

③引导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轻风微微拂过的感受并描述。

④指导朗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用添加修饰词的方法,同桌之间互相说说“雨、柳、花、草、叶”等

景物,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中的“春景”部分。(课件出示思维

导图)

6.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轻柔地朗读“轻风”“细雨”“柔柳”,读出花草赶

集的热闹场景。

7.根据思维导图,试着背诵第2自然段。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生字、积累文中圈出的词语

第2课时

1、导入:

1.边读边想象燕子飞行图。

(1)默读第3〜4自然段,了解燕子飞行的特点。

①默读第3〜4自然段,在课本上圈画出燕子飞行的地点。(天空、湖面)

②从这两段中可以看出燕子飞行有什么特点?(轻快、灵活、迅捷)

③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短语“叽的一声”,感受燕子

K行的速度快。

课件出示:

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2、任务/问题驱动:

根据思维导图,想象画面。

①完成思维导图中的“飞行”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

②小燕子在不同的地方飞行时的姿态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再读课文,想象燕子休息图

1.边读边想象燕子休息图。

(I)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并圈画自己喜欢的字词。

①借助常用词语,读准多音字“散、杆”。

②说说文中你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

③看课本插图,你觉得停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像什么?

④对比两幅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

,,,1:…:;∙J:,

4、总结提升: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描写它,谁来背一背写燕子的诗

句?

师生同背,课件出示诗句。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插图的欣赏和图片的对照,让学生对燕子休息图有

了直观的感受。由电线联想到五线谱,使休憩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动起来,不就是

在弹奏美妙的乐曲吗?这幅静态图立马就变得生动有趣了。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3、荷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

个字,正确读写“荷花、清香”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

裳”等轻声词。背诵第2〜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画”。

4.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

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画”。

2.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荷花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

课件出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欣赏荷花:课件出示荷花的图片,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的特

点。

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赏荷花。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诗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观看

荷花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问题驱动: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归类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词语)

A.指名读“花瓣儿”“花骨朵儿”,强调儿化音,读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

情。

B.正音:“莲蓬”“衣裳”这两个词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③齐读词语。

④请用课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形容作者看到荷花后的感受。(一大幅活的画)

学生默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课件出示交流句

式)

课件出示;

先写,然后写,最后写o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读课文,想象荷花之美

1.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

(2)根据作者的描述,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学生回答,教师

点拨指导)

(3)作者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4、总结提升:

1.作者除了描写荷花,还写了什么?(荷叶)作者是怎么样描写荷叶的?(荷

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读句子,识记多音字“挨”,并用它的另一种读音组词。

(2)理解“挨挨挤挤”。

师:“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多、密)换成“密密麻麻”好

吗?

(3)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你从“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读出了什么?(荷叶的颜色美、数

量多、形状大)

2.荷叶是挨挨挤挤的,那荷花是怎么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冒"字的生

动)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试着背诵第2〜3自然段。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生字、积累文中圈出的词语

第2课时

1、导入:

复习填空,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叶圣陶爷爷笔下一池的荷花是“一大幅活

的画”,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那美好的画面。读一读,填一填。(课件出示练

习题)

课件出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

一朵,也很美。

2、任务/问题驱动:

朗读课文,感受想象之趣

1.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发现的呢?画出文中写作者发现这

一池荷花的句子。

(2)闻到清香后,作者是怎么做的?从“赶紧、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1)作者看着这么美丽的一池荷花,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呢?(自

己变成了荷花)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理解“仿佛”。

(3)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仿佛看到一位白衣荷花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在风中舞蹈。

•仿佛看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仿佛看到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4、总结提升

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美好幸福的感觉。鼓励学生谈感受。

第4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省略了作者想象的画面)如果你变

成了荷花,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过来告诉你些什么呢?

讨论交流: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比喻、拟人、想象)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1.谈话激趣。

(1)课件出示昆虫图片。

师:昆虫是这个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

球的每一个角落。你听,草丛里有蟋蟀在唱歌;你看,花丛中有蝴蝶在捉迷藏;

掀起一块石头,蚯蚓在地下造宫殿……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你想到的

是什么呢?

(2)板书课文题目(昆虫备忘录),齐读课文题目。

2.研读课文题目。

备忘录是什么?(备忘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的图片、表格或文字等)

2、任务/问题驱动:

完成备忘录

昆虫名称

蜻蜓、苍蝇

瓢虫(别名:花大姐)硬翅为朱红,像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小

圆点,并且有定数。

独角仙

蚂蚱(别名:挂大扁儿)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1.你喜欢哪种昆虫?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以“花大姐”为例,学生交流在“花大姐”这一部分中最感兴趣的内容,

朗读句子。

4、总结提升

创意制作,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课后你想做哪种昆虫的备忘录?想做成什么样的?

2.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备忘录。

3.搜集资料,为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做一份备忘录,布置教室昆虫角。

4.写作迁移。

(1)作者是怎样把小昆虫记录下来的?

(2)选择两三种熟悉的小昆虫,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篇题为《昆虫备忘

录》的小短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和写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也引导学生放眼课外,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激发了学生了解昆虫的

热情与兴趣。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的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3.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积极参与交

际。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介绍收集到的信息

资料,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的活动。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谈话导入。

师:在这个单元里,诗人杜甫和苏轼带我们领略了美丽的春日风景,诗人笔

下的春天是美好的,不仅有“春风花草香”“竹外桃花三两枝”的美景,还有燕

子、鸳鸯和水鸭等生机勃勃的小动物。寒冬已过,暖春悄悄地来了,脱掉厚厚的

棉衣,你想去哪儿春游?

2、任务/问题驱动:

明确交际任务与方法。

(1)默读教材片段,通过提示语,交流梳理,明确交际任务。(课件出示

交际任务)

(2)自主完成交际单。

课件出示:

我春游想去,因为o(有什么好玩的)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课文第一幅插图。

①这幅插图描绘的是哪儿的美景?(郊外)

②这里的景色怎么样?(郊外春光明媚、山清水秀、花红草绿)

③我们可以在那儿开展什么活动?(赏花、爬山、散步等)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

①这幅插图画的是什么地方?(植物园)

②画中的人都在做什么?(课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我们还可以在植物园里做哪些有趣的事?

(3)全班交流。

拿出课前完成的春游推荐卡,说说你推荐同学们春游去哪儿玩,并说明理由。

“春游去哪儿玩”推荐会

1.全班交流。

(1)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说清楚推荐的地点及理由。

•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说出自己的想法。

(3)全班投票选出最想去春游的地方。

2.交流注意事项。

(1)去春游前还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

(2)学生相互评议。

(3)自由畅谈。

(4)小结:春游时还应注意安全,不能远离集体;要讲文明,不能损坏公

物。

【设计意图】开展推荐会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投票结果组织班

级活动,也使学生的参与感更强。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春游去哪儿玩”这一话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人人有话,人人会说。

课后同桌相互交流、体验。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植物朋友的美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1.导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很多伟人的著作都是反复修改后才完成的。

2.讲托尔斯泰修改作品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

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称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代表了俄国文学

的广度。托尔斯泰写出优秀作品的秘诀是什么呢?秘诀就是反复修改。

同学们,你们肯定对《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充满生活哲理的名言不陌生,要知道仅仅只是个开

头托尔斯泰就修改了12次。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五页,

可是手稿却有八百页。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写作真是个艰难的工作。

我不偷懒,可是整整一天只改了五页,还需要再修改。”

在写《婀娜小传》时,托尔斯泰前后竟修改了上百次。《婀娜小传》要在报

纸上发表了,托尔斯泰还要亲自校对校样。他时而在文中加标点符号,时而删改

字句、段落等。最后,那张校样被改得不可辨识。幸好他的夫人是个认真细致的

人,也习惯了看丈夫写的手稿和惯用的符号,便彻夜不眠地替他誉清。

第二天早晨,当他的夫人准备把整洁的清样拿去印刷时,托尔斯泰又把清样

拿回房间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稿子又几经删改,比原来的校样改得更乱。

他的夫人只得再誉写一次。托尔斯泰抱歉地说:“真对不起,稿子又被我弄糟了,

我不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复明天,有时甚至延迟几个星期或几

个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看一下,每次都要改几个字,他的夫人只好一次次誉

写。有时稿子已经发出去了,他觉得有几个字不妥,便打电报去,嘱咐编辑代他

改正。

2、任务/问题驱动:

例文点评,引导修改。

(1)师生共评优秀习作,交流借鉴。

①课件出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②指名读习作,再全班齐读习作中优美的句子。

③交流值得借鉴的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

(2)对照清单,同桌互改。(课件出示清单)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发表习作,欣赏交流。

(1)择优发布在班级展示栏中。

(2)课下组织欣赏佳作。

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写作有据可依。先展示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去学习借

鉴,再引导学生品读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4、总结提升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

的感受。三年级习作刚起步,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为保护学生

习作的兴趣,不宜拔高要求。

5、引导实践/延伸拓展/课后作业:

课后完成习作练习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

投掷”等9个词语。

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4.能仿照例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仿照例句,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背诵词。

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三)教学方法:

引导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导入:

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标题。

2、任务/问题驱动:

课件出示: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①各小组回顾交流学习《燕子》一课所得:你从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

了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交流。

③围绕课本句子旁的泡泡,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句子的画面之美。

3、深度经历/深入研读/重点突破/深度训练:

火眼金睛,归类识字

1.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内容。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②指名读,教师进行正音。提醒学生注意:“掷”读zhi,是翘舌音;“缭”

读IOdo,不要读成Iido。

(2)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2.归纳整理。

(1)观察所有的生字,观察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有什么联系。请

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2)观察每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三行字的偏旁分别为提手旁、绞丝旁、

贝字底)

(3)理解词语意思。

①看动作猜词语。教师表演动作,学生猜词。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大都是

表示人的动作。

②看图猜词语。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猜词。偏旁是绞丝旁的字,大多与丝线

有关,有缠绕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