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基础知识二)-12-古诗词积累_第1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基础知识二)-12-古诗词积累_第2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基础知识二)-12-古诗词积累_第3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基础知识二)-12-古诗词积累_第4页
小升初语文知识训练(基础知识二)-12-古诗词积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古诗词积累

基础题

第I卷

一、选择题

1.句子训练营。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壮丽的山川;②中华少年的英姿;③东方文化的美丽;④中华少年的誓言。

(1)碧波环抱的宝岛,苍苍茫茫的草原。()

(2)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3)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

(4)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2.下列每小题表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用“J”画出。

(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A.李贺B.杜甫C李白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作者是:

A.萧红B.巴金C鲁迅

(3)《马诗》中的诗句是:

A.随风潜入夜B.何当金络脑C.峨峨兮若泰山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轻诺必寡信”出自().

A.《论语》B.《老子》C.《庄子》D.《礼记》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苏轼B.岳飞C.陆游D.辛弃疾

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季节是()

A.春B.夏rC.秋D.冬

4.()不是词牌名。

A.满江红B.天净沙C.西江月D.水调歌头

4.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2)重阳(3)端午(4)除夕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出自骆宾王的《滕王阁序》。

6.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7.下列诗句中不是送别诗句的是第()句。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下列诗句中咏梅的诗句是()。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9.选择题。

1.下列属于汉乐府的是()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D.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下列词人,属于豪放派的是()

A.辛弃疾B.柳永C.秦观D.晏殊

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

4.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下句是()

A.轻舟已过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5..下面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A.春潮带雨晚来急B.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来江水绿如蓝D.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氤”这里的“三父子”指的()

A“苏洵、苏轼、苏辙B.曹操、曹丕、曹植C.班彪、班固、挺超

7.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

A.红色B.花C.树叶D.树枝

8.下列写月的诗词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9.下面诗句属于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A.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下面对诗句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夏)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秋)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10.下列诗句中不是送别诗句的是第()句。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下列诗句中咏梅的诗句是()o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1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轻诺必寡信”出自()o

A.《论语》B.《老子》C.《庄子》D.《礼记》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A.苏轼B.岳飞C.陆游D.辛弃疾

3.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A.春B.夏C.秋D.冬

4.()不是词牌名。

A.满江红B.天净沙C.西江月D.水调歌头

13.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2)重阳(3)端午(4)除夕

14.下列诗句中表示的节令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午节④元旦

B.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旦

C.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

D.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

二、填空题

15.巧用数字。

(1)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春晖。

(4)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5)桃花潭水深()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根据语境,填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

两句诗“,”强调习作的心灵放飞是情

感的释放,写法的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们的心抛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

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

“,”呀!

(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如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

的抚慰下吐芽,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7.根据语境,填诗句。

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

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18.填数字,学古诗。

(1)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杜牧《山行》)

(3)谁言寸草心,报得()春晖。(孟郊《游子吟》)

(4)白发()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9.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补充诗句,在括号里填上花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一一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o——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一一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一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一处开。一一黄巢《题菊花》

唯有()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一刘禹锡《轻肥》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一一王淇《春暮游小园》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向日倾。一一司马光《客中初夏》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一一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1.填空。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北国风光,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

时的()心情,后两句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感人的()

诗。

《赠汪伦》是()代诗人()的诗,作者用()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

谊。

22.核要求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全诗表现了诗人的。

(2)诗人用霜天月落、乌鹊凄啼、、、、等景色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秋夜江景图。

(3)“,”一句将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成为千古名句。

23.你能说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A.李延年B.李龟年C.崔九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26.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L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北

2.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二

3.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

2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L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

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的春风里,在()的暴雨里,在

深秋的()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

无日不(),

2.大自然多像一位()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的胸怀,()的森林是她

飘逸的长发,()的太阳是她()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的絮语。

3.走进课文,我们跟着作者认识了一些伟大的人物,有被日本人民称为“()”的

聂荣臻将军;有被称为“()”的莫泊桑;《夹竹桃》的作者是()他曾被誉为“学

界泰斗”。

4.一些古诗词在写景状物的同时,也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意志。张志和《渔歌子》中

的“西塞山前白鹭飞,()”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赞美;《马诗》中的“(),快走

踏清秋”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表

现的是诗人坚守高洁的情操;《夏日绝句》中的“(),死亦为鬼雄"则让我们感受到

李清照的一腔正气和爱国情怀。

28.补充下列古诗词。

1.众鸟高飞尽,。

2.湖光秋月两相和,O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

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也傍桑阴学种瓜。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鳏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

29.名句积累。

1.不经一事,。

2.宝剑锋从磨砺出,。

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

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

4.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

也就迎刃而解,这真可谓""(填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30.当我们即将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觉得难以报答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代诗人的《―》。

3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2.如果有人浪费粮食,我们可以用代诗人的诗句

“两句诗来劝导他。

33.《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气概的诗句

是:“,J

34.开发大西北,我们实现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

古人吟唱的“,,”

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用《敕勒川》中的诗句填写)

35.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海上生明月,。

2.不敢高声语,.

3.我劝天公重抖擞,«

4.空山不见人,.

5.,,风吹草低见牛羊。

6.孤舟蓑笠翁,。

7.渭城朝雨泡轻尘,.

8.世事洞明皆学问,O

9.篱落疏疏一径深,。

10.日照香炉生紫烟,。

11.,不及汪伦送我情。

12.孤帆远影碧空尽,。

13.,树阴照水爱晴柔。

14.春种一粒粟,。

15.,忙趁东风放纸莺。

16.牧童骑黄牛,。

17.知有儿童挑促织,。

18.窗含西岭千秋雪,。

19.在课内课外,你一定学了不少古诗词,请你用积累的古诗句来表达下面的各种感情。

(1)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美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名句积累。

L_芳草萋萋鹦鹉洲。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刻画

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37.漫步古诗园。春雨沙沙,望着草色青青,想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1)”;绿树成阴,听着黄鹏声声,想到《三衢道中》的诗句“(2),

添得黄鹏四五声”;我会用《观书有感》中的“(3)?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母校的同学

们做实践的主人;我会用《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4)”鼓励地震灾区的小

伙伴去做生活的强者。

38.“卜算子”这个词牌名中“卜”的读音是,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39.《浣溪沙》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唱黄鸡的意思是

40.日积月累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句描写的时间是,地点是

-闲人少的原因是«

2.《牧场之国》让我们看到了荷兰_________、、组成的自

然和谐的景观。

3.,子规声里雨如烟。

4.竹外桃花三两枝,0

5.采菊东篱下,.

6.人闲桂花落,。(王维)

7.,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8.鹅湖山下稻粱肥,。(王驾)

9.独出前门望野田,。(白居易)

10.《渔歌子》这首词是代诗人所作。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41.补全下列诗句、俗语或谚语。

(1)粉骨碎身全不怕,O

(2),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3)少壮不努力,。

(4)遥知兄弟登高处,o

(5)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

(6)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

(7)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

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格言警句)

(8)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42.填写名言诗句。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是孔子对学与

思的思考。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教育我们要把所

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

爱国之情。

(3)小华很不珍惜时间学习,可用这句谚语劝他。

(4)我们即将毕业,面对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心中非常留念,想对他们说“,”。(填

一句诗)

三、语言表达

43.花丛觅诗。

(1)竹外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____。(王淇《春暮游小园》)

(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_____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李白《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

提升题

第∏卷

一、书面表达

44.按要求默写诗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2)接天莲叶无穷碧,o(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示儿》一诗中,写明作者心事的诗句,。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这使我们想起两句途

45.文学文化常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

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句诗出自古诗,作者是朝诗人。全诗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6.《将相和》一文记叙了、、

46.诗词、名言、歇后语,认真填空真有趣。

(1)青碧笠,绿蓑衣,。

(2)—,任尔东西南北风。

(3)_,疾恶如仇。

(4)在句中填上合适的歇后语:“老师马上要公布新一届班委会名单了,我心里十分紧

张,犹如—J

(5)洛阳亲友如,一片冰心在。

(6)我劝天公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人才。

(7)不要人夸,只留清气。

47.(1)童真童趣:,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

(2)真挚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

(3)正直做人:,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

(4)古今贤文:,乐以忘忧;从善如流,。

二、连线题

48.给下面的诗句和作者连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不拘一格降人才杜甫

千磨万击还坚劲自在娇莺恰恰啼王昌龄

我劝天公重抖擞一片冰心在玉壶郑燮

留连戏蝶时时舞任尔东西南北风龚自珍

49.连线题。

(1)作者我知道O

吴承恩古希腊大学者

苏格拉底“学界泰斗”

莫泊桑明代小说家

季羡林法国著名作家

(2)诗句我会连

赤日炎炎春露似真珠月似弓

鸟语花香夏草色遥看近却无

粉妆玉砌秋映日荷花别样红

枫叶似火冬北风吹雁雪纷纷

三、古诗阅读

5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指的是()。

A.端午节B.重阳节C.春节

5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谢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雨》

参考答案

1.【答案】(1)①(2)。④(3)②(4)③

【解析】

(1)景色代表山川。

(2)雏鹰比喻少年。

(4)中国传统的节日,表示文化。

2.【答案】⑴B(2)C(3)B

【解析】

试题分析:(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句的作者是:鲁迅(3)《马诗》中的诗句是:何当金络脑

规律总结: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

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

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3.【答案】(DB(2)B(3)D(4)B

【解析】

试题分析:(1)“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是老子的名言,出自《老子》。(2)“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全诗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

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

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

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雪,冬天的景色。(4)A.

满江红C.西江月D.水调歌头这三个都是词牌名,只有B不是。

4.【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从''桂花"、“月明"、"秋思''等词可以看出是秋天,下面的选项中只有(1)

中秋是在秋天,所以选择(1)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选项考察对诗人李白与词人李清照的了解。C选项考察律诗的相关知识。

错误的是D选项,“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应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④句分别有“小荷”“荷花”“荷花”这些关键词。③⑤句描写的是菊花。

①选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意思是: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

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②宋代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碧伞:指荷叶。这

两句大意是:天已入暮,署气未减,荷花还在热得发愁,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盖的碧绿

的荷叶之中。③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

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④选自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意思是: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⑤选自唐代

元稹《菊花》,大意是: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7.【答案】④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为: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句出自李白《赠汪伦》,原文为:李白乘舟

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出自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原文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上三首皆为唐朝送别诗代表作。④出自

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原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

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送别无关。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咏梅的诗句很多。第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句诗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

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第三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

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第四句诗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

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第五句出自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

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一首写菊花的诗。

9.【答案】LC2.Λ3.B4.B5.C6.ʌ7.B8.C9.A10.B

【解析】

试题分析:1.A.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意思是:空空的山野里看不见人,但是

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人说话的声音。B.出自《三字经》,意思是: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

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C.出自两汉时期的《长歌行》,意思是: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D.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

意思是: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到了青云之上。故答案为C。2.A.辛弃疾,两宋时期

豪放派代表人物。B.柳永是婉约派代表诗人。C.秦观是婉约派代表诗人。D.晏殊是婉约

派代表词人。故答案为Ao3.A.张养浩,元代散曲家。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B.马

致远,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C.元好问的代表作《小重山》。故答案为B。4.A.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

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

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B.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C.出自宋代词人晏

殊的《浣溪沙》。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译文:花儿总要凋落是让

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故答案为B。5.A.出自唐代诗人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因傍晚下了

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

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B.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诗句:竹外桃花三两

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译文: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

最先感觉到。C.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译文: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

绿。D.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译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

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故答案为C。6.“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生长于蜀地

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名

列“唐宋八大家”。“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

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三班”指班彪、班

固、挺超,是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名家。故答案为A。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

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故答案为B。8.A.出自唐朝诗人

杜牧的《泊秦淮》。《泊秦淮》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时所作,诗人听见歌女唱《玉

树后庭花》,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译文: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

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和白沙。B.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李白在听到王昌龄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下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译文: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C.出自宋代词人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丙辰年的中秋节,苏轼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

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D.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译文: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故答案为C。9.A.出自唐朝诗人李涉的《岳阳

别张祜》。译文:(年轻人)要努力向着理想前程奋勇前进,不要像老来一事无成的人那

样只知道空叹息,因为到那时叹息也是没有用的。B.出自宋代诗人牧童的《答钟弱翁》。

译文:放牛一天,回来后饱餐一顿,累了,在明月朗照下不脱蓑衣便酣然睡去。无忧无

虑,天真无邪。C.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

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D.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

林寺桃花》。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

刚盛放,浓艳欲滴,妩媚动人。故答案为A。10.A.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景色最美,风光与其他

季节不相同。B.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译文:停下车来,

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C.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暮江吟》,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译文:让人怜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

样闪亮,月亮弯得像弓一样。D.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

的是春天的景色。译文:春天到了天气转暖,这时候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由于雨很细

很密,所以落到地上,就感觉软绵绵的,大地是慢慢被滋润的,春天的小草刚发一点小

芽,是淡绿色的,而且也很疏,远看一片草可以看到成片的绿色,但如果近看,就不明

显了。故答案为B。

10.【答案】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内容主题认知,明确各选项诗句主旨,即可作答。①句出自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为: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句出自李白《赠汪伦》,原文为:李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原文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以上三首皆为唐朝送别诗代表作。④出自宋代

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原文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

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送别无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要正确解答,首先是要熟记古诗同时要

按不同意象、事物来给古诗分类,然后根据积累,选择出正确答案。关于咏梅的诗句很

多。第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二句诗出自晚唐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

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第三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

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第四句诗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

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第五句出自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

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一首写菊花的诗。

12.【答案】(I)B(2)B(3)D(4)B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做这类题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也可以用排除法。

(1)“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是老子的名言,出自《老子》。(2)“三十年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全诗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

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雪,冬天的景色。(4)A.满江红C.

西江月D.水调歌头这三个都是词牌名,只有B不是。

13.【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要正确解答此题,可以用分析重点词句入手。从“桂花”、“月明”、“秋思”

等词可以看出是秋天,下面的选项中只有(1)中秋是在秋天,所以选择(1)

1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略

15.【答案】(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对古诗句积累运用并正确书写能力的考查。

16.【答案】(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对古诗积累运用能力的考查。首先要抓住题眼,所填的内容必须是古诗句。其

次就是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积累了。古诗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7.【答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解析】对诗句的积累并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首先要抓住题眼,所填的内容必须是诗

句。其次是理解语段的意思,所写诗句要符合语境。诗句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

养,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提升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18.【答案】(1)-(2)二(3)三(4)三千(5)八十

【解析】填数字补充古诗。首先要抓住题眼,所填的字必须是数字。其次就是考查学生

对古诗句的积累了。古诗词的积累和运用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有着

重要的作用。

19.【答案】(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

柳斜。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解析】对古诗词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要做到正确规范

书写每一个汉字。

20.【答案】荷花菊花杏花梨花菊花牡丹海棠葵花梅花

【解析】考查日积月累。生活中注意观察,注意积累,注意加强对植物、动物等的了解

已积累写作素材。

21.【答案】

高适依依不舍安慰鼓励离别诗

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课内古诗的背诵默写,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是识记。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2.【答案】(1)张继客旅愁思

(2)江边枫.叶渔船灯火城外寺庙半夜钟声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考查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23.【答案】(1)柳树(2)枫树(3)瀑布(4)石榴

【解析】考查基本的常识,看符合哪种景物的特点。

24.【答案】B

【解析】

这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的名句,全诗如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

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只要能完整准确地背诵这首诗歌,解题就很

容易了。

2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6.【答案】(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3)留

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句的情境中有“月夜”“桂花”两种事物,可以联想到“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第二句的情境中有“寄情大自然"''挺拔苍劲的竹子”的提示,可以想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诗句;第三句的情境中有“花蝶相戏”的提示,

可以联想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7.【答案】

1.悄悄地和煦盛夏清冷茂盔衰败迎风吐艳

2.伟大宽广茂密温暖明亮甜蜜

3.中日友谊的使者短篇小说之王季羡林

4.桃花流水鳏鱼肥何当金络脑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

【解析】

试题分析:《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1小题是第四自然段中的一部分,写的是

夹竹桃默默开花的样子,不张扬的个性。2小题是文章《孔子游春》中的一部分,形象

地写出了大自然的样子。3小题是对课文内容和名家名篇的考查,需要学生熟悉课文内

容。4小题是对古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识记的考查。

28.【答案】(1)孤云独去闲(2)潭面无风镜未磨(3)日出江花红胜水春来江水绿如

蓝(4)童孙未解供耕织(5)青磐笠绿蓑衣

【解析】

试题分析:(1)句选自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2)句选自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句选自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

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4)选自范大成《四时田

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J(5)选自张志和《渔歌子》,“青箸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9.【答案】⑴不长一智(2)梅花香自苦寒来⑶天下谁人不识君(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试题分析:(3)题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向西出阳关后就没有老朋友了。表达

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高适《别董大》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的是虽与

友人分别,但是洋溢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情感。(4)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蕴含在绝望时,又生出新的希望的哲理,常用来鼓励失望,悲观的人。

30.【答案】唐孟郊游子吟

【解析】

试题分析:《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

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

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原文: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为即将远

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

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31.【答案】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

试题分析:《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

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

结论。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

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

庐山之中。

32.【答案】唐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

试题分析:《悯农》的作者是李绅,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诗人

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

历,每一粒都是那么地辛苦。

33.【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试题分析:《望岳》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

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泰山呵,

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

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

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

遗!最后两句话最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气概。

34.【答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

试题分析:《敕勒川》,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全诗寥寥二

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尤以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

草低见牛羊”著名。歌辞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成为妇

孺皆知的名句。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

草低见牛羊。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

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

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5.【答案】

1.天涯共此时

2.恐惊天上人

3.不拘一格降人才

4.但闻人语响

5.天苍苍;野茫茫

6.独钓寒江雪

7.客舍青青柳色新

8.人情练达即文章

9.树头花落未成阴

10.遥看瀑布挂前川

11.桃花潭水深千尺

12.惟见长江天际流

13.泉眼无声惜细流

14.秋收万颗子

15.儿童散学归来早

16.歌声振林槌

17.夜深篱落一灯明

18.门泊东吴万里船

19.(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解析】

试题分析:1.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

亲人而写的。诗句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可以看到海上升起那明明的圆月。全诗为: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

手赠,还寝梦佳期。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

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

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句的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

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全诗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

年死气沉沉的社会氛围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

好,大得要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诗句的意思是: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