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_第1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_第2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_第3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_第4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2014-12-25一、概述1.1基本概念●萃取(extraction):

●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参与溶质分配的两相不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萃取原理物理萃取化学萃取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萃取法的分类:1896年荷兰微生物学家Berjerinck发现琼脂水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或明胶水溶液混合时形成双水相现象。1.2

发展历程1956年瑞典Land大学的Albertsson教授及其同事开始对水相系统研究。测定了许多双水相系统的相图,考察了蛋白质、核酸、病毒、细胞及细胞颗粒在双水相中的分配行为,为双水相萃取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只局限于实验内的测定和理论研究。1.3

双水相概念将两种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时,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体系自然地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二.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及流程

2.1原理

一定条件下,水相也可以形成两相甚至多相。所以有可能将生物活性物质(水溶性的酶、蛋白质等)从一个水相转移到另一个水相中,从而完成分类任务。

因此双水相萃取与溶媒萃取的原理相似。当两种高聚物水溶液相互混合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互不相容(imcompatibility)复合凝聚(complexcoacervation)完全互溶(completemiscibility)2.1.1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聚合物之间的不相溶性,即聚合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表面性质、电荷作用、氢键、离子键、环境因素等),相互间无法渗透,分为两相。●两种聚合物水溶液的水溶性有差异,混合后发生相分离,并且水溶性差别越大,相分离的倾向越大。●加入盐分,由于盐析作用,聚合物与盐类溶液也能形成两相。2.1.2

双水相体系的分类双聚物:PEG/DEX、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聚丙二醇/葡聚糖、聚丙二醇/甲氧基乙二醇等聚合物-低分子物质的化合物:2.1.3

分配系数●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时,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各种阻碍作用的存在,物质分配不同,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K=C上/C下C上和C下分别为被分离物质在上、下相的浓度。分配系数K等于物质在两相的浓度比,由于各物质的K不同,可用双水相萃取体系对物质进行分离,其分配情况服从分配定律。其中上下相组成分别为T和B,T和B量的遵循杠杆定律:即T和B相质量之比等于系线上MB与MT的线段长度之比。2.1.4

相图●

图1是典型的高聚物-高聚物-水双水相体系的直角坐标相图。两种聚合物A、B以适当比例溶于水就会分别形成有不同组成密度的两相。轻相组成用T点表示,重相组成用B点表示。曲线TCB称为结线,直线TMB称为系线。结线上方是两相区,下方为单相区。2.2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1)目的产物的萃取(2)PEG循环(3)无机盐的循环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Ionicliquidsaqueoustwo-phasesystem,ILATPS)通常由一种有机盐(亲水性离子液体)、一种无机盐(如磷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和水形成,它综合了离子液体和双水相体系的优点。3.1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

Gutowski等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离子液体双水相的概念,研究发现了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Cl和水合磷酸钾可以形成上相富集离子液体和下相富集磷酸钾的双水相体系,并且证明这一双水相体系可能在分离萃取上有极好地应用前景。1)体系易于放大,各种参数可以按比例放大而产物的回收率并不降低,这点对于工业应用尤为有利;2)体系内传质和平衡速度快,回收率高,可达到90%以上,比起其他的一些分离过程,其能耗小;3)体系的相间张力大大低于有机溶剂与水的相间张力,分离条件温和,因而能保持绝大部分生物分子的活性;4)操作条件温和,整个过程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5)离子液体的蒸汽压几乎为零,不会出现像有机溶剂那样因挥发而引起环境问题;6)与传统的高聚物双水相相比,可更好的控制乳化现象。3.1.1特点3.2两水相反应器在两水相系统中进行转化翻译功能,如酶促反应,可以把产物移入另一相中,消除产物抑制,因而提高了产率。这实际上是一种反应和分离耦合的过程,有时也成为萃取生物转化;如果发生的是一种发酵过程,则也称为萃取发酵,因此此时也可以把两水相系统称为两水相反应器。3.3进行两水相生物转化反应需满足以下条件●催化剂应单侧分配;●底物应分配于催化剂所处的相中;产物应分配在另一相中;要有合适的相比。如产物分配在上相中,则相比要大,反之则相比要小。由于这些条件很难同时满足,并且分离理论还不完善,因此常需要根据试验选择最优系统和操作条件。3.4采用双水相系统进行生物转化反应的优点: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不需载体,不存在多孔载体中的扩散阻力,故反应速度较快,生产能力较高;生物催化剂在两水相系统中较稳定;两相间表面张力低,轻微搅拌即能姓曾高度分散系统,分散相液滴在10μm以下,有很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底物和产物的传递。3.5工业设备

在萃取过程中,要求在萃取设备内两相能密切接触并伴有较高的湍动,以实现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尔后,又能使两相较快的分离。但是,由于两相间的密度差较小,实现两相的密切接触和快速分离有一定的困难。根据两相接触方式,萃取设备分为逐级接触和微分接触式两种;根据有无外功输入分为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种。3.5.1原则①当两相流量相差很大时,将流量大的选做分散相可增加相际传质面积。但是,若所用的设备可能产生严重轴向返混时,应选择流量小的作分散相,以减小返混的影响。②在填料塔、筛板塔等萃取设备中,应将润湿性差的液体作为分散相。③当两相粘度相差较大时,应将粘度大的液体作为分散相,这样液滴在连续相内沉降(或升浮)速度较大,可提高设备生产能力。④为减小液滴尺寸并增加液滴表面的湍动,对于界面张力梯度大于零的物系,溶质应从液滴向连续相传递。⑤为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操作,应将成本高的和易燃易爆的液体作为分散相。产生分散相的动力微分接触式逐级接触式重力差喷啉塔、填料塔筛板塔、流动混合器机械搅拌转盘萃取塔、搅拌萃取塔、振动筛板塔混合澄清器脉冲脉冲填料塔、脉冲筛板塔脉冲混合澄清器离心力作用连续式离心萃取器逐级式离心萃取器为防止分散相液滴过多聚结,可增加塔内流体的湍动,即向填料提供外加脉动能量,造成液体脉动,这种填料塔成为脉动填料塔。但须注意,向填料塔加入脉动会使乱堆填料趋向定向排列,导致沟流,从而使脉动填料塔的应用受到限制。

脉动填料塔

筛板萃取塔

塔体内装有若干层筛板,筛孔直径比气-液传质的孔径有效。工业中所用孔径一般为3~9mm,孔距为孔径的3~4倍,板间距为150~600mm。如果选轻相为分散相,则其通过塔板上的筛孔而被分散成细滴,与塔板上的连续相密切接触后便分层凝聚,并聚结于上层筛板的下面,然后借助压强差的推动,再经筛孔而分散。重液相经降液管流向下层塔板,水平横向流到筛板另一端降液管。两相如是依次反复进行接触与分层,便构成逐级接触萃取。如果先重相为分散相,则应使轻相通过盛液管进入上层塔板。筛板萃取塔内由于塔板的限制,减小了轴向返混,同时由分散相的多次分散和聚结,液滴表面不断更新,使筛板萃取塔的效率比填料塔有所提高,再加上筛板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处理腐蚀性料液,因而在许多萃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转盘萃取塔

在塔体内壁上按一定距离装置若干个环形挡板,固定环使塔内形成许多分开的空间。在中心轴上按同样间距安装若干个转盘,每个转盘处于分割空间的中间。转盘的直径小于固定环的内径,以便于装卸。固定环和转盘均有薄平板制成。转盘随中心轴做高速旋转时,对液体产生强烈的搅拌作用,增加了相际接触面积和液体的湍动。固定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轴向返混,因而转盘塔的效率较高。

转盘萃取塔填料转盘塔3.5.5结构及特点

1.塔身即萃取塔中间段是直立圆筒,也可根据萃取规模的大小设计成不同大小的不锈钢材料或高硼硅玻璃。

2.萃取塔内构件及管道均由不锈钢材质制作。

3.该萃取装置清洗简便,适合于粘度大的有机混合物。

四、双水相萃取的研究及应用1、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2、在天然产物中提取小分子物质方面的应用3、在医药行业的应用4、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5、在手性分子识别分离方面的应用6、在生物合成方面的应用7、在测定方面的应用8、在贵金属分离方面的应用4.1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4.2在天然产物中提取小分子物质方面的应用

天然产物中存在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小分子物质,但是提取一直以来都是高投入低回收,目前许多活性物质大多数是利用化学合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化学合成物质的效果和天然活性成分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同时达到高提取率和高纯度的方法,以降低成本“目前有很多关于双水相分离纯化活性小分子的研究。如:①用C2H5OH/磷酸盐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从乌拉尔甘草提取液中分离甘草酸。②用(NH4)2SO4/C2H5OH双水相体系结合超声提取丹参中的紫草酸

B。4.3

在医药行业的应用4.4

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往往既含有大量的对环境污染性极大的物质,如酚类物质及一些镉等金属污染物,也含有一些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物质,所以对废水的处理意义重大,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①用正交实验优化1-propanol/(NH4)2SO4双水相体系去除医药、橡胶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的对氨基酚。②利用1-propanol/(NH4)2SO4双水相体系除去电镀废水中镉缔合物。4.5

在手性分子识别分离方面的应用手性分子,是化学中结构上镜像对称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手性分子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所以获得药物的单一旋光手性化合物意义重大。目前,利用双水相分离手性分子达到了较高水平。如:①用含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PEG2000/(NH4)2SO4双水相体系手性萃取拆分扁桃酸外消旋体。②用含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和HP-β-环糊精的PEG/

(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苯丙氨酸对映体。4.6

在生物合成方面的应用4.7在测定方面的应用①用C2H5OH/(NH4)2SO4双水相体系以及分光光度法测定粮食中微量钼。②C2H5OH/(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荧光法测定α-萘乙酸。③用2-propanol/(NH4)2SO4双水相体系选择性分离富集维生素B12。4.8在贵金属分离方面的应用五、不足之处(1)双聚合物体系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大规模的应用;

(2)体系的易乳化问题,导致萃取过程极不稳定,操作十分不方便,条件难以控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