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题型汇编-01选择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4/3E/wKhkGWXm3uqABhDoAAGuGOxP8oQ437.jpg)
![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题型汇编-01选择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4/3E/wKhkGWXm3uqABhDoAAGuGOxP8oQ4372.jpg)
![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题型汇编-01选择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4/3E/wKhkGWXm3uqABhDoAAGuGOxP8oQ4373.jpg)
![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题型汇编-01选择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4/3E/wKhkGWXm3uqABhDoAAGuGOxP8oQ4374.jpg)
![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题型汇编-01选择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4/3E/wKhkGWXm3uqABhDoAAGuGOxP8oQ43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西城区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
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科学家提出了高强度人造蚕丝的制备方法,用表面
活性剂C∣2H25OSOKa和NazCO?溶液使丝胶蛋白水解,然后将浓缩的丝素蛋白挤入含
Zr?+和Fe?+的溶液中凝固成纤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H23OSO3Na中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疏水基团
B.NafOs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H2OHCO;+OH
C.丝胶蛋白水解时酰胺基中C-N发生了断裂
D.含Na*或Zn”的盐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核聚变原
料的制备与核聚变的产物如图。
)、C4H
海水芈H4/
2巨大能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H互为同位素B.;Li的中子数为3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H>He>LiD.:H、:H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3.(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方程式不生砸的是
A.Na?。?与CO?反应:2Na2O2+2CO?=2Na2CO3+。2
B.粗铜精炼的阴极反应:Cu+2eΓ=Cu2+
C.SO?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SO2+2OH-=SO;'+H2O
D.CH3CH2Br与NaOH溶液反应: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4.(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海水制取Br2B.用煤制甲醇
C.用小苏打烘焙糕点D.用NaClo溶液对环境消毒
5.(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热稳定性:H2O>H2SB.还原性:I>CT
C.酸性:CF,COOH>CCl3COOHD.熔点:SiO2>CO2
6.(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实验定制备下列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制备试剂和除
杂试剂均正确的是
ab
选项气体发生装置制备试剂除杂试剂
ANH3aNHWl固体+Ca(OH),固体碱石灰
BCl2cMno2+浓盐酸NaOH溶液+浓硫酸
GCO2b大理石+稀硫酸浓硫酸
DC2H4c无水乙醇+浓硫酸NaOH溶液
A.AB.BC.CD.D
7.(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科学家合成了检测CN-的荧光探针A,其结构筒式
如图。
下列关于荧光探针A分子的说法不氐碰的是
A.不存在手性碳原子B.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C.能与饱和淡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Imol探针A最多能与3molNaOH反
应
试卷第2页,共16页
8.(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基态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t,Z是
第四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氐琥的是
A.χγ?的电子式:6:C:6:
B∙X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GSE3lf∣t∣I
Is2s2p
C.4丫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
D.W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9.(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项
证明NaQO,溶液中存在向含有酚醐的Na2CO3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至
A
COj的水解平衡过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常温下,用试纸测定溶液和
比较H^SO,和CH’COOH的PHNa2SO3
B
酸性强弱CH,COONa溶液的PH
制备()胶体
CFeOH3向NaOH溶液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热
检验蔗糖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取少量蔗糖水解液,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
D
产物加热
A.AB.BC.CD.D
10.(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近期,科学家研发了“全氧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
下。
阳离子阴离子
交换膜交换膜
下列说法不生理的是
A.电极a是负极
B.电极b的反应式:C>2+4e-+2H2θ=4OH-
C.该装置可将酸和碱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酸性条件下O2的氧化性强于碱性条件下0?的氧化性
11∙(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得新型的可化学循环的高分子材料,
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硼的是
A.反应①中,标记*的碳原子被还原
B.可用银氨溶液检验化合物HI中的官能团
C.反应②和反应③都发生了乃健的断裂
D.聚合物IV可以通过水解反应降解为小分子
12.(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探究CU与Fe(NO3%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IomLO.2mol∕LFe(No3入溶液(pH≈l)中加入O.lgCu粉,振荡后静置,取上层
清液,滴加K3[Fe(CN%]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6h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实
验过程中未见有气泡产生,溶液的PH几乎不变。
实验②:在密闭容器中向IOmLO.6mol∕LHNo3溶液中加入O.lgCu粉,IOh后溶液变为
淡蓝色。
实验③:在密闭容器中向1OmLo.6mol∕LHNO3溶液中分别加入01gCu粉和0.1gFeSO4固
体,0.5h溶液变黄,3h溶液变为黄绿色。下列说法不氐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Cu+2Fe3+=Cu2+÷2Fe2+
B.推测实验②的离子方程式是:3Cu+2NO;+8H+=3Cu2++2NO↑+4H,O
C.对比实验①和②,①中溶解CU的主是NO;(H+)
D.对比实验②和③,HNo3与Fe"反应的速率大于HNO3与CU反应的速率
试卷第4页,共16页
13.(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实验I浑浊不消失,实验II和In中浊液变澄清。
4..⅞,IlIVIII
一由和络“
2mLNaIICO.2mLMfKτ>.2mL3KXh
注源<pH4∣浊/“HlO
下列分析不正硬的是
+
A.NaHCO3浊液中:c(Na)>c(HCO;)>c(H2CO3)>c(CO^)
B.实验H中NHQ溶液抑制了HCO;的水解
C.实验田中发生了反应:2NaHCO,+2NH3∙H2Oɪ(NH4)2CO,+Na2CO3+2H2O
D.以上实验说明NaHCO3溶液中HCO;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
14.(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中国科学家首次用C60改性铜基催化剂,将草酸二甲酯
加氢制乙二醇的反应条件从高压降至常压。草酸二甲酯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CH3OOCH2COOCH3(g)+2H2(g)CH3OOCCH2OH(g)+CH3OH(g)
①
草酸二甲酯乙酸二甲酯
②CHQoCeHqH(g)+2H式g).HOCH2CH2OH(g)+CH,OH(g)
③HOCH2CH2OH(g)+H2(g)C2H5OH(g)+H2O(g)
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时间内温度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
^二醇
降
潮
盖
乙醇酸甲酯/
%、
∖醇
450460470480490
温度/K
〃(生成B所用的草酸二甲酯)。
已知I:i.物质B的选择性S(B)=〃(转化的草酸二甲酯)X100%
ii.450~500K,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乙二醇适宜的温度范围是470~480K
B.实验条件下反应③的活化的最高,升温更有利于反应③
C.减压可提高乙二醇的平衡产率
D.铜基催化剂用C60改性后反应速率增大,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压强
15.(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将氧化还原反应拆解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析过程,
蕴含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是
A.分与合相结合B.量变与质变相结合
C.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D.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
16.(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3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B.SCh的VSEPR模型:
7\\\
C.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5f.W2”X1X)5
..]一
D.HCl的形成过程:1∣∙十.c∣:-------AH+:CI:
..,•
17.(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事实不能直接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是
A.化合物ICl中I为+1价B.第一电离能:B>A1
C.沸点:CS2>CO2D.热稳定性:NH3>PH3.
18.(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高血压药物左旋氨氯地平的
分子具有手性,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左旋氨氯地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ɑ
H,Cx>rx'CH,(XH.Π∣.NII,
H
A.分子中含有酯基
B.酸性条件下的所有水解产物均能与NaHCC)3溶液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有手性异构体
试卷第6页,共16页
19.(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向含HCN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K2CO3可制备
K4[Fe(CN)6],反应如下:6HCN+Fe+2K2CO3=K4[Fe(CN)6]+H2↑+2CO2↑+2H2Oo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依据反应可知:Ka(HCN)>Kai(H2CO3)
B.HCN的结构式是H-C三N
C.反应中每ImOIFe转移2mol电子
D.[Fe(CN)/中Fe?+的配位数是6
20.(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项
A制备无水FeCl3固体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
检验浓HzSCU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含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
B
有还原糖Cu(OH)2.加热
C配制IL1.0mol∕LNaCl溶液将58.5gNaCl固体直接溶于IL水中
D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测0.Imol/LCH3C00H溶液的PH
A.AB.BC.CD.D
21.(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工业合成乙醇的反应:C2H4(g)+H2O(g)C2H5OH(g)
ΔH<O,在催化剂、260-290°Co和约7MPa的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循环使用乙烯是为了提高乙烯的利用率
B.原理分析表明合成时压强越大越好,但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安全、成本等因素
C.其他条件不变时,投料比n(H2θ):n(C2H4)越小,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大
D.寻找高活性的催化剂是研究该反应的重要方向
22.(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在卤水精制中,纳滤膜对Ca2+、Mg2+有很高的脱除率。
一种网状结构的纳滤膜J的合成路线如图(图中3表示链延长)。
已知:H,+-NH----3_›Il+HCl
-C-Crl12—C—N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J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MP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C.J具有网状结构与单体TMC的结构有关
D.J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
23.(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在常温下,向30mL0.1mol/LNH4C1溶液中加入
O.Imol/LCH3COONH4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CH3COONH4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如图。
已知:CH3COONH4溶液的PH约为7。
CHCoONlL溶液的体枳∕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1溶液中存在:c(NH:)>c(C∣-)>c(H+)>c(OH-)
B.0.1mol∕LCH3COONH4溶液中的C(NH;)比O.ImolZLNHCl溶液中的大
C.如图说明NH4CI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溶液的PH变化是NH;浓度改变造成的
24.(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某小组探究NA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如图。③中
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白烟。
试卷第8页,共16页
KMnO4
稀硫酸铜粉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②中只有NFhCl不能制备NH3
___催化剂
B.③、④中现象说明③中的反应是4NH3+5θ2=^=4NO+6H2O
Δ
C.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NECl
D.一段时间后,⑤中溶液可能变蓝
25.(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实验I和实验∏中,均有气体产生。
实脸I实验U
ImL饱和1mL0.1mol'L
彳
NaHCOl^⅛Bad.∙.
712ml.0.1mol7L2mLO.Imol/L
z,溶液
ɪfNaHSO(PHF)NaHso,溶液(pH=4)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中:C(SO;-)>C(H2SO3)B.I中有CO2生成
C∙II中产生白色沉淀D.I和∏中溶液的PH均增大
26∙(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我国科学家采用单原子Ni和纳米CU作串联催化剂,通
过电解法将C02转化为乙烯。装置示意图如图。
n(生成B所用的电子)
已知:电解效率η(B)=×100%o
n(通过电极的电子)
9阴离子交换膜9
惰
性
电
极
b
I
KoH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B.电极b上有02产生
C.纳米CU催化剂上发生反应:2CO+6H2O+8e=C2H4+8OH-
D.若乙烯的电解效率为60%,电路中通过Imol电子时,产生0.075mol乙烯
27.(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某小组探究CU与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实验结
果如表:
厂试机
SI
Γ^^>0.5gCu
30%HQ?溶液
实
试剂a现象与结果
验
IOh后,液体变为浅蓝色,将铜片取出、干燥,铜表面
I
附着蓝色固体,成分是CU(OH)2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深蓝色,将铜片取出、干
II8mL5mol∕L氨水
燥,铜表面附着蓝色固体,成分是CU(OH)2
8mL5mol∕L氨水和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深蓝色,将铜片取出、干
III
IgNH4Cl固体燥,铜片依然保持光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中生成Cu(OH)2的反应是Cu+H2O2=Cu(OH)2
B.由实验可知,增大C(OH-),H2O2的氧化性增强
试卷第10页,共16页
C.增大C(NH4+)有利于[CU(NH3)4∣2+的生成
D.[CU(NH3)4]2+可能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28.(2022∙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异丁醇催化脱水制备异丁烯主要涉及以下2个反应。研
究一定压强下不同含水量的异丁醇在恒压反应器中的脱水反应,得到了异丁烯的平衡产
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
%
、
糖
也
邈
⅛-b
H
≡
H
⅛
CH3CH3
①I(g)'(g)+H2O(g)ΔHι=+28kJ∕mol
CH3CHCH2OHCH3C=CH2
Kι(190°C)=104
CH3CH3
CH3II
②2I(g)∙∙CH3C=CHCCH3(g)(二聚异丁烯)
CH3C=CH2
CH3
ΔH2=-72kJ∕molK2(190°C)=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内,升高温度有利于异丁烯的制备
B.高于190C时,温度对异丁烯的平衡产率影响不大的原因是KAI。,κ2<0.1
C.190C时,增大n(H2O):n(异丁醇),不利于反应②的进行
D.若只有异丁烯、水和二聚异丁烯生成,则初始物质浓度CO与流出物质浓度C之间存
在:co(异丁醇)=c(异丁烯)+2c(二聚异丁烯)
29.(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事实与电化学无关的是
A.暖宝宝(含铁粉、碳、B.海沙比河沙混凝土C.家用铁锅生D.铁罐运输浓硫
氯化钠等)发热更易使钢筋生锈
A.AB.BC.CD.D
30.(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双氧水作消毒剂B.生石灰作干燥剂
C.碳酸氢钠作膨松剂D.氧化铁作红色颜料
31.(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H
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B.甲基的电子式:CU
h
C.乙烷的结构简式:C2H6D.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2.(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无硬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
C.NH4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D.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33.(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Co2+OH-=HeO3
B.SCh的催化氧化反应:2SCh+θ2二2SO3
C.过氧化钠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Na2O2+CO2=Na2CO3+O2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h+H20≠2H÷+CΓ+C10-
34.(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实验室可用KMnCU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在常温
下快速制备CL,反应原理为:2KMnCU+∣6HCl(浓)=5C12↑+2KCl+2MnC12+8H2θ°下列
说法不氐卿的是
A.CL是氧化产物
试卷第12页,共16页
B.浓盐酸在反应中只体现还原性
C.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Ch,转移0.2mol电子
D.反应中KMno4的氧化性强于CL
35.(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以X为原料制备缓释布洛芬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CHkf-⅛⅛→M]CH,
COOH.翱电0.N→-⅛CH,-C⅛O
X布治芬」O≡e-O-CHjCHjO-C-QlOaVvH心.
CH,<⅛,
下列说法不生硬的是
A.X不存在顺反异构
B.试剂Ia为CH3CH2OH
C.NT缓释布洛芬为加聚反应
O
布洛芬的结构简式为
D.Ho-C-CH-^^-CH2-CH-CHJ
CH,CHi
36.(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下列各项比较中,一定相等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NH;的物质的量浓度
B.相同物质的量的Na分别完全转化为Na2O和Na2O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和2-甲基丁烷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
D.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乙快和水中含有的H原子的数目
37.(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部分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可
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验证澳乙烷消去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室制乙酸乙收集NCh气酸性:碳酸>苯
为乙烯酯体酚
A
■■
ABCD
A.AB.BC.CD.D
38.(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CCh的转化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利用两种金
属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将Co2分别转化为CO和HCOOH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转化为CO的路径
o=>=o
金属催化剂
转化为HCOOH的路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为CO的路径中,只涉及碳氧键的断裂和氧氢键的形成
B.在转化为HCoOH的路径中,Co2被氧化为HCooH
C.在转化为两种产物的过程中碳、氧原子的利用率均为100%
D.上述反应过程说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39∙(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碳酸钠晶体(Na2CO3∙lOH2O)失水可得到Na2CO3H2O(S)
或Na2CO3(s),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O
B.碳酸钠晶体(Na2CO3∙IOHzO)失水不是化学变化
C.Na2CO3∙H2O(s)失水生成Na2CO3(s):ΔH=ΔH∣-ΔH2
D.向Na2CO3(s)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
40.(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丙的制备过程如下:
试卷第14页,共16页
O
O
丙
下列说法不氐阚的是
A.苯和甲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1组峰
B.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和丙
C.苯和甲反应生成乙为加成反应
D.ImoI苯最多可以和3mol甲反应
41.(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室温下向IoOmL蒸镭水中加入IgCaCo3,一段时间后
再向其中加入IomL蒸储水,一段时间后继续加入IOmL蒸镭水。该过程中电导率的变
化如下图:
已知:室温下,CaCO3的溶解度为0.0013g。
下列说法不氐理的是
A.a→b电导率上升是由于CaCO3固体部分溶解于水中
B.C和e对应的时刻分别加入了BmL蒸储水
C.c-d、e→f,电导率下降,说明CaCO3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D.g后的电导率几乎不再改变,说明CaCo3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42.(2021•北京西城・统考二模)IOe时,分别向4支小试管中滴加8滴ImoI∕LCuSθ4
溶液,再分别向其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1234
滴加NaOH溶液的量2滴6滴12滴16滴
立即观察沉淀的颜色浅绿色浅绿色蓝色蓝色
酒精灯加热浊液后沉淀的颜色浅绿色浅绿色黑色黑色
取浅绿色沉淀用蒸储水反复洗涤,加入稀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BaCL溶液,产生
大量白色沉淀。取蓝色沉淀重复上述实验,无白色沉淀。经检验,试管3、4中黑色沉
淀中含有CU0。
下列说法不氐解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知浅绿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碱式硫酸铜
B.CUSO4溶液与Nae)H溶液反应时,其相对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Δ
C.试管3、4中的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反应:Cu(OH)2=CU0+H20
D.取浅绿色沉淀再滴加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仍不会变黑
试卷第16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GR23OSO3Na中的炫基是疏水基团,磺酸基是亲水基团,A正确;
B.NagOj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碳酸根水解:COf+H2OHCO'+OH",B正确;
C.丝胶蛋白水解时酰胺基中C-N发生了断裂,C正确;
D.锌是重金属,钠不是,所以含ZM+的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含Na'的盐溶液不能使蛋
白质变性,D错误;
答案选D。
2.C
【详解】A.;H、: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Li的中子数为6-3=3,B正确;
C.氨第一电离能大于氢,C错误;
D.;H、:H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Na/)?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CO,+O2,A正确;
B.粗铜精炼的阴极反应:Cu2++2e^^=Cu,B错误;
C.少量的so?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SO2+2OH=SO^+H,O,C正确;
D.C&CH^Br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H1CH2Br+NaOH^→CH,CH2OH+NaBr,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澳,溟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符合;
B.用煤制甲醇,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
答案第1页,共15页
C.用小苏打烘焙糕点,原理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酸钠,反应过程中
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符合;
D.用NaClo溶液对环境消毒,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能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是利
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5.D
【详解】A.根据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水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A不符合题意:
B.氯和碘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B不符合题
J⅛.
忌;
C.氟的电负性比氯强,则碳氟键的极性比碳氯键的极性大,使三氟乙酸中的痰基的羟基极
性变大,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二氧化碳形成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与碳和
硅的非金属性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A.使用NK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NE采用装置a,可采用碱石灰干燥
NH3,A项正确;
B.CL会和NaOH反应,B项错误;
C.生成的CaSo4微溶,覆盖在CaCO3表面会阻碍反应进行,故应采用稀盐酸,C项错误:
D.制备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且得到的气体还需要干燥,D项错误。
答案选A。
7.D
【详解】A.该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A项正确;
B.该分子中存在-OH,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B项正确;
C.该分子具有碳碳双键,能与饱和漠水发生加成反应,Bn可以取代酚羟基邻位或对位的H,
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
D.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竣基都能和NaOH反应,Imol探针A最多能与
4molNaOH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D。
8.A
答案第2页,共15页
【分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丫、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次外层的2倍,则X为C与水;基态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则丫为O元素;
Z是第四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Z为K元素:W与X同主族,则W为
Ge元素。
【详解】A.二氧化碳是含有碳氧双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6::c::6,故A错误;
・・
B.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s22p4,轨道表示式为
E]EEtU∑□,故B正确;
Is2s2p
C.过氧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过氧根离子和钾离子的个数比为1:2,故C正确;
D.铭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碳酸根离子与钢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使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
的碱性减弱,红色变浅,选项A正确;
B.NazSCh溶液和CFhCOONa溶液的浓度未知I,应测定等浓度的盐溶液的pH,选项B错
误;
C.NaOH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选项C
错误;
D.蔗糖水解后,应加NaOH中和酸,不能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选项D
错误;
答案选Ao
10.B
【分析】该电池a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a为负极,b的电极反应为:
+
O2+4e+4H=2H2O,为原电池的正极。
【详解】A.a的电极反应为:4OH<4e=Oz+2Hq,a为负极,A正确;
t
B.b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O,为原电池的正极,B错误;
C.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HrOH=Hq,可将酸和碱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正确;
答案第3页,共15页
D.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O2+4e+4H*=2H2O,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40HWe=O27+2Hq,
所以酸性条件下。2的氧化性强于碱性条件下5的氧化性,D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标记的碳原子上从连接澳原子变成连接ZnBr,根据澳的化合价为-1,锌的化合
价为+2分析,碳原子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正确:
B.醛基能用银氨溶液检验,B正确;
C.反应②和反应③都为双键变成单键,即发生了左键的断裂,C正确;
D.聚合物Iv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水解后生成的仍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小分子,D错
误;
故选D。
12.C
【详解】A.实验①中取上层清液,滴加KJFe(CN%]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说明产生了
亚铁离子。6h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说明有铜离子生成,故发生了反应:
Cu+2Fe3+=Cu2++2Fe2+.A正确;
B.实验②溶液变为淡蓝色,说明生成了铜离子,则推测实验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2+
3Cu+2NO;+8H^=3CU+2NO↑+4H2O,B正确;
C.对比实验①和②,①中溶解CU的主是铁离子,不是硝酸根离子,C错误;
D.对比实验②和③,③中显生成铁离子,后生成铜离子,说明HNO3与Fe?*反应的速率大
于HNO3与CU反应的速率,D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A.实验1浑浊不消失,NaHCO3浊液为饱和溶液,pH=8显碱性,说明溶液中碳酸
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
c(Na)>c(HCO;)>C(H2CO,)>C(CO;),选项A正确;
B.氯化铁溶液中镂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碳酸氢钠溶解,溶液变
澄清,选项B错误;
答案第4页,共15页
C.实验ΠI中浊液变澄清,说明加入氨水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促进碳酸氢
根离子电离平衡正向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2NH3∙H2O=(NH4)2CO3+
Na2CO3+2H2O,选项C正确;
D.实验II说明碳酸氢根离子存在水解平衡,实验I中说明存在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
以上实验说明NaHCo3溶液中HCO,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4.C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为470~480K时,生成乙二醇的选择性最高,A正确;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醇,实验条件下反应③的活化能最高,所以升温有利
于反应③,B正确;
C.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则增大压强可以提高乙二醇的平衡产率,C错误;
D.铜基催化剂用C60改性后,将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爵的反应条件从高压降至常压,则
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故选C。
15.A
【详解】将氧化还原反应拆解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析过程,蕴含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
法是分与合相结合,与量变与质变相结合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物质变
化是有条件的思想方法无关,故选A。
16.C
【详解】A.3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不是球形,故A错误;
B.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
面三角形,不是三角锥形,故B错误;
C.碎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3,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答案第5页,共15页
•∙∙∙
H∙+∙C1:——AH:C1:,故D错误;
••••
故选C。
17.C
【详解】A.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氯化碘中共用电子对偏向非金属性强的氯原子
一方,碘元素呈+1价,则氯化碘中碘元素呈+1价能直接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故A不符合
题意;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则硼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大于铝元素能直接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二硫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
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碳,沸点高于二氧化碳,则二硫化碳的沸点高于二氧化碳不能直接
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故C符合题意;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氨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氨分子
的稳定性强于磷化氢能直接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B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左旋氨氯地平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氯原子、酯基、氨基和
亚氨基,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左旋氨氮地平分子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甲醇、乙醇不能与
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B错误;
C.由结构筒式可知,左旋氨氯地平分子中含有的苯环、碳碳双键和瓶基一定条件下能与氢
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左旋氨氮地平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
团的手性碳原子,存在手性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B。
19.A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有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无法判断氢氟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和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故A错误;
B.氢氟酸分子中含有碳氮三键,结构式为H—C=N,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ImOl铁参与反应,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C正确;
答案第6页,共15页
D.[Fe(CN)T4■中中心离子为Fe?+,氢氟酸根离子为配位体,配位数为6,故D正确;
故选A0
20.D
【详解】A.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加热蒸
干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不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直至水解趋于完全得到氢氧化铁,
无法得到无水氯化铁,故A错误;
B.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检验纤维素在浓硫酸中生成的
水解产物含有葡萄糖,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使溶液呈碱性,否则葡萄糖不能与新
制氢氧化铜共热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将58.5g氯化钠固体直接溶于IL水中所得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不是1L,溶液的浓度不是
1.0mol∕L,故C错误;
D.0.1mol∕L醋酸溶液PH大于1,说明醋酸在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
质,故D正确;
故选D。
21.C
【详解】A.循环使用乙烯可使乙烯尽可能转化为乙醇,提高乙烯的利用率,故A正确;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压强过大对设备的要求
高且易发生事故,因此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安全、成本等因素,故B正确;
C.投料比n(hhθ):n(C2H4)越小,体系中的n(C2H4)越大,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C错
误;
D.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因此寻找高活性的催化剂是研究该反应的重要方向,故D正确;
答案选C。
22.B
【详解】A.反应除生成高聚物J外,还有小分子HCl生成,所以该反应是缩聚反应,故A
项正确;
H、N\/NH,
B.对比有机物的结构可知,MPD的结构简式为一>|-,分子中有4种化学
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即MPD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故B项错误;
C.单体TMC中三个侧链均发生反应,使高聚物J形成网状结构,故C项正确;
D.正、负离子容易与水形成水合离子,高聚物J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
答案第7页,共15页
故D项正确;
答案选B。
23.C
【详解】A.氯化镂是强酸弱碱盐,铁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
的大小顺序为c(Cl)>c(NH:)>c(H+)>c(OH),故A错误;
B.氯化镂是强酸弱碱盐,接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醋酸镀是弱酸弱碱盐,醋
酸根离子和镂根离子在溶液中都发生水解反应,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促
进钱根离子水解,所以醋酸镂溶液中镀根离子浓度小于等浓度的氯化镂溶液,故B错误;
C.由未加入醋酸铉溶液时,0.1mol∕L氯化铁溶液的PH为6说明钱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
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C正确;
D.醋酸镂是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镂根离子在溶液中都发生水解反应,向氯化镀溶液
中加入醋酸镀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是镀根离子浓度和醋酸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发生改
变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24.C
【分析】由图可知,①中高镒酸钾受热分解制备氧气,装置②中氯化钱与氢氧化钙共热反应
制备氨气,装置③中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装置④中
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硝
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钱,会有白烟产生,装置⑤中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
硝酸与铜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硝酸铜。
【详解】A.氯化铉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无法制得氨气,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白烟
说明③中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θ2=催化剂4NO+6H2O,故B增强;
Δ
C.由分析可知,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镀,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装置⑤中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铜
反应生成淡蓝色的硝酸铜,故D正确;
故选C。
答案第8页,共15页
25.D
【详解】A.根据装置中亚硫酸氢钠溶液的pH=4判断,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
的电离大于水解,故C(SOj)>c(H2SO3),故A正确;
B,亚硫酸氢钠与碳酸氢钠反应,因为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大于碳酸,故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故B正确;
C.亚硫酸氢根电离产生亚硫酸跟铁离子结合产生亚硫酸钢沉淀,同时产生的氢离子与亚硫
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并分解产生二氧化硫,故C正确;
D.实验I中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量减小,溶液体积增大,导致其浓度减小,故PH增大,实
验II中产生亚硫酸,酸性增强,故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答案D。
【点睛】此题考查盐类中酸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程度,及酸性之间的强弱应用,注意在复分
解反应中,一般利用酸碱性强弱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渔船租赁与渔业市场调研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航空事故旅客伤亡赔偿处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贷款合同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团队聘用合同书
- 2025年度光纤熔接项目施工管理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借贷合同纠纷仲裁申请书模板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设备进出口合同签订指南及风险防范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法修订与合同条款完善论文
- 2025年度建筑劳务钢筋工分包工程进度跟踪及报告合同
- 2025年度环保设备研发保密及市场推广合同
- 语文-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试题和答案
-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人教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课件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统计分析表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中学学校2024-2025学年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 小班期末家长会-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课件】
- 国家电网招聘2025-企业文化复习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