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_第1页
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_第2页
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_第3页
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_第4页
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及普及,中国网民人数急速增长。如何高效、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中蕴含价值的信息,这给计算机技术、数据的存储、清理、挖掘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的利用好计算机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现代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事故,如:森林草原火灾、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毒气泄漏、建筑物倒塌、车辆碰撞、矿井各类事等,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稳定和发展。为了降低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针对事故危险区域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方案。此项技术完善了应急救援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状况,为事故中迅速展开人员疏散和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系统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的开发工具,采用B/S架构,对于OA自动化办公系统 、行政执法统计系统、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平台、专家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审核与备案应用、GIS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几方面对于应急救援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急救援;事故;重大危险源目录TOC\o"1-3"\h\u180231绪论 14219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72531.2应急救援体系的意义 2321212国内外应急救援体系相现状及必要性 3171852.1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344472.2国内应急救援体系概况 3311602.2.1我国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4300522.2.2国内应急救援联动系统 467612.2.3国内应急救援职能队伍 41762.3组建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 5137053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和分析 6268523.1应急基础信息管理 6323313.2应急向应程序 7264应急救援体系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研制 98504.1软件设计理念 9132314.2OA自动化办公系统 9145244.3行政执法统计系统 10231874.4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 10183734.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平台 1158824.5.1重大危险源 11307644.5.2危化专项 12283134.6专家管理 12271264.7计算机系统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审核与备案应用 1355984.8GIS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 14190344.9本章小结 1535155结论与展望 16176085.1结论 16289285.2展望 1614700致谢 1730043参考文献 1819621附件: 191393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916191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91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科技化的突飞猛进,安全生产过程存在着大量能量巨大的重大危险源,尤其是城市火灾、危险化学品爆炸、毒气扩散、矿山灾害、地质灾害、建筑倒塌、交通运输事故等已经严重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队设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査管控等措施,很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风险,但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需要制定各种各样的预案,事故发生后,按照预案采取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措施,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2019年3月30日18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一起森林火灾。该地地形错综复杂、坡陡谷深,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有困难。森林火灾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在海拔4000余米原始森林展开灭火救援,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造成火灾面积超过20公顷。3月31日下午,灭火队员在转场途中,受到瞬间大风。风向突然改变的影响,突发森林火灾爆燃,灭火的27名森林消防对员和3名地方灭火人员牺牲。2019年3月21日下午14时48分左右,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已造成64人死亡,失联28人,已救治的病人中,危重21人,重伤73人。江苏已先后调派12个市消防救援支队,共73个中队、930名指战员、192辆消防车,9台重型工程机械赶赴现场处置。截至22日7时,3处着火的储罐和5处着火点已全部扑灭。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坠入江中,造成至少13人死亡,2人失踪。2008年5月12日·12汶川地震14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事实告诉我们,建立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受到社会重视。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企业、工人、社区在事故应急中的职责和作用。2018年3月13日,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拟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并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部门。近年来,我国在消防、地震洪水、森林草原火灾、矿山、化工。交通、住建等领域已逐步建立了一些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然而,在救援能力以及整体综合协调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向了事故经济救援工作。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社会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既涉及科学技术,也涉及计划、管理、政策等。灾难性的事故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而救援工作本身又注重及时性、有效性、快速性。快速发应,积极联合部门,应城应急救援队伍,深入一线,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两条例一决定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防范原则,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确保事故预防安全事故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应急计划的任务和目标,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需要,并确保提供各种应急资源做好准备;有条不紊地指导应急行动,以避免因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混乱反应和现场救援行动组织不力而造成的事故救援;有效避免或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帮助建立迅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应急措施,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精神。1.2应急救援体系的意义在发生事故后,制定应急救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对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控制突发事故灾害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应急救预案是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对提高应对事故预防,预警,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信息的不断发展,电子化和网络交互程度的提高,以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同时增加了技术和管理风险不断扩大。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必要的信息类型,指导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指挥,传统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通过计算机开发适当的业务监管指挥信息平台,以避免在应急情况,对于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后责任不明、反应不够迅速、应急救援准备不够充分,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及各类事故,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突发事件及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计算机相结合,希望能为应急救援事故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并进行电子化和网络化在新的领域尝试使用。2国内外应急救援体系相现状及必要性一直以来,国际社会都很重视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许多国家先后建立起应急联动救援系统。2.1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1979年4月成立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EFMA),下设国家应急反应队,9月11日袭击之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应急机制:设立了国家安全部,全面负责国家应急工作:美国在联邦、州、县、市和社区各级建立了五个应急救援管理和应急响应机构。做到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贯穿到四个基本领域,即准备、反应、应急、恢复,应急救援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有序运行。俄罗斯成立联邦紧急事务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所有联邦紧急情况,直接向总统报告,人口和领土保护部、减灾部、部队司和国际合作司。英国为了提高的应急处置事件的能力,英国内阁办公室设立了国家应急秘书处,负责制定危机政策和风险评估,英国政府最重要的危机管理机构是内阁应急委员会,该委员会开发了许多应急产品和方法标准。如应急照明、应急系统、便携式呼吸器、应急通风设备要求、平面飞行和着陆设备、应急电缆防火试验方法、应急疏散系统、防毒面罩、应急通信频率等。澳大利亚等国也制定了一些应急标准。如应急信号、应急设备、应急调度和调度设备、应急停机设备和海上生产设备的应急安全。外国的应急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的,已经发生得非常成熟,但发达国家各部厅的应急标准也存在冲突,影响了应急措施的有效利用。2.2国内应急救援体系概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涵盖中央、省、市三个层面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国务院是公共危机应急处置的最高领导机构,下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国际减灾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国家层面,国家总理领导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及相应行政机构,并对全国范围的公共危机事件负责,有权委派中央工作组或专家组指地方有关工作。在遇重大突发事件时,中央工作组将国务院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相应部门负责人协同参与,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练合协调等具体工作,共同发挥指挥、调度、协调中枢的作用。不同类别的公共危机享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提相关法律、法规和自身职责对应负责处置。在地方层面,各級人民政府是应急救援行动的领导机构,对其行政区域内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负责。

2.2.1我国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援的管理机构采取中央总揽一部门依托省级分担的组织模式,针对单一灾害种类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国内初步建立起了国家统一领导、政府机构综合协调、部委分类管理、地方分级负责、基层属地管理为原则的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应急援领域内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的作用。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基层应急放援队伍建设,能够充分整合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部门单位、群众团体等多方应急救援队伍的效能,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遠、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管理机制。2.2.2国内应急救援联动系统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建成了包括110、120、119、122等在内的应急救援指中心,但均只能指挥调度单一功能的应急放援力量,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各地以不同形式对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提高救援效率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应急救援联动系统。2002年5月,我国第一个城市综合应急联动中心在广西南宁市建成紧接着安徽芫湖等地也在三台合一系统上开展了相关探索。之后,全国各地都紧密结合实际,陆续采用了因地制宜、各特殊应急救援联动系统,如深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广州社会联动系统110、新疆乌鲁木齐110、120体系、武汉市城市应急救援管理联动上海城市综合减灾体系等。2.2.3国内应急救援职能队伍我国新组建了应急管理部门整合了10个不同部门的职责(如图2-1)和5支应急救援队伍。承担国家所有的应急救援工作,依托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组建了应急救援总队、支队、大队;各级担应急管理职责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教援队伍。图2-1国家应急救援部部门框架图2.3组建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意外性、连锁性、复杂性。不可控性等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辅助信息,从而使决策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同时下达各个部门指令,各个部门因为整个体系的促进作用,其部门间的的相互配合也会更加协调,从而使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反面。(1)有利于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2)有利于整合国家应急救援力量,提高整体应急能力和救援能力(3)有利于促进国内应急救援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3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和分析一套完整的、实用的应急救援体系由多个部门组成,相互之间紧密配合,紧密有效的运作。应急救援是对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当前,我国形成了以公安消防、武警部队、人民解放军等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森林草原防火、爆炸物品、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核应急、医疗救护、动物疫情处置等行业领域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图3-1应急体系3.1应急基础信息管理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推进信息共享共用,对强化灾害事故风险和隐患监管,提升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一案”是指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根据突发事故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就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所谓“纵”,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国家到省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基层单位都要制订应急预案,不可断层;所谓“横”,就是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要有部门管,都要制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不可或缺。相关预案之间要做到互相衔接,逐级细化。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主要建立健全集中指挥、组织有序的指挥机构,发挥应急救援优势,形成强大的社会救援力量体系。建立以突发事故当地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和地区协调配合的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机械设备。必须充分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总局、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三要建立和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主要是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资源的配置等等。四要建立和完善应急法制。主要是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把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纳入法制和制度的轨道,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建立健全预案,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处置工作,要把法治精神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3.2应急向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分为报告事故灾害(接警)、确定事故级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快速救援、应急恢复和应急工作结束几个过程。应急响应程序如图3-2所示:图3-2应急响应程序

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1)警情判断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突发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响应程序,对警情做出明确判断,初步确定向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停止,及时对微小突发事故做好善后处理。(2)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过程中所需用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3)应急救援行动。有关应急救援队伍进入突发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监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物资发放、灾情报告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救援响应。(4)应急救援恢复。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5)应急救援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结束,并对本次应急救援过程总结。4应急救援体系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研制本章已应急救援知识为背景,应急救援体系作为设计理念,并结合了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编制备案系统软件。目的是为了强化政府对企业监管能力,有效提高政府监管部门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4.1软件设计理念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软件应当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强大的辅助功能,二是有指挥、协调、综合管理机制。应急管理应用系统软件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它包括:OA自动化办公系统、行政执法统计系统、专家管理系统、成员单位协同管理系统、事故统计系统、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平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信息平台这十一功能模块组成,大功能模块有包含子模块。系统设计框架为4-1所示:图4-1系统设计框架4.2OA自动化办公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模块,实现了待发公文、待办协同、待办会议功能,供系统管理员使用。为了安全性、保密性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密码登录。登陆界面为4-2图4-2登陆界面4.3行政执法统计系统行政执法统计模块,实现了政府对企业监管执法次数,系统累计报表有安全生产现场监督检查情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监管检查情况、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情况、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情况、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文书使用情况、煤矿安全监管执法文书使用情况、每月进行每个行业一次统计,查看执法情况。行政执法统计系统如图4-3所示:图4-3行政执法统计系统4.4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模块,通过设置政府端口和企业端口,政府部门登录政府端口可以监管企业,监管督促企业每天、每月、每年对本单位进行风险隐患排查,未完成的企业通过督办通知,要求企业整改。企业通过企业端口,进行对企业内部所有的安全风险排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风险防控、安全管理、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四个子模块功能,通过安全管理完善企业信息(如图4-4),风险防控对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如图4.5.2),通知公告可以接受相关通知。4-4风险清单图4-5企业基本信息录入4.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平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地方政府对辖区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不清,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控制系统以及防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危化专项数据库,掌握最新的危险源风险点的类型和分布信息,实现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重大危险源管理模块,具有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后果模拟计算功能,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包括重大危险源辦识、分级以及重大事故模拟计算及其结果输出两个部分。危化专项数据库包括危化品专项和危化品信息。4.5.1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分级是在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录入的数据信息基础上,根据重大危险源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的事故模型,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快速评价和分级,以满足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宏观分级监控和管理的需要。在重大危险源备案信息中可以查询重大危险源所在城市、县区,重大危险源企业名称、危险源名称。危险源等级、危险物质等。重大危险源如图4-6。重大危险源按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及危害程度分为四级(1)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的。(2)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以上至30人以下的。(3)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以上至10人以下的。(4)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下的。图4-6重大危险源4.5.2危化专项该数据库建立两个子模块,包括危化专项和危化品信息,具备更新、添加、删除、查询等基本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如果有数据错误,可以直接进行修改。在危化品信息中含有油罐信息、气柜信息、危化工艺、危化企业管理、危化企业证照管理、分级分类结果展示,危化专项中可以查询重点危化品企业的名称、化学品别名、储量、产品以及企业位置坐标。危化专项为图4-7所示:图4-7危化专项4.6专家管理设立专家管理是建立应急救援系统数据库的一部分,专家管理系统中设有专家检索、专家使用、文件发布、文件标准、信息统计、专家管理办公室。其中专家检索包括专家的姓名、单位、职务、通信地址及联络电话,按照行业领域类型,分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防汛抗旱、防火灭火、自然灾害、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将建立的所有专家名单安照行业领域分类。在发生事故后,按照行业领域在专家管理系统中查找联系专家处理;有搜索和添加的功能(如图4.7.1),采用此种方法实现重事故的现场应急援救处理和中心指挥及专家咨询的联动,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如图4.7.2)通过文件发布子模块进行文件分发,所有专家库人员接受文件,进行处理。信息统计子模块是行业领域发生事故后,信息员将事故信息简报、续报发在专家平台,专家在平台信息上可以提出处理建议和方案,并对事故信息进行统计,统计事故信息数量、事故信息类型、事故信息发生地区。图4-8搜索和添加的功能图4-9专家名单界面4.7计算机系统在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审核与备案应用再整个应急救援体系中,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整体的一个指令中心,面对事故发生,可以有序、有效的按照方案进行救援。应急预案每三年要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同时也要向当地的应急管理部门备案。我们一直用纸质化程序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备案,这样工作量大、混乱,以及可行性、及时性等不能保障。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流程系统,通过系统可以进行预案制定、评审、备案流程。(如图)由企业与专家相结合编制应急预案,可避免走弯路。一个应急预案的编制,不仅需要有实践经验,也必须有专业理论的指导,由企业与专家相结合,共同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可以使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避免走弯路,进而提升了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增加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先由企业组织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编制预案,而后组织专家组介入应急预案编编工作,对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