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7-植物保护概述《农学概论》教学课件_第1页
模块7-植物保护概述《农学概论》教学课件_第2页
模块7-植物保护概述《农学概论》教学课件_第3页
模块7-植物保护概述《农学概论》教学课件_第4页
模块7-植物保护概述《农学概论》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概论》✩精品课件合集7.植物保护概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学概论》主讲人:XXX

1234植物保护的概念我国的植保方针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作物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与措施CONTENTS目录PART01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从保护植物和控制有害生物两个层面来考虑,既涉及到植物,又涉及到动物和微生物。是农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3)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与措施7.植物保护概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学概论》主讲人:XXX

1234植物保护的概念我国的植保方针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作物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与措施CONTENTS目录PART02我国的植保方针我国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预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消灭病虫来源或降低发生基数恶化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消灭病虫在大量发生显著为害之前(二)“综合防治”是理念和方法经济观点(全局)生态观点安全观点7.植物保护概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学概论》主讲人:XXX

1234植物保护的概念我国的植保方针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作物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与措施CONTENTS目录PART03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一)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大面积种群治理(Areawidepopulationmanagement,简称APM)有害生物综合治(Integratedpestmanagement,简称IPM)全部种群治理(Totalpopulationmanagement,简称TPM)原始植保传统植保依靠自然控制和简单的人为干预现代植保实施药物防治为主的彻底消灭绿色植保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考虑有害生物发生时如何防治,并以病虫害已经造成的损失为治理阈值(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综合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与生物资源,实施可持续的、以自然调控为主、人为干预为辅的长期稳定的生态控制,其本质是立足于有害生物发生前的生态控制,所关注的是植物群体的全面健康(二)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阶段发挥人为增强的“自然控制”因子作用“自然控制”1.抗病虫害品种2.增强天敌的控制作用3.发挥农田生态调控的作用(三)我国植物保护发展方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充分发挥农机化在病虫草害防治方面的作用,提高植物病虫草害防治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植物保护机械现代化的三个方面010203加强新产品和系列产品的开发,增加配套附件、扩展机具的通用性,并提高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应用新技术,提高植物保护的技术水平加强施药技术研究,制定和完善施药技术规范7.植物保护概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学概论》主讲人:XXX

1234植物保护的概念我国的植保方针我国植物保护策略的发展作物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的对策与措施CONTENTS目录PART04作物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与措施01020304鼠害病害草害虫害种类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1.概念:植物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或病原物的侵染,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引起植物生理过程紊乱甚至生长发育受阻,最后发生局部乃至全株性病变或死亡,并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一)病害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由高低温、干旱、渍水、营养缺乏、环境污染等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病害:(一)病害——2发生原因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010203病原感病作物

环境条件(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1.变色2.坏死3.腐烂4.萎蔫5.畸形(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病状:作物被病原物寄生或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不正常表现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种类345621粉状物浓状物索状物粒状物锈状物霉状物(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病症:作物病部有时伴生病原物的结构。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1)真菌

是一类不含叶绿素的低等真核生物,通常由孢子萌发形成管状菌丝,从周围环境或寄主体内摄取营养。菌丝是真菌的营养体,菌丝可以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繁殖体孢子。主要特征为白色菌丝、黑色粒状物、各色霉状物、病斑、局部畸形、腐烂或萎蔫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2)细菌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其中的遗传物质(DNA)无核膜保护。细菌以菌体从周围环境和寄主体内摄取营养,并进行快速的分裂繁殖,条件适宜时20分钟即可分裂一次。主要特征:菌脓、菌胶、菌膜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3)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由蛋白质衣壳包围核酸形成的杆状、球状或丝状颗粒。病毒只有侵入活体生物才能进行大量复制繁殖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4)线虫是一类低等动物,属线形动物门,卵生,幼虫生长经几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开始交配产卵繁殖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5)高等寄生植物(1)半寄生本身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系退化不能生长在土壤中,需从其他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如桑寄生、槲寄生。(2)全寄生不仅根系退化,也没有叶绿素,需从其他植物上吸收水分和营养,如列当,菟丝子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对于某种病原物来讲,能否使特定植物致病完全取决于其寄生性和致病性。它必须能侵入该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进行大量繁殖;同时通过夺取养分削弱寄主生长,分泌酶类消解寄主组织,分泌毒素或植物激素,使寄主中毒或发生形态畸变,才能诱发植物产生病变。(一)病害——2发生原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01020304体躯明显分为头、胸、腹三段胸部具有六足(三对)通常中、后胸各有一对翅膀外骨骼(二)虫害——1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二)虫害——1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二)虫害——1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1)头部: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1.眼:单眼(若干,光感觉器)

复眼(一对,视觉器官)

2.触角:一对(感觉)3.口器: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嚼吸式咀嚼式口器:固体组织。蝗虫、蚂蚁。刺吸式口器: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如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蝉等。虹吸式口器:如蛾、蝶的下颚外颚叶极其发达其余退化。嚼吸式口器:口器构造复杂。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如蜜蜂、雄峰等通常着生有三对分节的足和一对翅。不同昆虫的翅可特化为膜质,革质,坚硬的壳质,或退化成平衡棒等。昆虫的足一般用来行走,但也有些昆虫具有特殊功能,如蝗虫的跳跃足、螳螂的捕捉足、蝼蛄的开掘足、龙虱的游泳足和蜜蜂的携粉足等(二)虫害——1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2)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通常由10~11节组成,节与节之间以膜相连,并能相互套叠,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二)虫害——1昆虫(节肢动物)的特征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3)腹部:是生殖和新陈代谢中心(二)虫害——2昆虫的一生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完全变态由于体壳的限制,昆虫幼虫期常需进行阶段性的蜕皮,一般需蜕4-5次皮才能完成幼虫发育。用蜕皮次数来表示幼虫发育进展叫做虫龄。一般在三龄以前防治效果较好01020304对环境适应性强取食器官分化,扩大了取食范围传播病害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二)虫害——3昆虫危害方式和特点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二)虫害——4螨类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螨是一类小型蛛形纲节肢动物,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通常有四对足、无翅、没有复眼(三)草害——1杂草适应性强的原因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主要指农田杂草通过竞争以及分泌有害物质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2)具有多种授粉受精途径,传播方式多多种授粉受精途径确保了杂草传粉受精的机会。远缘杂交、异花授粉可为杂草群体创造新的变异及生命力更强的生物型和生态型;而自花授粉受精则可保证孤独的单株植物仍能正常繁殖延续后代(1)繁殖能力强a种子结实数多,落粒性强b生长发育快,种子成熟早c种子生活力强,萌发条件适应广,出苗连续不一竞争抑制生长物质具有休眠特性(三)草害——2杂草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原因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三)草害——2杂草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原因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四)鼠害农作物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从播种、幼苗直到成熟收获,老鼠都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据估计,全世界因老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相当于25个最贫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老鼠每年糟蹋的粮食,相当于粮食总产量的5%,可养活2亿~3亿人。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四)鼠害一、常见作物生物灾害种类

(一)植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概念和分类是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环境气象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向有关部门和植保人员提供疫情报告,以科学地指导病虫害防治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01020304发生量发生期分布范围损失估计内容短期中长期按预测期限长短划分(一)植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病虫害监测仪:

提高了病虫害实时监测水平和监测效率,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也大大节约了人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五大类防治方法与措施(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植物保护的基本方向改变农业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改变有害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抗病虫能力直接杀死有害生物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防治方法(1)概念(2)发展趋势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除制定了国内植物检疫法规外,还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国际植物检疫协定(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法(1)概念:又称法规防治,指由根据国家颁布法令和条例,设立专门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在调拨、运输及贸易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地区间或国家间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农业生产123危险性局部地区发生借助人为活动传播(2)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法双边协定国家法规农产品贸易合同上的检疫条文(2)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法01020304检验签发证书检疫处理报验(3)植物检疫的程序(对内)(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法01020304健康种苗繁殖产地检疫关卡检疫入境后检疫(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法(3)植物检疫的程序(对外)方法

(1)概念(2)发展趋势优点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由于结合植物栽培管理进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劳力和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不污染环境,符合生态防治的要求(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2.农业防治法(1)概念:也称栽培防治,是指根据植物、病虫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控制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2.农业防治法——(2)常见技术措施优点:对环境影响小,不影响其他治理措施的实施;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大局限性:不是所有有害生物都能用抗害品种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具有变异适应能力,可使作物抗害品种很快被适应而失去抗性1)选育抗病虫品种1.轮作倒茬2.间作套种3.中耕除草,适时深耕翻土4.合理施肥5.合理灌溉(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2.农业防治法——(2)常见技术措施2)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方法(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2.农业防治法——(2)常见技术措施2)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方法作物采收要做到适时、适法,特别是要避免机械损伤,以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植株的机会。采后管理中,首先选择无伤口、病虫害的植株进行贮藏,并要对贮藏场所进行消毒;其次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2.农业防治法——(2)常见技术措施3)采收及采后管理(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1)概念:优点:安全,对环境少污染,害虫不产生抗性;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局限性:作用比较缓慢,多数天敌对害虫的寄生或捕食有选择性,范围较窄;天敌对多种害虫同时并发时难以奏效;天敌的规模化人工饲养技术难度较大;能够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类不多,而且防治效果常受气候条件影响传统指利用有益生物活体来防治虫害或病害。广义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1.以虫治虫2.以菌治虫3.以其它有益动物治虫4.以激素治虫5.以菌防病(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捕食性:专以其它昆虫或小动物为食的昆虫。螳螂、瓢虫、草蛉、猎蝽、食蚜蝇、步甲等寄生性:一些昆虫种类,在某个时期或终身寄生在其它昆虫的体内或体外,以其体液和组织为食来维持生存,最终导致寄主昆虫死亡,主要是寄生蝇和寄生蜂(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1)以虫治虫(分类)天敌昆虫的种类(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1)以虫治虫(分类)01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02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03移植和引进天敌昆虫(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的主要途径)(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2)以菌治虫概念: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使害虫得病而死的方法010203真菌细菌病毒(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2)以菌治虫(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3)以其他有益动物治虫包括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蜘蛛和捕食螨等①外激素:又称信息激素,已经发现的有性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追踪外激素及告警外激素等。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雌性外激素(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4)以激素治虫(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4)以激素治虫②内激素:昆虫内激素是分泌在体内的一类激素,主要包括脑激素、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它们共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1)概念(2)发展趋势某些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分泌一些抗菌物质,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拮抗作用。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以菌防病多用于土传病害(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5)以菌防病(1)概念在自然界中,各种杂草和园林植物一样,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能感染一定的病害。利用真菌来防治杂草是整个以菌治草中最有前途的一类。如澳大利亚利用一种锈菌防治菊科杂草——粉苞菊非常成功;利用鲁保一号菌防治菟丝子是我国早期杂草生物防治最典型最突出的一例(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3.生物防治法——(2)主要技术措施6)以菌除草(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1)概念运用农药对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有害生物进行防除的方法优点:高效、廉价和方便,是暴发性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局限性:残留、抗性和再猖獗问题先进技术:种子包衣技术、静电喷雾技术、热雾技术、风送喷雾技术、控制雾滴漂移技术01020304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有机合成农药原料来源(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2)农药分类防治对象345621杀菌剂杀线虫剂杀鼠剂杀螨剂除草剂7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2)农药分类①触杀剂②胃毒剂③内吸剂④熏蒸剂⑤特异性杀虫剂(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2)农药分类

据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保护剂在植物发病前,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植物体表,以预防病原菌的入侵与传播(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2)农药分类

据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杀菌剂治疗剂在植物发病后施用,以抑制病菌的生长或致病过程,使其病害停止发展或使植株恢复健康的一类杀菌剂(1)概念实施良种工程,不断推出养殖新良种;调整现有养殖区的养殖结构、规模与布局;实施潮上带和陆地生态工程养殖(2)发展趋势①灭生性除草剂:接触到的植物全部杀死②选择性除草剂:只杀死杂草或某些类型的杂草(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2)农药分类

据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除草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烟雾剂(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3)农药剂型喷雾拌种、浸种或浸苗喷粉(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4)农药的使用方法抗(耐)旱抗(耐)涝抗(耐)寒⑤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①对症下药②适时用药③注意用药量及打药的次数④选择适当的剂型和施用方法(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5)合理和安全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0103020405参加打药及配药人员,要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措施在施药操作中,不要吃食物、饮水、吸烟及打闹操作完毕必须用肥皂洗净手脸,工作服要按时清洗及时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有关农药禁用规定在使用、运输、贮存农药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各项规定06在施药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4.化学防治法——(5)合理和安全使用农药(二)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5.物理机械防治法——(1)概念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色、热、湿等)及机械设备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