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选择的证明学习目标
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2.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3.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文化典故[典故]轩辕黄帝[出处]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解读]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是我国古代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又一说,与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共称五帝。传说他有四目,在位时打败炎帝和蚩尤,统一中原地区,并教民养蚕,发明舟车等。传说文字是他的史官仓颉所造,音律是他的乐官伶伦发现的。轩辕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一统部落而开国的先帝。他带领先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搏,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大融合、大统一、大变革的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上,轩辕黄帝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敬仰。
诵读鉴赏[原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鉴赏]愁思和感慨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鞭挞朝廷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之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词人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词人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鞭挞。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达尔文(1809—1882),出身于英国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59年11月,《物种起源》出版。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831年,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如,南美洲与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4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它是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
词语易错字
词语易错字zhàng碍障脚pǔ蹼表zhāng彰pú水濮叠zhàng嶂pú玉璞qí山岐qī息栖qí异歧qiàn草茜jì俩伎xī矿硒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4.词语辨析演变
演化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本文节选自《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作者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研读活动一
品读梳理,理解内容1.第1段中作者说“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证明自然选择的作用的?提示①人们可以将驯养的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②所有的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③动植物通过自然选择来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变异或个体差异,做到适者生存。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2.从本文来看,特创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提示①特创论认为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而达尔文则认为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②特创论认为物种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恒不变,或只能在某种范围内变化;而达尔文则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③特创论认为各种生物之间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而达尔文则认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3.文章第5段说“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句话如何理解?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提示(1)这句话是说自然界生物微小的变异是十分频繁的,但是生物巨大革新是非常罕见的。(2)①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②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具有蹼状脚;③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④一种海燕却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4.第10段中作者列举了“中性昆虫”“并无后代来遗传其长期连续的习性效果”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提示习性无疑常对本能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5.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胡安·斐尔南德斯群岛以及其他美洲岛屿上的动植物均与其相邻近的美洲大陆的动植物有着惊人的联系”,这种现象的存在证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谱系相连接,并且其变异的方式也相同。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研读活动二
揣摩归纳,把握观点6.你认为动植物之美与自然选择有着怎样的关系?请举例说明。提示动植物之美,是一种个性之美,是一种充满竞争与进化之美。达尔文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自然选择。例如:①雄鸟的鸣叫声不仅取悦了雌鸟,同时也给人类以一种莫大的享受。②花和果实由于有绿叶相衬,其色彩更为艳丽、醒目,更易被昆虫发现、光顾并传粉,而种子也会被鸟类散布开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7.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你的理解,简要概括“自然选择”的主要内涵。提示达尔文认为,在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下,生物几乎都表现出个体差异,并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此种汰劣留良或适者生存的原理,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研读活动三
反复涵泳,鉴赏技巧8.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填写下表。说明方法事
例作
用①
为了抵御外敌,蜜蜂舍身刺敌;大量雄蜂的产生,却仅为单纯的交配,交配结束便被它们能育的姊妹们杀死;枞树花粉惊人地浪费;蜂后对于其能育的女儿们存有本能的仇视;姬蜂在毛虫体内求食;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都不足为奇。列举事例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②
假如承认每一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上述关系就显得颇为奇怪而无法理解了。但若认为它们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的话,上述关系就颇易理解了。③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提示①举例子
②作比较
③把特创论与进化论进行比较,以突出特创论的荒谬。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9.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结论,其语言特点是准确严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加以说明。提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如第1段“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第11段“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如果……那么……”“然而……因为……”“虽然……但是……”等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复句内部的各种层次表现得既准确又严密,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②修饰、限制性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如最后一段“那么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类型和变种也同样会在那里出现”一句,“属于同一类群的”“一些可疑”等限制性修饰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③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5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变异”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1.文章第5段说“自然界中没有飞跃”,你认同达尔文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事实谈谈你的观点。提示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生物个体在长时间的演化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物种或新的亚种,一般不会产生巨大的突变。观点二:我不同意。生物的进化是渐变与跃进交替的进化模式,是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绝造成新物种出现的过程。地球在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曾出现过生物大量整体突然灭绝,从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以来,这种明显的生物突然大灭绝就发生过5次,因此生物界不但有渐进式进化,也有飞跃。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2.有人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人类认识大自然开启了一扇窗户,有人说在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同时,社会中的人也存在着变异现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提示观点一:人的思想性格是变化的,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是绝对的。人的社会性心理是始终进化发展着的,这一改变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变而逐渐发生变化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只要社会在进步、变化,人也必然会有相应的“变异”。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观点二:人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异”有两种可能,一是人不断追求物质享受,欲望不断膨胀,从而扭曲人的天性;二是人向理智方面进化、跨越,从而变成了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现代人。观点三:人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异”,在人的“变异”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唤醒、引发、促进人的良性的发展,利用“变异”规律尽可能高质高效地促进人的社会性向科学、文明、高尚的方面“变异”。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本文的语言严谨准确,体现了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说明文的主要任务是要把说明对象“说明白”,因而“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准确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这是由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决定的。准确就是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修饰语恰如其分,句子表意准确严密。要使语言准确,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选用同义词(近义词),使语言丰富,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同义词使用得当,会使遣词造句和表情达意更加准确、丰富和更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富有变化。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2.准确运用专业术语。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它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和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术语的使用也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4.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事物人们的认识暂时有限,如果太肯定,显得武断,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迁移练笔选择你了解的一种科学理论或一项科技产品,写一个作文片段,介绍你所知道的有关知识,力求语言准确、简明,300字左右。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答案示例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一个汽车大小的火星遥控设备。它是美国第四个火星探测器,也是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隔热板和圆锥形后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它们使该火星车的外壳宽达15英尺(4.5米),比以前的火星车使用的隔热板都大,甚至比把宇航员送往月球的“阿波罗”号飞船使用的隔热板还大。用来保护火星车“机遇”号和“勇气”号的隔热板宽8.5英尺(2.6米),“阿波罗”号使用的隔热板宽不足13英尺(4米)。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这个新型火星车的大小跟一辆小型轿车一样,它在这颗红色行星上降落的过程中,与火星稀薄的空气产生的摩擦力,可以使它外面的隔热板表面的温度升高到3
800华氏度(2
093摄氏度)。为了把高温挡在外面,这个隔热板是用一种被称作酚碳热烧蚀板的材料制成的。这是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次使用这么大的隔热板。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高考考向
观点态度推断“对观点态度推断的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该题的四个选项通常情况下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过度推断。观点态度推断题的选项一般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常见考法典型考题关键字眼通过复句关系考查对文本的透彻理解“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那么”“为了”“以便”“以”“为的是”“以免”等通过结论表述考查对文意的推断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可见”“说明”“总之”“是”等通过发展趋势考查对未来的预测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启示是”“将会”“还应该”等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突破一
看复句类型,思关系是否成立选项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类型1:假设复句选项用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类型2:条件复句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选项用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则会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①“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但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③“无论……都……”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类型3:目的复句选项用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突破二
看结论表述,思推断是否有据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等表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比对原文分析“条件”“原因”和“结论”“关系”是否成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突破三
看趋势预测,思推断是否合理推断合理与否,一要靠对原文宏观大意和隐藏的细节的精准理解与把握,二要依据生活常识、常理。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启示是”“将会”等表示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分析根据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前妻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答案D知识阐释技法攻略例题展示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B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C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分析可知,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众多。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学习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解读文本,掌握其主要內容。3.感受文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4.提升阅读科学论著的思维能力。走进作者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文从小就爱打猎,采集矿物和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1828年,他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走进作者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这艘军舰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物种起源》。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牛顿墓旁。背景简介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背景简介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题目解说
《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反对自然选择学说者的种种观点,概括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存在。第二部分(3-14段)从不同的方面列举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具体和论点,证明了自然选择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同时批驳了神创论的谬论。第三段中“这两点”指哪两点?文本探究①大属内物种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②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按亲缘关系围绕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第六段中“这一理论”指什么?文本探究指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或“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结合下文内容,理解“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的具体含义。文本探究同一块大陆上,在炎热和寒冷、高山和低地、沙漠与沼泽等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有明显联系;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其他许多植物也很相似;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文本探究①事实论证。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本探究②道理论证。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第五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③对比论证。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文本探究④因果论证。选文部分的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三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四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八段“既然……所以某地区的物种……”,等等。《物种起源》在当时有怎样的意义?文本探究(1)《物种起源》中人类和动物的祖先是一样的,这一理念对西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现代生物学和进化论的基础。(2)《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3)《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科学对宗教的胜利。阅读《物种起源》一书,结合《自然选择的证明》说说它们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文本探究《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文本探究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人工选择形成新物种的具体事例,到推理漫长的不可见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过程;由某些看似盲目穿梭的蜂蝶,或许会有对繁杂的奇花异草中某一种的最爱,到阐明少为人知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极其微妙的力量均衡与和谐,到说明微小变异可能改变微妙的生存平衡、细节决定成败、微小变异的遗传积累对物种形成的作用;等等。达尔文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课外阅读《物种起源》,说说达尔文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文本探究(1)他是一个发现者。他从寻常的事物中发现了不寻常的事物。他以家养条件下生物有不同的品种变化这一平常的事情为出发点,进行家鸽养殖试验,最终确定了“所有不同品种家鸽都源自野生岩鸽”这一事实,而不是神创论者所鼓吹的不同家鸽品种“是由上帝独立创造且稳定不变的”。五年航行时间中,他通过仔细考察而发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生物间的差别,因此诞生了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提出了划时代的生物进化思想。课外阅读《物种起源》,说说达尔文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文本探究(2)他是一位敢于坚持的探索者。在当时的科学界,神创论依然占有统治地位,他坚持反对神创论的思想,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毫不动摇。(3)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勤奋者。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大量阅读了前人们的著作,涉猎范围极广,他从中提炼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不断总结和酝酿,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心思想选文首先提出论点,并初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客观上存在可能性,事理上具有合理性,然后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大量变种的存在、物种的演化与改良、生物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生物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物种特创论的观点。艺术特色①知识的科学性。②综述的完备性。③态度的严谨性。④结论的明确性。艺术特色①知识的科学性。作者在文中援引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以及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论证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之上,结论无可辩驳。②综述的完备性。选文部分从生物物种的最初形态,到生物的习性、本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物种的灭绝与地理分布,做了全面的论证。艺术特色③态度的严谨性。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并没有摆出生物学权威的姿态,对不了解的内容坦然承认。比如在谈到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时,对“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等问题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坦然地说“这是很难搞清楚的”。④结论的明确性。摆事实,讲道理,兼以与特创论的屡次对比,使结论鲜明而稳固。小试牛刀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先锋超薄等离子显示器设在室内、挂在商场或放在大堂,一定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B.这个东西已是不名一钱,他却把它当作稀世珍宝。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D.迄今为止,剑桥这所名牌大学已经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一个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有20多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其他任何大学都不能望其项背的。D解析:望其项背: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小试牛刀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因为日光能深入,月光灯光只照在事物的浮面,不但不暴露它们的弱点,反而替它们加了一层光彩,蒙了一层轻纱,日光给人清晰的理解,可是它把想象围住了。①在日光中只觉得陈旧破敝
②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③在日光中每见得脂粉狼藉
④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⑤在日光中只觉得荒谬可笑
⑥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A.②⑤④③⑥① B.④⑤⑥③②① C.⑥①④⑤②③ D.⑥⑤④③②①C解析:词语之间的对比关系,古香古色和陈旧破敝对应,娇艳欲滴和脂粉狼藉对应,神秘艳艺和荒谬可笑对应。小试牛刀3.下面是某高校学生邀请该校知名教授参加学生活动的邀请函初稿片段,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本周五我院学生会将举办一场读书分享会。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潜心治学的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名誉,现就教文学院院长一职。我们特邀您担任本次活动的客座教授,衷心希望您能拨冗参加亲临指导,我们将鼎力给您提供便利。小试牛刀答案:【示例】①将“贵校”改为“我校”;②将“名誉”改为“声誉”;③将“就教”改为“担任”;④将“鼎力”改为“竭力”。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第①处,“贵校”是对别人学校的敬称,此处称自己的学校,可用“我校”。第②处,“名誉”指名声,即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声誉”指声望名誉。结合语境分析,用“声誉”更能体现出该教授在学生中的声望很高。第③处,“就教”指请教,求教,依据语境应将“就教”改为“担任”。第④处,“鼎力”是敬辞,指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此处应改为“竭力”。小试牛刀4.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四个关键词。
水星为什么比月球更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尤其是水星上缺铁,而铁正是让月球呈现黑色的原因。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知道了背后的原因:水星这颗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富含碳,并以石墨方式存在,又称“铅笔芯”。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发现了水星上碳存在的证据,相关比例比地球、月球和火星上发现的碳的比例更高。科学家推测,那些石墨来源于水星距今45亿年前的最初地壳,当时这颗行星正在从一个熔浆岩的球体逐渐固化。当时岩浆海洋中大多数结晶矿物质逐渐下沉,而石墨却漂浮到了最上层。小试牛刀答案:【示例】水星;黑;碳(或“石墨”);浮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所给文段可划分为四个层次,每层的大意如下:水星为什么黑;水星黑的原因是表面富含碳;水星上碳存在的证据被发现;碳存在于表面的原因推测。据此可得出文段大意:水星表面呈现黑色的原因是其表面富含碳,而水星表面富含碳的原因是石墨在球体固化过程中漂浮到了最上层。据此提取关键词即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1课《自然选择的证明》了解作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相关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了解《物种起源》《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方法训练1概括梳理,归类整合“五步法”逐句概括句子的意思。分析句间关系,归类整合,形成段意。每段均走第一步和第二步,逐段概括段意。梳理各段之间的关系,通过组合、归类等方式,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如观点、材料和理据以及结论等部分。归纳各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成文章的提要概括。单位表意结构阅读策略句句1、句2、句3、句4、句5、句6、句7、句N……逐句概括句意:单句成分提取、复句关系分析,句意提要概括层层1(句1、句2、句3)、层2(句4、句5、句6)、层N……归纳段内层次:句间关系梳理,句意归类合并、明确段内层次。段段1(层1、层2、层3)、段2(层1、层2、层3)、段N……概括段落大意:整合段内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块块1(段1、段2、段3)、块2(段1、段2、段3)、块N(段N)……划分文章结构:梳理段间关系,合并段落大意,明确结构框架篇篇章概括文章大意:归纳各部分之间的内容,概括文章的旨意。
①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②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呢?
第一步,逐句概括句子的意思
①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动植物通过自然选择把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变异或差异保存和积聚起来,就是适者生存。)②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自然界生物会产生、保存或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呢?(择优弃劣的力量不会受到限制。)第二步归类整合,概括句意,形成段意
应该说①和②的语意相同,是第一层,讲的都是自然选择,即自然界能够选择有利于自己变异;适者生存,即有利于自己适应环境条件的物种会生存下来。③和④的句意是重复的,是第二层,说存优汰劣的自然选择力量不会被限制,因为存优汰劣就是为了适应环境。⑤和⑥归为第三层,就是结论: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我将提供证明的事实和论点。把这段内部三个层次的语意整合起来,就形成了段落大意
自然选择,就是存优汰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发展自身,这种力量不会被限制。因此,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第三步,按照第一步和第二步,逐段概括段意1.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2.择优弃劣、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3.任何物种其实都是变种。4.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5.自然选择是渐变的。6.渐变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事实。7.自然物种之美,应归功于自然选择。美感如何发生,目前尚不清楚。8.但自然界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9.物种的本能可以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加以解释。10.连续杂交的物种后代,某些性质和程度彼此融合,酷似父母,遵循同样的法则。第三步,按照第一步和第二步,逐段概括段意
11.新物种出现、老物种绝灭、世代链中断,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得到了地质学证据的支持。物种的遗传和变异表现为渐变和突变。现生生物与绝灭生物来源于共同祖先。演化和变异决定了祖先物种在分类谱系中的位置。进化、不变和退化都是适应环境和生活的结果。12.根据遗传变异学说,能解释生物迁移和地理分布的重要事实。13.迁徙和变异理论可以解释海岛的物种。14.两个地区若存在着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各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第四步,归纳文章内容层次(文章结构、文脉思路)文章的总述部分(1—2):1.物种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2.择优弃劣、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侧重于观点阐述(3—6):3.任何物种其实都是变种。4.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5.自然选择是渐变的。6.渐变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事实。侧重于事实分析(7—14):7.自然物种的美感。8.自然界的设计。9.物种的本能。10.连续杂交的物种后代11.地质学证据的支持渐变和突变。12.遗传与变异,能解释生物迁移和地理分布的重要事实。13.迁徙和变异理论可以解释海岛的物种。14.两个地区存在有亲缘关系物种的暗示意义。第五步,归纳各部分之间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
物种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择优弃劣、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任何物种其实都是变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自然选择是渐变的,渐变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事实。如物种的美感、物种的本能、地质考古的证据、物种的遗传和变异的表现、现生生物与绝灭生物的共同祖先、物种在分类谱系中的位置、生物迁移和地理分布的事实等等都可以而且能够用自然选择中的遗传和变异理论来解释。单位表意结构阅读策略句句1、句2、句3、句4、句5、句6、句7、句N……逐句概括句意:单句成分提取、复句关系分析,句意提要概括层层1(句1、句2、句3)、层2(句4、句5、句6)、层N……归纳段内层次:句间关系梳理,句意归类合并、明确段内层次。段段1(层1、层2、层3)、段2(层1、层2、层3)、段N……概括段落大意:整合段内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块块1(段1、段2、段3)、块2(段1、段2、段3)、块N(段N)……划分文章结构:梳理段间关系,合并段落大意,明确结构框架篇篇章概括文章大意:归纳各部分之间的内容,概括文章的旨意。任务研习2梳理文段行文脉络,并概括段意
①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②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③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英用就很难解释了。④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⑤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⑥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⑦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⑧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⑨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⑩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大陆被某种障碍所隔离的不同区域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步骤第一步、概括句意第二步归纳段内层次第三步,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步、概括句意自然物地质学揭示,大陆经历过环境变迁。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变异。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有人认为自然条件下变异量小,但这种观点无法证实。虽然变异结果难确定,但积累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短时间内也能产生大的效果。大家公认物种存在个体差异,博物学家还承认自然变种的存在。第二步归纳段内层次第一层,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第二层,大家公认物种存在个体差异。第三层,博物学家承认自然变种是存在的。第三步,概括段落大意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大家公认物种存在个体差异,博物学家承认自然变种的存在,都证明了自然选择的作用。研读文本3问题一: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在当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结合本文,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在当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结合本文,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参考提示:作为科学论著,提出的结论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文,可以从论述思路、论证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概括。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语气坚定,观点不容辩驳。具体表现在:①运用总分结构层次分明,步步为营,逻辑性极强;②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③语言准确,表达严谨,擅长运用结构复杂的长句表达缜密的思想;④本文以理性见长,也融入作者的情感,如第2段中连续运用三个反问句,语气强烈,不容置疑。问题二:本文运用了大量结构复杂的长句,以表达出准确、严密的思想,请品析下列句子。
(1)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2)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一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3.本文运用了大量结构复杂的长句,以表达出准确、严密的思想,请品析下列句子。参考提示:科学论著常常采用复杂的长句来表达缜密的思想,阅读这样的句子,要把握句子的修饰语、基本成分和结构层次,进而把握句子表达的意思。层次,进而把握可于衣达的思。(1)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复杂的长句,我们只要把握“所以”一词就可抓住本句的基本观点即自然选择的结果作者为了说明这种看法,非常细致地进行阐述,并且运用关联词“而且”来提示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表意的严密性还在于运用“都”“各个”“更”等副词来修饰动词,表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性和对于自己所持观点的坚定性。(2)这句话也是一个表意严密的长句。在这里,作者通过假设,提出“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这一基本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只是”一词,起强调突出的作用,也提示读者去关注作者的观点。此外,作者的思维非常缜密,他连续用了两个状语(“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来修饰“并且”之后的语句,这两个状语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也使作者的观点更为准确。
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整体思路,体会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特点。
走进作者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尤其喜欢生物学。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
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其《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学习过程任务一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1、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提出观点(1—2)段:简明分析后提出观点:自然选择是极为可信的。第二部分:论述(3—8)段:自然界中物种的变异分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段:本能也是通过自然选择缓慢获得的。(10)段:杂交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也遵循自然选择法则(11)段:地质记录可以证明自然选择的正确性。(12—14)段:地理分布可以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矿业权抵押融资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新型环保栏杆研发、生产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矿业权转让与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合同集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BIM模型优化与交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混凝土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挂靠出租车绿色出行奖励合同3篇
- 提前终止2025年度租赁合同2篇
- 商铺售后返租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与实践(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畜禽养殖合作经营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废旧玻璃回收利用合同书3篇
- 专题6.8 一次函数章末测试卷(拔尖卷)(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 GB/T 4167-2024砝码
- 老年人视觉障碍护理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课件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