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契丹南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契丹南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契丹南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契丹南侵(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咸平六年,契丹数万骑南侵,至望都,继忠与大将王超及桑赞等领兵援之。继忠至康村,与契丹战,自日映至乙夜,敌势小却。迟明复战,继忠阵东偏,为敌所乘,断饷道,超、赞皆畏缩退师,竟不赴援。继忠独与麾下跃马驰赴服饰稍异契丹识之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且战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遂陷于契丹。(节选自《宋史·王继忠传》,有删改)材料二:咸平末,契丹犯边,戍将王显、王继忠屯兵镇定。虏兵大至,继忠力战,为契丹所获,授以伪官,复使为将,渐见亲信。继忠乘间进说契丹,讲好朝廷,息民为万世利。虏母老,亦厌兵,遂纳其言。因寓书于莫守石普,使达意于朝廷,时亦未之信。明年,虏兵大下,遂至河。车驾亲征,驻跸澶渊,而继忠自虏中具奏戎主请和之意,达于行在。上使曹利用驰遗契丹书,与之讲平。利用至大名,时王冀公守大名,以虏方得志,疑其不情,留利用未遣。会围合不得出,朝廷不知利用所在,又募人继往,得殿前散直张皓,引见行在。皓携九岁子见曰:“臣不得虏情为报,誓死不还,愿陛下录其子。”上赐银三百两遣之。皓出澶州,为徼骑所掠,皓具言进和之意,骑乃引与俱见戎母萧及戎主。萧搴车帏召皓,以木横车轭上,令皓坐,与之酒食,抚劳甚厚。皓既回,闻虏欲袭我北塞,以其谋告守将周文质及李继隆、秦翰、文质等,厚备以待之。黎明,虏兵果至,迎射其大帅挞览,坠马死,虏兵大溃。上复使皓申前约,及言已遣曹利用之意。皓入大名,以告王冀公,与利用俱往,和议遂定。乃改元景德。后皓为利用所轧,终于左侍禁。真宗后知之,录其先留九岁子牧为三班奉职。(节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继忠独A与麾下B跃马C驰赴D服饰E稍异F契丹G识之H围I数十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敌势小却”中“却”与《过秦论》中“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用法不相同.B.“虏母老,亦厌兵”中“厌”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的“厌”意思相同。C.河,文中特指黄河,现在泛指大小河流,词义扩大,与“江”的词义变化相同D.“闻虏欲袭我北塞”中“闻”与成语“孤陋寡闻”中的“闻”意思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将领王继忠率兵与契丹作战,陷入重围时被俘,之后契丹任命其伪官,他乘机向萧太后进言,希望契丹能与北宋讲和以利百姓。B.王继忠写信给北宋莫州守将石普,让他把辽国同意讲和的消息告诉宋真宗,但因为当时的人们不相信,讲和一事也就不了了之。C.王继忠趁契丹南侵北宋之际,把契丹有意讲和的信息上奏给宋廷;宋廷便派曹利用前往契丹议和,但行至大名时被王冀公留住了。D.宋真宗在得知张皓被曹利用倾轧排挤,且仅被授为左侍禁后,便录用了张皓之前出使契丹时留下的九岁的儿子张牧为三班奉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士皆重创,殊死战,且战且行,旁西山而北。译文:(2)继忠力战,为契丹所获,授以伪官,复使为将,渐见亲信。译文:14.北宋与契丹能成功议和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DFH(原句标点为:继忠独与麾下跃马驰赴,服饰稍异,契丹识之,围数十重。)11.B(A项,前者是“退却”,后者是“使退却”。B项,前者是“厌恶”的意思,后者是满足的意思。D项,前者是“听说”的意思,后者是“听见的事情,消息”。)12.A(“陷入重围时被俘”不正确,从材料一最后一句可知,王继忠在陷入重围之时还未被俘,而是率残部到达白城后才被俘。)13.(1)士兵伤亡惨重,拼死战斗,一边战斗一边奔走,沿着西山向北行进。(“重创”“殊死”“旁”各1分,句意1分)(2)王继忠奋力迎战,被契丹抓获,(契丹)任命他伪职,又让他当将领,(他)渐渐被亲近信任。(“为……所……”“见”“亲信”各1分,句意1分)14.①契丹入侵北宋失利;②契丹萧太后年老厌恶打仗;③王继忠对辽军的劝说并向宋廷传递议和消息;④北宋议和使者张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每点1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咸平六年,契丹的几万骑兵向南入侵,到了望都,王继忠与大将王超以及桑赞等人带兵增援望都。王继忠到了康村,与契丹大战,从太阳偏西打到了二更时分,敌人才稍稍退却。黎明时又开始作战,王继忠的阵势偏东,被敌人乘机进攻,截断运送军粮的道路,王超、桑赞都害怕不敢向前并退军,竟然不前去援救。王继忠独自与部下策马驰骋前往,(因为与)契丹人的服饰稍有差异,契丹人识别出了他们,将他们包围了几十层。士兵伤亡惨重,拼死战斗,一边战斗一边奔走,沿着西山向北行进,到了白城,就被契丹俘虏。材料二:成平末年,契丹侵犯边境,边地主将王显、王继忠在镇州和定州驻扎军队。辽军蜂拥而至,王继忠奋力迎战,被契丹抓获,(契丹)任命他伪职,又让他当将领,(他)渐渐被亲近信任。王继忠乘机向契丹进言,建议和宋朝讲和,使人民得到生养休息能有造就万代的好处。当时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年老,也厌恶打仗,于是采纳了王继忠的建议。王继忠因此寄信给宋朝的莫州守将石普,让他把(萧太后同意讲和的)消息告诉宋真宗,当时也没有人相信。第二年,辽兵大肆南侵,深入到黄河边。宋真宗亲自出征,驻留在澶渊,而王继忠从辽军中把辽主讲和的意思全都奏明,送到皇帝驻扎的地方。宋真宗派曹利用骑马送信给辽军,与辽军谈判讲和。曹利用到了大名,当时王冀公任大名守宰,他认为辽兵军势正盛,怀疑他们主动讲和不合情理,便留住曹利用没有让他出境。这时恰巧大名被敌军包围(曹利用)不能回澶州,朝廷不知道曹利用在何处,又招募人再去辽方,殿前散直张皓应征,有关官员带他去见皇帝。张皓带着九岁儿子觐见说:“我得不到辽主情报回来报告,誓死不回,请求陛下录用我这个儿子。”宋真宗赐予他三百两银子派遣他去。张皓出了澶州,就被辽方的巡逻骑兵抓获,张皓把宋朝讲和之意全都讲了出来,骑兵就带他一起去见辽主的母亲萧太后和辽主。萧太后打开车帏召见张皓,用木横在车轭上,让张皓坐,给张皓酒食吃,抚慰十分丰厚。张皓回来后,听说辽兵想要袭击我朝的北方边境,便把他们的谋划告诉守将周文质及李继隆、秦翰、文质等人,做好充分准备等待辽兵。黎明时分,辽兵果然到了,宋军迎面射击辽军主将萧挞览,(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