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四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四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娇(jiāo)忧戚(qī)劫掠(jué)鸠占雀巢(què)
B.谷穗(shuì)摇弋(yè)瞥见(piē)附拥风雅(yōng)
C.嘶哑(sī)亵渎(dú)汲取(jí)断章取义(yì)
D.鲜妍(yán)密诀(mì)箴言(zhēn)富丽堂煌(hu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看他矫揉造作的样子,令人作呕。
B.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学工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由于保护不力,古墓被疯狂盗掘,墓中文物荡然无存。
D.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难以挽回。做事忌随心所欲,做人须严谨慎重。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花了一整天的工夫,在洱海________,只为了从多个角度观察洱海,给人许多浪漫的联想。近看,洱海是清澈的,游鱼水草,_________。远眺,开阔敞亮,令人心彤豁达。从苍山看洱海,洱海是大片的灰白,大片的翠绿。灰的灵动跳跃,互不交融,互不渗透。
A.徘徊领会历历在目独立
B.徘徊领略历历在目独特
C.徜徉领会历历可数独特
D.徜徉领略历历可数独立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世界的相对性,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中,都还有遇到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看到缝中的阳光。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A.“处”“中”都是名词,“充满缺憾”“价值判断”都是动宾短语。
B.“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中的“我们”是句子的主语。
C.“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是转折关系复句。
D.选文画线句子没有语病,不需要改正。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忠,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D.《乡愁》一诗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述了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6.名著阅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段话选自《艾青诗选》中《》,此节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艾青诗歌的另一个主要意象是光明。
7.诗文填上空。(请规范书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
(2),拔剑四顾心茫然。
(3)今日听君歌一曲,。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行路难》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希望朝廷再度重用的诗句是:,。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述了诗人对亲人美好的祝福的诗句是:,。
二、古文阅读(15分)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吾谁与归?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②,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③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④,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①殍殣(piáo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吾谁与归
③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④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文语句回答,B处请用文语句回答。)
A:
B: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感遇十二首其一①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③,自尔④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⑤坐⑥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⑦折!
解释:①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张九龄终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wēiruí):枝叶茂盛而纷披。③生意:生机勃勃。④自尔:自然地。⑤闻风:语出《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⑥坐:因而。⑦美人:观赏者,代指官府、官僚的上层人士。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B.《感遇十二首其一》展现了诗人的高志美德,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
C.两首诗都具有强烈的抒彩,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来表现诗人高尚的节操,以及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D.《行路难》以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欲抑先扬,善用夸张对偶,引经据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感遇十二首其一》借物起兴,以兰、桂自况,善用典故,旨诣深刻,耐人寻味。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小题。
[文本一]
①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②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③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文本二]
2017年9月到12月期间,xx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XX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很有必要没有,瞎耽误工夫无所谓或讨厌
1%16%71%
学校劳动教育开设情况开设了未开设不清楚
33%33%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是否不清楚
3%79%18%
[文本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应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应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1)阅读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
D.青少年学生可以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2)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11.记叙文阅读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11)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随即竹涛涌来……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2)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述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3)依据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里描写出来。(80字以内)
(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5)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
12.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一直认为,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了,才能最终别具一格。
②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要有一颗冷静的心。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你都要做到冷静,因为遇上饥荒,就到处去找活路,就住宿在那里,可是,于是大家点火取暖,在火旁睡去。半夜里,对火坐着。一个同伴梦中醒来,突然看到火旁坐着一个能吃人的罗制,爬起来就跑,一下子惊动了其他人,那穿罗刹衣服的人也跟着跑起来。前面跑的人,以为后面的罗刹要追着吃人,大家翻山越岭,疲惫不堪,才知道后面追赶的人不是吃人的罗刹。那人如果能做到冷静,也不至于慌乱地跑了一段无用的路。再说,因为时间和精力就那么些,折腾多了,不能很好地表现它、丰富它、升华它。
③而一颗冷静的心,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它需要你经历一些磨炼。因为,一有风吹草动,你就会一惊一乍的,他才能对无常的生活习以为常。就是说,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④而经历磨炼,说白了就是遇到困难、困境,这时就要勇敢面对,不逃避,就像面对黑夜一样,哪能抵达黎明?
⑤当年,笛福被通缉的时候,据说就躲在坟墓里,他见到墓碑上刻着鲁滨逊克鲁索,后来这就成了他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如果他当时躲在那里,那么他也不会去留意其他的东西,那么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可能就会少了一部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要知道,生活随时都会发生一些意外,所以,我们才能真正地经历磨炼,进而不断地壮大、完善自己。
⑥可是,很多人在现实面前却败下阵来。事实上在现实面前要挺住。挺住就是要挺直自己的腰板,更要挺住自己的风骨和目标。哲学家斯宾诺莎为了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也不愿接受海德堡大学的教授一职。在他看来,做一个保持思想自由的自己比作什么都重要,拒绝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也知道,接受了那教授一职,可是,对他来说,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斯宾诺莎就是斯宾诺莎,他还能是自己,还能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吗?解析不言而喻。可见,我们才能做到对自己足够的严格。
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严格就是要对自己恶的行为、心态、目标乃至思想、本性进行限制、约束,使之朝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和升华。如果随波逐流或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了,才能最终别具一格。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第⑦段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填上空题。
第⑦段首先从正面论述了;然后从反面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论述了;最后。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严格要求自己,就必须要有一颗冷静的心,需要经历一些磨炼,要勇敢面对,不退缩,在现实面前要挺住。
B.做到冷静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C.只有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困境,才能真正地经历磨炼。
D.一个人的高贵,并不在于他是什么,而在于他拥有什么。
四、写作(50分)
1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但跨越之后,懂得了坚持,享受了快乐
请以“跨越这道坎,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扣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50字
14.请以“我发现了他(她)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十四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和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A.有误,“天娇”的“娇”应为“骄”,“鸠占雀巢”的“雀”应为“鹊”。
B.有误,“谷穗”的“穗”应读作“suì”,“附拥风雅”的“拥”应为“庸”。
C.正确。
D.有误,“密诀”的“密”应为“秘”。
故选:C。
字音和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归纳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CD.正确;
B.有误,“高谈阔论”意思是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本句中该词使用褒贬不当。
故选:B。
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需结合语境分析词语意思。
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徜徉。
第一空,结合“我花了一整天的工夫,可知横线上应填“徜徉”,沉醉于此;
领会,意思是领悟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并对其深有体会,指欣赏,领受,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第二空,结合“从多个层面_______洱海”,指“我”在欣赏洱海的美景;
历历在目:指远处的物体或景象看得很清楚,或过去的情景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意思是清清楚楚的数出来。
第三空,结合“近看,透明的,可知横线上应填“历历可数”,所以鱼和水草都看得清楚;
独立,指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指特有的、独一无二。
第四空,结合“这两种色彩”,表明灰色和绿色各有特色。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需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词语积累。
4.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及病句。
ABC.正确。
D.有误。这个句子一面对两面。
故选:D。
复句类型:并列复句、承接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归纳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ACD.正确。
B.有误,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故选:B。
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6.《艾青诗选》收纳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共49篇,所选作品内容广泛,艺术圆熟,是艾青诗歌“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诗人对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的深切哀鸣,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国家英勇斗争,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少年奋进。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理解和诗歌意象的把握。
第一空,联系“假如我是一只鸟,选文出自《我爱这土地》。
第二空,《我爱这土地》诗人以鸟自况以表明自身的处境,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蕴含的精神分别是:土地在暴风雨面前的坚韧不移,风那无止息吹刮着的谴责与怨怒、追求自由的真切心声,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土地、风、黎明。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索求火把、坚持斗争,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解析:
我爱这土地黎明
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7.本题考查默写。
学生需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分析作答,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解析:
(1)到乡翻似烂柯人
(2)停杯投箸不能食
(3)暂凭杯酒长精神
(4)金樽清酒斗十千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易错字:婵娟)
常见易错字大多是形近字,可运用对比记忆、练习巩固、练习巩固、辨义区别法来帮助掌握。
二、古文阅读(15分)
8.参考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
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尝,曾经。
②句意:那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③句意: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
④句意: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虚词。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①重点词:以,因为。
②重点词:晏然,安宁;流徙;皆,全;惠,恩惠,百姓没有流亡的。
(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大意;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既已恤饥”与“因之以成就民利”是并列关系。根据句意。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现了范仲淹爱国爱民情怀;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的措施是“岁饥发司农之粟。据此可用原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解析:
(1)①曾经。
②归依。
③喜欢。
④措施。
(2)①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
(3)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募民兴利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9.《行路难》(其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述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本诗通篇结构安排紧而有序,叙述风格和缓、平静,给人一种清心、恬淡的感觉。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
ABD.正确;
C.有误,第一首诗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愤郁和不平、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旨诣深刻,寄寓着生活哲理。
故选:C。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10.本题是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
(1)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
ABD.正确。
C.有误,文本三中说“劳动教育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学中做”强调的是劳动教育。
故选:C。
(2)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进行提炼总结,分别描述了不同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不同看法、学校原因。
解析:
(1)C
(2)家长原因:更多的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只注重学习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对劳动课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的,大多学校认为劳动课程没有必要作为考核科目。
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见解。
11.文章以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从而表述出我对竹子以其父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人物的语言、事件等进行分析;从第④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教导严格的特点,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在空中比划一番,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等语句看出父亲对文化的茫然以及对文化的渴望。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本句主要写了父亲与竹子的关系亲密,从情感上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从句中“对着老家的方向”看出我对父亲的牵挂与思念之情,从上文中竹子开花意味着死亡这种自然现象看出对年老父亲的担忧之情。
(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全文围绕“父亲爱竹”“竹子陪伴父亲的生活”写作,是表述对父亲的感激与理解之情。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的能力。从内容上分析,现泛指恩惠,茁壮成长,更给我们精神上的影响,以坚强的态度面对生活,教诲子女的行为,这表述了我对父亲的赞美与感激的思想感情。
解析:
(1)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字的向往;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坚强(隐忍)。
(2)示例一: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述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
示例二:通过“挨着”“连着”“窃窃私语”等词语,写出了父亲使用竹扁担劳作时的样子,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
(3)我的眼前有出现了父亲那挺直身子,混在丛丛竹子间.这么多年来,对父亲年老的心疼(担忧),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永不忘怀。
(4)示例:是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
(5)写出大地孕育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
赏析句子的常见方法:
(1)从修辞手法上赏析(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从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分析(点名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等)
(3)从语言风格上赏析(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风趣、辛辣讽刺、热情奔放、准确生动等)
(4)从遣词用语的准确传神巧妙方面来分析(动词和形容词)
(5)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听、视、嗅、味、触觉,色彩搭配,动静结合)
(6)从表现手法上来分析(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小见大等)
12.本文主要阐述了人要如何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拥有一颗冷静的心,以及经历磨炼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保持冷静心态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了笛福如何在困境中壮大和完善自己。最后,文章总结了严格要求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并呼吁人们要时刻保持对自己的恶的行为、心态、目标、思想、本性的限制和约束,以实现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和升华。
(1)本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很清晰,选文第①段“我一直认为,只有严格了,才能最终别具一格”就直接点明了的观点。最后第⑦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
第⑤段画线句子“笛福被通缉的时候,据说就躲在坟墓里,他见到墓碑上刻着鲁滨逊克鲁索。如果他当时躲在那里、绝望,那么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可能就会少了一部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举了笛福经历磨炼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地强调突出地论证了第⑤段尾句“必须敢于面对意外,进而不断地壮大。使论证更具体。
(3)本题考查段落论证思路的分析。
第⑦段是全文的结束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是对“严格”的意义做的进一步阐释,我们才能成就自己的风格,哪里还能拥有自己的风采呢”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严格,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即为本题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一个人的高贵,而在于他拥有什么”有误,不在于他拥有什么。
故选:D。
解析:
(1)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了,才能最终别具一格。
(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我们才能真正地经历磨炼、完善自己。
(3)严格的含义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坏处
(4)D
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
2、道理论证: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
3、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写作(50分)
13.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题目中的“这道坎”,应该选用它的比喻义: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心中的压力、挫折、磨难……而不宜写它的原义。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裁要求写记叙文,通过具体故事写“这道坎”是什么?“我”该怎么面对它,又如何跨过去,走向希望、光明、温暖的。从生活中选材,选取一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自己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去坚强对抗的事件,来表现自己的向上攀登,永不屈服的精神。例如,成绩不理想在努力之后得到了进步,感受到喜悦。
跨越这道坎,真好
望着书柜里那张“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那真是苦不堪言啊,拿到奖状。要想跨越这道坎!
我那是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吃不了苦的我。
天气又闷又热。我们呆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第二季度工作计划例文与写作格式
- 在团市委各部室某年工作计划汇报会上的总结致辞
- 2024年公司财务个人工作计划范本
- 《古代寓言两则》的教学计划
- 2024年便民中心工作计划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检测试题含解析
- 学年度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宁德2024-2025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开学检测试题
- 统考版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天天练题组六练习34赏析修辞+蹭修改+词语填空+标点符号+语句补写
- 《主题班会:自信》课件
- UI设计(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4年食品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题库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软件项目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激励方案
- 保修5年的防水合同(2篇)
- 《IC产业现况与趋势》课件
- Module 7 Unit 1 I helped Mum(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个人、合伙企业法》课件
- 羊肉代加工合同(2篇)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