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台湾内部治理与“胡马会”的政治发展作者:肖永国自2009年6月16日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央日报》采访时,对“国共论坛”及他本人参与论坛的可行性做出说明,表示他本人未必会参加“国共论坛”。一时间,马英九决定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后“冷对”两岸执政党创建的政治论坛,成为两岸民众,特别是大陆民众,热议的政治话题,并表现出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普遍担忧的情绪。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表现的政治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年来,在两岸执政党直接推动下,无论是两岸关系还是台湾各个层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两岸人民在感受“和平红利”的同时,更希望两岸关系能借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潮流“更上一层楼”。但是,认识、判断和评价两岸关系及两岸特定的政治事件,还是应该回归“两岸关系发展”、“台湾现实环境”及“台湾执政规划”等基本面。政治有顺应潮流发展的趋势,但是,本质上,任何政治行为或政治事件都是政治需要和政治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涉及两岸关系及台湾政治的政治行为或政治事件也不会例外。一、两岸关系发展一周年的政治启示;回顾两岸关系一年来的进展,台湾执政当局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现出积极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意愿的。大家或许记得,在两岸民众都期待马英九代表中国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后,马英九执政团队会执行更加积极的推进两岸关系、促进两岸统一的政治作为。但是,马英九依据台湾的政治现状提出了“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并一度把两岸关系倒退至“同一个中华民族的政治关系”。马英九在执政百日内频频制造诸如“奥运事端”和“返联事件”,几乎让两岸关系接近政治互信的底线。直到2008年9月后,两岸才开始出现政治苏醒和回转的趋势,直到两岸经过协商以实现“大三通”、“胡六点”讲话及台湾成为WHA观察员为标志,两岸关系的春天才来到。有人说两岸关系是“晚春”,其实,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未必迟到的“春天”就是“晚春”。导致马英九执政当局发展两岸关系“政治迟到”的主要原因与中国大陆是没有关系的。相反,这取决于马英九执政当局面对台湾现实环境做出的“轻重”、“主次”、“缓急”的政治把握。因为“台湾问题”,或者说“两岸问题”,中国大陆已经在2007年前完成“战略超越”。换句话说,中国大陆制定两岸政策时,是以“超越台海”的战略格局设计、规划和实施两岸统一发展战略的。无论马英九政治当局怎么安排两岸关系发展的时间或节奏,既无法改变中国大陆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也无法改变中国大陆创造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中国大陆进入2007年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执政当局犹如是“如来佛的手掌”与“孙悟空的筋斗”,最坏的两岸关系已经经历过了,马英九“再糟糕”还能坏到哪里呢?所以,回顾两岸关系的2008年,我们很容易认识到:马英九怎样的“政治折冲”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最重要的是:导致两岸关系“政治迟到”的原因是什么?二、影响台湾执政当局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因分析;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导致马英九执政当局2008年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迟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蓝绿”政治恶斗;2、台湾经济民生;3、台湾国际困局;4、台湾政治生态;5、两岸关系现状;6、两岸周边环境;7、国际各种危机;8、旧政权的遗患;如果按照2008年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想法,依据“重要性”和“紧急性”做分析的标准,从属于“最重要”、“最紧急”的事件是“政党政治恶斗”和“台湾经济民生”;从属于“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是“两岸关系现状”及“台湾政治生态”;从属于“不重要”但“最紧急”的事情是“台湾国际困局”、“旧政权的遗患”2008年在以上八个方面上,事实上,“两岸周边环境”和“国际综合危机”是马英九政治当局“意料之外”的事情。从马英九的政治应对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马英九政治当局并没有意识到“国际经济危机”和“两岸周边环境”会恶化的如此严重及台湾旧政权遗留的政治贪腐问题会如此严重。恰恰是马英九政治当局“误算”的“两岸周边环境”和“国际综合危机”,改变了马英九执政团队的政治方向,确立了“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台湾对外关系”的发展定位。所以才有了“折腾”一百天后的两岸关系的“政治回转”。三、马英九一年后主要的政治危机是什么?如果对马英九一年来的执政做综合评估,马英九最成功的是“两岸关系”、“国际空间”和“台湾经济”。但是一年执政结束后,对于马英九政治团队而言,制约和困扰台湾政治发展的因素并不是两岸关系,反而是台湾旧政权遗留的政治问题及台湾政治恶斗的政治习惯成为马英九政权的“心腹之患”。这才是马英九兼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主要原因。2009年6月后,对马英九政权而言“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事情是:“执政效能的改善”和“蓝绿政治的和解”。因为,很显然,当前的台湾民众对马英九政府已经到了善意容忍的底线。(一)执政效能的改善;陈水扁执政期间,对台湾各政治体系已经完成了彻底的人员“大换班”。陈水扁更换的不仅是政治官员、企事业高管、军队高层及司法主管等人,包括上千名的文官体系成员几乎都做了彻底的更换。陈水扁对人员的更换有两个目的:一是“置换”政府官员的政治思维,二是为政治贪腐“创造”政治“待售品”。这也是陈水扁执政期间“马屁文化”、“社会逆流”等肆虐横行的主要原因。在李登辉制造的政治漏洞的条件下,陈水扁的八年执政直接导致台湾执政体系的“纲常崩坏”。马英九以当年接受台北市市长陈水扁创造的“治理烂摊子”的政治经验,尽管预留了一定时期做为改革陈水扁“执政烂摊子”的时间(这也是马英九面对刘兆玄领导的“很悬”的行政体系始终保持政治容忍的主要原因)。但是,马英九执政团队再次“误算”的是:马英九接收的陈水扁的“执政烂摊子”完全不同于八年前“陈水扁市长”留下的“治理烂摊子”。因为,做“台北市市长”与做“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最大的不同是:涉及的各种事务层面、影响和作用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台北市长不可能插手司法体系、不可能涉及军队系统、不可能处理“外交”事务、不可能处理全台湾的金融系统等等。但是,陈水扁的八年执政把能够“伸手”的地方都“抓了一把”。套用红楼梦的一句话“除了门前的石狮子,还有什么是干净的呢?”马英九面对这样的执政处境会有什么政治感受是可想而但是,两岸随着经贸文化关系的深入发展,在面对两岸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分裂中国的国际政治势力持续对中国主权和领土进行政治和军事蚕食的条件下,两岸共同护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已经越来越紧迫。与此同时,两岸基于长达60年的政治敌视、冲突、对立形成的历史遗留的双方军事设施和设备需要做进一步的政治处理。这就意味着,需要就两岸军事力量的整合与协作做出必要的政治安排。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 中国大陆及台湾军事设施以对岸为“假想敌”的撤除问题;2、两岸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的问题;于是,两岸需要就以上问题达成两岸执政党之间的政治共识。有资格对以上问题做政治决断的,只可能是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因为,对于台湾执政党而言,达成两岸军事议题的政治公报,将是确立政治地位的历史事件,仅次于两岸进一步达成和平协议。对于这样的涉及政治地位的历史事件,马英九不会让于他人的。更何况,这也是王金平、朱立伦无法涉及的政治领域。如果我们再结合两岸周边的国际局势的恶化程度做推测,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争端将不可能拖过2011年。所以,两岸在2010年以两岸执政党政治公报的方式共同宣誓“一致对外、共御外侮”是必然的历史进展。由此可见,“胡马会”是在马英九执政当局基本完成台湾内部治理后,两岸共同面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现实问题,两岸执政党以政党公报的方式共同宣誓军事整合与协作的历史必然。如果进一步做分析的话,适宜的时间应该是2010年4月中旬至2010年5月中旬。所以,两岸执政党适时举办“胡马会”是“有戏”的。六、“胡马会”与“胡连会”的政治异同是什么?2010年的“胡马会”与2005年的“胡连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简单地说,“胡马会”是在“胡连会”五周年后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既是对“胡连会”的继承,更是对“胡连会”的历史飞跃。如果要论“胡马会”与“胡连会”的政治区别,“胡马会”需要有“三新”,即:(一)“新公报”;“胡马会”是两岸执政党达成的政治公报,从公报的格局上是超越2005年“胡连会”的;如果说“胡连会”是两岸政党共同推倒了政治交流的屏障,那么“胡马会”则是两岸执政党一起推倒了军事屏障和相互敌视、对立的心理屏障;另外,“胡连会”涉及的是两岸争议较少的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即便存在一定争议的“国际空间”问题,也是以两岸政治善意的方式解决的,并没有出现两岸政治合作的制度化。而“胡马会”则是两岸就政治合作、军事互助及民主推进等广泛政治议题提出了共同的政治规划。(二)“新愿景”;“胡连会”代表两岸政党60年的隔绝和对立的消失。而“胡马会”则是代表两岸执政党的政治合作、军事协作和民主推进的新两岸关系的建立;“胡连会”涵盖的主要是两岸经贸文化领域。而“胡马会”则是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为“政治合作”、“军事协作”和“民主推进”等多方面的内容;“胡连会”是在中国国民党没有获得台湾政权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岸关系的发展愿景。而“胡马会”则是两岸执政党共同向两岸人民承诺携手走出政治对立和敌视状态的政治发展规划。(三)“新成果”;“胡连会”的主要成果在发展经贸文化的领域达成的政党共识。“胡马会”则是在深化两岸经贸文化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消除政治对立,两岸执政党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和政治规划;“胡连会”涉及的“国际空间”具有政治善意的成分。“胡马会”达成的“国际空间”议题具有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内涵;“胡连会”达成的是两岸经济平等、互惠、互利的经贸文化愿景。“胡马会”形成的是两岸协作共同争取国际地位的政治宣言;“胡马会”将直接涉及“撤除对台导弹”、“两岸共同护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及“两岸在推进地区民主建设的相互借鉴”等政治议题。七、对两岸民众的期待与努力的政治倡议;综上所述,只要两岸关系在现有的政治条件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胡马会”的本身不是什么问题。相反的,台湾内部治理则涉及台湾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如果马英九缺乏对治理台湾的各种问题的准确政治判断的话,那才是真正让“胡马会”出现政治困境的主要原因。同时,两岸民众应该抱着平常心看待“胡马会”,尤其不能以两岸执政党能否举办“胡马会”做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指标。如果那样,反而容易增加对两岸关系发展局面的政治误判。这对建立积极、健康、有序的两岸关系是不利的。本质上,“胡马会”仅仅是两岸执政党对五年来的两岸关系做一个政治总结,并对未来五年发展两岸关系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与木材购销合作协议4篇
- 2025版学校宿管员招聘、培训及考核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版在线教育平台合同欺诈风险控制与赔偿协议3篇
- 基于2025年度预算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合同
- 2025个人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及劳动法解读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养老产业合作框架协议4篇
- 2025年陕西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美食餐厅经理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鱼塘承包与农业科技推广合同4篇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协议范本9篇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