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上半叶_第1页
论20世纪上半叶_第2页
论20世纪上半叶_第3页
论20世纪上半叶_第4页
论20世纪上半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特点【内容提要】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活跃一时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这一思潮和运动已经过去六七十年了,但“乡村教育”各流派创始人所具有的深固的忧患意识,忠贞的爱国热忱,崇高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执著的探索精神却是显而易见的。“乡村教育”先驱们呕心沥血地用教育手段和方式所塑造的中华民族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和谱写的乡村教育发展史,至今仍在历史的文库中熠熠生辉,启人睿智,值得……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风起潮涌般的“乡村教育”思潮运动,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活跃一时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社会改革运动。尽管它已经过去六七十年了,但“乡村教育”先驱们开始打破中国教育超然、闲适的局面,极具功利性地走出封建士大夫的象牙之塔,与时代、与政治紧密相连,可以说,“乡村教育”思潮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新千年的高度,带着沉重的历史感和时代责任感,从人类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重新审视、研究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活动,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无论是早期王拱璧的新村教育派,还是实验高潮时期的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派,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派,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派和雷沛鸿的民众教育派,其创始人的经历和事迹,都展示着他们用青春的才华和辛劳的汗水谱写着至今仍熠熠生辉的乡村教育发展史。他们都是当时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移风易俗的推动者。他们都是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在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现代形象。尽管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但他们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深固的忧患意识“乡村教育”先师们生活在内忧外患交相煎熬,人民生活极度悲苦的时代。这群以青年学者为主体,对中外教育研究有素的教育改革家,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华夏大地频遭列强瓜分、蚕食的厄运,忧国忧民忧时的意识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历久弥深。这种忧患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遗产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觉醒,终于积淀为他们爱国思想的基础和原始动力。诚然,忧患意识人人都有,但其性质却有所不同。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前途、命运出发而产生的忧患是公忧;从自我出发,对个人和小家庭的地位、生活的忧患是私忧。“乡村教育”家们的忧患意识是公忧而不是私忧。请看:王拱璧的大半生是在忧愤中度过的。他幼年时就对私塾生活、家庭生活和乡村环境心存忧思,发出“谁家天下”的感慨。[1](P289)自认“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P289)。袁世凯窃国后,“国耻民恨”使他无心在省城开封的高校任教,愤然去应考留日研究生。留学赴日途经沈阳时,看到“日逻驱人如驱羊,国弱方知人种贱”,“中国领土日本站,我来奉天乃创见”。[1](P249)中华民族的苦难激荡着他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在日本耳闻目睹的事实,使他“更难于安心治学”,大半时间用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争国权于域外。他还以留学生身份,多次潜回国内,奔走呼号,积极投身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漫长的忧伤与痛苦的生活实践,使他超世脱俗,不计成败利钝,于1920年决心“宁到农村走绝路,不进都会求显通”[1](P312),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农村去的人生道路。忧患意识使他成为我国乡村教育的最早探索者。黄炎培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孜孜不倦地为“垂亡之国”寻觅“救急要药”。[2](P3)39岁时,曾作病中吟:“人当快乐时,须思天下人孰不求快乐”,“人当困苦时,须思天下人之困苦”,因而发出“身外愁长短,心头病浅深”的浩叹。[2](P65)为了探求解决中国的困苦和人民的生计问题,他矢志倡导实行职业教育。在他为之苦苦奋斗十几个春秋之后,国家民族的危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峻,他十分痛惜地说:“到如今,内忧外患,重重叠叠,河山已破碎到不堪了。人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吾中华国族的命运,真所谓‘不绝如线’……一提到‘中华’两字,惟有痛心。”[2](P269)后来,他振臂高呼“集中大家的力量,抵抗敌人的压迫”,走国家民族生存的道路。正是由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萌生了忧患意识,终于铸就他襟怀宽阔、脚踏实地的可贵品质和献身精神。陶行知早年在家乡教会学校接受西学教育时,外国人欺侮百姓之事常常牵动着他幼小的心灵,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袁世凯窃国后,他认为民主共和在中国的这种遭遇,乃是“人民愚昧”和“领袖愚劣”造成的。因而他提出,在中国建设民主共和“最必要的手续”,舍教育则别无他途。[3](P43)1917年,他从美国留学归国后,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欺凌宰割,军阀统治腐败,深切感受到人民所受的压迫和苦难,便立志挽回国家厄运。由于他长期忧国忧民忧时,终于成为一个“好恶真切分明”,“一直往前,奔赴真理的人”。[4](P357)晏阳初和梁漱溟的忧患意识,除了具有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患内容之外,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晏阳初从小是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因而他忧虑的是如何用“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爱”去“救国与救世”[5](P280)。他一方面弘扬“民为邦本”、“救中国”、“救自己”,改善中国劳苦大众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考虑以“基督征服世界”、“救人”、“救世”,改善世界劳苦大众的命运,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西化倾向的人物”。梁漱溟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挑战和冲击下,不得不忧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他深刻地反思了中国的国民性,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对国民文化心态的深沉忧虑。他在悲痛愤懑中留心时局,积圾入世参政,期盼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表达了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悲壮的救亡意识。继而在黑暗迷惘中遁入佛门。然而,寂寥的佛门并不能使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泯灭,最后他终于在深思挣扎中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于东方的古老文明。雷沛鸿的忧患意识,使他成为伟大的民众教育旗手。雷沛鸿认为孟子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至理名言。[6](P35)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寇侵略的日益加深,他指出:“必须注意民族生存的危机所在。”[6](P36)并告诫国人“我们这一代人物,生于危亡绝续之秋,必须人人下一大决心,立一大信念”:第一,随时随地备战;第二,大无畏地对敌作战。这既是中华民族自卫的主要方法,又是我们民族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这种基本条件,他坚信民众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所在。这是因为,民众教育可以“创造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可以“唤起民族意识”,可以“恢复民族的自信力”,可以唤起民族的“自觉心”。[6](P39)由此可知,雷沛鸿一生致力于民族、民众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他长期忧国忧民忧时的产物,是他为解救民族危亡而找到的出路。以上可知,“乡村教育”家们的忧患意识是忧国家的前途,忧民族的命运,忧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忧世界劳苦大众的苦难,他们是忧国忧民优天下。至于个人的经历坎坷、家境生活清贫、人们暂时的不理解等,他们都置之度外。这是一群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境界和崇高品质,是正直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二、忠贞的爱国热忱“乡村教育”领袖们,并没有把忧患意识停留在愤世嫉俗的宣泄和倾诉上,而是把这种忧愤化为爱国恤民之心、报国酬民之志和救国拯民之行。他们从“捍国”、“御侮”的立场出发,通过自己最熟悉的教育切入社会,投身到救国救民的伟大斗争当中。王拱璧的一生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的一生。1907年,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加入同盟会,“以身许国”。1910年,奉命回豫,发展革命组织,谋划武装暴动,因败露未成。辛亥革命后,深感民主政治徒有虚名,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怀着“实为伏虎而深入虎穴”的目的去日本留学。[1](P298)在日期间,他不畏强暴,多次参与组织留学生在东京的爱国抗暴斗争和游行示威,争国权于寰宇。特别是当他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在甲午战争、侵占台湾、八国联军劫脱去西服皮鞋,到农村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虽历尽坎坷,却初衷不改,这与他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密不可分。他说,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展开全面的教育”,把教育展开到前方、边疆、敌后方、华侨所在地、全世界凡是有敌人斗争的地方去;[9](P259)我们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即把各人的力量献给中华民族,毫不吝啬地贡献自己的汗、血或脑汁;[9](P256)我们生活在此时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9](P22)晏阳初和梁漱溟的历史使命感和事业心也颇坚挺。晏阳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世,都是义不容辞的。”[5](P280)“我一生奔走东西,无论在天南或地北,事业心和责任感,永远伴随左右,好似忠心耿耿的保镖。”[5](P280)因此,1919年他从法国回国后就立志“不做官,也不发财,把我的终身献给劳苦大众”[5](P280)。这成了他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他70岁以前,从未想过“老之将至”的问题,甚至90岁高龄时,他还说自己“不退不休”。[5](P280)这种“不知老之将至”的“永动机”精神,是一位爱国思想家和正直知识分子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高度自觉的表现!1988年4月,在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举行的国际乡村改造研讨会上,晏阳初再一次谈到自己的使命:“现在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穷受苦,我们不揣冒昧,不分种族,不顾国界,以改造乡村,来负起达到天下一家的使命。”[5](P333)并进一步解释说:“乡村改造既是一种社会改造运动,就意味着要对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种种问题采取革命的措施,弃旧图新,走向光明。我们肩负的使命要求我们永远应当迎着困难上,向困难挑战,最终战而胜之。”[5](P331)由于这种“使命感和救世观”的驱使,晏阳初为中国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饮誉海内外,度过了他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梁漱溟说,他在中学时代,国难已经开端,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为国家社会做一番事业,承担起匹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世纪30年代,严重的民族危亡摆在国人面前,他激昂慷慨地说:“民族自救的大任,除了我们更将靠谁?”[4](P44)“我们要有深心大愿,方可负荷此任。大家如果为俗见俗肠所扰,则没有力量担负此远大的工程。”[4](P135)在民族自救的过程中,他认为,中国问题的解决不是发展工业和军备武器,而是补充文化,即“改造文化”、“创新文化”和“绵续文化”,换句话说,只要大家都认识孔子的道理——伦理情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此,梁漱溟自认一生的使命是“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以恢宏儒学为己任,致力于儒学的改造与创新。[12](P396)由于他多年对文化和儒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因而被称为“现代儒学的开路人”或“中国最后一个儒家”。雷沛鸿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颇感人。他长期留学英、美,多次游历世界,既学有所成,又娶有洋夫人,按今日“出洋热”者的观点,弄张绿卡,定居国外,可谓天经地义。但他为使命所驱使,怀着“为国民身心之发展而尽其绵力”[6](P6)的强烈愿望,毅然回到祖国,把自己的终身献给“穷而失教之劳苦大众”[6](P6)。回国后,雷沛鸿先后在暨南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江苏教育学院、中山大学任教授10余年,又5度主持广西省教育行政,五度出国考察教育,并出任广西大学校长、西江学院院长等职,不论从事教学或担任行政工作,他都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矢志不移,鞠躬尽瘁,表现出一个真正教育改革家的高尚情操和人生价值。他在兼任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时,上午在教育厅办公,下午到研究院上班,从不挂虚名。这种认真负责的作风和人格魅力,给同事和学生以深刻和永久的教育与影响。由上可以看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的时代责任心,是“乡村教育”先贤们积极参与改变现实的恒久驱动力。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自己最为熟悉的基层工作做起,脚踏实地,苦干实干,这种置名利、地位于九霄云外的奉献精神,比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权势之徒要高尚千百万倍!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值得大力提倡和赞颂!四、执著的探索精神“乡村教育”先贤们的人生都是执著探索的人生。他们探索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也探索着我们民族崛起、发展的道路。虽然,他们的主张并不能把中国引到新生之路,但他们在黑暗中以烛火萤光探照新的出路,终究比那些安于现状、逆来顺受、无所用心的人要高明千百倍。由于当时诸多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制约,他们的实验和探索尽管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但他们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激起涟漪,掀起波涛,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展现。他们对民族、国家和人类进步的真诚关注,应该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王拱璧早年为了避开恶势力,而选择了远离城市的中原腹地西华县孝武营村(该村距西华县城80华里)进行“新村”实验。在20世纪初的穷乡僻壤去开创一番事业谈何容易!不仅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其匮乏,可以说,每进展一步都困难重重,而且恶势力到处都有,它决不允许身边有“世外桃源”存在。王拱璧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探索精神,从1920年10月开始,进行“新村”实验,到1926年冬,还是被恶势力扼杀了。暂时的浩劫并没有动摇他的初衷,他身在开封,仍遥领青年公学校长之职,一方面为公学募款和招聘教师,另一方面,利用关系,和地方恶势力进行不懈斗争。1928年冯玉祥主豫时,约他任省农林厅长,被他谢绝。1934年,他又在方城县后土屯村创办一所类似青年公学的嵩山公学。抗战爆发后,他先在川、康实地考察边疆少数民族状况,发表多篇论文,后又回到家乡青年村,继续以青年公学为阵地,开展抗日救国斗争。由上可知,王拱璧的青春是在奋斗和探索中度过的。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办职业教育,后来改为农业教育。作为一个私人教育团体,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奋斗了半个世纪,不仅为民族、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