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学派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上的差异;◆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2◆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的定义分析◆潘菽(1983):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主要应该是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与他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例如,家庭情况对人的心理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及其规律如何,等等。此外,还有社会地位(阶级、阶层、身份等)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师友伙伴的影响,语言的影响,居住(城市、乡村、街道等)的影响,所接触的文化范围或方面的影响,集团、组织的影响,所属国家、民族的影响,社会道德、风尚、习俗习惯的影响等等。此外,个人对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这也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吴江霖(198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后来(1985)修正为:“社会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内潜的或外现的)变化发展的科学”◆沙莲香(1987):“所谓的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王康(198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孙晔、李沂(1987):“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4◆1982年吴江霖从1937年到1980年45年间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30条,随后,有人将这30条定义按研究对象归类为四类:(1)社会互动或社会交互作用;(2)人际关系;(3)社会影响;(4)社会化。5《新大英百科全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其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的行为的科学。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侧重对人的外在行为(可观察性行为)的研究。观点之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6◆G·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的存在包括实际的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F·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学的所有分支都是研究个体的科学。◆强调对个体的研究,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观点之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7◆罗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与“心理流”。◆库兹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现象,通过交往,产生人们相互的感知、理解、模仿、暗示、信任、团结与冲突、态度与目标”。◆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参加社会群体这一事实所制约的、人的行为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观点之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8◆主体:群体中的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刺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反应:应为全部反应,包括内隐过程(心理)和外显过程(行为)。◆定义:是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综合定义包括:9◆社会学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至今才八、九十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中两种社会心理学同时并存的局面一直影响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其中,一种是产生于社会学的,以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学,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即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产生于心理的,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学,叫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0◤事实上,社会心理学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着分歧。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和参考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同时,也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分歧埋下伏笔。◤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T.M.Newcomb)在《社会心理学理论:整合个人与社会的探讨》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并对两种社会心理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关于PSP、SSP与CCSP11◤PSP从不考虑有机体的环境,对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不进行系统说明,PSP社会心理学家最低化甚至完全忽视被试所处的社会结构的性质极其对被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在PSP那里根本不存在人类和非人类环境的区别,结果是作为人类的社会心理学里面却没有人,只有动物。◤SSP社会心理学从不考虑人类有机体选择参与社会环境的生物和心理条件,简单地把人类有机体当作等待文化注入的真空体。12
上世纪70年代末,两种社会心理学的争论再度兴起。首先遭到攻击的SSP,接着是PSP,最后是整个社会心理学,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们开始寻求SSP和PSP的整合之道。l
80年代出现了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着重研究文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13l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是其母科学;l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l三种水平的概括:无所不包的“大理论”、中间级理论及在经验研究中直接得出的概括性较小的理论,相应与这三种水平,社会心理学可谓是学派林立。学科性质14◤G·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洛莫夫: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之一◤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大支柱(另一支柱是生理心理学)◤瑞特纳: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总称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观点)15洛莫夫的观点16◤都强调对个体研究◤都偏重对认知研究◤都强调实验研究◤都受到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社会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共同点17◤个心强调人是理智的动物,渊源于认识哲学;社心强调人是社会政治道德的动物,渊源于政治哲学。◤个心研究人类的一般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具有抽象性和一般性;社心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影响下的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具有具体性和情境性。◤个心着眼于个体,社心着眼于群体中的个体与群体。社会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区别18◤共同点:重视运用社会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及人际互动关系来分析研究对象。◤区别:社心侧重于互动关系中的个人或群体心理活动;社会学侧重于社会和各种群体的结构,各种社会关系,结构效应。社心侧重于微观分析,以实验方法为主;社会学侧重于对社会宏观分析,以社会调查为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19◤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基础◤了解早期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当前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特点◤掌握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理论流派20§2·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与形成◤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212002/10/17§2·1·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阶段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这一阶段与母体科学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1、从苏格垃底——柏拉图——康德——歌德——卢梭:人可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道德即知识。2、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拉——霍布斯——马基雅维里: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人性是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的,人性恶。22
谈谈你对人性善与恶的认识◤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思想也是以“人性”问题展开争论的,主要围绕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开展争论。23§2·1·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描述人类群体的社会行为。社会学的先驱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催眠术的影响24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25§2·2社会心理学的确立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1930—1950)主要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将实验和问卷法等实证手段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动力来源于5个方面——实验社会心理学——芝加哥学派——文化人类学——新精神分析学派——群体动力学26§2·2·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特里普利特的社会助长实验、莫德的忍耐实验)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言人:墨菲——人格的社会心理研究、疏通与情境说谢里夫:社会规范心理学霍桑实验与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态度测量时代的到来—博加德斯德社会距离量表—莫雷诺德社会测量学—瑟斯顿与李凯尔特:态度测量27§2·2·2芝加哥学派—实用主义的大本营—通过社会互动介入社会心理学米德:社会行为主义:《精神、自我与社会》托马斯:态度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移民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研究杜威:人本主义社会心理学罗伯特.帕克:城市生活的心理机制—边际人:文化的混血儿埃尔伍德:系统社会心理学28§2·2·3文化人类学的贡献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对美拉尼西亚母权制社会研究:对精神分析的批判波亚士:人格的文化动因—对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的研究比妮蒂克与米德:文化决定论民族性格的早期研究: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29§2·2·4新精神分析学派
(社会文化学派)荣格—精神分析中最早带有社会心理学烙印的人物:集体潜意识理论阿德勒:社会兴趣心理学霍妮:神经症文化决定论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弗罗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思想:个人与社会—社会性格—人性需要30§2·2·5群体动力学的贡献勒温:场论与群体动力学—场论三原则:现象学原则、整体论原则、动力学原则阿希:从众行为研究道奇:竞争与合作理论31§2·3现代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社会行为学论社会认知论认知失调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本能论的回潮32§2·3·1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同一性论卡兹和萨诺夫精神分析的态度理论:机能的研究鲍恩:团体体验论舒兹:人际行为的三维理论阿多尔诺:权威人格研究33§2·3·2社会行为学习论挫折—侵犯假设与模仿研究霍夫兰德:信息沟通与态度改变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经典实验—学习的心理过程—自我调节与自我强化的行为—行为改变的方法34§2·3·3社会认知论人的知觉和归因理论黑德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琼斯的对应推断归因理论—凯利的归因协变理论认知协调理论黑德的人际关系认知平衡理论:P—O—X理论—卡特赖特和哈拉里的结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交往活动理论:A—B—X系统—奥斯古德—苏西—塔南鲍姆的一致性原则—阿贝尔逊和罗森伯格的情感—认知协调理35§2·3·4社会认知失调理论布来姆与库亨对认知失调研究:决断、选择后的心理表现—对认知失调实验的归纳整理—心理反抗理论费斯汀格:认知失调—失调的程度—被迫顺从—不足报酬心理学—预言社会心理学阿隆森与米尔斯:失调理论的发展:喜欢论—交换的人际吸引理论36§2·3·5符号互动理论芝加哥学派与衣阿华学派社会角色理论:戈夫曼:人生是个大舞台参照群体的比较与规范研究:海曼日常生活方法论37§2·3·6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社会交换的基本概念与命题—群体影响中的交换蒂博特和凯利:认知交换理论:人际相互作用的分析—互动关系的形成与评价—两人互动中的权力彼得.布劳:结构交换理论:基本原理—群体中的交换动力学38§2·3·7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研究国民性的研究社会化与社会行为的塑造文化变迁与代沟现象39§2·3·8本能论的回潮洛伦兹与廷伯根:习性学的研究威尔逊与道金斯:社会生物学的研究: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社会生物学中的人性观—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论40课外作业在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熟悉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了解社会心理学界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有关评析。41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了解不同倾向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掌握各种具体方法的优缺点学会设计科学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42§3·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方法的变革会导致整个学科的变革.对于社会心理学而言,可以说是“成也实验,败也实验”。☆实证主义是目前心理学的主流方法论。☆心理学的发展总是比自然科学慢一步,其主要问题是出在方法上。☆作为一种科学应该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的。☆对于人而言,处于CHOCS状态,具有内在的自组织性和随机性,随机性是人的内在的生物基础。43§3·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荣克尔和麦克格雷斯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策略图44§3·2·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目前运用最多、最广泛、最长久的方法。主要意义在于:建立理论、检验假设、创设理想情境,发现真理。实验室研究:控制条件严格,但脱离社会生活。自然实验:接近生活,但控制条件不方便。模拟实验存在问题:受情境限制,实验结果不具普遍性;被试不具有对总体样本的代表性;存在伦理问题;过于实证化倾向使社会心理学视野受到局限。45§3·2·2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典型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现场观察:连续性观察。46§3·2·3其它档案研究心理测验相关研究47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误与道德问题关于偏误:1、样本偏误;2、研究者偏误;研究者的暗示、期待3、被试偏误;装好、迎合被试,以社会标准替代自我标准。偏误的消除与心理测量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关于道德问题:1、欺骗;2、角色扮演。48§3·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程与报告撰写选择研究课题拟订详细的研究计划:有效设定控制条件—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进行的步骤—明确收集资料指标报告的撰写:确定研究的主题—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说明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结论与建议—列出参考资料注意点:科学性、可读性、着重方法与结果的阐明、讨论与建议务求真实与客观49课外作业以研究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青年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为主题,自拟一个研究计划。5051弗洛依德认为,超我是从自我中的一部分分化而来的,它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以父母为榜样的认同(或自居)作用形成,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巩固。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青春期)、两性期(或生殖期,青春期以后)他认为,前三个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人格的发展持续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持续一生的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殊的矛盾或核心问题,当这个特殊矛盾解决了,人格发展也就发展了一步。期别年龄心理危机(发展关键)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1岁
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trustvs.misstrust)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与人交往感到焦虑不安
22---3岁活泼自动---羞愧怀疑(autonomyvs.shameand
doubt)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33---6岁自动自发---退缩内疚(initativevs.guilt)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46---青春期
勤奋进取---自贬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
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青年期
自我统合---角色混乱(identityvs.confusion)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6成年期友爱亲密---孤独疏离(intimacyvs.stagnation)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的基础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7中年期
精力充沛---颓废迟滞(generativityvs.stagnation)
热爱家庭,栽培后进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8老年期完美无缺---悲观绝望(integrityvs.despair)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二、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
强调认知结构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认知结构是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而不断发展的。道德判断是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分。儿童的道德社会化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从他律走向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或从客观到主观;(3)儿童对惩罚方式的看法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趋向于有针对性;(4)年幼的儿童以自身快乐与否进行道德判断,而11岁以上儿童则按照稳定的原则进行判断;(5)儿童的道德判断可以通过教育进行促进,但也受到个体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道德社会化理论柯尔伯格认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过于笼统而简略,他认为人的品德的发展具有固定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品德水平由低阶段进入高阶段,并不表现出文化价值知识方面的增长;而只是包含了道德判断早期形式的重组与转换。因而道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个发展过程而出现的。在研究方法上,柯尔伯格采用道德困境的两难问题来测量儿童的道德社会化水平。最经典的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判断水平发展阶段儿童对偷药的反应前习俗水平道德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的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T:因为药的造价低F:偷药会被抓到牢里去的
T:他需要他妻子,而他妻子需要药F:他妻子在他出狱前会死去,因而对他没好处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在于别人期待和社会秩序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阶段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社会秩序定向阶段T:他是为他妻子找药,因而不是自私F:他会给家庭带来耻辱,因此而苦恼
T:他要为他的妻子的死而负责F:他触犯了法律后习俗水平自觉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
第五阶段:遵守法规和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T:法律在一个人因为服从它而失去生命的情况下是不合理的F:其他人也会有强烈的要求
T:他实现他意识中的准则,如“生命胜于金钱”F:偷窃不能实现他的道德准则三、
班图拉的社会学习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学派,但又突破行为主义的框架,强调认知因素和自我调节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班图拉通过经典实验(bobodollstudies)证明,榜样—鼓励组儿童自我控制时间较短,榜样—批评组儿童自我控制时间较长。而控制组介于两者之间。其它的实验包括攻击行为实验、亲社会行为实验等。讨论:目前我国在对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请列举。本章课外作业
自拟研究计划对吸毒青年或犯罪青年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其正常社会化的社会心理因素。第五章自我意识教学目的: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功能、特点、心理成分;掌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定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的社会特征,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人是生活在自我中的,人类对自我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行为。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一)詹姆斯的观点:1、自我具有两重性,即自我是由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两方面构成。表示I,是对自己认识的自我,是自我反省时对自己特征的意识。表示me,是一个能称之为人的一切的总和,包括能力、社会性和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所有物等。示例“我恨我自己太缺乏自信了”。第一个“我”是主观的我,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第二个“我自己”是客观的我,是被主观的我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自我意识的结构(二)詹姆斯意识构成的三要素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1)认识部分: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自我图式(2)情感部分:自我体验,如自我价值感、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自豪、羞愧、内疚(3)意志部分:自我调节与控制、毅力、恒心等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自我效能(自我功效,self-efficacy,班图拉)揭示“具有智慧品质的人”,即对自己的前景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其情感坚韧、较少焦虑,有利于心理健康,更易成功。2、塞里格曼的动物实验证明无助感(helplessness)会使人放弃任何努力,被动屈从,甚至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3、兰格和罗汀对病人的研究:受到精心、充满同情的照顾的病人会感觉更加衰老,而提高病人主动性强调病人自由选择责任的,病人的警觉性、活动力和愉快感明显提高二、自我意识对学习工作的推动作用1、自尊心(self-esteem)的作用。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屈服,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羞耻心(senseofshame),是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受到别人侮辱而感到愤懑。自尊心、羞耻心总是与上进心、荣誉感联系在一起的,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2、自信心(self-assured)的作用。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是人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重重要的心理品质。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一、库利:自我意识形成的两个“镜像阶段”二、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与统一1、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化、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别人眼里的我与自己内心我的分化2、矛盾:主我与客我的矛盾;青春期的独立意向(自我肯定型、矛盾型、否定型、扩张型、萎缩型)3、统一:积极统一,促进个体社会化;消极统一,阻碍个体的发展;难以统一,导致矛盾人格。第三节自我认识的途径一、积极认识自我全面评价自我。自我认识的途径主要有:与他人比较;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通过自我反思;通过活动结果。二、悦纳自我,展示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课堂练习活动自我素描:20个我是谁?课堂活动自画像:我的2001第六章社会认知教学目的了解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认知的基本对象掌握印象形成的因素和影响印象准确性的因素掌握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1、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又称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对人知觉(personperception),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的过程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的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社会认知必须依赖认知者个人的思维活动,包括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2、社会知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知觉是在知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过程,是知觉的一种表现形式。知觉反应是由内外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规定知觉的内条件的主要有:定势、需求和期待,规定知觉的外条件主要是主体的生活环境,其中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出现社会知觉。区别:规定社会知觉的外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知觉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中的人而不是物。3、社会认知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心理惯性、间接性你看到了什么?二、社会认知中的图式及其作用1、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中心概念,是指个体以已有的认知经验组织信息的方式,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解释世界和自我。2、图式分类:人的图式(personschema)—描述典型的或特殊个体的心理类型的方式;自我图式(self-schema)—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角色图式(roleschema)—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心理类别;事件图式(eventschema)—对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3、图式的作用: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记忆;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推理;影响人们的行为。你看到了什么?换个角度,也许会有新的收获!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如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意义(典型的就是布鲁纳的货币实验),认知对象的特点等。
2、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是指认知者的需要、经验、人格特征的特点。
3、认知的情境方面的特点。主要由于情境对人的行为往往具有规定作用,因此,人们对人的行为的判断往往依据情境的线索(典型的实验是张德的研究)。四、社会认知中的偏差1、抽样误差;2、倾向于注意独特的具体的事例,未能充分利用基本信息;3、框架(frame)的作用。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小价值”,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于“大价值”。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对他人情绪与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认知(略)一、对他人情绪与表情的认知(一)表情线索是重要的社会刺激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根据有关研究,快乐和痛苦是最易辨认,恐惧和悲哀较难辨认,怀疑和怜悯最难辨认。(二)面部表情具有超文化性埃克曼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愉快”、“厌恶”、“惊奇”的判断一致性特别明显。他在新几内亚土著人中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和面部不同区域的肌肉的运动变化相联系的。研究发现,与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保持较密切和稳定联系的面部肌肉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区域:额眉区;眼睑区;鼻—口唇区。这三个区域的肌肉的不同组合可以将人们所具有的六种基本的情绪全部表现出来。尝试:愉快、惊奇、愤怒、恐惧等情绪的表现。言语表情主要通过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的变化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比较情绪高昂时、愉快时、平静时、紧张时的表情体态表情体态是指身体各部位的表现于外的状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中国传统的知解人心的五种方法观语言: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观行为:欲知其人,观其所行观相貌:吉人自有天相,一分貌,一分才类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省察己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人性格的知觉情境测量心理测量社会调查行为分析第三节印象印象与印象形成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加工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印象的控制与表现策略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impression):所谓的印象就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简言之,就是头脑中认知客体的“像”。人们头脑中的“像”很多,如社会像、他人像、自我像等。也称社会印象。印象形成: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人或事物概念,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就是印象的形成。印象的基本特点:间接性;综合性;固执性二、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知觉者的因素:人性哲学、情绪状态、过去的经验、需要、人格特征等;知觉对象的特征:动作、语言、身体特征、人格特点、与周围环境的区分;交往情境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加工1、信息的选择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2、信息加工倾向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核心品质与黑票作用四、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印象的定向作用首因效应与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社会刻板效应慈悲效应四、印象的控制与表现策略印象控制(impressionmanagement):也称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的过程。目的是使别人形成的关于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有效的印象控制的基础是正确理解社会情境,理解特定情境的社会要求,理解与自己发生交往的别人。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练习学习SOLER技术(艾根
G·Egan)S:坐或者站要面对别人O:姿势要自然放松L:身体微微前倾E:目光接触R:放松讨论:心理包装女大学生形象塑造女大学生形象塑造一、归因的概念归因(attribution)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分析和推测。从本质上说,归因是一种社会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的生命的本能反应,是人适应环境和控制环境的必要手段。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二、归因的理论之一: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是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他认为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就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作出原因分析。他将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海德认为人的行为或者决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因此,归因有两种基本的类型:情境归因和个人倾向归因。只有首先厘清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行为。恒常原则:在推论和判断某种行为性质时,人们总是从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各种因素中找出某个特殊原因和特殊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如果某个特殊原因总是同某个特殊结果相随而生,基本不变,则意味着有因果关系。海德的归因理论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因理论之二:凯利的归因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cubetheory)认为人们要从三个不同的范围来验证因果关系,即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条件。并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差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归因理论之三: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主要研究了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发现长期成功现在失败的人或屡屡失败现在成功的人往往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机遇或努力。而长期成功或失败的人往往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并由此对成就动机高与低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成就动机高的人把自己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能力强,把失败归因为自己不努力,因此工作会更加努力;成就动机低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运气好、工作容易等外在原因,把失败归结为自己无能。生活中往往处于退让的态势。罗特:控制点理论个人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会有不同倾向的归因,亦即对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面对失败,不怀疑未来改变的可能性,相信未来、乐观、更加努力,态度与行为符合社会期望;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后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和困难倾向于将责任外推,不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而是转向寻求救援或以赌博的方式碰运气,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因而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德韦克研究:内控学生自信、自我负责、喜欢挑战性工作,有更大的挫折承受力;外控学生缺乏信心,焦虑水平高,对成就活动缺乏兴趣,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归因理论之四:琼斯的归因理论琼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前提:只有不存在外界压力或压力很小的情况下,个人的言行才会被看作是内在品质、动机、性格的外在表现,才可以作内在归因。假设:人的人格特质、动机都与一定的外在行为相联系,一定的外在行为是由一定的内在的人格特质、动机等引起的。影响对应推论正确性的主要条件:(1)行为结果的严重性;(2)行为的社会赞许程度;(3)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三、影响归因的因素(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对个人内在因素的过分归因行动者——观察者效应防御性归因——自我价值保护课外作业查阅资料并设计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归因差异与学生学习成绩相关性。查阅有关书籍,自学《社会情感》与《社会动机》,了解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了解人的行为的动机形成的规律。课堂提问1、人的行为动机是如何产生的?2、人的基本需要有哪些?需要发展的规律有哪些?3、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4、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的动机。5、常见的社会情感有哪些?6、斯腾伯格关于爱情发展三要素是什么?第七章态度与态度改变教学目的:正确分析社会态度的内涵;掌握社会态度的基本理论;了解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掌握态度改变的方法;掌握社会态度测量的方法第一节社会态度的概述一、态度的实质1、什么是态度态度(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有两种基本含义:(1)具有“适合”或“适应”的意思,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2)在艺术领域中,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外在的、可见的姿态。现在态度特指对一个特定客体的反应准备。在关于“态度”的定义上,有几种较为典型的“说法”:(1)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如洛开奇“态度是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2)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如爱德华兹“态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3)将态度看成是人们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如G。奥尔波特“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中枢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4)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之中,如弗里德曼“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2、态度的构成要素:(1)态度的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成分不同于一般的事实认知,具有倾向性的或具有偏见的性质。(2)态度的情感成分: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尊重或轻视等。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有理由的,有认知因素的直接支持。(3)态度的行为成分: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的特定行为产生影响,另外,态度还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二、态度的特点1、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态度的学习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现实世界的结果。因此,态度也是随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2、态度具有对象性特征。3、态度具有内在性特征。是个体的内在的心理构成,一般需要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4、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特征。态度一经形成便构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森伯格和霍夫兰德的态度中介作用图刺激:个体、情境、社会事件、社会群体以及其它态度对象态度情感认知行为交感神经反应情感的言语表达知觉反应信念的言语表达外显行为行为的言语表达可测量的独立变量中介变量可测量的依从变量三、态度的维度指向(direction),即态度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强度(strength),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深度(intensity),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向中度(centrality),态度接近个人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salience),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四、关于偏见——一种特殊的社会态度偏见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形成的对人或事的态度。此种态度包含的认知成分较少,情感成分较多,因而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偏见可表现为正面偏爱,也可能是负面偏恶,但大多数是负面偏恶。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偏见产生的客观原因: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偏见产生的主观因素:人们心理上存在的绝对化公平观念和个人的权威人格。偏见的消除:合作教育、大众传播等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社会现象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基本原则:佩恩罗德1983年提出:总的态度预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1、态度的一般性与行为的特殊性2、态度的强度、明晰度及相关程度。当态度的认知深、情感切、意图强时,态度强度就大,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就高。态度越明晰、具体,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高。3、个体的动机、能力与意志力。态度与动机矛盾,或能力受限时,态度与行为之间会产生不一致。个体的意志力薄弱也会影响个体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4、自我监控水平。高自我监控的人重视情境线索,表现出随情境因素而变动。低自我监控的人较多依赖内在的倾向性,他们的行为对于推测他们的内在态度来说是真实的、可靠的。而高自我监控的人行为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与态度的关联性较低。5、态度表达的情境因素。罗凯奇认为,行为至少是两个态度函数:对于对象的态度和对于情境的态度。考虑情境的压力,我们发现私下的态度与公开的行为之间的不完全一致是常见的。六、态度的功能1、态度对人的判断的影响。态度作为心理准备,影响人们注意事物的方式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哈斯道夫的球迷判断实验2、态度对人的选择的影响——记忆过滤效应。琼斯:人们对支持自己既有态度的材料,学习起来更容易,也更容易被同化,而与个人态度相违背的材料学习起来更困难,获得的信息也容易被歪曲。莱威斯:符合自己态度的东西不易遗忘。3、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信仰的力量)4、态度对行为方式和活动水平的影响——激励作用。长期的高激励水平,必须以人们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为前提。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理论态度形成和变化的几个基本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2、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3、平衡理论;
4、和谐理论;
5、认识失调理论一、态度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班图拉认为人也象获得事实、概念、思想、思维方式及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个人经历、尤其是重要经历,以及与这些经验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导致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儿童的模仿性观察学习是儿童形成态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强化是影响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证明:海斯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中80%的人对政党的态度都与其父亲相同;杰宁斯在全美范围内的研究表明,83%的中学高年级学生对总统候选人的选择都同自己的父母相一致。二、凯尔曼: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可以经历服从、认同和同化三个过程服从:出于报酬或避免惩罚认同:出于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保持一致而自愿接受的态度内化:个体真正把某种态度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三、海德:平衡理论海德(Heider,1958)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几种评价态度或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认知处于不平衡时就力求趋向于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加一种新的认识,以校正不平衡。海德提出P—O—X模型。P:指认知者;O:指他人,即P认知的另一个人;X:指对象,即涉及P和O的第三者的人或事。海德认为,如果P—O—X关系相适应,则该体系呈现均衡状态,P的态度无须变化;反之,如果不相适应,P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纽科姆的平衡理论纽科姆(T.Newcomb)的平衡理论强调平衡适用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及人们之间的双边关系。人们交往中存在对称的倾向,影响着两人之间的沟通与关系,使他们对某一目标X具有相似的定向,使他们的态度趋于一致。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态度与双方对另一件事的态度是否彼此相同关联着。相互吸引的人们总是力图使他们的关系处于更加平衡的状态。讨论:态度不同关系会变化吗?艾贝尔森和罗森伯格的“心理逻辑”:(1)A喜欢B而B喜欢C,意味着A也喜欢C;(2)A喜欢B而B不喜欢C,意味着A也不喜欢C;(3)A不喜欢B而B也不喜欢C,意味着A喜欢C。四、和谐理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认为人们倾向于按照减少态度间不一致的方向改变他们的态度。态度间的不平衡是通过中和它们肯定或否定特性的程度或大小来解决的。和谐理论在两个方向上扩展了平衡理论:(1)将态度的定量测量技术引进了预测态度的变化中;(2)个体的态度体系中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个体可能同时改变对两个对象的态度,而使两个对象在心理上更加接近。和谐理论认为,在主体心目中,极化最甚的态度也就是主体认为最肯定或最否定的态度变化最少,因为,这样的态度在人的价值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地位。五、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又称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成分是认知元素,包括关于各种对象、事实、环境、行为等的知觉、信念、意见和态度等。认知元素是无穷的。各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1)协调关系;(2)不相关关系;(3)不协调关系。认知失调理论是基于这样的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各认知元素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和谐与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力求将获得的各种知识彼此协调和统一起来。当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产生不一致而导致认知失调后,个体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并产生减少不协调的内部驱力。这种压力量和驱力量是认知失调量的函数。失调量越大,则人们想要解除的动机就越强烈,态度改变就越迅速。认知失调的若干分析认知不协调的情形,如:(1)多中选一,被放弃的选项的积极方面和被选取的选项的消极方面,都使选择行为产生认知不协调;(2)通过以酬赏来诱导或以惩罚相威胁而使人作出与个人意见不相符合的外显行为之后,总会出现认知不协调。(3)被迫接受新的信息或者意外地接触新的信息,可能会产生与已有的认知不协调;(4)在群体中公开表达不同意见,可能会引起成员的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的若干分析不协调大小变化的情况:(1)作出选择决定之后的不协调的大小,是所作决定的一般重要性和放弃选项的相应吸引力的递增函数。(2)如果允许的酬赏或欲施加的惩罚处于刚刚能够诱导出外显行为的临界点附近时,由产生的屈从行为而带来的认知不协调程度是最大的。(3)如果已经作出被迫的屈从,那么不协调的大小随着酬赏或惩罚的大小的增加而减少。(4)如果没有作出被迫的屈从,那么不协调的大小随着酬赏或惩罚的增加而增加。(5)由于其他人的不同意见而引起的认知不协调的大小,随着原有意见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原有意见与那些不同意见的相关性,以及那些不同意见的吸引力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认知失调的若干方法一般而言,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四种:第一,改变有关的态度或行为;第二,改变不协调关系中的一个或几个认知要素;第三,补充与已有认知相协调的新的认知要素,增加一些合理性的理由,而不改变行为或认知本身;第四,减少不协调关系中的认知要素的重要性。减少认知失调的若干方法应用于具体情境,可得出如下结论:(1)如已作出被迫屈从,可以通过改变个人意见,使之与外显行为相一致,或者通过夸大酬赏或惩罚来减轻认知不协调。(2)如果没有作出被迫屈从,可以通过强化个人意见或最低地估计酬赏或惩罚的大小来减轻认知不协调。(3)不协调的存在,会使人们寻找那些可以提供与已有认知要素相协调的新信息,同时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已有不协调的信息。(4)当不协调关系中的一些认知要素是关于某人自己行为的认知时,他可以改变这种行为,从而直接改变相应的认知要素而减轻认知不协调。(5)当被迫地或意外地接触那些可能增加不协调的新信息时,个人往往会对新信息作出错误阐释与知觉,从而努力避免不协调的增加。(6)由于他人发表不同意见而引起的不协调,可以通过改变个人自己的意见,对他人施加影响使其改变意见,以及排斥那些持不同意见者而减轻。(7)不协调的存在,会使个人去寻找那些同意他自己想要建立或维持的认知的人,也会使个人去进行交际、施加影响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8)当对一个人施加影响时,如果导致这个人意见的改变可以达到减轻该人的认知不协调程度,那么这时的影响较为有效。(9)如果许多相互联系的人都受到同样的认知不协调的困扰,那么通过获得社会支持而减轻不协调是很容易实现的。认知失调现象分析理由不充分效应:人需要保持内在态度与实际行为相一致的倾向,尤其是行为的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寻找内在理由来补充。因此,当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认知协调的心理反应。费斯汀格1959年实验,大学生拧螺丝1小时。A组:撒谎+20美元;B组:撒谎+1美元;C组:控制组,既没有报酬,也不安排撒谎。结果:B组态度发生改变,而A组和C组态度未发生改变。认知失调现象分析过度理由效应:如果人们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条件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额外增加更多理由,那么人对自己行为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德西1971年实验,大学生解决诱人的智力测量问题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任何奖励;第二阶段,分组。A组,每解决一个问题获1美元奖励;B组保持原样,无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被试任意。结果:休息时,B组仍继续解题,而A组由于无奖励而放弃原有行为。认知失调现象分析甜柠檬效应:个人为某目标而付出一定代价,若发现到手的东西并没有多大价值时,会产生强烈的不协调。这时,个体将重新评价目标物的价值,将原先认为没有价值的地方看作是有价值的,较多地看到它的优越之处而忽视它的欠缺之处。一般来说,到手的东西总是有价值的。认知失调现象分析杜博:新商品的销售策略一般商人认为,商品推出时,先以廉价吸引顾客来买,顾客熟悉商品的特点后,将商品的价格提高,多数顾客会继续购买下去。杜博认为,由于顾客购买商品时付出的代价越高,对商品的评价也越高,这样才不致于产生不协调现象。因此,商品推出时的高价格比低价格更有助于持续销售。六、心理感应抗拒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林(Brehm)对抗拒态度转变的主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心理感应抗拒理论(theoryofpsychologicalreactance)。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会处于动机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他去试图恢复自己的自由。这种动机状态是人们对其行为自由减少的一种反应,也就是一种反作用力(counteforce),布林称之为心理抗拒。布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1)对自由的期望。人们对自由的期望越高,则当自由被剥夺时,其心理抗拒力量越大。(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自由被剥夺的可能性存在时就产生心理抗拒。(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重要的自由行为,尤其是无法用其它行为替代的,易导致心理抗拒的产生。(4)剥夺某种自由是否会影响其他自由的剥夺。如果导致其他自由剥夺,则心理抗拒会更强。第三节态度的转变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一、信息传达者变量二、信息接受者变量三、信息变量和渠道变量四、信息传递的环境变量课堂练习:
角色扮演——如何改变同事的态度?假如你所在的部门是全单位著名的无烟部门,全体员工都能自觉地做到不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抽烟。但是,最近公司从外地调入一名新员工。该员工无视办公室禁止吸烟的公告,在办公室旁若无人地抽烟,同事们提醒他不要影响别人,他也无动于衷。同事们一致推选你去做他的工作,你该怎样劝说他不要抽烟?HOWTODO?DIY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Havland&Weiss曾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式,得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公认。谁?信息传达者变量什么?信息变量用什么方式?信息传递的渠道变量对谁?信息接受者变量在什么环境下传递?信息传递的环境变量一、信息传递者变量1、信息传达者的威信。高权威性的传达者,可以显著地增加人们信服的程度。2、信息传达者的吸引力。高吸引力者容易转变人们的态度。高吸引力的女性不易引起人们的抗拒心理。3、信息传达者的立场。沃尔斯特认为,传达者如果是站在自我维护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很小;如果是站在自我牺牲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很大。4、信息传达者的目的指向。如果信息传达者的目的指向很明显,尤其是让信息接受者感到有操纵自己的意图,接受者容易产生心理抗拒,不易改变态度。睡眠者效应(事后效应):低可信性的信息传达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而高可信性的信息传达效果会下降。二、信息接受者变量(一)信息接受者原有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倾向:1、笼统拒绝;2、贬损信息来源;3、歪曲信息;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卫方式。(二)信息接受者原有态度系统本身的特性:1、高强度的态度难以改变;2、高向中度的态度不易变化;3、有强烈情绪基础的态度不易变化;4、与个人需要密切相关的态度不易变化。(三)信息接受者的个性因素:1、智力的影响;2、性格特征的作用。3、个人与群体的关系。4、自我防御程度。三、信息变量和渠道变量1、信息的差异:高权威者传达的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很大;低权威者传达的信息与接受者态度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2、信息对情绪的唤起。情绪卷入深度越强,越有利于态度改变。尤其是恐惧的唤起,对于态度的转变影响较大。3、单方面信息与双方面信息:主要视接受者的文化水平、原有的态度体系等。对于文化水平低的一般只提供正面材料,而对于文化水平高的一般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并提供倾向性的判断;对于原有态度与信息相一致的,一般只提供正面信息,而对于原有态度与信息不相一致的,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并指出倾向性。4、信息提供方式:面对面的信息传递具体、有针对性、容易激发人们思考和关注。因此,效果比书面的间接传递好。5、信息传递途径:(1)亲身参与方式。个人亲身感受到的信息,能决定态度。例如,费斯汀格研究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态度。(2)大众传播方式。大量信息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态度。(3)私下接触方式。通过双向沟通的直接接触促使态度发生改变。(4)团体规范方式。利用团体规范的约束力促使对象改变态度。6、关于中心路线和外围路线中心路线:突出信息所包含的优点、性质、合理性等方面,通过系统的讨论以激发人们进行思考的方法;外围路线:宣传说服者向人们提供线索,使之未经过思考就接受。中心路线与外围路线比较(Petty&Cocioppo,1984)四、信息传递的环境变量群体态度,包括家庭态度、学校态度和同辈群体的态度等对个人的态度转变影响都很大。惠待效应注意力转移态度转变中常用方法基本原则:增强信息的影响力,降低信息接受者的心理防御。分步渐进策略——登门槛效应;低球效应;留面子效应。增强影响力策略群体影响策略通过行为改变策略态度转变中另类——逆反心理:超限逆反、价值保护逆反、禁果逆反态度测量的技术是在20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态度是个人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但可以从人们的言语、行为以及其它方面表现出来。测量人的态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态度的方向:反映个人对客体的反应,其内容包括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等。态度的强度:个人对客体的感觉强度,也就是其力量的深度。第四节态度测量自我评定法(self—ratingmethod):根据人们对一定对象进行的自我评定而反映其态度的方法。自我评定法是最精练、最常用的方法。自我评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总加量表(summatedratingscales),又称利克特量表(likertscale)。2、社会距离量表(socialdistancescale)。3、语意测量(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s)。一、自我评定法1、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特点;由若干个陈述句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陈述句所作的反应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强弱。步骤为:(1)设计测量态度的一组陈述句,大约由20至50个陈述句组成量表。注意:认为构成态度的陈述句必须是等价的。被测试者只要对所列陈述句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程度一般分为5等或7等。(2)被测试者进行自我评定。(3)整理测量结果。按照等级赋予相应的分值,即可进行统计运算。2、社会距离量表社会距离量表由波加杜斯(Bogardus,1925)创立主要测量人与人之间亲疏态度的一种技术。最早用来测量种族之间的关系。例:你愿意同黑人处于什么关系?可以结亲
量值1可以交朋友
量值2可以做邻居
量值3可以在同一行业中共事
量值4可以作为国民共处
量值5只能作为外国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车道雨棚施工方案
- 地下室房子装修施工方案
- 工厂生产线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 教科室学科竞赛工作总结
- 餐饮门口台阶处理方案
- 餐厅火灾安全与应急疏散预案
- 基层卫生院医疗设备保养制度
- 物业管理土地租赁合同规定
- 艺术教育中的民族团结工作总结
- 互联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制度
- 深圳大学《西方文明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肉牛养殖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效益分析报告权威版
- 租赁合同 排他条款
- 2024-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医院培训课件:《医院感染预防和职业防护》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节约粮食英文课件
- 初中数学30种模型(几何知识点)
- 固体废弃物专项措施方案
- 多能互补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