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文顿提出: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B.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并进入血液,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C.卡尔文等用蓝藻做实验,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换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对制备单克隆抗体与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都可以用电激的方法促融C.培养环境中都需要有适量的二氧化碳D.都需要用适宜种类的激素处理3.下列过程一般不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B.蔗糖进入腌制中的果脯C.肾小管重吸收水分 D.碘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4.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5.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6.南通市以“保护、生态、原乡”为主要设计原则,打造了集森林保育、生态修复为一体,兼具农耕田园特色的五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森林保育、生态修复有利于提高公园内生物多样性B.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绿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公园沿江区域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D.不宜大量引入热带景观植物,因其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致残性强。研究表明,该病的病理改变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密切相关,而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下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1)图中的抗原A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HAT培养基的作用是经选择性培养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之后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4)单克隆抗体主要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8.(10分)图甲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图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和_____(填图中的名称)在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2)若图乙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能量逐级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某科研小组尝试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流程如图:(1)将少量污泥样品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2)图中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进行过程②操作时,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从浸提离心干燥后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剂应该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萃取样品时,若标准样品点样偏少,则其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会___________________(偏远、不变、偏近)。10.(10分)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该生态系统中,一方而,鱼为水稻除草、除虫、翻松泥土,其排泄物可成为肥料:另一方而,水稻和杂草为鱼提供了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不仅减少了农作物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也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下图为稻鱼共生系统的部分结构模型,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的A所示生物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____。(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鲤鱼的种群密度。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取样时应注意___,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100条,第二次捕获80条,其中有标记的5条,该种群密度是____条/hm2。(4)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系统中____和___的基本原理。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11.(15分)高温严重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科研机构研究了三种浓度的海藻糖对高温下番茄叶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答下列问题:(1)温度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影响光合作用。除此之外,高温还会促进____________,抑制光合作用效率。(2)请据图分析推测,在高温条件下,海藻糖提高番茄叶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海藻糖提高番茄叶的光合速率是由于海藻糖改变了番茄的遗传物质。请写出实验思路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19世纪末,欧文顿对细胞膜结构的研究结论是: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细胞膜的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详解】A、欧文顿提出: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B、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调节控制,而是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的化学调节,B正确;C、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换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C错误;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D错误。故选B。2、D【解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详解】A、单克隆抗体与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制备过程都需要将细胞融合,所以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可以使用电激的方法促融,B正确;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需要二氧化碳调节pH,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培育完整的植株需要二氧化碳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不需要激素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知识,识记其原理和基本过程。3、B【解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可以体现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同时胞吞和胞吐也是某些物质实现跨膜运输另外一种形式。当细胞膜失去生物活性,没有了选择透过性,此时物质穿透细胞膜不再算作跨膜运输。【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通过胞吞的形式让病原体穿过细胞膜,实现了病原体的跨膜运输,间接属于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A正确;B、蔗糖是二糖,正常情况下不会进入细胞,腌制的果脯其细胞大量失水而死亡,蔗糖此时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不能算做跨膜运输的方式,B错误;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可以协助完成水的转运,同时水分子也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中,C正确;D、碘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中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完成的,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4、B【解析】

由图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Ⅰ仅包括Ⅱ和Ⅲ,Ⅱ包括Ⅳ。【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故A项正确;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而突触小泡存在与突触小体中,将化学信号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并不包含于突触前膜,故B项错误;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可分为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故C项正确;

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项正确。

故选B。

5、B【解析】

质壁分离中的“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和碳酸钙;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B、色素分离是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B正确;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观察不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C错误;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错误。故选B。6、C【解析】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详解】A、进行森林保育、生态修复可改善生态环境,利于生物的存活,故有利于提高公园内生物多样性,A正确;B、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故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绿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物种丰富度的调查不用此法,C错误;D、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故不宜大量引入热带景观植物,D正确。故选C。【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肿瘤坏死因子-α(或TNF-α)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克隆化培养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动物细胞培养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用于运载药物【解析】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题图分析,单抗制备过程为: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小鼠→筛选出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诱导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规模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典型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诊断试剂,也可用于治疗疾病、用于运载药物,主要是用于癌症治疗、也有少量是是用于其他治疗的。【详解】(1)要制备抗TNF-a单克隆抗体需要给小鼠注射肿瘤坏死因子a(TNF-a),即图中的抗原A。常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促融,最常用的化学促融剂是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完成后,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所以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2)HAT培养基的作用是选择性培养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抗体检测之前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以增加杂交瘤细胞数量。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3)单克隆抗体典型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之一。故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4)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诊断试剂,也可用于治疗疾病、用于运载药物,主要是用于癌症治疗、也有少量是是用于其他治疗的。【点睛】熟知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中各阶段的原理和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农作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g/b(或者F/B)能量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解析】

1.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该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2.图乙中,a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能,b表示该营养级的同化能,c表示该营养级的粪便能,d表示该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e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f表示该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详解】(1)图中农作物属于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能将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还回到无机环境,两者在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2)若图乙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同化量的比值,b(B)表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g(F)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故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b(或者F/B);由于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一部分暂时未被利用,所有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分析、理解和运用。9、氮源选择分离得到光合细菌的纯净培养物涂布不均匀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沸点,能溶解色素并且不与水混溶不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基本属于识记的内容,要求学生熟知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流程及鉴定过程。(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氮源;由于光合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分离得到光合细菌的纯净培养物。右图体现平板上菌落并非“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于左侧,这可能是由于制作平板时“涂布不均匀”所致(3)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氧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故振荡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更快。(4)萃取剂应该具有具有较高的沸点,能溶解色素并且不与水混溶等特点。鉴定胡萝卜素萃取样品时,可采用纸层析法,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距离取决于溶解度,与含量无关,因此在鉴定萃取样品时,若标准样品点样偏少,则其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会不变。10、分解者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随机取样800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在各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中都必须要取样随机,尽量减少实验误杀等。【详解】(1)观察图中A的作用为将水稻、稻飞虱和鲤鱼的部分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并将分解的物质返回无机环境,因此可以推测A为分解者;(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3)标志重捕法属于估算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取样时要保证随机取样;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原理可以推测该范围内种群的密度大约为100×80÷5÷2=800条/hm2;(4)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点睛】该题的易错点为,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时根据计算公式所得的数据为种群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