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大学之道》教学设计课题《大学之道》教学目标1.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2.梳理“三纲”“八目”的逻辑关联。3.结合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理解“三纲”“八目”内涵的变化,体会儒家思想不断自我发展的生命力。教学难点:理解“三纲”“八目”的内在关联和“成己达人,内圣外王”的内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环节一:认识《大学》的成书背景和重要地位【学习任务一】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介绍《大学》的成书背景。【教师解说】《大学》出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这里,特别强调是“相传”其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现在比较公认成书时间是在西汉,因为《大学》的思想继承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所以其成书应该是在孟荀之后。2.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大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大学”一词的含义。【教师解说】《礼记》这部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在儒家的地位日益提升。最典型的标志是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儿童从事的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3.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朱熹为什么如此推崇《大学》,并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教师解说】朱熹认为《大学》这部书,是古代用来成就大人之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朱熹继承孔孟之道,认为自从上天降生人类以来,上天就无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本来就已经具备这些善良和理智的本性而努力保全它。所以,一旦在社会群体中出现了聪明智慧并且能充分发展其善良本性的人,那么,上天必定赋予他一个使命,让他担当众人的君师,即领袖或领导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众人,以恢复众人本来应有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在朱子看来,《大学》就是这样一部书,它能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君师的引领阅读它、领会它,实践它,从而成仁成圣,恢复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美好天性。教学环节二环节二:理解三纲领的内涵,梳理其逻辑关联【学习任务二】1.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朱子所说人的“明德”来源于哪里?为何会被暂时遮蔽,学者的作用是什么?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有当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教师解说】在朱子看来,每个人的“明德”是从上天得来的,这样就赋予了每个人的明德以神圣性、平等性、不可剥夺性。每个人本来可以充满灵性,对世上一切都清清楚楚,具备了自然中一切道理,可以用来解决应付所有不同的事情。但是,凡人的禀赋有时会被个体的气质拘束了,被自己过分的欲望所蒙蔽了,所以有时候就昏迷不清醒了,也可以说不理性了。这就是作为一个个体来说,其“个性”会暂时性地遮蔽“天性”。但是,上天赋予的每个人的人性——天性,还是照样很清明的,并没有停息过,它只是暂时被遮蔽。在朱子看来,学者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每个人潜在的可能被遮蔽的“明德”彰显出来。2.请同学们阅读《大学》有关“亲民”的章句,探讨“亲民”的原始意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大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教师解说】“亲民”和“新民”的意义差别,历来是儒学发展史上是个争议已久的问题,我们教材上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注释。那不同的解释背后的思想深义是什么呢?其合理性和思想价值是什么呢?先来看第一种解释:亲民——亲近爱抚民众。其实要理解“亲民”的本来含义,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大学》里关于民众的论述。“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意思是说“老百姓所喜欢的就大力提倡、发扬,老百姓所厌恶的就予以抵制、杜绝”,“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这里的“所亲”就是指老百姓。离《大学》成书不久的孟子也有“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说法。时代相隔久远的唐代的孔颖达在解释“亲民”内涵时也说:“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应该说这些解释比较接近“亲民”的本义,体现了早期儒家对庶民、对一般百姓的关怀。3.对比朱子对“新民”的重新解释,请同学们思考此说对原解的突破性创见体现在哪里,进一步理解“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文化传统。子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旧染之污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教师解说】朱子所说“亲”当作“新”,“新民”就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其实这种改法也不是朱子的首创,而是另外一个宋代的大儒——程颐,只不过朱子的解释影响太大了。仔细想一下,“新民”比“亲民”更进一步,不仅仅是简单地亲近,还要改变他们,使其“苟日新,日日新”。同时,“新民”是“明明德”的下一个阶段,当一个人恢复了自己的光明德性之后,也应该因着内心的不忍之心,帮助他人恢复自己的光明德性,体现了“成己而达人,内圣而外王”的思想。在这里“明明德”的主体是“学者”,新民的对象则是“民众”;前者的明明德是主动的,后者的“去其旧染之污”则是被动的。所以,尽管这个解释有比较大的争议,但这一字之改,体现了儒学新的发展,也是我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传统的生动体现。4.结合课下注释和朱子的解释,进一步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教师解说】在朱子看来,“止于至善”之“止”,不仅有“处于”、“达到”、“立于”之义,且有“固守”“坚守”之义,即要求人们通过学习、笃行而达于“至善之地”后,仍能执着地固守、坚持于此。【学习任务三】1.在理解了三纲领的内涵后,请结合王阳明的一段话,思考三纲领的逻辑关联。故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学之学。——王阳明《亲民堂记》【教师解说】明德、亲民两纲领是实践过程,而“止至善”是实践的理想境界。“止至善”既是“明明德”“亲民”的根本所在,亦是此二者要达到终极境界。同时,要做到“止至善”,也必须“明明德”和“亲民”,所以,“止至善”统摄“明明德”“亲民”,是《大学》篇中提纲挈领的核心。2.明白了三纲领之间的逻辑关联,请同学们结合第一段最后一句说说达到“止于至善”将是怎样的一个心理过程?【教师明确】儒家所理想的达到“止于至善”澄明心境应该是这样的:第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知”,就是说你首先要知道能达到“至善”境界,这样其志向就会坚定不移,美好的愿景将引领着人们坚定理想志向。然后就是“心不妄动,性情安和”,前边说的都是“意志、情感”层面,下一步可以进入思考层次、理性层次了,开始能够“思虑精详”,最后就是到达实践层次,能够做到“处事合宜”。本段最后一句给我们指出了“止于至善”境界的原则——就是要抓住“逻辑本末、时间先后”。教学环节三环节三:理解八条目的内涵,梳理其逻辑关联【学习任务四】1.要达到“止于至善”,《大学》是怎样追根溯源,列出了实现“三纲领”的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事有终始,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大学》认为怎样一步步去实现呢?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大学》说物有本末,请同学们梳理八条目的逻辑层次。【教师明确】“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工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工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工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人。其中,“修身”是核心,连接着知、修和用的工夫。本文最后一句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学习任务五】1.在修身过程中,为什么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后才能“身修”呢?请结合相关材料阐述三者之间的逻辑层次。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大学》【教师解说】首先来看《大学》里对“心”和“意”的区分。《大学》里提到的“忿懥(即怨恨发怒),恐惧、好乐、忧患”等心理状态,还停留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等视觉、听觉、味觉等浅层次的情感感受上。孔颖达对心的解释是“总包万虑,谓之为心”,在他的阐释中,“心”最重要的作用想千千万万的事情,其思虑是“笼统地、表面的,感受性”的,还未到对某个事物具体分析的程度上;而他对“意”的解释是“情所忆念,谓之为意”,即“情所记忆的”才能称为意,我们就此可以理解为“意”是比一般所说的“心”是更深刻的情思。所以说,如果想端正自己的心,使心中没有“怨怒、恐惧、好乐、忧患”等容易扰动人内心的情感,必须要“坚定”更深层次的情思——即诚意。如果能够诚实自己的“意”,即诚实自己的“情所忆念”,那么“心”就不会轻易倾斜、甚至走向邪恶了,就不会再有表面的不必要的情感扰动了。想想我们平时说的“心意、情意”等词,后面的“意”字比“心”比“情”字要更深刻一些。从词源上也能解释得通,《说文解字》里说:“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段玉裁注“志即识。心所识也”,这个“识”是达到了一定的认知的层次。所以《大学》里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2.致知和格物在八条目中处于认知层次,结合《大学》里的文字,说说致知和格物的内在关联是什么。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教师明确】“格物”“致知”是说人的认知工夫,天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只有用人的灵性去探究、去认识、去辨知天地万物,从而获得深刻的认知,才能“诚意”和“正心”。或者反过来说,之所以不能够意念真诚、心灵安定,就是对外在的客观世界缺少充分的探究和认知。在这里,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是格物的深化和目的。3.“修、齐、治、平”——体现了儒家“由成己而达人,由内圣而外王”的人生进路,请结合《大学》里的相关语段,具体解释其内在逻辑关联。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大学》【教师明确】在儒家看来,要治国,先齐家,不修身,不可以齐家。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理国家,是非常自然的事。一家之长是家人的榜样,国君同样对人民起着表率作用;治国者的举止最能引起人民的注意而上行下效。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务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礼乐政令,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并能慈爱人民、体贴民心、考虑养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只有这样,人民才会心悦诚服接受其礼义教化、信守政令法制。【教师总结】《大学》开篇给我们建构了一个“成己而达人,内圣而外王”的人生理想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大道:那就是三纲领、八条目。“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道不远人,人能弘道”,这八条目让我们实现内在的身与心的统一,心与意的统一,意与识的统一,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统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家、家与国,国家和人类共同性的统一。这就是儒家思想对于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呵护,这就是儒家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性格和世界观的塑造。教学环节四环节四:学习方法总结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的学习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社会背景,理解《大学》思考和解决的时代命题。2.疏通章句:结合教材和各家注释,理解不同注解的微言大义。3.比较异同:联系《大学》成书前后的儒学思想家,尤其是孔孟和后代的朱子、王阳明等,在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中理解“大学之道”的含义。教学环节五环节五:布置作业1.结合学过的《论语》《孟子》有关章节,说说《大学》哪些内容继承了孔孟之道,哪些内容又有所发展。2.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写篇演讲稿跟同学进行交流。《4.2大学之道》导学案【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3、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课前预习】作品简介:《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弟子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学习过程】导入河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大家知道名校校训都出自哪里吗?二、阅读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请思考:“三纲”“八目”具体指的是什么?三、反馈“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讨论1、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注意:明、止、治、齐、致、格物、壹是、而。2、小组合作,思考“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并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五、展示分组、分段疏通文意;思考“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并谈谈启示。六、点评(1)致:①招致、引来②送出③表达④献出⑤得到⑥情趣⑦集中(2)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自我说明的封闭体系:“三纲领”的起点是“明明德”,这“明德”是先天完善和自足的。它的实质是儒家思想的性善论的推衍,是农业文化的重人本色的归纳,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农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赋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人的完善和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来的“德”中找到根据。“亲民”则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而所谓“至善”的社会也是一个和美的理想的人伦社会,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内容、目的和方法都统一到了伦理道德上。“八条目”的起点是“格物”,而所格之“物”,但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生产、生活实践,而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伦常道德。七、检测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C.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表现。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谨慎。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A.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B.①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①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D.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桀、纣帅天下以暴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B)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⑥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八、应用【拓展阅读】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3、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4、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5、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7、其德薄者其志轻。8、至诚无息。9、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10、仁者莫大于爱人。1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12、举大事必慎其终始。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14、古之建国,教学为先。15、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16、凡学之道,严师为难。17、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18、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1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0、古者为政,爱人为大。“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肉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仕宦的显达也无法长久。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去追求“死而不朽”的精神永恒,于是便有了“立德、立功、立言”之说。从古至今,“三立”一直在激励着知识分子兀兀穷年,上下求索,也因此成就了中华民族无数圣哲先贤。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行,但“立德、立功、立言”对于今天的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标题直接使用名言,凸显中心。)①2019年3月4日,新时代领路人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说:“希望大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开篇点题,由新时代领路人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引出“三立”话题。)②“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引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左传》是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著,全称《春秋左氏传》,被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引言相关内容是:公元前549年,晋国执政范宣子向鲁国大夫叔孙豹请教何为“死而不朽”时说:“我先祖从舜、夏、商、周以来,世袭贵族不辍,这就是不朽吧?”叔孙豹回答:“这只不过是世代为官受禄,并非不朽。鲁国贤臣臧文仲去世已久,但他的话还在流传,所谓不朽,当如是!我听说‘人生最高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如果能在其中一点有所建树,流芳百世,虽逝犹生。”(交代“三立”的由来。)③叔孙豹把这种不朽观用立德、立功、立言加以界定(即“三立”或“三不朽”),并对世俗观念予以清晰的价值导向,体现出可贵的文化自觉。唐代孔颖达《左传正义》对“三立”阐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三立”把人生价值标准精确定位,使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我”而获得精神永生,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对后世影响深远。常有人以“三立”或“立三”为名,即取此意。历代英雄豪杰以不同方式唱响人生成功的这“三部曲”,共同谱写出华夏文明史,如周公、管子、孔子、孟子、张良、诸葛亮、唐太宗、范仲淹、王阳明等等。(重要性分析。“三立”体现出了可贵的文化自觉。)④成就冠绝明代的王阳明是其中杰出代表,他融道德、事功和治学为一体,光大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军事家,他出奇制胜,屡平叛乱,成为有气节、有担当的保国功臣而功德圆满。作为思想家,他集“心学”之大成,立论认为:“致良知”就是“明明德”,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都是“明明德”的过程。知行合一既是“明德”之本体,又是“明德”之功用。“明德”是本心的德性,这意味着“明明德”需向内求,发明本心,使自身德行主体建立起来,就会自觉自发地“仁民爱物”。他开宗立派,桃李遍天下,其《传习录》《大学问》等书皆为传世经典。他开创一代学术新风,并引领明清到近现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梁漱溟等都颇为受益。诚如后人在王阳明故居用楹联对他一生的总结:“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他终身力行“三立”,实现人生最高价值,其思想远播日、韩、东南亚和欧美等地,至今为人乐道。(论述在王阳明身上体现的“三立”及其影响。)⑤德、功、言三者关系密不可分,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本前提,而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儒道释虽然各自要旨表述有异,但都以立德作为根本。“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本义是遵循自性本心,顺应自然之道,彰显人伦价值。具体而言,“德”涵括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行。周公制礼作乐,确立起以“德”为本的价值观,后被孔孟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重要性分析。论述“三立”之间的关系。)⑥“三立”是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三种根本途径,体现出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即人生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个人不应只为自己活着,而应为群体着想,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前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人要活得有意义,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三立”虽非易事,却是人人宜做之事。能否做到“三立”,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位高低和能力大小,平凡人也可以做到。“三立”在当代简单地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现实性分析。论述“三立”的重要价值。)⑦“立德”就是树立德行的榜样。这就要求修养身心,尊道贵德,劝善行善,俯仰无愧。作为员工,忠于职守。作为晚辈,孝敬长辈。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以德育人,以道化人,以爱成人。“立功”就是建立成功的事业。这不局限于宏图大业,只要用心做事、造福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平凡岗位都可以建功立业。“立言”就是创立切实的言论。这要把立德立功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升华,给人启迪和激励。我们当立世界潮头,通古今之变,发时代先声,多出精品力作,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联系生活,勉励号召。)来源:2019年08月27日《光明日报》02版,作者:赵建永。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C.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表现。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谨慎。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A.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B.①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①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D.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桀、纣帅天下以暴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
(B)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⑥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4.2大学之道》导学案【学习目标】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3、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重点难点】1、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2、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各大校园风光图和校训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实创新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2.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什么共同点?明确:源自或部分源自《大学》。3.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咱们新宁一中有没有传承“大学”文化之所在呢?明确:“厚德、自强、励志、笃行”的校训也打上了《大学》的烙印。二.文化常识1、了解文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3.《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课题释疑。《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的意思:⑴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⑵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三、巩固文言知识1、将下面的红字部分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答案:大学之道(宗旨),在明(彰显)明德(美好的德行),在亲(亲近)民,在止(达到)于至(最)善。
知止(达到最高境界)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定)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祥);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规律)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的人),先治(治理)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获得)其知;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从)天子以至于庶人(百姓),壹是(一概)皆以修身为本。翻译参考: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四、探究思考1、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2、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能力 课件
- 《电商图片处理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手指课件
- 第六讲 欢度节日(看图写话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024年辽宁省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小班音乐《合拢放开》教案
- 西京学院《影视作品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数据挖掘》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沿直线传播》
- 西京学院《继电保护装置》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稀土发光材料ppt
- 铁路物资管理模拟考试试题
-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习作六:这儿真美---(共19张PPT)部编版
- 2020湖南湖南省建筑施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承诺书
- 《白内障》PPT课件.ppt
- 先进先出(FIFO)
- 2020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全册课文梳理(1-27课)-人教(部编版)全册可修改打印
- 汽轮机本体检修规程
- 翻板滤池设计计算
- 红楼梦1——40回考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