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内蒙古赤峰市2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A.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B.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C.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D.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容易迁徙,不能居住稳定下来,对国家来说是灾难;人民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容易好智多诈,是非不分,体现了强调弃农经商的弊端,主张是重农抑商,故商业发展,商人流动性的特点,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BCD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材料强调弃农经商的弊端,主张是重农抑商,没有体现商业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A项符合设问,所以选A。点睛: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本题材料设问是不属于材料的观点是。一般来说,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2.春秋时期,随着新兴贵族地主逐渐崛起,出现了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异姓贵族与公室的斗争,如鲁、齐、晋等相继出现公族大权旁落、卿大夫掌权的局面。公室与私家的斗争()A.导致诸侯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 B.表明官僚政治取代宗法统治C.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D.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答案】C【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随着新兴贵族地主逐渐崛起,出现了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异姓贵族与公室的斗争”,可知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土地私有制逐渐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开始了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C项正确;诸侯争霸指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而公室与私家的斗争属于诸侯国之内的,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表明官僚政治取代宗法政治,排除B项;战国后期才出现统一的趋势,而材料中是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4.从历法行用上看,南诏在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及历法,且南诏年号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渤海也曾一度出现“其国王在国内私立年号并僭称尊号”,却“每岁遣使朝贡”的情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A.受到唐朝藩属体系约束 B.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C.开始注重自身历法教育 D.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倾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尊崇唐朝并按照宗藩义务而使用唐的年号,渤海出现“僭称尊号”却朝贡的情况,说明此时宗藩关系依旧维持,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年号问题,无法得出社会发展水平情况,排除B项;材料与历法教育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说明其对外依旧不敢脱离唐朝的控制,且从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私立年号单一现象不足以推出所有少数民族都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5.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据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可知二府三司对专制皇权有一定约束力,D项正确;二府三司是中枢机构,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二府三司注重臣子们的分权制衡,维护的是封建专制,排除B项;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与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思想家观点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程颐认为读史书需要看见圣贤所留下的治乱的关键,贤人君子出仕或隐退的时机,就是格物;朱熹认为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读史之前要先将四书读透彻。综上可看出,两人都主张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史料搜集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读历史要用儒家思想去权衡,没有体现探究万物获得历史真相,排除C项;心学理念是王阳明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A.辽国——“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 D.元朝——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清朝推行八旗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8.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朝廷允许各地开矿,但又派出大批宦官去做“矿监”“税使”,宦官们到处横征暴敛,使许多工商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检查征税情况,他设立名目众多的税项,使“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这反映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停滞 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C.明朝皇权受到宦官钳制 D.中央集权统治受到挑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经济。材料显示在明朝万历年间,宦官横行,使得工商业遭到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宦官的权势主要来自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衍生物,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果,B项正确;A项中“停滞”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宦官的权力仍受制于皇权,是受朝廷委派而去“任职”,排除C项;D项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9.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 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 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被迫成为通商口岸,因此19世纪60年代以后,汕头逐渐形成了糖业销售中心,这是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结果,D项正确;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但是这并不能解释汕头成为糖业销售中心的历史现象,排除A项;汕头成为糖业外销的中心之一,与民族工业兴起无关,排除B项;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加并不能导致汕头成为糖业销售中心,两者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在士绅、地主为主要势力的各省谘议局的推动下,许多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但是,立宪派、旧官僚在南方各省完全掌握政权或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A.立宪派看清封建政府支持革命 B.清政府统治权威开始动摇C.辛亥革命潜伏面临失败的危机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许多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立宪派、旧官僚在南方各省完全掌握政权或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和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等投机革命,革命潜伏面临失败的危机,C项正确;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描述,与清政府改革及统治权威无关,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思潮。留美学者任鸿隽说:“一国国政之整亲,与人民生计之苦乐,与科学家之数成正比。”蔡元培在回复任鸿隽的信函中明确指出.“欲数吾民族之沦胥,提倡科学为关键。”这说明科学教育思潮()A.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 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C.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旨在推动民主与科学的普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蔡元培在回复任鸿隽的信函中明确指出:“欲救吾民族之沦胥,提倡科学为关键”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力倡“科学救国”主张,科学教育思潮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拯救国家民族的重任,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教育思潮担负着启蒙、救国的重任,没有体现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排除B项;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教育思潮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无法体现“旨在推动民主与科学的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面分别是1927—1928年和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出身比例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1927—1928年工人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1927—1928年农民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工作重心转移C.1949—1956年工人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民主政权建立D.1949—1956年农民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战争农村凋敝【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1927—1928年农民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农村发展农民党员,B项正确;A项是因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A项;1949—1956年工人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开展,排除C项;1949—1956年农民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3.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3万余人。到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出动兵力即达40万。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国民党逐渐失去了民心 D.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材料“1937年……共3万余人。到1940年……兵力即达40万。1945年……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体现了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发动广大人民进行抗战,始终坚持人民战争路线,A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存在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国民党失去民心并不是八路军队伍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八路军的兵员不只来源于农民,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4.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排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A.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B.提高了军、烈属的优待标准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需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实行代耕制度,基础是个体农耕;1956年取消代耕,实行优待劳动日,因为农业合作化已经基本完成,土地变成集体的了,代耕已经不适应现实,A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标准数据,排除B项;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CD两项不能体现变化,排除CD项。故选A项。15.以下图表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单位:个)。这表明我国()A.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拉大 B.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C.城市化出现了失衡现象 D.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2017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都显著增加,这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D项正确。根据图表,仅从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判定城乡发展差距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得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一定会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排除B项;材料说明了从1978年-2017年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没有体现出城市化失衡现象,该现象也不属于城市化失衡,排除C项。故选D项。16.“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关贸总协定纵容贸易保护主义 B.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C.欧美各国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D.多边主义面临着挑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可推知多边贸易面临挑战,故D项正确;“关贸总协定在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表明并没有纵容贸易保护主义,故A项错误;B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欧美各国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17.伯里克利时期,对除将军外参与公务活动的人实行公职津贴制,对作战的士兵和水手实行给薪制,发展付酬的市政工程,吸引失业者、闲散人员参加建设,还实行观剧津贴制度,鼓励公民观剧接受教育。伯里克利的这些举措()A.提高了贫困公民的参政素养 B.推动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发展C.扩大了自由公民的来源范围 D.利于增强民主政治的生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希腊)。据材料“对除将军外参与公务活动的人实行公职津贴制,对作战的士兵和水手实行给薪制,发展付酬的市政工程……”,可知伯里克利对参与公务的人、土兵、水手、失业者、闲散人员等雅典公民进行资助,实质上是维护公民群体内部贵族和平民力量的平衡,这利于增强民主政治的生命力,D项正确;参政素养与教育有关,不是发放公务津贴等能够促成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状况.且市政工程修建不等于城邦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的士兵、水手、失业者、闲散人员都是城邦公民,且在古代雅典公民群体是特定的,排除C项。故选D项。18.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中期,班田制(仿唐朝均田制)难以为继,国家不再按人身而按土地征税、摊派徭役,并登记土地实际占有者的名字,土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主在向国家纳税和承担徭役同时,在乡村中享有特权地位,后来很多名主逐渐发展成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名”,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C.天皇统治井然有序 D.大化改新以失败告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题意可知,“大名”拥有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权力向地方转移,从而导致了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这一现象说明日本的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天皇的权威下降,排除AC项;大化改新是成功的,排除D项。故选B项。19.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改革—人文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推动开辟新航路开辟,雇佣关系出现以及“寻金热”等,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末,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金在早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存在,并非新鲜事物,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0.有学者说:“(17世纪)英国的贵族们并不像中国封建时代的造反者……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国王达成协议,通过协议规范彼此的行为,由此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该学者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受社会契约论的影响 B.加快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C.英国政治变革中妥协性的特点 D.英国政治发展中的法治传统【答案】C【解析】材料“……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国王达成协议,通过协议规范彼此的行为,由此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强调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和艺术性,C项正确;材料与社会契约论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加快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妥协,非法治,排除D项。故选C项。21.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B.推动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C.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D.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叶起(欧洲)。据本题材料“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工是属于生产关系上的变革,机器的使用是属于生产力上的变革,所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D项正确;A项仅体现了生产力的变革,没有反映出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A项;B项仅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没有反映出生产力的变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生产专业化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22.1934年1月,在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说:“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的年份”,“最头疼的是农业中的畜牧业部门。”这体现出()A.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B.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C.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D.生产关系变革过急的危害【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932年苏联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而“谷物减产最厉害”“最头疼的是农业中的畜牧业部门”说明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了农业生产的落后,这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过急的危害,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排除A项;粮食税是列宁时期的农业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3.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彻底崩溃,它在带来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局势出现新的动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它”指的是()A.东欧剧变 B.两德统一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D.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末世界。1991年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C项正确;东欧剧变、两德统一不是冷战结束的标志,排除A项、B项;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是苏联解体的影响而非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24.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其后该协定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表明A.中国引领世界经济航向 B.发达国家主宰世界贸易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区域经济一体化曲折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协定更名”“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体现了该区域组织经历了签署、有国家推出、更名、新国家加入的曲折历程,但总体上该区域组织还是向前发展的,如中国的加入就是发展的体现,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B项说法同样不符合材料,材料强调的是区域组织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强调世界贸易的相关信息,而且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25、26题为必考题;27、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摘编自邓玲《从抗战时期重庆经济发展看今日重庆经济腾飞》材料二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自身坚实的工业基础优势,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GDP增速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重点,实行新时代全面开放战略,落地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政策。重庆抓住机遇,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成为中欧班列"先行者":并且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弥补不利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对外贸易劣势。——摘编自熊玉洁《“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重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直辖以来主要抓住了哪些机遇以促进自身发展【答案】(1)原因:沿海工业大量内迁,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有利的自然环境,为战时经济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保障;城市地位的上升导致东部人才和技术迁入;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一定作用;重庆人民的英勇顽强与辛勤付出。(任答4点)(2)机遇: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抓住重庆直辖,城市地位提高的机遇;抓住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机遇;抓住建设“渝新欧”铁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任答3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可知,沿海工业大量内迁,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根据材料“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可知,有利的自然环境,为战时经济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保障;根据材料“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可知,城市地位的上升导致东部人才和技术迁入;根据材料“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可知,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一定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人民的英勇顽强与辛勤付出。【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可知,抓住重庆直辖,城市地位提高的机遇;根据材料“利用自身坚实的工业基础优势,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GDP增速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可知,抓住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机遇;根据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重点,实行新时代全面开放战略,落地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政策”可知,抓住国家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机遇;根据材料“重庆抓住机遇,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成为中欧班列‘先行者’:并且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弥补不利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对外贸易劣势”可知,抓住建设“渝新欧”铁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行。以下是中国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部分)的简表:举办时间举办地点口号吉祥物吉祥物简介2001年北京迎大运助奥运吉祥物取形中国珍稀动物扬子鳄,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活泼、可爱、幽默、友善,充满青春气息的卡通形象。表现了大学生充满自信、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青春活力。“拉拉”以笑容可掬的可爱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2011年深圳从这里开始“UU”是由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会徽“欢乐的U”演变而成的一张笑脸,同时,它又具有“UNIVERSIADE”(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首写字母“U”的形态。根据设计界、影视动画界、玩具制造界专业人士的意见,“UU”最适合作为大运会的吉祥物,它打破了以往大运会吉祥物造型写实风格的设计传统,展现出深圳大运会会徽“欢乐的U”二者间的血缘关系,并与国际大体联永久标志呈现出一种基因传承,因而具有了共同的气质与外貌,形成一种血脉相连的家庭关系。2023年成都成都成就梦想吉祥物“蓉宝”以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被誉为“国宝”的熊猫是成都极具特色的对外传播标识物,是天府之国享有高知名度的个性名片。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是川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体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期中同在北京、深圳和成都三地接力举办大运会所承载的国家使命,并予以简要阐释。【答案】国家使命:展示新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阐释:21世纪初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作为首都,通过大运会,进一步强化了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通过大运会,展示了深圳经过40年的努力,已从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大运会,进一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国家使命的其他参考视角:促进中外体育和文化交流;新世纪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繁荣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21世纪初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北京、深圳和成都三地接力举办大运会所承载的国家使命”可以提炼国家使命:展示新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然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北京、深圳、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加以阐释:21世纪初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作为首都,通过大运会,进一步强化了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通过大运会,展示了深圳经过40年的努力,已从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大运会,进一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从国家使命的其他视角阐释亦可,如:促进中外体育和文化交流;新世纪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繁荣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时间事件1901年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1903年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1910年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1911年实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部——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的这些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答案】(1)内容:设立新机构;制定法律;变专制为立宪。(若是从经济、外交、政治等角度来答亦可)(2)原因:国际环境恶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丧失民意基础,镇压戊戌变法、签订《辛丑条约》等;反清力量不断积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高涨;改革目的和本质具有落后性,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解析】(1)主要内容:据材料“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设立商部”可得出设立新机构;根据材料“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可得出制定法律;根据材料“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可得出变专制为立宪。(2)原因:据材料“1901年-1911年”,结合所学当时中国国际、国内相关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清政府逐渐丧失民意基础;面对清政府的腐败,反清力量不断积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高涨等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角度分析回答。28.材料1991年4月,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这是日本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次行动因为没有宪法和法律依据,引来了大多数国民的反对。为了创造有利于海外派兵立法的舆论环境,此次维和行动结束后,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后来,通过修正案,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此后,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据张晓磊《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评析》(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答案】(1)特点:日趋合法化,业务范围增加,限制性措施逐步减少,参与范围扩大。(2)原因: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日本经济发展,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美国对日本的支持;日本争取“入常”,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推动。【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标志着日本为在联合国名义下实现海外派兵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可知日趋合法化;根据材料“该法限制性规定日本自卫队在参加维和行动期间禁止执行诸如监督停战、收缴武器等主体业务,仅能执行诸如医疗、抢救灾民、运输、通讯等维和部队附随性业务”可知业务范围增加;根据材料“追加了国际监督选举活动、人道救援物资运输任务,同时放宽了武器使用的限制”可知限制性措施逐步减少;根据材料“日本先后向安哥拉、柬埔寨、莫桑比克、萨尔瓦多、卢旺达、叙利亚、以色列、洪都拉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人员参与维和行动”可知参与范围扩大。【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时间1992年可知冷战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结合日本政治诉求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积极谋求政治大国;日本争取“入常”,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根据材料“日本在美国压力下向海湾地区派出扫雷部队”可知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美国对日本的支持;根据材料“日本政府在国内不断宣传维和行动的成果”可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推动。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县人,受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启示而步入画坛。1919年起留学法国,师从精于古典画风的达仰。1938年,他创作了《负伤之狮》,画中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1940年他创作的《愚公移山图》,既有中国画线条的白描勾勒,又有油画透视关系和明暗效果的体现,这是一幅生动有力的人物群像图,画面动静结合,画中人物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劳作,体现了人们众志成城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为自己开拓了崭新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等。—摘编自洪再新《中国美术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悲鸿艺术创作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悲鸿的艺术创作。【答案】(1)特点:中西合璧;体现强烈的时代主题;深入人民生活,讴歌人民。原因:徐悲鸿有中西教育背景;近代中外交流增多;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2)评价:创新画风,为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做出贡献;创作了不少画作,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既有中国画线条的白描勾勒,又有油画透视关系和明暗效果的体现”可得出中西合璧;1938年创作的《负伤之狮》“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的坚强斗志,1940年创作的《愚公移山图》“画中人物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劳作,体现了人们众志成城的决心”反映了全民族抗战,体现强烈的时代主题;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以及主要作品《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可得出深入人民生活,讴歌人民。原因:根据材料“受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启示”“留学法国,师从精于古典画风的达仰”可得出徐悲鸿有中西教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外交流增多;根据1938年和1940年中国正被日本侵略,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2)评价:根据材料“开拓了崭新的创作领域”可得出创新画风,为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做出贡献;根据材料《负伤之狮》《愚公移山图》《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等可得出创作了不少画作,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产;“1938年,他创作了《负伤之狮》,画中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1940年他创作的《愚公移山图》”“画中人物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劳作,体现了人们众志成城的决心”可得出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为自己开拓了崭新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等”可得出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内蒙古赤峰市2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A.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B.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C.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D.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容易迁徙,不能居住稳定下来,对国家来说是灾难;人民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容易好智多诈,是非不分,体现了强调弃农经商的弊端,主张是重农抑商,故商业发展,商人流动性的特点,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BCD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材料强调弃农经商的弊端,主张是重农抑商,没有体现商业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A项符合设问,所以选A。点睛: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本题材料设问是不属于材料的观点是。一般来说,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2.春秋时期,随着新兴贵族地主逐渐崛起,出现了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异姓贵族与公室的斗争,如鲁、齐、晋等相继出现公族大权旁落、卿大夫掌权的局面。公室与私家的斗争()A.导致诸侯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 B.表明官僚政治取代宗法统治C.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D.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答案】C【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随着新兴贵族地主逐渐崛起,出现了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异姓贵族与公室的斗争”,可知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土地私有制逐渐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开始了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C项正确;诸侯争霸指的是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而公室与私家的斗争属于诸侯国之内的,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表明官僚政治取代宗法政治,排除B项;战国后期才出现统一的趋势,而材料中是春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4.从历法行用上看,南诏在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及历法,且南诏年号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渤海也曾一度出现“其国王在国内私立年号并僭称尊号”,却“每岁遣使朝贡”的情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A.受到唐朝藩属体系约束 B.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C.开始注重自身历法教育 D.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倾向【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中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尊崇唐朝并按照宗藩义务而使用唐的年号,渤海出现“僭称尊号”却朝贡的情况,说明此时宗藩关系依旧维持,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年号问题,无法得出社会发展水平情况,排除B项;材料与历法教育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说明其对外依旧不敢脱离唐朝的控制,且从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私立年号单一现象不足以推出所有少数民族都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5.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据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可知二府三司对专制皇权有一定约束力,D项正确;二府三司是中枢机构,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二府三司注重臣子们的分权制衡,维护的是封建专制,排除B项;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与材料“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思想家观点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程颐认为读史书需要看见圣贤所留下的治乱的关键,贤人君子出仕或隐退的时机,就是格物;朱熹认为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读史之前要先将四书读透彻。综上可看出,两人都主张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史料搜集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读历史要用儒家思想去权衡,没有体现探究万物获得历史真相,排除C项;心学理念是王阳明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A.辽国——“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 D.元朝——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清朝推行八旗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8.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朝廷允许各地开矿,但又派出大批宦官去做“矿监”“税使”,宦官们到处横征暴敛,使许多工商业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检查征税情况,他设立名目众多的税项,使“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这反映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停滞 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C.明朝皇权受到宦官钳制 D.中央集权统治受到挑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经济。材料显示在明朝万历年间,宦官横行,使得工商业遭到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宦官的权势主要来自于皇权,是君主专制的衍生物,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果,B项正确;A项中“停滞”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宦官的权力仍受制于皇权,是受朝廷委派而去“任职”,排除C项;D项对“中央集权”概念理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9.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 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 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被迫成为通商口岸,因此19世纪60年代以后,汕头逐渐形成了糖业销售中心,这是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结果,D项正确;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但是这并不能解释汕头成为糖业销售中心的历史现象,排除A项;汕头成为糖业外销的中心之一,与民族工业兴起无关,排除B项;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加并不能导致汕头成为糖业销售中心,两者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在士绅、地主为主要势力的各省谘议局的推动下,许多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但是,立宪派、旧官僚在南方各省完全掌握政权或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这说明()A.立宪派看清封建政府支持革命 B.清政府统治权威开始动摇C.辛亥革命潜伏面临失败的危机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许多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立宪派、旧官僚在南方各省完全掌握政权或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和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等投机革命,革命潜伏面临失败的危机,C项正确;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描述,与清政府改革及统治权威无关,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排除D项。故选C项。11.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思潮。留美学者任鸿隽说:“一国国政之整亲,与人民生计之苦乐,与科学家之数成正比。”蔡元培在回复任鸿隽的信函中明确指出.“欲数吾民族之沦胥,提倡科学为关键。”这说明科学教育思潮()A.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 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C.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旨在推动民主与科学的普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蔡元培在回复任鸿隽的信函中明确指出:“欲救吾民族之沦胥,提倡科学为关键”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力倡“科学救国”主张,科学教育思潮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拯救国家民族的重任,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教育思潮担负着启蒙、救国的重任,没有体现全盘西化的历史潮流,排除B项;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教育思潮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无法体现“旨在推动民主与科学的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面分别是1927—1928年和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出身比例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1927—1928年工人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1927—1928年农民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工作重心转移C.1949—1956年工人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民主政权建立D.1949—1956年农民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战争农村凋敝【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1927—1928年农民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农村发展农民党员,B项正确;A项是因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A项;1949—1956年工人党员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开展,排除C项;1949—1956年农民党员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B项。13.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3万余人。到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出动兵力即达40万。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国民党逐渐失去了民心 D.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材料“1937年……共3万余人。到1940年……兵力即达40万。1945年……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体现了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发动广大人民进行抗战,始终坚持人民战争路线,A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八路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存在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国民党失去民心并不是八路军队伍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八路军的兵员不只来源于农民,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4.从1950年起我国在农村广泛推行代耕制度,即军烈属家庭缺乏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由政府出物资请人代为耕种。1956年,农村的代排制度逐渐取消,开始推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即给予军、烈属家庭一部分劳动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这种变化()A.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B.提高了军、烈属的优待标准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需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实行代耕制度,基础是个体农耕;1956年取消代耕,实行优待劳动日,因为农业合作化已经基本完成,土地变成集体的了,代耕已经不适应现实,A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标准数据,排除B项;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CD两项不能体现变化,排除CD项。故选A项。15.以下图表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单位:个)。这表明我国()A.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拉大 B.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C.城市化出现了失衡现象 D.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2017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都显著增加,这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D项正确。根据图表,仅从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判定城乡发展差距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得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一定会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排除B项;材料说明了从1978年-2017年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没有体现出城市化失衡现象,该现象也不属于城市化失衡,排除C项。故选D项。16.“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关贸总协定纵容贸易保护主义 B.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C.欧美各国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D.多边主义面临着挑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可推知多边贸易面临挑战,故D项正确;“关贸总协定在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表明并没有纵容贸易保护主义,故A项错误;B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欧美各国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17.伯里克利时期,对除将军外参与公务活动的人实行公职津贴制,对作战的士兵和水手实行给薪制,发展付酬的市政工程,吸引失业者、闲散人员参加建设,还实行观剧津贴制度,鼓励公民观剧接受教育。伯里克利的这些举措()A.提高了贫困公民的参政素养 B.推动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发展C.扩大了自由公民的来源范围 D.利于增强民主政治的生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古代史(希腊)。据材料“对除将军外参与公务活动的人实行公职津贴制,对作战的士兵和水手实行给薪制,发展付酬的市政工程……”,可知伯里克利对参与公务的人、土兵、水手、失业者、闲散人员等雅典公民进行资助,实质上是维护公民群体内部贵族和平民力量的平衡,这利于增强民主政治的生命力,D项正确;参政素养与教育有关,不是发放公务津贴等能够促成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状况.且市政工程修建不等于城邦经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的士兵、水手、失业者、闲散人员都是城邦公民,且在古代雅典公民群体是特定的,排除C项。故选D项。18.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中期,班田制(仿唐朝均田制)难以为继,国家不再按人身而按土地征税、摊派徭役,并登记土地实际占有者的名字,土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主在向国家纳税和承担徭役同时,在乡村中享有特权地位,后来很多名主逐渐发展成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名”,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日本()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C.天皇统治井然有序 D.大化改新以失败告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题意可知,“大名”拥有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干涉庄园事务,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权力向地方转移,从而导致了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这一现象说明日本的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天皇的权威下降,排除AC项;大化改新是成功的,排除D项。故选B项。19.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雇佣—“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C.黄金—宗教改革—人文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推动开辟新航路开辟,雇佣关系出现以及“寻金热”等,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末,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黄金在早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存在,并非新鲜事物,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0.有学者说:“(17世纪)英国的贵族们并不像中国封建时代的造反者……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国王达成协议,通过协议规范彼此的行为,由此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该学者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受社会契约论的影响 B.加快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C.英国政治变革中妥协性的特点 D.英国政治发展中的法治传统【答案】C【解析】材料“……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国王达成协议,通过协议规范彼此的行为,由此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强调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和艺术性,C项正确;材料与社会契约论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加快英国代议制民主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妥协,非法治,排除D项。故选C项。21.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B.推动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C.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D.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叶起(欧洲)。据本题材料“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工是属于生产关系上的变革,机器的使用是属于生产力上的变革,所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D项正确;A项仅体现了生产力的变革,没有反映出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A项;B项仅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没有反映出生产力的变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生产专业化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22.1934年1月,在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说:“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的年份”,“最头疼的是农业中的畜牧业部门。”这体现出()A.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B.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C.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D.生产关系变革过急的危害【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932年苏联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而“谷物减产最厉害”“最头疼的是农业中的畜牧业部门”说明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了农业生产的落后,这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过急的危害,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排除A项;粮食税是列宁时期的农业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3.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彻底崩溃,它在带来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局势出现新的动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它”指的是()A.东欧剧变 B.两德统一C.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D.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末世界。1991年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C项正确;东欧剧变、两德统一不是冷战结束的标志,排除A项、B项;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是苏联解体的影响而非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24.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其后该协定更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表明A.中国引领世界经济航向 B.发达国家主宰世界贸易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区域经济一体化曲折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2016年2月,美日等12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7年1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宣布退出该协定”“协定更名”“2021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体现了该区域组织经历了签署、有国家推出、更名、新国家加入的曲折历程,但总体上该区域组织还是向前发展的,如中国的加入就是发展的体现,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B项说法同样不符合材料,材料强调的是区域组织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强调世界贸易的相关信息,而且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25、26题为必考题;27、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摘编自邓玲《从抗战时期重庆经济发展看今日重庆经济腾飞》材料二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利用自身坚实的工业基础优势,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GDP增速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重点,实行新时代全面开放战略,落地一系列新的对外开放政策。重庆抓住机遇,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成为中欧班列"先行者":并且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弥补不利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对外贸易劣势。——摘编自熊玉洁《“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重庆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庆直辖以来主要抓住了哪些机遇以促进自身发展【答案】(1)原因:沿海工业大量内迁,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有利的自然环境,为战时经济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保障;城市地位的上升导致东部人才和技术迁入;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一定作用;重庆人民的英勇顽强与辛勤付出。(任答4点)(2)机遇: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抓住重庆直辖,城市地位提高的机遇;抓住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机遇;抓住建设“渝新欧”铁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任答3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抗战时期,大批沿海工业内迁,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154家民营企业迁入重庆,还有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可知,沿海工业大量内迁,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根据材料“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三面环山,只有东面长江一线与外部相连,长年多雾,使敌机模糊攻击目标,从而尽可能减少损失”可知,有利的自然环境,为战时经济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保障;根据材料“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正式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重庆从普通城市上升为战时省都,使得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大量迁入”可知,城市地位的上升导致东部人才和技术迁入;根据材料“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确定‘政府第一期约工业政策’,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于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可知,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一定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人民的英勇顽强与辛勤付出。【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城市土地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体育职业学院《电动汽车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人文学院《西方政治思想史汪聂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C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的发展
- 策划感恩节新媒体活动模板
- 清明文化在媒体传播中的挖掘模板
- 元旦跨年夜祝福语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一)(有答案)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业基础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自习室管理及收费方案
- 2025年护理部护士理论培训计划
- 环保管家管家式管家式一站式服务合同
- 医疗废物污水培训
-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参考课件
- 房地产营销策划 -佛山龙湾壹号学区房项目推广策略提案方案
- 产品共同研发合作协议范本5篇
- 风水学的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安徽省)
- 吸入疗法在呼吸康复应用中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