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株洲市2021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1.商鞅曾强调“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韩非子也提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法不易者乱。”这反映出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事物不断向前变化发展C.重视法律使用时的实际效果D.强调法律对治国的重要作用2.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时代州郡(国)县秦—481000余西晋191711232北周与陈2636171562隋文帝时300余—约1500隋炀帝时—1901255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3.下图是汉朝时期我国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重心已出现南移趋势B.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居于领先C.华北地区的农业结构单一D.汉朝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大4.右图为1957年出士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对其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成熟B.实证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发源地C.表明东汉时期市井文化的盛行D.是研究东汉雕塑艺术的一手史料5.北朝时期,朝廷有军户(营户、府户)、伎作户、乐户,屠户、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他们的身份世代相袭,不能越籍通婚,这种状况延续到清朝时期逐渐消解。据此可知,古代的户籍制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迅速故复B.是游牧民族政治文明的延续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6.《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报纸竞相发表文章,喊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官员们也上奏反对割台,一时间“章满察院,衣冠塞途”。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签订A.导致君主立宪思想兴起B.加速国人民族意识觉醒C.激发民主共和观念传播D.鼓舞官员积极上书言事7.1905年中国鸦片进口值占进口总值的7%左右,1907年英国与清政府达成协议:中国大幅增加鸦片进口税率。英国从次年起逐年递减出口中国的鸦片数量,10年之内全部停止。英国同意减少鸦片输华,主要是因为A.英国商品更需要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的利润率不断下降C.清政府积极推行禁烟运动D.鸦片贸易遭到国际社会抵制8.晚清时期,孙宝瑄在其《忘山庐日记》记载:“我国人谓疫有神,故设法以驱之。西人谓疫有虫,故设法以防之。神不可见,而虫可见。微生物乃天地间一大种类,终日与人争战,虫败则人生,虫胜则人死。”这反映出A.近代科技改变中国传统疫病观念B.中国近代生物与医学有较大发展C.西方疫病的防治效果要好于中国D新文化运动使科学思想广泛传播9.下面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两场战争的示意图(部分),这两场战争的共同特点是A.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B.都是因外力因素而被迫参战C.战前双方军事力量大体相当D.战争结束时签订不平等条钓10.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知识分子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首先打破那种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依赖思想”,“既不能无限期地依赖苏联专家,更不能放松对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这反映出当时A.发展科技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B.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C.中苏关系恶化已影响科技交流D.我国对科技发展之路的理性认识11.1980年10月,深圳与香港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友谊餐厅实行劳动合同制。1987年4月,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圳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试行办法》,规定深圳大学的毕业生不统一分配。这些举措意在A.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B.缓解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C.逐步建立市场化劳务机制D.加快深港澳地区人员交流12.雅典曾有一惯例:死者无子嗣,财产要退还氏族,由氏族成员共享或由最亲的氏族成员分享。梭伦将其改为:公民若无子女,可立遗嘱来处理财产,包括把遗产赠给非亲属友人。这表明A.梭伦承认个财产的私有权B.雅典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传统贵族权力受到很大限制D.平民通过斗争维护自身权益I3.据英国海关记录,1700年英国离港商船吨位为32万吨,1737年次50万吨,1774年为84万吨,1783年为96万吨,1800年为192万吨。这可以表明A.工业革命推动贸易增长B.商业扩张先于工业进步C.英国已经确立殖民霸权D.英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14.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具有与法国大革命相似的“崭新性”特质,也有与英国光荣革命“去革命”、“反革命”相似的性质。如果美国“去革命”、“反革命”是止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诞生的话,那么,其“崭新性”则是指乃A.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B.《邦联条例》被批准C.宪法修正案正式生效D.《独立宣言》的签署15.1929年4月,苏联《真理报》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使工业尽快适应军事需要……必须周密地拟制五年计划,以保证军用和民用工业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这说明苏联A.注重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B.盲目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C.突出工业计划为国防服务D.优先借鉴西方的工业技术16.1959年,戴高乐总统要求法国在北约中与美、英平起平坐,同时还要拥有核武器。他说:“法国没有原子弹,法国就不称其为法国……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这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B.法国企图领导共同体组织C.民族意识推动政治多极化D.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注意:本卷共4道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第19题各12分,第20题至第22题为选考部分,每道小题均12分,考生任意进一道完成,若考生多答,只计并第一题得分。二、非选择题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汉朝官员多居住在官衙,每五日休假一天,称为“休沐”(休息、洗头)。从南梁开始,公假变为十日一休,称“旬假”或“旬休”。据统计。唐朝官员年均有53个节庆假日,包括皇帝诞辰三天,释迦牟尼、老子诞辰各一天。官员的父母在三千里外者,每三年有30天探亲假(不含旅程日),父母在五百里外,每五年有15天。儿子的及冠礼有三天,子女婚事九天;其他近亲的婚事根据亲疏分别有五天、三天或一天。父母丧事则必须强制性退职三年,武官因为戍防有责而退职100天,历代对父母丧假退职严格执行。其他近亲丧事依亲疏分别有若干天不等。官员的师尊之丧亦有三天,已故父母生日或忌日则有一天。每年五月有15天“田假”,九月有15天“授衣假”。宋朝取消了“田假”和“授衣假”。释迦牟尼和老子的诞辰假日亦取消,其他大致与唐朝相仿。官员享有的休息日,只有18天被定为“休务”,其他假日多数要和平时一样办事。元朝只有16个认可的节庆假日,明清两代平时的休息日更少,但政府罗列三个主要的节庆: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春节(冬假)时间约有一个月。由钦天监在十二月二十日前后选择一天作为“封印”日,官府衙门不再办公,一个月后再择日“开印”办公。到明清时期,端午和中秋的假日也变得更重要了。——据杨联升(美)《中国制度史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至明清时期官员休假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官员休假制度的因素。(8分)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类别部分代表性资料内容文集《孙中山全集》《毛泽东选集》《蒋中正全集》《胡适全集》《鲁迅全集》经过整理的著作与文稿集合,人物生平记录等口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回忆中央苏区》《回忆毛泽东》《胡适自述》《鲁迅回忆录》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人物访谈记录,人物自述与他人的回忆等报刊《申报》《大公报》《晨报》《新青年》《湘江评论》《向导》政治评论、新闻、文艺、物产证券行情、广告、启事、征婚离婚信息等档案故宫清史档案、北洋政府档案、国民党党史会档案、中国共产党档案制度会典、会议记录、政府文件、电报与密电、布告、手稿、函件等——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资料整理根据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四类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具有的史料价值。(12分)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年份项目俄国(苏联)德国(联邦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1910年原油产量11.30.127.9——0.3钢产量3.313.126.56.53.40.0091937年原油产量28.50.5172.9——0.4钢产量17.719.851.413.27.95.81950年原油产量37.91.1266.7—0.10.3钢产量27.312.187.816.68.74.81970年原油产量3537.5475.30.12.30.8钢产量11645.0119.328.323.893.31990年原油产量55436371.9883.00.5钢产量15438.489.716.519.0110.3——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评《帕尔格雷天世界历史统计》编制请运用表格中两个或多个数据,提取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解读需有史实依据)(12分)三、选做题(本部分共有3道小题,每道题12分;考生任选一道作图,多答者按第一题评分)20.(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政务院颁发《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结束了文物大量外流的历史。196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管理都由所在地的政府负责,并且要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必须实现”。文革时期,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各地文物工作者抢救出大量善本古籍和其他珍贵文物,大多数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也得到了保护。此后,政府总结了前期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当时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对过去的文物法规做了较大补充和完善。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文物破坏、盗掘、走私等情况也远超过去,城市建设、基础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1982年,国家颁布《文物保护法》,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特别是文物保护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厘清,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据谢辰生《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50年》(2002年)(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6分)2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越南战争(1955—1975),直接参战双方是南方的越南共和国和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地缘范围上,又包括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其背后是美国、苏联等几个大国在这一地区角力。1955年到1960年,美国政府通过扶植亲美反共的吴庭艳政府来清剿北越渗透到南方的越南共产党。肯尼迪上台后,越南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特种战争阶段,即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对付北越在南方的游击队。1963年11月,吴庭艳政府被军人政变推翻,肯尼迪总统遇刺,越战进入第三阶段,约翰逊总统决定直接参与战争,实行“南打北炸”的局部战争政策。1968年初,北越发动“春节攻势”,对64个城市和军事基地展开进攻。当年底,美国停止对北方轰炸,局部战争阶段性结束。60年代末,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持续高涨,苏联在国际上咄咄逼人,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决定从越南逐步撤出。1975年,随着北方军队发起总攻,4月西贡解放,越南战争最终结束。——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70年代最终撤出越南的原因。(6分)2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英国学者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出身于国教牧师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他著有《论自然和政治规律的基础》《论公民》和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在《论公民》中,他着重论述教会与国家联系,声称基督教教会和国家是合二而一的实体,国王是其合法首领,有权解释《圣经》,裁决宗教纠纷和决定礼拜程式。这种论证迎合了查理一世建立专制的国家需要。霍布斯指出,人类为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和平,需要订立社会契约。处于对立状态的双方都应把权利交归一个“第三者”,由它来掌握、行使公共权力,这个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就是国家。他说:“一个君主的臣民,得不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担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对于他的主张,王权维护者因其越轨意识而激怒,议会左翼则抨击其维护国王的立场。——据阎照祥《英国史》(1)根据材料,概述霍布斯的核心主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霍布斯思想产生的社会因素。(6分)株洲市2021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BABDCBA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DCABDCC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道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第19题各12分,第20题至第22题为选考部分,每道小题均12分,考生任意选一道完成,若考生多答,只计算第一题得分。)17.(1)特点:平时公休假期有所减少;休假理由逐渐脱离农事活动;体现儒家伦理的尊亲孝道;呈现宗教习俗特色;传统节日对休假的影响增大。(8分)(2)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便利了官员通勤;人口增殖与封建国家的事物增加;政府机构增加带来职能扩大;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传统文化与宗教习俗的影响。(8分)评分细则与要求:本题两问,每一问中,考生每答一点计2分;只要在5个参考答案中任意答中4个,即可计8分。答案未在参考答案范围内的,一律不计分。18.档案类材料以原始的官方材料为主,多为第一手史料,其真实性可富度高,能较好反映近代历史事件与人物,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史料价值很高。(3分)报刊类材料具有连续、真实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忠实记录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材料,同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3分)文集类材料含有历史人战的生平记录,以本人的文章与书信等为主,具备一定的真实性,能较好记录近代历史人物的活动与思想,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因历史人物的文章具有一定主观性,需要整合同时期的其他佐证资料进行比照研究。(3分)口述类材料主要以历史人物的记忆、答问为主,能较好地反映近代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细节中的原貌,但因为口述者的主观意识、观点立场等不同,以及记忆的模糊性,会导致其与历史真实有一定距离,研究者对此需要仔细甄选辨别,慎重使用。(3分)19.示例一历史信息:俄国(苏联)原油产量和钢产量在1910年至1937年出现快速增长(2分)解读:俄国在1917年完成十月革命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于面临帝国主义的围困,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及军用工业体系;苏俄通过新经济政策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后,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于1928年开始两个五年计划,利用制度优势加快重工业建设;苏联还抓住西方19291933年的大危机,加快引进相关科技,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作为重工业发展重要指标的原油产量和钢产量快速上升。(10分)示例二历史信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德国和法国的钢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2分)解读:法德战后重建,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凯恩斯理论,国家垄断资本发展,钢铁需求较大;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法德战后的和解,都有利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煤钢联营构建,从而推动了两国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10分)示例三历史信息: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与美国在钢铁产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