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10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热点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4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复习目标]L掌握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的物质

进行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

■归纳整合.媒加W

(一)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开,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二)辨认下列五个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固液分离

(1)图1为过滤装置,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图2为蒸发装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

度变化较大的易溶性固体溶质,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

注意在蒸发结晶操作中: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

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2.液液分离

(1)图3为分液装置,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

注意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2)图4为蒸储装置,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馅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

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

3.固固分离

图5为升华装置,适应于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的分离。

IE易错辨析

1.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2.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3.用乙醇萃取出淡水中的;臭,再用蒸镭的方法分离澳与乙醇()

4.在蒸储过程中,若发现忘加沸石,应停止加热立即补加()

5.利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FUCl和L的固体混合物()

6.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c)之后过滤()

答案1.×2.×3.×4.×5.×6.×

■专项突破F曩弱弱■I

1.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

图甲、图乙所示为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H50

16()84Hʌ

∕/

120⅜3(

建2(

80妁

1M

40

(

0

204«6080406080100

温度/tC温度/(C

图甲图乙

(I)A点KNo3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3)常温下,由NaCl稀溶液获取NaCl固体的方法是S

(4)常温下由KNO3稀溶液获取KNO3固体的方法是。

(5)NaCl固体中含少量KNO3,提纯NaCl固体的方式是。

(6)KNO3固体中含少量NaCI,提纯KNO3固体的方式是°

(7)图乙所示为Na2S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常温下由NazSCh稀溶液获取NazSCh固

体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1)饱和溶液

(2)降温、加入KNo3固体、加热蒸发再冷却至原来的温度

(3)蒸发结晶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将固体混合物加入热水,搅拌、趁热过滤(或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至有大量固体析

出,停止加热,趁热过滤)

(6)将固体加水溶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停止加热,冷却后有固体析出,过滤

(7)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C条件下趁热过滤

2.物质分离操作注意事项

⑴从MgSO4溶液中得到MgSe)4固体的实验操作包括、冷却结晶、、洗涤、

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引流②搅拌加速溶解③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暴沸

(2)过滤后,若滤液浑浊,需。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o

(3)硫酸铝和硫酸筱的混合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

结晶,得到钱明矶晶体INH4Al(SO4)2∙i2H2Cψ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蒸发浓缩过滤①③

(2)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3)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也防止可溶性杂质析出

(4)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没有与漏斗上的小孔对齐)

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归纳整合

1.除杂“四原则”

(1)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

(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和分离的物质。

(3)易分,应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被复原。

2.除杂操作“四注意”

(1)除杂试剂要过量。

(2)过量试剂需除去。

(3)选择的途径要最佳。

(4)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3.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方法原理

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

加热法

受热分解而分离出,如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当某气体中含有杂质气体时,可把混合气体通入某溶液中而除去,或转化

洗气法

成该气体,如乙烷中的乙烯可通过滨水而除去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

沉淀法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可用适量的BaeI2除去NaCI中

的Na2SO4

氧化还原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以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还原为被提纯

反应法物质,如可用过量的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b

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炼铜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

调节PH法是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如除去CuCl2中的FeCI3,可加入CuO,

使Fe3+生成Fe(OH)3过滤除去

4.物质分离提纯常用化学方法应用举例

主要成分(杂质)除杂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N2(O2)灼热铜网一

用固体转化气体

'灼热氧化铜

CO2(CO)

溶液或碱石灰洗气或用固体转化气体

CO(CO2)NaOH

CO2(HCl)饱和NaHCo3溶液

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KMnO4

CO2(SO2)洗气

溶液

SO2(HCl)饱和NaHSo3溶液

NaHCO3溶液(Na2CO3)CO2

杂转纯

FeCl3溶液(FeCI2)Ch

MgCL溶液(FeCl3)MgO、Mg(OH)2或Mgeo3调PH转为沉淀,过滤

粗铜精铜、CUSo4溶液电解精炼

IE易错辨析

1.CCh中的HCl可通过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2.分离FezCh、AI2O3的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灼烧()

3.蒸馅、过滤、分液、洗气四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均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4.向MgCL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可除去杂质FeCI3()

5.将CL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h()

6.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可加入AgCl后再过滤()

答案I.×2.×3.X4,×5.×6.√

■专项突破关键能力

一、常见物质分离操作方法、装置的选择

1.常见气体除杂装置的选择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通常有如下3套装置,请选择合适的装置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注:括号内为杂质气体

(I)CO2(HCl)Ao

(2)CO2(CO)CO

(3)Co(CC)2)A或B。

2.常见固体混合物除杂

请按要求填写合适的除杂方法或化学方程式(括号内为杂质)

(I)NaCl(I2):加热使b升华。

⑵Fe2O3(ALO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离子方程式:AI2O3+20H-+

3H2O=2[A1(OHL1。

(3)CuO(C):在空气中灼烧,化学方程式:C+Ch^=Cθ2.

(4)镁粉(铝粉):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化学方程式:2AI+2NaOH+

6HQ=2NafAI(C)HH+3H2t。

二、沉淀分离操作的规范解答

3.在测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2

溶液,沉淀ScT,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4的质量,试问:

(1)怎样判断SOr是否沉淀完全?

答案向上层清液中再加入BaCI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er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

淀完全.

(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答案洗去可溶性杂质(Na+、Cr)等。

(3)沉淀的洗涤方法?

答案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馆水至浸没沉淀,待蒸储水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

(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答案取少许最后一次滤出液于试管中,滴加稀HNc)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归纳总结

1.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答题模板:

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

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2.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规范

答题模板:

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加试剂[加入XX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

现象(不产生XX沉淀、溶液不变XX色或不产生XX气体)

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1.(2022.海南,2)《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

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洗涤B.粉碎

C.萃取D.蒸发

答案C

解析“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到洗涤的操作;“细研水

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到粉碎溶解的操作;“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

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到倾倒的操作;“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

量水剩余,涉及到蒸发的操作;因此未涉及到的操作是萃取。

2.(2021・湖北,7)某兴趣小组为制备I-氯-2-甲基丙烷(沸点69℃),将2-甲基-I-丙醇和POCl3

溶于CHzCL中,加热回流(伴有HCl气体产生)。反应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残余的PoCl3,

分液收集CH202层,无水MgSO4干燥、过滤、蒸憎后得到目标产物。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装

置或操作错误的是(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制备产品需要“搅拌、加热回流”,A项正确;副产物氯化氢极易溶于氢氧

化钠溶液,不能直接将尾气通入氮氧化钠溶液中,这样易发生倒吸现象,B项错误;分液收

集二氯甲烷层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荡时需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放气,避免分液漏斗内气压过

大,发生危险,C项正确;蒸储时需要用温度计指示温度,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提高

冷凝效率,D项正确。

3.(2020.全国卷I,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气体(杂质)方法

ASO2(H2S)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CN2(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NO(NO2)

答案A

解析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不仅能与HzS反应,而且也能与SCh反应,A项不能实现目的。

4.[2022∙湖南,15⑶(4)⑸深实验小组以BaS溶液为原料制备BaCl2。比0,并用重量法测定

产品中BaCI2∙2HzO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可选用试剂:NaCI晶体、BaS溶液、浓H2SO4、稀H2SO4、CUSo4溶液、蒸储水

步骤2。比0的制备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至IJBaCl2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BaCl2∙2H2O产品。

步骤2.产品中BaCl2∙2H2O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0.5000g,用IOOmL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0.100mol∙LɪH2SO4溶液:

③沉淀完全后,60℃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0.4660浜

回答下列问题:

(3)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H2SO4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断沉淀已

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EhSCU溶液,原因是

(5)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名称)。

答案(3)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热的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

已沉淀完全(4)使领离子沉淀完全(5)锥形瓶

解析(3)硫酸与氯化锁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因此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

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热的H2SO4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4)为了使

专贝离子沉淀完全,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5)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

漏斗、玻璃棒,用不到锥形瓶。

课时精练

1.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基苯(苯)一蒸储

B.乙烯(SCh)——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滨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硝基苯和苯是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可以用蒸储法分离,A正确;乙烯不与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且不溶于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实现两种气

体分离,B正确;己烷和己烯为互溶液体,己烷不与澳水反应,但可以萃取澳水中的漠,己

烯可以与澳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澳代物,属于有机物,仍然可以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分

液法分离,C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体分层,通过分液进行

分离,D正确。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加热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体

C.放在流动的蒸储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鉴别NaBr和Kl溶液,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萃取

答案B

3.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W~KNo3溶液KOH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

③HCO

22酸的洗气瓶

NaNO3固体CaCo3溶解、过滤、蒸发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加入氤化铁,生成KCl,引入新杂质,应加入硝酸铁除杂,错误;②铁可置换出铜,

可除去杂质,正确;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除去杂质,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氢气,

正确;④碳酸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正确。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苯(苯酚)加入过量的浓漠水,过滤

B乙酸乙酯(乙酸)Nac)H溶液,分液

CCO2(SO2)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DHNo3溶液(H2SO4)加适量BaCI2溶液,过滤

答案C

解析向苯(苯酚)中加入浓澳水,苯酚与浓澳水反应生成三澳苯酚,但三澳苯酚能溶于苯,

所以不能通过过滤除去,故A错误;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用饱和碳酸钠

溶液,分液除杂,故B错误;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用饱和NaHCo3

溶液洗气除杂,故C正确;硫酸与氯化领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盐酸,生成的盐酸为新杂质,

故D错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I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B.用装置H蒸干硫酸亚铁溶液制备FeSO4VH2O

C.用装置m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胆帆晶体

D.用装置IV分离Ch与Kl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答案A

解析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可以采用分液法进行分离,A项正确;FeSO4∙7H2O

易被氧化,且蒸干易分解,应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B项错误;硫酸铜

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CUSO4∙5H2O,但仪器应选蒸发皿,C项错误;生成的I2

也能溶于水,不会分层,应采用萃取、分液、蒸愉的方法得到L,D项错误。

6∙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溟水中的漠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将SnCl2溶液蒸干制备SnCI2晶体

答案A

解析碳酸钠能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故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A正确;乙醇与淡水互溶,无法进行萃取分液,B错误;用蒸馅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需要用

蒸镭烧瓶,且要在装置中加装温度计,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镭烧瓶支管口处,C错误;

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HCI易挥发,应在HCl气流中蒸发制备SnCI2晶体,仪器要用蒸发

皿,D错误。

7.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镂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

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储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

中各步实验。

选择试剂①Na2CO3溶液④

实验操作ɪ加热

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试剂①为Ba(OH)2溶液

B.操作②为结晶

C.操作③为过滤

D.试剂④为稀HNo3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选择Ba(OH)2溶液除去So厂、NH:和HCohNH3∙H2O通过加热除去,操

作②为加热。过量的Ba?+用NazCCh溶液除去,过量的OH-和Co9用硝酸除去,则操作③

为过滤,试剂④为稀HNo3。

8.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无水

ANO(NO2)H2OxCaCI2

BCl2(HCl)H2。、浓H2SO4

CNaCl溶液(MgCI2)NaOH溶液、稀盐酸

DFeeI2溶液(FeCI3)Fe粉

答案C

解析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故A不符合题意;部分氯气与H2O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

合价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且除杂试剂选用不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MgCI2与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NaOH=Mg(OH)2I+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稀盐

酸除去:HCl+NaOH=NaCl+H2O,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

反应,故C符合题意;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I2:2FeCl3+Fe=3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

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9.(2023•长沙模拟)某同学进行海带提碘实验,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将灼烧后的海带灰放入烧

杯中,加入蒸储水充分浸泡后放置在泥三角上,煮沸2〜3分钟,冷却后过滤。将适量稀硫酸

与双氧水滴入滤液中,充分反应后转移至分液漏斗,打开盛有CeL)的试剂瓶,将橡胶塞倒放,

取少量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瓶塞,将分液漏斗多次振荡放气后静置分液,CCl4层从上口倒

出。实验中存在错误的有几处()

A.ɪB.2C.3D.4

答案C

解析烧杯要放置在铁三脚或铁圈上的陶土网上才能加热,而不是泥三角上,因为CCb会腐

蚀橡胶,故装CC14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CCL的密度比水的大,故CCLt层应该从下

口放出,共有这3处错误。

10.(2022・上海浦东模拟)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

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酸的沸点为34.5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乙雄

操作

青蒿—提取液U

干燥乙健~粗品幽幽精品

操作

破碎I一残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醛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利用了乙醛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HI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D

解析将固液分离的操作I是过滤,故B正确;操作II是蒸储,利用了乙醛与青蒿素的沸点

相差较大,故C正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故D错误。

11.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酸、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

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乙酸乙酯温水

绿原酸

粗产

提取液一有机层®品

iii

A.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分液

B.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减压蒸储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B

解析用温水溶解浸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原酸粗产品,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故B错误;绿原酸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等保健作用,减压蒸馆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

高绿原酸变质,故C正确;根据流程图,用温水溶解浸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绿原酸粗

产品,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故D正确。

12.(2020・山东,8)实验室分离Fe3+和AP+的流程如下:

浓盐酸乙醛水

III

Fe:tA产一酸化一萃取、分液一反萃取一蒸溜一Fe"

II

Al"乙健

已知Fr+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kT,该配离子在乙醛(Et2。,沸点34.5℃)中生成缔

合物Et2θ∙H+∙[FeCl4Γ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储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答案A

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项错误;水相为无色说明黄色配离子基本

被萃取出来,C项正确;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体流出,D项正确。

13.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两种溶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

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MgSO4过量Na?CO,过,

Na2SOl⅞⅞"~~腓

LHMgCo:肾卷MgCoJ

⑴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OΓʌCOΓ,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OF、

COr均存在。

(2)洗涤碳酸镁沉淀的方法是«

(3)如何检验碳酸镁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稀盐酸氯化钢(2)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镭水,使蒸储水刚好浸没沉淀,让

蒸馈水自然流下,重复上述操作2〜3次(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领

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

解析(1)常用酸来检验COM,常用可溶性领盐检验So因为Cor可与Ba?+生成碳酸领

沉淀,干扰SOr的检验,故在检脸SoF之前应先检验Co『,并将其除去。可以先加入过量

稀盐酸,H+与COr反应生成C02,检验了CO歹的同时,也排除了Co7对SOF检验的干扰,

再滴入BaCb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SO/。

14.某兴趣小组用铭铁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