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_第1页
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_第2页
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_第3页
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_第4页
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二册

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

>必修第一册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距离及分类

水漫金山地,火烧木焦土,天海成一体,浩浩太阳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

星、海王星

二、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②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a.外部条件:(1)安全的宇宙环境一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稳定

的太阳光照一太阳处于壮年期

b.内部条件:(1)日地距离、自转周期适中一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中

一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⑶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外力作

用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4)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

太阳能)。

五、太阳辐射高值与低值中心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a.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拔

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

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

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第1页共67页

六、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太阳活动特征及其影响

太阳风太阳大气释放的巨量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可以影响到整个

太阳系范围。地球磁场可以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

亮度逐渐变小

I风危害

光球太阳黑子暗黑斑点,黑子并不黑,只是比周围的温度低,所以颜色

层深一些。它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

为11年

色球耀斑、日珥耀斑:增大增亮的斑块,和太阳黑子有相关性

日珥:呈弧形,像耳朵,日全食肉眼可见

日冕日冕物质抛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可以影响整个太阳系

层射范围

太阳活动的影响

(1)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2)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3)两

极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4)与地球上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的发生有

一定的相关性

七、地球的演化

地质年代演化特点

植物演化动物演化海陆格局、成煤成矿

前寒武纪金属矿产、海陆形成

早期蕨类植物时海洋无脊椎动物重要成煤期、联合古陆形成

古生代晚期海洋脊椎动物时代

鱼类∙→两栖类

中生代裸子植物时鸟类出现、恐龙重要成煤期、联合古陆开始

代解体

爬行动物

--

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人类、哺乳动物演化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第2页共67页

备注地球历史上两次物种灭绝事件分别在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八、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

四周传播

分类传播速度传播介质传播方向

纵波(P波)快固态、液态、气态上下晃动

-横波(S波)慢固态左右晃动

圈层深度/厚度特征

地壳平均厚度17kn固体岩石组成,陆壳厚(35km),洋壳海(7km)

莫霍界面平均深度33km此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上部有软流层,温度高,岩石融化,为岩浆发

地幔地下33km--2900km

源地

古登堡界

平均深度290Okm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使用横波不能通

地下2900km一地心

地核过

6300km

内核为固体金属球,铁镶组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都是岩石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低纬度17-18km

高度范围中纬度10-12km对流层顶到55km55km以上

高纬度8-9km

温度变化随高度递减随高度递增随高度先减后增

二氧化碳和水汽

臭氧更高位置吸收更短

温度变化成因

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吸收紫外线增温波长

射根本热源是太阳

第3页共67页

辐射

运动状态垂直对流运动水平运动关

下面热,上升运动上面热,下面冷

运动变化成因无

上面冷,下沉运动不易对流

电离层

对人类活动影成云致雨航空飞行

有利于无线电波通

响天气现象臭氧层减少紫外线

注:(逆温: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

升高IOO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

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1.地面既能吸收短波辐射又能吸收

长波辐射

2.晴天昼夜温差大的原因?阴天昼夜

温差小的原因?

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

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

大。(阴天日温差小原因反答)IBBHHMBHHHBHH他味我面

3.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

低,所以晴天昼夜温差大。

4.人造烟幕能防止霜冻(温室大棚同理):人造烟幕中二氧化碳多,白天能大

量吸收地面辐射,夜晚的时候增强大气逆

辐射,保温作用好。

三、热力环流

第4页共67页

1.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2.地面气压>高空气压

3.热低升降水,冷高降干晴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凸向高值为低气压,凸向低值为高压)

4.白天吹海风、谷风;夜晚吹路风、山风

5.城市热岛效应(不分昼夜变化):郊区吹向城市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风的方向和大小(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低压)

2.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不影响风力大小(北右南左赤不偏,纬度越高越显著)

f近地面30°,高空偏90°

3.摩擦力:影响风的方向和大小

注:等压线越密集一水平气压梯度越大一风力就越大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蒸发-一水汽输送-一降水-一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第5页共67页

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汽输送

(1)促进水体更新;

(2)促进能量交换和

物质转移,维护热量

平衡;(3)塑造地表

形态;(4)是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5)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

态。

2.城市地面硬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蒸发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

表径流增加,易造成城市内涝。

3.各种类型的“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蒸发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

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城市铺设渗水砖同理)

二、海水的性质

1.温度

分布特总体规律具体特征

垂直分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下降IOOO米以内,降幅大;IOOO米以外,降

布幅小

水平分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水温相差不大,夏季大于冬季

海水温度的影响

a.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海洋表层的温度较为适宜,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

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冷水性鱼类和暧水性鱼类)③某些海洋生物因水

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④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

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b.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

备破冰设施。

c.影响大气温度及沿海地区的气温:①大尺度: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使温差变小。②区域尺度:使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第6页共67页

2.盐度

总体规律具体纬度具体分析

副热带海

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

从副热带海区向两极和赤道地区递

减赤道海域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丰富

极地海域气温低,蒸发弱

1.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水蒸封洋温河冰

(降水量、蒸发量、封闭海域、洋流、温度、河流汇入、结

冰期)

2.红海盐度最高原因:纬度较低、气温高;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副热带地区,

降水量少;周围陆地上无河流注入;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少

3.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原因:纬度较高、气温低;气温低蒸发量小;受海洋气候影

响,降水量多;周围陆地上大量河流注入;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

3.盐场晒盐:地形平坦开阔:日照充足、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沿海地区适宜

建造晒盐场。

4.海水盐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可以利用海水晒盐,建造盐场;可以从海水

中提取有用的化学物质(如镁、银等);利用盐度的稳定性进行海水养殖;海水

淡化可以缓解一些沿海国家的缺水状况;用海水冲厕所;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

水等

3.密度

因素规律规律和原因

温度反相关,海水温度越低,密度越海水热胀冷缩,影响体积和密度

盐度正相关,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盐分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深度正相关,海水越深,密度越大水越深,水压越大,水分子体积被压

海水密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轮船吃水深度变化与海水密度有很大关系;海水密

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如果潜艇

遭遇“海中断崖”,会因浮力突然变小而造成艇毁人亡。

海水的运动

第7页共67页

L海浪

常见的海浪由风力作用形成波浪(风浪).海底地震引起海水剧烈抖动,引

发巨浪称为海啸;强风引起引起近海岸地区水位急剧上升,称为风暴潮。

2.潮汐

(1)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造成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其中,月

球对地球的引力大于太阳

(2)规律:白天的涨和落为潮,晚上的涨和落为汐,一天涨落两次。

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出现大潮。

农历初七、初八和廿二、廿三(日月地三者成垂直状态),出现小潮。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简述如何利用潮汐规律

养殖采集和养

在潮间带进行养殖;赶海需要在落潮时进行

业殖

航运船舶进出

进出港口都要趁着涨潮的高水位(防止水位低,船只搁浅)

业港

发电潮汐发电涨潮和落潮产生水位差发电,每天最多发点4次

1.钱塘江大潮成因分析:

①天文因素:农历十五,太阳和月球引潮力最强

②地形因素:钱塘江入海口,外宽内窄,潮水容易堆积(口袋状、喇叭形)

③风力因素:盛行东南风,向岸风,助力潮水上涌

④降水因素:降水丰富,江水水位高,顶托潮水上涌

2.潮间带采集养殖紫菜的原因: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帘,潮水落去,紫

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3.船舶进出港口:高潮位时进港;高潮位落潮时出港。

3.洋流:常年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

高的海域

第8页共67页

影响具体影响

形成渔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泛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成为鱼

场类饵料

海洋航

顺流和逆流

海洋污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影响气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增盐度;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减盐度

寒暖流暖流一增温增湿增盐度,寒流减温减湿减盐度

1.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易形成海雾的原因:暖流流经带来丰富的暖湿水汽,遇到寒

流,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舟山渔场成因: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浮游生物多;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饵料丰富,鱼的种类多;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

养盐类,饵料丰富;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3.寒暖流判别:海温判南北,流向等温同(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第四章地貌

1.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被水溶蚀后(可以被溶解的岩石+湿润的气候),

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水土流失严

重,少地表水,多地下水,不利于农业生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云

贵高原)一云南、广西、贵州。

类型(桂林山水)主要表现(路南石林)

地表喀溶蚀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斯特地

貌堆积

地下喀溶蚀溶洞、天坑、地下暗河

斯特地

貌堆积石钟乳(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或石帘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是良好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地形起伏大,地下溶洞发育,不利于交通

第9页共67页

建设;③地表水下渗,地表水资源短缺;④岩层不稳定,溶洞发育,不利于水利

工程建设;⑤土壤较为贫瘠,不利于发展农业;⑥保水性能差,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1)分析大窝困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

开挖量小;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2)简述大窝曲在排

水方面的优势。①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②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

条件好。

2.河流地貌

注:牛规湖:河流的冲刷和侵蚀导致河曲+裁弯取直

类型主要表现(河流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V形谷、U形谷、峡谷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出山口处一一冲积扇;中下游一一河漫滩;入海口处一一河口

三角洲

(1)流水侵蚀3种类型:下蚀(V形谷)、侧蚀(河曲)、溯源侵蚀(袭夺河)

(2)河曲处: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凹岸水深适合建港口,河曲发育会导

致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3)冲积扇: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

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

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

颗粒物从扇顶到扇缘逐渐变小。

(4)河口三角洲成因:河流入海口附近,水下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再加

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形成三角状沙洲。

3.风沙地貌

类型地貌主要特点

风蚀蘑菇(风蚀柱)下部岩石侵蚀严重,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形状

风蚀

雅丹地貌槽垄相间分布,走向和风向一致

新月形沙丘常见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沙丘链的延伸方

风积

沙垄向与盛行风垂直

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风沙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成因:流水侵蚀

鲸背状雅丹陡坡为迎风坡,新月形沙丘缓坡为迎风坡

4.海岸地貌

第10页共67页

类型地貌主要特点

海蚀崖沿海岩石被侵蚀,崩塌,后退,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地

海蚀平台陡崖下前方岩石未被全部侵蚀,保留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蚀拱桥伸向海洋的岩石被海水侵蚀贯通,类似象鼻状

海积地

海滩、沙坝根据沉积颗粒物大小分为:砾滩、沙滩、泥泥滩

物质沉积分选性:速度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的物质颗粒越大

5.冰川地貌

类型地貌峡湾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形成

IJ形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

冰蚀地貌角峰、槽谷、冰蚀湖、峡湾、冰斗、消退,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

刃脊湾。

冰积地貌冰磺平原/丘陵、冰磺湖

地貌观察的顺序:

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

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宏观地貌: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

次级地貌:山峰、河流、喀斯特、风沙、

海岸、冰川

微型地貌:山脊、峡谷、河谷、溶洞、石

林、沙丘、海蚀洞、冰斗

等高线相关知识:等高线特征地

等高线弯曲•向高值弯曲

1.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弯曲.向低值弯曲

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l)d≤H<(n+l)d等高线闭合.中低周高盆M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111«

等高线重登

第五章植被和土壤

连接两条山谷线和山有线

一、植被>500米200〜500米<200米

等高线内部稀疏.等高线等高线

L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因素: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区,植被高度密集边缘密集较为密集稀疏

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山地高原丘陵平原

第11页共67页

2.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3.影响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因素:热量因

素。

4.影响森林、草原、荒漠分布的因素:水分因素。

5.不同植被特征

植被类型分布区气候特征生态特征和生长现象

全年生长,各月开花,垂直结构复

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杂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物种丰富,藤本、附生、茎花、板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常绿,花期在春末夏初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季温和少雨革质叶片(防晒、保水)

夏季炎热或温

温带季风气候暖乔木叶片宽阔

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降水春季发叶,秋季落叶

适宜

夏季温暖而短

亚寒带针叶亚欧大陆和北美大促松、杉为主的针叶林

林陆的亚寒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针状叶抗寒抗旱

全年高温湿季降水多,草原葱绿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分干湿两季干季降水少,草类枯黄

温带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夏绿冬枯,植被低矮

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V400mm气候干燥有矮小灌木

热带至温带年降水量<旱生灌木为主

荒漠植被

200mm

气候干旱地区非旱生短生命植物

6.植被变化规律

规律1: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递减,

亚寒带针叶林海

植被呈现:雨林f常绿林f落叶林f针叶林的变洋

(低温少雨)

化规律

第12页共67页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天V天C,落叶

荒漠草原距海近,降水>40Onin1,

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距海较远,降水较少阔叶

降水V20Omm20OmmV降水V400m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天>0℃,常绿

降水>80Omnb阔叶

规律2: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递减,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

植被呈现:森林f草原一荒漠的变化规律(高温多雨)

二、土壤

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

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1.土壤颜色:东北地区多黑土,华北地区多黄壤,南方地区多红土,四川盆地有

紫色土

2.土壤质地

孔隙耕作难

类型成分水、气情况保肥性

度度

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

砂土砂粒大弱易

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蓄水

壤土适中适中强易

性强

通气、透水性弱;保水、蓄水性

黏土黏粒小强难

3.土壤剖面结构

森林土壤:有机层一腐殖质层一淋溶层一淀积层一母质层一母岩层

耕作土壤:耕作层一犁底层-自然土层

三、土壤的主要成因

(1)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物)

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质地。

(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第13页共67页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形

成过程,改善土壤母质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3)气候(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影响土壤厚度(湿热>干冷);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冷湿>暖干或湿)

气候地区成因特征

湿热我国南方地

区高温高湿-风化f淋溶一流失黏粒,贫瘠,红色

;显冷

东北平原温度低,有机质难以分解和消耗肥沃,黑色

干热撒哈拉沙漠降水少,生物量少,有机质少土层薄,贫瘠

干冷西伯利亚地

区生物量少且岩石风化速度慢难以形成土壤

(4)地貌

坡度:陡坡土壤薄,颗粒大;缓坡、平地土壤厚,颗粒小。

坡向:阳坡、迎风坡土壤厚;阴坡、背风坡土壤薄。

(5)时间:土壤发育时间长,土层厚,分化明显

(6)人类活动:自然土壤变成耕作土壤

注:土壤的养护:

①劣质土壤:改良改造一例:红壤的改良:掺入石灰降低土壤酸性;掺入沙子

降低粘性;秸秆还田,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贫瘠状况

②优质土壤:种养结合一例:休耕、轮作、种植绿肥,广施农家肥

四、自然灾害

类型概念成因危害分布

气候:降水集中多暴

连续性降水或淹没农田房屋;破坏基

东部季风区的

短时强降水导雨础设施;人员伤亡财产

洪涝江河中下游平

致江河泛滥或损失;泥沙淤泥水土流

地形:河流中下游平原

淹没低洼土地失

原、洼地

农作物减产;畜牧业受世界非洲最严

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

空气干燥和土壤缺水,并影响人类的损重

第14页共67页

生产和生活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我国华北最严

火灾、虫灾重

世界在西北太

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平洋

台风狂风;暴雨;风暴潮

的大气涡旋。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我国夏秋季节

的东南沿海

深秋到初春

高纬度强冷空气造成短时局部强降

降温、大风、雨雪、冻

寒潮温,24小时降温8℃以上,最低温4℃

害北半球中高纬

以下度

环太平洋地震

直接伤亡;诱发次生灾

地下岩石长期累积的能量集中爆发。害地中海一喜马

地震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拉雅地震带

;损害心理健康

我国西南和东

斜坡岩体或土岩体破碎、地势起伏

淹没农田房屋;堵塞河

滑坡体因重力作用大、植被覆盖差、工

沿坡整体下滑程建设频繁

西南山区

山区沟谷泥沙

泥石和石块因雨水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常伴有山洪;淹没农田

流激发形成的洪多、短时大量水流房屋;堵塞河道

工程性措施: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裁弯取直;修建入海新河道;修建护

坡工程;跨流域调水等。

非工程性措施: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建立灾害预警机制;

建立灾害应急机制等。

五、地理信息技术

类型原理优势应用关键词

资源探测(矿

遥感范围广(全球)

通过电磁波信息识产)

获取、监测、

技术别物体,类似人眼收速度快(及时)

农业生产(估评估

集地理信息产)

(RS)受干扰小

灾害救援(技

第15页共67页

术支持)

通过全球卫星,进行

定位、导航、

全球卫定位和导航全球性、全天候

星导航军事、交通精准、精确

系统美国的GPS,中国的实时性、少干扰

BDS

城市管理、灾分析、查询、

地理信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速度快、效率高害救援管理、评估、

息系统地理信息进行分析预测、模拟、

数据量大生活应用、数

(GIS)和处理,类似人脑监测、预警预

据处理报等

地理必修二必备非选择题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

空间分布特点公式=均匀/不均匀+哪多哪少(方位+海陆位置+自然因素-主要地气

水+图材元素)+最值(具体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温暖的气候适宜人类和生活

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

水源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

土壤

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

矿产

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2、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影响及实例

第16页共67页

经济发展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稠密,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平部地区和欧洲

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政治因素印巴分治

文化因素美国唐人街

二、人口迁移的三个判定标准:①空间位移一迁出地到迁入地②居住地变更

一跨越行政区域界线③时间限度一永久性或长期性

三、类型:国际人口迁移(跨越国界)、国内人口迁移(未跨越国界)

四、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正值一一人口

净迁入区;负值一一人口净迁出区

五、人口迁移的影响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H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有利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

利和经济的发展

I缓解当地的人地矛指卜

Ll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

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劳动力不足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

一步发展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六、环境人口容量与承载力

资源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

的人口数量。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

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环境人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该国或地区所

口容曷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

纳的最大人口数)地区开放程度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17页共67页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公共用地(含公共设施、公共事业

等)。

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村落内部结构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空间结构

城市主要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城市功

形态悔征位置区位选择原因

能分区

商业活动最繁

忙;人口数量昼

占地面积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夜差别大;建筑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小,呈点物高大密集;内交通便捷,便于商品

商业区则、街角路口

状或条状部有明显的分区流通

不断向市区边缘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

移动,并趋向于远离城镇中心,减轻

工业区集聚成片沿主要交通干线(沿河流、铁路、公路)污染,保护环境;交

分布等通便利,降低成本

占地面积高级住城市外缘,与高环境优美;文化氛围

建筑质量上,高

大,是城宅区坡文化区相连浓,人口素质高

级与低级住宅分

市的主要

化;位置上,高内城,工业区附

功能区,

级与低级住宅背低级住便于工人上下班,收

住宅区出现分近;与低地、工

向发展。宅区入低、文化程度低

化。业区相连

第18页共67页

施H蔽⅜⅞最无诲市而漏戒描⑪题蠲无

;直线较平缓,住宅付租能力因距市中心;

;距离变大而减小!

ι⅛⅛⅞⅛∕κo⅞φ-l'≡;

对工业影响最小!

与市中心的距离

①经济(主要因素).[⅞⅞[⅞1工业区

靠商

市中

近业

和业

—地租近

C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