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古诗词鉴赏一、考纲要求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近年江苏高考真题回顾(浏览高考题,参见《步步高》)三、答题技巧:⑴诗词阅读最后的落脚点不外乎情感、内容、手法三个词,也就是说,我们读任何一首诗词之后,做题之前,首先应该弄清楚这首诗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写了怎样的一些内容,表达了哪些情感。⑵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⑶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⑷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⑸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语言的风格或特点的关键词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一般考清新、自然、口语、明快,个别句考含蓄等。⑹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⑺审清命题指向,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四、常用术语:(一)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抒情、描写、叙述、议论①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③描写:A.描写的角度:a.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心理感受等;(感官)b.远景、近景、动景、静景、点面等。(空间)B.描写的方面:色彩、形状、数量、味道……C.描写的方法:a.正面: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等b.侧面: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俯仰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等2.表现手法:赋比兴、象征、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用典、想象、联想、意象组合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对比、借代、反复、双关等。4.篇章结构上的技巧:、铺垫、照应、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二)语言特点:含蓄委婉、朴素自然、沉郁顿挫、豪迈雄奇、悲壮慷慨、婉约细腻、清新明丽、明白如话、简洁洗练、华美绚丽、朴实无华、幽默讽刺等。(三)可用于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词语积累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远见卓识、深谋远虑、融会贯通、、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表现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忠贞不渝、机智勇敢、宽厚仁慈、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死爱面子、师心自用、乐观开朗、知错能改、改过自新、自我反省、自食其言、傲慢无礼、冥顽不灵(四)思想感情:1.思想: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悠闲,秀美山河之热爱,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2.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激愤;恬淡、闲适等。五、常见考查题型分析(一)鉴赏形象类1.提问方式: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人物或事物)?②试说说这首诗中人物(事物)形象的特点?③简析诗中的人物(事物)形象2.答题模式: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人物(事物)形象特点。②结合诗句解说。③点出通过描写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情感。【试题回放】(例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温庭筠《梦江南》)【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解析】①答案的格式:一个……的……形象。【特征+身份】②答案的每一个点要在文本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不贴标签。(二)炼字型1.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把某字换成另一个字,好不好2.“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3.一字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本诗以某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的表达效果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情感。【试题回放】例1、上片中的“空”“尽”二字,好在何处?请简析。(3分)(李纲《苏武令》)答案:①驿使北来,本该带来消息却没有,只是“空驰”;(1分)②征鸿南飞,也应捎来音讯,却“归尽”而无讯息。(1分)③“空”“尽”二字,写出了渴望消息却不得的惆怅。(1分)【解析】该类题型的答题格式:解释该字在文中的含义+艺术手法+分析+效果+感情、意旨。(三)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试题回放】例1.诗的颔联写景有何作用?(3分)(岑参《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答案: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3分)例2.下阕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请简述。(3分)(辛弃疾《临江仙送祐之弟归浮梁》答案: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解析】根本上来说是翻译+景物特征。(四)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①这句诗好在哪里?②赏析某句的妙处③首联有什么作用?2.答题思路: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所用手法;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④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试题回放】例1.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4分)(岑参《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答案:以蝉、雁自比,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渴望有所作为的志向。例2.赏析“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4分)(辛弃疾《临江仙送祐之弟归浮梁)【答案】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镜。作者描绘如此明丽的秋景,自问自答,委婉地表达了对佑之千里独行的宽慰。【或:①比喻、对偶。“晚山”对“秋水”,“翠”对“明”。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2分)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即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回味。(2分)【解析】①注意艺术手法:修辞、写景手法、抒情手法。②特别提醒:对面落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用典、以景作结。③作用题,从内容结构的角度思考,尤其要注意和标题之间的联系。(五)分析表达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②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答题模式: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④如果问的是哪种,答案只能写一个。【试题回放】例1.请简要赏析“避地衣冠尽向南”一句的艺术技巧。(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答:①运用借代手法,以“衣冠”代指士庶;②运用“避地江南”的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江南风景的美好。例2.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柳永《诉衷情近》)答:①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②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③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④“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解析】手法详见本章节第四部分(一)。首先要辨别清楚诗句是写景的还是写人的。我们做了很多的写景抒情的诗,回答此类问题一般问题不大。提醒大家注意写人的诗句,要从人物描写的手法来分析,尤其是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六)分析结构思路型1.提问方式:①简要概述本诗的思路。②简要说说本诗写景的层次2.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试题回放】例1.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杜甫《春日忆李白》)【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解析】律诗的基本结构是“起承转合”;词要注意按照事理顺序或逻辑顺序分清层次。(七)分析主旨题型1.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现了哪些感情?②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2.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3.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试题回放】例1.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3分)(岑参《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答:凿壁偷光(1分);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2分)【解析】①分析情感力求全面准确,可以逐句,甚至逐词分析。②对象内容+情感词。(八)对前人评点再评价型【命题特点】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诗论中有关该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评论,然后要求你去判断(是否同意),并阐发理由。题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常设立的评价角度有:评“诗眼”,评关键词句,评思想内容,评艺术手法等等。【简易思维】1、解读题目,明确要求。即弄清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评论角度、对象、已告知的特点概括等)。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试题回放】例1.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王昌龄《送魏二》)答案:运用对写法的艺术技巧,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解析】①回看“13年高考”第3题——《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②首先要学会分层。一般来说前人的说法,大都可以分成两层。比如“13年高考”题,我们能围绕“芒焰”和“简淡”这两层分析清楚,分数就跑不掉了。③“诗话评析题”的答题要点:一是吃透诗话内容和实质,二是结合诗句作阐释。(九)比较鉴赏型【命题特点】一般选取的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写法上有某种相似点。比较中综合考查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相关知识和能力。提问方式有:①设二问:一问内容或写法的异(同),二问具体分析其差异性。②变体一:比较更改前后的优劣。如诗歌顺序打乱后,比较改变前后的效果的不同;就诗句中关键字词更换后,比较更换前后的效果的不同。【简易思维】1.通读诗歌、题目,把握考查重点,做到胸有成竹。2.分别解读每首诗,把握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信息。3.结合题干要求,从相同或相异角度去整合两首诗的信息。4.分条作答,组织语言要简明、连贯、准确。注意:分析不能顾此失彼,要兼顾两诗;对比分析要具体,突出差异性。【试题回放】(201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参考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考查人物思想感情)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考查人物形象)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考查表达技巧、思想感情)【解析】比较题,大致可以分成:描写对象相同而情感态度不同;情感态度相同而所写对象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合同及合同条款
- 2025合同法条款:租赁合同的违约金责任解析
- 2025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深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合同书
- 2025合同权益调整申请书
- 2025年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行检修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留意合同中的无形陷阱:试用期的秘密
- 2025合作协议合同书
- 2025简易土地买卖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外汇设备贷款合同范本
- 【论网约车平台民事责任的认定13000字(论文)】
- GB/T 43953-2024全生物降解聚乙醇酸(PGA)
- 国家八年级数学质量测试题(六套)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2024年)肺栓塞课件
- 2024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理解电磁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车辆行驶安全培训模板
- 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活动方案(样式)
- 油漆涂料行业市场分析
- 跨境数据流动与治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