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河湖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变河流和湖泊是陆地主要的水体,河流的供水、航运、灌溉、发电等功能使其地位突出,同时河流又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之一。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时间尺度下,河湖水系的演变是重要的考点,其体现的格局变化及地理过程能较好检验地理思维能力。2023年山西卷(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2022年山东18(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2022年广东17(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7(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6分)
2022年广东17(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8分)一、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其演化河流特征包括河流水文特征和河流水系特征。河流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区域的气候、植被、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把握河流特征的原因,才能应对复杂的实际问题。1.河流的水文特征【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②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③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④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理解】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河流的水系特征6种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水系特征图示地理环境特征实例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散)状分布亚洲的水系特征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中国横断山地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格子状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犹如网状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3.河流水系的演化河流水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导致水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河流本身的侵蚀、沉积过程等。因综合性思维较强,能较好的考察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成为高考题的高频考察方向。需要特别指明的是,河流水系的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时期可能以某种因素为主。【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4.河流渠道化河流渠道化:将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河流裁弯取直的影响1.有利影响(1)改善航运条件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流长度缩短,使得轮船通航时间缩短,提高航运效益;河道变得更笔直,水流速度加快,使得顺水航行的轮船速度加快,节约燃料。(2)改善防洪条件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排水能力增强,洪水发生时,泄洪能力大大提升,减轻沿岸的防洪压力。(3)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河流对沿岸排放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加快污染物的扩散。2.不利影响(1)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2)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3)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4)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1.(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答案】(2)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成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解析】(2)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澳大利亚东侧形成大分水岭,其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由于澳大利亚东部为大分水岭,西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流淌汇集,形成雅斯河;受断层作用影响,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的支流无法注入雅斯河,雅斯河的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逐渐汇集形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原有水系被分割成两个部分。2.(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答案】(2)那曲凹岸处向东侵蚀,雄曲凹岸处向西侵蚀;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将被切开;发生河流袭夺,两河流连通。(3)两湖分水岭海拔低于4740m;纳木错湖面海拔曾达到4748m,高于分水岭和仁错湖面海拔,说明两湖曾经贯通;随着全球变暖,注入两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涨;如果湖面上涨超过分水岭海拔,两湖将再次贯通。【解析】(2)河流从南部山区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挡后分流,但两条河流凹岸处均受到侵蚀,随着时间推移,两条河流凹岸处距离不断侵蚀而接近,直到两河切穿分水岭,河流连通。(3)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注入两湖内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湖面上涨,当湖面的上涨超过两湖之间分水岭的海拔时,两湖将连通。3.(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答案】(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2万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20米”可知,恒河河口原为下切河谷时,河口与海洋的落差较大,以下蚀作用为主;后来海平面上升,导致下切河谷被淹没,形成河口湾;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可知,河口湾形成之后,河口与海平面落差变小,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变强,河流流速降低,表现为以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根据材料信息“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可知,后期随着海平面的稳定,恒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4.(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解析】(1)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两侧河岸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性相同。(2)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可通过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得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原因分析需结合材料“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4-6月气温回升,该河流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上升,融雪补给量增大,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图中还可反映出4-6月河底不断加深,说明河底泥沙沉积少,侵蚀加强,由于该时段是融雪补给为主,河水中含沙量低,且流速持续加快,河床侵蚀增强,导致河底不断加深。(3)读图可知,8月该河段河底变浅,说明河床淤积,主要与此时段河水含沙量高,流速降低泥沙快速淤积有关。读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降水补给”,8月的河水补给主要是降水,且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坡面受到的冲刷作用强,河水含沙量高,且该时段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水搬运作用与流速密切相关,一旦流速降低,会使泥沙快速淤积,导致河床淤积。二、湖泊的水文特征1.湖泊的类型
2.湖泊的特征3.湖泊的水文特征4.湖泊温度的影响因素6.(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2)判断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淡水湖的主要依据。【答案】(2)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等注入,黄河依次汇入扎陵湖和鄂陵湖,在扎陵湖乡流出。【解析】(2)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处青藏高原的山间盆地,周围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和径流汇入较多;黄河依次流经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水有河流流入和流出,故形成淡水湖。7.(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解析】(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8.(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解析】(1)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为“说明”“湖泊贯通”“自然条件”。思考顺序应为降水导致湖水增加乃至外泄,地形导致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贯通各湖泊。结合具体内容,答案表述如下: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本题关键词为“指出”“对下游河湖”“影响”。“指出”即不用分析解释,只需要指出。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又包括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为: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不利影响为:加剧地表冲刷;最终:还能形成新的河道。(3)“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盐湖与清水河贯通的话,就与楚玛尔河相连通了,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变成外流河后,湖水流出,会导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1.(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校联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约3500m,为青藏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时期,受冰川消融和高原湿润气候影响,形成了若尔盖古湖泊。在末次冰期,沿断裂带发育的古黄河沟通了古湖泊,古湖泊消亡,形成若尔盖沼泽湿地。目前,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黄河30%的水源来自于它。下图为若尔盖盆地核心区域及其水系分布图。(3)分析若尔盖湿地与黄河沟通后,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2.(2024·云南楚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的分布。(1)与现代长江水系相比,描述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水系特征。(3)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格局发生转变的原因。(4)阐释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5)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的情况,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3.(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乃钦康桑是西藏的四大雪山之一,其附近冰川广布,卡若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左图为卡若拉冰川的边界变化示意图。乃钦康桑东面的羊卓雍错(右图)湖面海拔4441米,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内陆湖泊,它给湖区周边带来了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使湖区成为西藏山南市重要的畜产区和农产区,湖区盛产在同海拔的其他地区不能正常生长的油菜、豌豆等作物。下表示意羊卓雍错两个年度的各月表层水温均值和多年各月气温均值。月份1983年水温均值1984年水温均值多年气温均值1月0.40.6-5.82月0.90.8-3.73月1.81.4-1.54月2.32.62.15月4.96.05.86月10.212.49.57月12.613.89.88月12.515.19.09月13.514.36.910月11.512.52.911月5.86.1-1.412月2.32.5-4.4(2)据表,比较羊卓雍错表层水温与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3)分析羊卓雍错8月水温高的原因。4.(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溢出型水系流域重组织,即湖泊溢出后,因距离和水位差的原因无法合并为一个统一大湖,而是形成了上下游的汇流关系。下图示意溢出型水系流域重组织。材料二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溢出型水系重组。图a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图b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与2000年的水位差)。(1)推测水系重组后,甲、乙、丙湖之间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2)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丙湖泊盐度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水系重组对当地水系特征的影响.5.(2023·重庆·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海湖四周高山环抱,湖滨地带有广泛的风沙堆积,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域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由于气候变化,青海湖在2005—2014年间连年扩容,湖泊面积不断扩大。材料二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属祁连山支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我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布哈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后期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导致区域水系发改变。图为青海湖周边地形图。(2)简述日月山隆起对该地区水系特征的影响。(3)分析倒淌河经常季节性干涸的自然原因。6.(2024·江苏·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冬格措纳湖,原名托索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青海省布青山、布尔汗布达山之间的断陷盆地内。冬格措纳湖面积232.2km2,湖面平均海拔4090m,虽然湖区年降水量仅有300mm,年蒸发量高达1000mm,但冬格措纳湖水量常年基本保持动态平衡。300万年前托索河与香日德河发源于两河间的分水岭,300万年后该地区多次发生较大的地壳断裂活动,如今托索河已经成为香日德河的一个支流。下图示意冬格措纳湖水系(图中断层构造线上的双短线所在的地块代表该地块下降)(1)推测图中300万年前后托索河与香日德河的流向变迁。(2)解释托索河流向变迁的原因。7.(2024·全国·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温尼伯湖是哈得孙湾西南部的大型淡水湖,为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残迹。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下图示意目前温尼伯湖及周边水系。(2)根据材料指出温尼伯湖从形成至今湖面面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说明温尼伯湖湖水外泄通道改变的原因。(4)分析温尼伯湖外泄通道的改变对红河水文特征的影响。8.(2021上·陕西西安·高二长安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以此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美国佛罗里达州基西米河1962-1971年的河道渠化工程(下图),将本来蜿蜒的天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运河,提高了河道的排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面貌,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试验。(1)分析促使当地对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改造的主要原因。(2)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参考答案:1.(3)湿地内植被较多,河流水速减慢;促进泥沙在湿地地区淤积,使其下游段黄河含沙量减小;湿地对下游河段河流径流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使得其下游段黄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位的季节变化减小。【解析】(3)当湿地与黄河沟通之后,由于湿地内部植被较多,河流水流速度减慢,大量泥沙在此沉积,下游河段黄河含沙量减少;同时,湿地对下游河道,河流经流量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使得河流下游河段径流量变化减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2.(1)各段水系未连接;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支流少;在江汉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东段水系汇入苏北盆地。(3)受板块碰撞影响,西部地壳强烈隆起,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使得东部高原、高地陷落。(4)(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古川江最终由向西南流改为向东北流;青藏高原隆起使东部季风环流加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高差增大,河流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使得古川江东流。(5)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的钛磁铁矿,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只能来自甲地;该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当古长江贯通后,钛磁铁矿碎屑才被古长江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解析】(1)河流水系特征主要从流程长短、流域面积、流向、弯曲状况、支流数量及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可知,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长江各段未连接,分成数段,因此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受地形影响,支流少,在江汉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低,形成向心状水系;东段水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水流汇入苏北盆地。(3)根据材料,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地壳抬升,青藏高原隆起,所以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状况。(4)读图,古川江的流向发生了两个变化,一由流向由西南转向东北,二向东切穿巫山,进而向东流;根据题干知识,西南地区受板块挤压作用,地壳抬升,所以古川江流向由西南转向东北,根据材料新生代时期季风增强,所以降水量加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同时东部地区地壳陷落,使巫山与江汉盆地落差加大,河水的下切溯源侵蚀作用增强,最终将巫山切断,袭夺了古川江,使古川江向东流。(5)甲地有长江流域中唯一一处钛磁铁矿,那么江汉盆地中的钛磁矿物沉积物只能从甲地来,其形成的过程应该是甲地地壳抬升,受外力侵蚀作用,含有钛磁铁矿的矿石出露地表;钛磁铁矿经风化、侵蚀形成碎屑物,碎屑物经流水侵蚀以后,被流水搬运带走,沿着川江向东北,后向东流入江汉平原,流速减慢,钛磁铁矿碎屑在江汉盆地沉积形成。3.(2)二者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水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气温推迟1~2个月;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季节变化幅度;湖水月均温总体高于当月气温均值。(3)夏季该地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到达湖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湖面吸收的太阳光热多,湖水受热不断升温;湖泊面积大,湖水比热容大,受热增温缓慢,8月水温才升至最高;8月气温高,湖水与大气热交换损耗的热量少,且空气中水汽相对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解析】(2)本题主要从水温与气温季节变化的总体趋势、峰值、变化幅度等方面分析(关键点)。从表格信息可知水温和气温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从峰值来看,水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或9月,而气温最高值在7月,故水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气温推迟1~2个月;从变化幅度来看,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季节变化幅度;对比各月温度,发现湖水月均温总体高于当月气温均值。(3)首先,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白昼时间长,因而到达湖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湖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多于湖面辐射、蒸发等耗热量,湖水水温会不断上升;其次,考虑水体与大气的热交换,7月气温高,湖水与大气热交换损耗的热量少,且夏季空气中水汽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传递给湖面的热量多;考虑湖泊面积大且水体比热容比陆地大,夏季湖水增温慢,故水温8月才升至最高。4.(1)甲湖流向乙湖,乙湖流向丙湖;甲湖水位增加最明显,推断甲湖海拔较高,气候暖湿化后,甲湖补给增多形成外溢,外溢湖水流向乙湖,最终流向丙湖;乙湖湖水流向丙湖,丙湖水位上涨较明显;乙湖为咸水湖,故外溢水流注入丙湖;乙湖位于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水位变化较小。(2)丙湖盐度降低。气候暖湿,冰雪融水增加,湖泊补给量增加;丙湖水位明显上升,水量增加,盐度降低。(3)流程变长;流域面积扩大;由内流区转变成外流区。【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的湖泊的位置图以及湖泊水位变化图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河流湖泊水系特征、湖泊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1)据重组前后的甲乙丙湖泊水位变化表可知甲湖水位增加最明显,上涨最快,说明其在气候暖湿化后,受冰雪融水补给多,说明甲湖泊海拔较高,靠近冰川,甲湖补给增多形成外溢,外溢湖水流向乙湖,最终流向丙湖;乙湖湖水流向丙湖,丙湖水位上涨较明显;乙湖为咸水湖,且湖泊水位较高,不能接纳足够多的甲湖外溢湖水,故由乙湖外溢水流注入丙湖;乙湖位于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水位变化较小。(2)气候暖湿,冰雪融水增加,湖泊补给量增加;气候转湿润,降水也有所增加,降水的淡水以及冰雪融水的淡水补给丙湖水源多,丙湖水位明显上升,水量增加,丙湖盐度降低。(3)重组之后的水系是在气候暖湿的背景下,湖泊水量补给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甲湖湖水外溢,外溢的湖水沟通了甲乙丙三湖泊,所以河流的流程变长,流域面积扩大;湖水外溢与外界联系,且湖水变淡,说明该流域由内流区转变成外流区。5.(2)倒淌河流向发生倒转(流向变为自东南向西北);黄河水系支流减少;流域面积缩小;日月山成为倒淌河流城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布哈河——倒淌河由外流水系变为内流水系。(3)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干支流短,流域面积小,汇水量少;流域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差,水资源涵养能力差。【解析】(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地区,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使倒淌河流向发生改变,出现倒转;从而,青海湖与黄河之间的联系减弱,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导致青海湖盐度上升,黄河水系支流减少,流域面积有所缩小;日月山作为倒淌河流域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使得部分河流由外流河转变为内流河,水系特征发生改变。(3)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远离海洋,受地形影响,干支流短,流域面积小,汇水量少;地外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差;该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差。6.(1)300万年前托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托索湖(冬格措纳湖);300万年前香日德河自东南流向西北。300万年后托索河与香日德河流向相同,均由东南流向西北。(2)300万年前托索河与香日德河均发源于两河之间的分水岭,托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香日德河自东南流向西北;300万年后地壳构造活动频繁,分水岭破碎;香日德河和托索河均沿断裂带不断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香日德河袭夺了托索河,托索河由东南流向西北,托索河成为香日德河支流。【解析】(1)300万年前托索河与香日德河发源于两河间的分水岭,托索河与香日德河分别从分水岭两侧往低处流动,流向相反。托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托索湖(冬格措纳湖)、香日德河自东南流向西北;300万年后该地区多次发生较大的地壳断裂活动,如今托索河已经成为香日德河的一个支流,因此托索河与香日德河流向相同,均由东南流向西北。(2)300万年前托索河与香日德河均发源于两河之间的分水岭,托索河自西北流向东南,香日德河自东南流向西北,香日德河和托索河均因溯源侵蚀是河流往源头方向延长;300万年后地壳构造活动频繁,分水岭破碎,使河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更加强烈,香日德河和托索河均沿断裂带不断溯源侵蚀,最终切穿分水岭;处于低位的香日德河袭夺了托索河,使托索河的流向发生逆转,由东南流向西北,成为香日德河支流。7.(2)先变大后变小。温尼伯湖湖面面积的变化主要受冰川补给量的影响;冰川消融初期,补给量大,湖泊水量增加,面积增大;后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减小,补给量减小,加上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面萎缩。(3)冰川消融初期,北部的纳尔逊河未解封,南部红河、密西西比河已经解封,湖水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纳尔逊河河道解封,其地势低于红河,温尼伯湖湖水更易排入纳尔逊河。(4)河流补给来源减少,红河径流量减少;缺少湖泊的调蓄作用,径流量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盐业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软件项目研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食品分析与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北大学《计算机网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重庆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计量经济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岩石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云南省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健身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三维影像设计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销售人员薪酬设计实例 薪酬制度设计 薪酬设计方案 设计案例全套
- 福特F-150猛禽说明书
- 征地搬迁基本要求及工作技巧课件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本解读
- 中国画的特点及分类课件
- 供应商现场审核评估表
-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体综合征
- IEC-60068-系列标准完整版
- 凤飞羌舞演艺中心及演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电磁场教案
- 3宫颈癌的淋巴结引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