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课件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课件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课件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课件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轮专题整合复习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一、近五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分布二、考情分析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友好交往,构成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历代王朝高度重视并不断推动民族交融过程,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形成文化认同感,特别是重视对边疆的治理,这些措施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团结的历史文化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则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此外,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了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另外,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A.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B.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C.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D.“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B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迁都长安 C.汉化政策 D.改革田制C2.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见孝文帝改革 ()A.实现了南北统一B.提升了洛阳的地位C.促进了民族交融D.增强了北魏的实力C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外交往史。唐朝的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以及大量的遣唐使来华无不彰显出盛唐气象和大国气度。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时期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都说明了古代王朝的开明和开放。而明后期开始至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中国渐渐落伍于世界。(2019·广东)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B1.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管理机构,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该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伊犁将军A2.贞观年间,一高僧为求取佛经西行4年,游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到达天竺。后来,他的弟子根据其口述的沿途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编纂成书。此书是 ()A.《大唐西域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牡丹亭》A3.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反映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戚继光抗击倭寇C.林则徐虎门销烟D.左宗棠收复新疆B1.它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罗马。2000多年前,它将中国与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指的是 ()A.丝绸之路B.瓷器之路C.海上丝绸之路D.一带一路A2.食物名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下列食物得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开通丝绸之路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A3.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至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C4.他是唐朝高僧,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到达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C5.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当时的宋朝 ()A.制瓷技术先进B.边界贸易兴旺C.经济重心南移D.海外贸易发达D6.唐朝前期的中外交流达到了20世纪之前中国对外交流的最高峰。下列对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开辟了通往西域之路C.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D.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友好往来C7.元朝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贸易繁盛D.军事实力强大C8.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再与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远航 ()A.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C.时间跨度长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9.观察下列一组图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B10.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严正告诉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B.康熙帝统一台湾C.清朝设置台湾府D.清朝建立台湾省A11.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属于这一“精神”内涵的是 ()A.大禹“治水”的决心B.张骞“凿空”的勇气C.鉴真“东渡”的恒心D.王羲之“书法”的精湛B12.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 ()

A.商鞅变法,富国强兵B.开凿灵渠,修筑长城C.丝绸之路,沟通中外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C13.唐玄宗是出色的作曲家,他立足于传统的清商乐,对佛曲《婆罗门曲》进行改编,形成了千古传颂的唐乐舞杰作——《霓裳羽衣曲》。这主要体现出唐代()A.皇帝安于享乐B.民族关系和睦C.文化兼容并包D.奢靡之风盛行C1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艰难时刻,来自日本的援助感动了很多人。据考证,该诗句与一位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历史事件有关。他是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C15.讲谈社在《海与帝国:明清时代》中谈道:作为帝国的整体事业来看,远征的实质性成果是以此为契机,南洋各政权开始向明朝派出朝贡使者。材料作者认为郑和下西洋 ()A.主要目的是建立殖民地B.密切了与东南亚的关系C.比哥伦布航行早很长时间D.开拓了帝国的领土范围B16.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其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的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B.体现“无为而治”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D.有利于民族交融D17.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C1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日交往的是 ()A.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B.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C.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A19.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根据下面可推断出该卡片的主题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B20.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属于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 ()A.任升创作的长篇小说《丝绸之路》B.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C.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罗马玻璃碗D.电视剧《汉武大帝》张骞出使西域片段C21.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D22.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B.隋唐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23.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形成到巩固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期间各个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中国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牧业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更大的贡献。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期,至魏晋时都未停止,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第二次南下从唐朝后期开始。唐朝后期的一些藩镇就是南下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五代中的三代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以后从契丹、女真一直到蒙古灭南宋,建立元帝国。第三次南下是满族南下建立清朝,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材料二——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第一次南下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说明。(4分)【答案】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为隋唐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