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千米的熟悉》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

《千米的熟悉》是江苏训练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班级下册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同学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学问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同学还是具有肯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供应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同学引入熟识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白主题。接着,展现同学比较熟识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同学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同学对所学内容的直接阅历,增加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详细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熟悉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同学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洁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育同学观看力量、估算力量和实际测量力量。同时培育同学肯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进展同学空间想象力量。

同学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绽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训练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动身点是促进同学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在设计《千米的熟悉》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熟悉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假如我这样讲了,同学是不是就熟悉了1千米?”答案确定是否定的。而观察教材后面的做一做支配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打算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学问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同学对千米的熟悉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同学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公平的首席”。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沟通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同学参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体现同学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同学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相宜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动,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关心同学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同学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由于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同学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请同学观看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熟悉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究竟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详细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绽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需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爱好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加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头便与同学公平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挨次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假如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同学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大路的录像,从大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大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同学的语言描述,使同学明白路标的详细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熟悉”,并问同学:“对于这个新伴侣,你们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同学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究竟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同学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头今日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同学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其次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的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受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老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实行在同学实践和身边材料的基础上,让同学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奇妙的支配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精确     ,让每个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供应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领部分同学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领部分同学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同学感到筋疲力尽,在同学的.阅历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精确     的估量。通过电脑演示,同学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的精确     估测感到兴奋,对于估测不准的同学实际上也供应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同学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其次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同学每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识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日所学的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依据第一次估测的阅历,抢着汇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电脑显示从学校动身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同学看着如此熟识的画面,遗忘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同学的学习热忱也达到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同学的学习爱好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惫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同学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量的地点也比较精确     了。又问:“从学校动身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同学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同学依据把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同学在同学自信的回答中显得那么简单。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通过3次估测,同学已坚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同学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知同学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同学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学问,关心同学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支配成争夺才智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同学的奇怪   心和好胜心。在讨论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同学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争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同学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支配了同学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米,并且争论你是怎么想的?

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

出示画面: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上午九点整自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升空。气象部门供应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当每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高空风40-50公里/秒。九点非常,飞船和火箭胜利分别,火箭工作完成。飞船升空后运行在距离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距点火583秒。九时四非常,当陈炳德总指挥正式宣布:“‘神舟’六号飞船放射取得圆满胜利!”时,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掌握中心掌声雷动,一片欢腾,许多人眼里噙着感动的泪花。(并配有神六升空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同学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熟悉的最大的长度单位,老师准时确定同学,并请同学自己沟通他们熟悉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京杭大水道全长1794千米;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这样同学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较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同学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悟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布满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吗?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2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熟悉》。它是在同学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同学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同学熟悉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敏捷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实践力量,进展同学的空间想象力量。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沟通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同学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同学的生活动身,创设生活情境,关心同学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动身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熟悉),并告知同学: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同学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学问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动身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三课时《千米的熟悉》。《千米的熟悉》是学校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同学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同学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本班级同学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同学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洁的化简。

2、力量目标:在熟悉千米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观看、比较、抽象、概括力量,能用千米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使同学在探究和合作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重点:是使同学建立千米的观念,

难点: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增加同学对千米的感性熟悉。

二、说教法

介于同学思维进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纳了观看法、试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的实际阅历建立联系。

三、说学法

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需依据同学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试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看、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争论;在熟悉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假如我们要测量一下进修附小到红石湖公园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你有没有方法?依据同学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熟悉千米。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熟悉千米(1)熟悉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同学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同学观看,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熟悉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看,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熟悉1000米。

上此课的前可以布置同学绕操场跑道跑4圈,每人必需跑完,跑慢没关系。同学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知同学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

让同学结合实际感知以及测量找出米与千米的关系,同为合作解决二者的进率使同学明确1千米=1000米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同学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依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议 一下。计算2千米=()米

同学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2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这一例题可以放手让同学独立解决,培育同学独立自主的意识。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挨次给它们排排位?

(引导同学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同学熟悉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学问体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拔河绳长12()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一本数学书厚8()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