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教案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日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章
1、: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奇。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予肯定的道理在一种比方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默读课文,依据课下解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同学质疑,老师提示同学留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四周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来回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进展的观点。
4、思索: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日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日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索: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决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同学争论,明确:
愚公妻
智叟
称呼:妻称愚公“君”(敬重愚公)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以君之力……何?”(担忧)“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视)
“且焉置土石?”(献疑)“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知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争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妙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胜利,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宏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学问。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愚公移山》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一、读,读出故事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语、句子
三、读出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精卫填海”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件展现,有疑义的地方师生争论)
(一)利用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eng)(se)荷担者(he)箕畚(ji)(ben)河曲智叟亡以应(sou)(wu)一厝朔东(cuo)(shuo)始龀(chen)
无穷匮也(kui)雍南(yong)曾不能损魁父之丘(zeng)
(二)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慧)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5、指通豫南(“指”同“直”,始终,直接)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意义
1、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担忧什么今义:不值得)2、曾不能(古义:竟,却今义:曾经)3、损魁父之丘(古义:削平今义:损坏)4、年且九十(古义:将近今义:并且)5、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惩处)6、聚室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房屋)7、如太行、王屋何去何?(古义:把。。。。怎么样今义:怎样)8、汝心之固(古义:思想今义:心理)
(四)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1、冀州之南(助词,的)2、山北之塞(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3、出入之迂(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4、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家)5、何曲智叟笑而止之(代词,指愚公)
6、操蛇之神闻之(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五)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面山而居(连词,表承接)2、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
3、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4、何苦而不平(连词,表承接)
(六)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
1、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3、箕畚运于渤的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七)指出下列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焉:始一反焉(句末语气助词)杂然:杂然相许(纷纷)
且焉置土石(哪里)
杂然前陈(零乱的样子)
固:汝心之固(顽固)且:年且九十(将近)
吾义固不杀人(原来)
且焉置土石(况且)
(八)将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
1、一厝朔东(一厝于朔东)2、帝感其诚(帝感于其诚)
(九)将下列倒装句改为一般语序
1、且焉置土石?(且置土石焉)2、告之于帝(于帝告之)
3、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三、读
1、自读课文,划分句读,有疑的地方画出,师生争论
预设: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听范读录音
3、个别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评
4、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5、全班齐读
6、全班背诵
四、思索、争论,完成课堂练习
1、开头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其作用:
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难,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士气就越突出,其精神就越宏大。
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在”的作用:
“本在”一词为后文山被移走埋下伏笔
3、愚公移山的缘由是: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表现众人热闹响应愚公的倡议,;突出众人心情昂扬,场面热闹的词语是:“杂然”
5、对于愚公移山,其妻“献疑”与智叟“笑”“止”所表现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试分析
预设:
不一样,其妻“献疑”,是关怀、担忧,她并不反对愚公移山,她提出的是客观存在的困难,提出困难,是为了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使移山的抱负变成现实。
愚公的“笑”“止”,是轻视、称赞,对愚公移山持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
6、你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独特理解?
预设: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龄又很小,他都蹦蹦跳跳、高兴奋兴地去关心愚公移山,说明愚公移山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与下文的智叟形成了鲜亮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7、愚公与智叟各是用怎样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试分析一下。
预设:
愚公以进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妙愿望,对移山布满信念。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畏惧困难,怀有私心,只看到一代人的力气及利益,认为自然是不行转变的,在自然面前表现的是无能为力。
9、本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
愚公苦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阻隔,决心平险,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智叟却竭力阻挡。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了这两座大山。
这个寓言告知我们,有了既定的目标,就必需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五、拓展练习
(一)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关心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支配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预设:
1、天神关心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说明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2、本文采纳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气实现愚公的雄伟理想,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妙愿望。
3、这种神话结尾布满了浪漫主义颜色,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冲突很难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制服自然的愿望。
(二)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原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预设: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出入便利,而是要移走两座山,开出一条路,让山里的人走出去,山外的人走进来,搬家只是一种消极的躲避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愚公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看出了相对有限的困难和无限的人民力气的关系,他目光远大,认为移山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搬家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
(三)对于“愚公”“智叟”这两个人的名字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具有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只有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剧烈的讽刺效果。
六、附板书
其妻-献疑(关怀、担忧)
愚公(轻视、称赞)智叟-笑而止之
子孙-杂然相许
(支持、参加)
遗男-跳往助之
课后反思或意见:
《愚公移山》教案篇13
1、了解《列子》和其,把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识别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和愚公形象的实际意义。
4、让同学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和自主力量。
1、重点:
把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和愚公形象的实际意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肯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训练。
二、简介《列子》和
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里面保管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奇。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见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
1、同学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把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来回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慧了)
汝心之固,固不行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行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今,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支配作业
1、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2、参照课后练习感知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逐段朗读课文,争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其次段:详细写愚公移山的缘由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成功。
2、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前面都是为下文移山的困难作了铺垫。烘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念、恒心。
3、愚公是移山的乐观倡议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转变自然,因而讪笑和阻挡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浩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消逝而加增;而个人力气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久远的、进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智史与愚公形成鲜亮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打算一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久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只加重了对比颜色,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5、有人说这个故事最终还是靠神仙的力气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可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示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行抗拒的力气。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纳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气来实现愚公的雄伟志向,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冲突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妙愿望,跟宣扬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实质的不同。
7、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不惧怕任何困难,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成功的令人敬重的老人形象。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宏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需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我们常说愚公精神,那么什么是愚公精神?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畏惧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制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成功的精神。在我们今日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都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由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不行防止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拦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假如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四、支配作业
1、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3、预习《诗经》两首。
《愚公移山》教案篇14
一、教学设想
课堂的行进根据“四三二一”之挨次:
先提炼要素,揭示其作为一个隐喻,包含着励志故事的普遍特征;
后以同类文本作比,彰显属愚公神话特有的异志;
再提出良种假设,引入生活阅历,将枯燥的“寓言说理”,转变为“人情故事”,重新来端详这个人物的种种可能,颇好玩味;
最终借用西方人视角,评价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让人在悚然一惊之后,从深厚的文化浸润中拔身而出,发觉此文本悠久流传的寓言密码。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勾选提要,了解民族的朗健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款高品质PVC管材销售合同3
- 2024年度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及安全运营管理协议6篇
- 汽车音响设计课程设计
- 篮球计分器课程设计总结
- 2024年景观照明工程设计施工劳务分包合同3篇
- 电气课程设计日志
- 盐酸环丙沙星片课程设计
- 楼层供热课程设计
- 水运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 热释电课课程设计
- 2025蛇年春节春联对联带横批(276副)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有答案】
- 中国PHM系统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造价咨询部组织架构及基本工作流程
- 新媒体代运营协议合同书
- 2024质量管理复习题
- 2025年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 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1)》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