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西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1页
《鬲西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2页
《鬲西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3页
《鬲西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4页
《鬲西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鬲溪梅令姜夔1.解读大意、品味文句、把握情感。2.学习本词借梅怀人、梅人合一的手法。学习目标: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宋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是个布衣文人,但交游广,声名很大,一生各地漫游或旅寓,在合肥羁留的时间相当长久。当时正处在战乱年间,姜夔以清高气节悠然处世,正如戏中唱到:“我是孤苦飘零的布衣郎,迷的是浅斟低唱,写的是性情文章,见不得阿谀,入不得官场,做不了纳贿营私的纨绔膏粱。”精通吟词作曲的姜夔,在客居合肥城南赤阑桥时,结识了桥畔柳下坊间善操琴筝的艺妓柳氏姐妹,从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感旋涡。不久,柳氏姐姐病故,妹妹柳萧萧与姜夔卿卿我我的爱恋故事继续延续,这也为姜夔大量词作曲谱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激情。因姜夔妻子的到来,柳萧萧不能独享姜夔的情爱,于是投河自尽。随着这位合肥姑娘的潸然离世,姜夔的合肥浪漫情怀也释然而止。

此词为怀念合肥女子之作。“鬲溪梅”有梅花傍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之意。这首词全词八拍,句句押韵,用平声做韵脚,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鬲溪梅令

姜夔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tì)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的大意。初读感知:鬲溪梅令大意:好花馥郁,我沉湎其中,然而粼粼河水阻隔。最怕春风带走花儿,叶碧成荫,花难寻。梦中共赏梅花,兰桨轻划,碧云冉冉,你斜倚舟中。醒来满孤山下寻觅,唯有翠禽相鸣。

惜梅-------寻梅

词的小序说“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词的寓意是什么?主要通过哪种手法来表现的?再读感悟:借梅怀人,表达对合肥女子的怀念之情。借物抒情(或象征、比喻)词中之境界乃词人精诚所至,用想象营造出的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三读品析:词的上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心理?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词的上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心理?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有花儿隔溪、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有时序更换,梅花飘零,无处可寻的担忧。实际上是写了对如花之人思念而不得的忧虑。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浪粼粼。”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比喻好花,喻中有喻,梅人合一,而出入无间,遂引出下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词的下片从哪些角度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苦恋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简析词的下片从哪些角度表现抒情主人公的苦恋之情?

下片前两句虚写主人公追忆当年荡舟共赏梅的情景,表现了爱情的甜蜜。下片后两句实写抒情主人公一直到处寻觅,唯闻“翠禽啼一春”。前后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思恋的苦痛。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下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追忆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

“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扣酒家门共饮,不觉醉卧。即觉,乃在大梅树下,有翠羽嘈唧其上,月落参横,惆怅而已。结笔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这首词为怀念合肥女子之作。词中境界,乃词人精诚所至,用想像营造出的一个如梦幻般的意境。可谓灵心独运,别开生面。词作小结:

比较阅读

江梅引姜夔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比较阅读

上阙写因睹梅花而生发的相思之情,结想成梦;下阙写醒后相思,和泪修书,欲寄却无从寄的苦痛情怀。

全词情意真挚,缠绵悱恻,抒发了词人梦断青楼的相思之恨,也寄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