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李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感受词人的报国热情。【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类古诗词比较特别,它就是登临诗(词)。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故此类诗词很多。陈子昂有《登幽州台歌》,杜甫也有《登高》为我们所熟知,由此可以看出,这类诗词重在写登临之“意”,即重在表达登临某处时的思想或者情感。陈子昂是这样,杜甫是这样,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也会这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永遇乐·登建康赏心亭》,走进辛弃疾。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1、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出生时:家乡山东就已被金占领。南宋统治者偏安南方,无意北伐收复中原。23岁南渡以前:意气风发,参加抗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于万人之中取叛敌首领首级。23岁到42岁:雄心勃勃,上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方略,但未被采纳。在湖南任上,创置“飞虎军”,雄镇一方。43岁到67岁:遭弹劾被迫归隐18年,六十四岁时,宰相主张北伐,年迈的词人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但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大好江山,无情现实,触动了郁结在胸的无限的“国恨”和“乡愁”,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2、正音3、师生齐诵4、结合注释、理解词作内容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一)品读上片1.纵观全词,如同一般登临诗词一样,本词也重在写登临之意。当然要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达。上片写到了哪些物的意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寄寓了作者哪些登临之意(情感)?明确:上片分别写了“楚天”的辽阔、秋水的悠长、远山的多姿和落日的悲凉、断鸿的孤寂。“楚天”的辽阔、秋水的悠长、远山的多姿表现了江山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深深热爱之情,对山河破碎、故土难归的悲愤之意以及悲壮的报国之意;而悲凉的“落日”暗指日渐衰微、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断鸿”则指流落江南、有家难归的词人自己。2.除了通过物的意象来表达登临之意外,词作还塑造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来表达情感。从全词看词是通过哪两个方面来表达的。明确:(1)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人物: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2)运用典故。“吴钩”本来是在战场杀敌的,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寄寓了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3、教师小结:上片从上(天空)、下(大江)、远(青山)、近(楼头)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给人造成了一种怨愤、失落、压抑的感觉,并且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展开题旨,不但交代了时间(深秋傍晚)、地点(赏心亭楼头)、人物(江南游子)、事由(登临凭吊),而且隐隐道出了作者的情怀,内涵极为丰富。(二)品读下片1.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2.请简要分析三个典故的作用。明确: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反问句,表明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推测句,表明自己不会像许汜那样囿于个人生计,求田问舍,无济世之志;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用桓温典,半露半隐。感叹句,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3.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4、下片小结:下片三次驱典入词,两番反面否定,层层曲折地把感情的宣泄推向了高峰。通过古人古事的抒写表明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词人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读来令人扼腕叹息。五、深入探究“登临意”在心,它的外在表现是“泪”。有道是“英雄有泪不轻弹”,但这位却泪满衣襟。你现在知道“英雄落泪”的原因了吗?明确:为辽阔国土尚未能收复而流泪;为自己身为江南游子,思乡而流泪;为自己报国无门,无人理解而流泪;为朝廷偏安无为,国势衰微而流泪;为时光流逝自己却壮志未酬而流泪。
六、总结本词的艺术技巧1、通过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断鸿意象的描写来烘托登临意。(借景抒情)2、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塑造自我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3、用张翰、刘备、恒温历史人物的典故来烘托自我形象阐发自己的登临意。七、课外拓展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阳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②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践行席上赋此诗。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悸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请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明确:“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诗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课堂总结: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珠宝设计与制作合同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书
- 产科护理质量分析
- 内墙粉刷承包合同
- 债务承担方协议
- 民事纠纷调解协议书
- 基于2024年度计划的广告制作与发布合同
-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理试卷
- 日用品购销合同汇编
- 水库养鱼2024年度市场销售合同
- 第2课+互联网应用新特征+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2024年中国光学太阳镜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体外培育牛黄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题库(完整)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正式版)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乐山印象城市介绍旅游宣传PPT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胃肠道CT三维重建(干货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