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_第1页
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_第2页
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_第3页
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_第4页
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的信息技术概述如果把20世纪最后的十年比喻为一个孵化器,那么,人类在本世纪最后十年里,所孵化的最杰出的“产品”就是信息技术。他从诞生就显示了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以至可以认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就是一个信息的世纪。他不仅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也会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一个由岩石圈表层及包围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复杂动态体系。这些圈层相互渗透与交织,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总体环境。四个圈层任意一、二个圈层的变异,均将造成总体环境平衡状态的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的变化,乃至恶化,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今天的人类工程活动已成为地球表层的特别活跃的因素和力量,大型工程活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举世瞩目。集中反映出一个最基本事实:即人类作用已成为与自然作用并驾齐驱的营力,某些方面已超过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和强度,在当今全球变化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影响环境的重要力量。这种影响的具体结果就是地质灾害的屡屡发生,强度与频率增大,人类辛辛苦苦所创造的财富蒙受损失。据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由地质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我国灾害及其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中,据估计由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灾害损失的35%,而这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浅表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55%。这些灾害的一次性规模虽小于地震,但其发生频度和涉及范围则远远高于和广于地震,一年总的损失约200-300个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灾害的产生绝大多数是与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相关的,是对地质环境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不合理的开发,从而引起人-地关系失调的结果。因此,面向21世纪环境地学的重要主题就是:如何通对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规范人类活动行为并协调人-地关系,从而提高地质环境质量,减轻地质灾害,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地学及地质灾害问题突出特征就是其信息的多源性﹑模糊性﹑非确定性和随机性。所有这些,都为环境地学的信息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统的方法与手段,要么无能为力,要么因简化而缺失大量的信息,导致成果可靠程度的降低。更为不利的是,传统的处理方法其成果表达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建立符合地学信息客观规律的地质环境管理与灾害评价系统成为面向21世纪环境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信息技术在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现状80年代后期以来以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地质环境管理及地质灾害评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里,对几种常用的技术应用现状作一个总体描述。1.GIS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它随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应用而诞生,是一种对大批量空间数据惊醒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处理和综合分析并以多种形式输出结果的计算机系统。1965年,W.L.Garri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开创了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史。此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过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逐步确立了他们在这一领域里的国际领先地位。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最早始于80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系统技术水平还是实际应用情况都有一定的差距。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应用与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从80年代至今,GIS技术的应用也从数据管理,多源数据集数字化输入和绘图输出,到DEM或DTM模型的使用,到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分析,到GIS与决策支持系统(DSS)的集成,到网络GIS,逐步发展深入应用,如表1所列。表1国外GIS在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者研究工作GIS技术应用1986,美国的BrabbEarlE.在加利福尼亚SanMateo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研究多利用了GIS的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绘图输出等基本功能。1987,美国的WentworthCarthM.和EllenStephenD.等用GIS对区域工程地质作了进一步分析1989年美国的FinneyMichaelA.和BainNancyR.运用GIS技术分析滑坡灾害1989年PeterDouglasC.等运用GIS对工程数据进行评价。1990年印度的R.P.GUPTA和B.C.JOSHIGIS方法对喜马拉雅山麓的RamgangaCatchment地区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带。利用GIS的存储、更新、网格化、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及很强的面积量算能力。1990年荷兰ITC的VanWestenC.J.和哥伦比亚IGAC的AlzateBonillaJ.B.对山区地质灾害的分析。基于GIS开发了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开发出了一部山区落石滚落速率计算模型,利用GIS空间定位及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GIS数字高程模型(DEM)。1991年美国的CampbellRussellH.等用GIS对滑坡灾害进行空间预测。GIS空间分析功能1991年意大利的CarraraA.等GIS技术与统计模型结合应用于滑坡灾害的评价。GIS空间分析及统计模型扩展1993年加拿大的ChungC.F.和FabbriA.G.等将GIS应用在滑坡灾害分区的多因素综合分析。基于GIS的专业模型扩展分析1994年美国的MARIOMEJIA-NAVARRO和ELLENE.WOHL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地区,用GIS进行地质灾害和风险评估。并进行了灾害分区。1995年美国的DANIELJ.MILLER将GIS与力学模型结合评价深层滑坡灾害。用GIS中的DEM模型,模拟出滑动面位置与形态。用GIS的数字地形模型(DTM),勾绘出山脊与沟谷界线,将辅助于切剖面。1996年美国的MARIOMEJIA-NAVARRO等运用GIS及工程数学模型建立灾害及风险评估的决策支持系统并应用在克罗拉多州的GlenwoodSprings地区。将GIS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DSS)结合1997年加拿大的TREVORJ.DAVIS和C.PETERKELLE基于GIS用模糊分类方法及可视化技术虚拟真实再现斜坡形态(虚拟现实)用GIS虚拟现实技术在这些诸多的工作中,以下两项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印度Roorkee大学地球科学系的R.P.GUPTA和B.C.JOSHI(1990年)用GIS方法对喜马拉雅山麓的RamgangaCatchment地区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带。该研究基于多源数据集,如航空象片、MSS磁带数据、MSS图象、假彩色合成图象及各种野外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土地利用及滑坡分布。以上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处理、图象处理等处理,然后解译绘制出专题平面图,包括地质图(岩性与构造),滑坡分布图,土地利用图等。这些图件经数字化及有关数据都存储在GIS系统中,找出与滑坡灾害评价相关的因素,如滑坡活动与岩性的关系,滑坡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不同斜坡类型的滑坡分布情况,滑坡分布与主要断裂带的距离关系。经过统计及经验分析,引入一个滑坡危险系数(LNRF)。LNRF值越大,表示该地滑坡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并且对LNRF的三个危险级别分别赋予0、1、2三个权重。考虑到滑坡的发生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调用GIS的叠加分类模型(Overlay),将各因素的权重叠加,得到综合图件,图上反映的是每个地区的权重总和。根据给定标准,即可在这张图上勾绘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图。荷兰ITC的VanWestenC.J.和哥伦比亚IGAC的AlzateBonillaJ.B.(1990年)基于GIS对山区地质灾害进行分析。他们在数据采集、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分析评价模型,如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其主要功能是计算斜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另外,两位学者还利用GIS所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开发出了一部山区落石滚落速率计算模型,并据此绘出了研究区内落石速率分区图。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程度已远远超过我们,此方面的应用也随着GIS技术的自身发展而深入。我国只能适合国情,利用现有的技术、有限的人力、财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地质地理特色的GIS技术进行地质环境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2.遥感及雷达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领域的应用历史几乎与这门技术的诞生是同步的。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广阔视野”的独特优势,从而大大延伸了人类“眼”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它在地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以前,地学遥感技术工作仅仅还局限于区域“地质调查”的范畴。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和雷达遥感技术的出现,遥感技术“眼”的功能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延伸,尤其是在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领域更显示了深刻的应用前景。这方面,最具影响的技术是SPOT图象的开发应用和雷达遥感技术。1986年以来,法国SPOT卫星先后有4颗投入商业使用。SPOT-1、SPOT-2和SPOT-3以及1999年3月发射的SPOT-4都装备有20米分辨率的多波段传感器和10米分辨率的全波段传感器。除此之外,SPOT4还装备了一个短波近红外波段传感器(SWIR),其光谱分辨率20米。SWIR对水体和土壤潮气有更好的灵敏度。SPOT图像的地面覆盖为60X60km2。SPOT卫星的突出特点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调节传感器的探测方向以便获得地面同一物体的立体相对。目前,SPOT-1、2、4分别定位于地球的不同位置,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地球绝大部分地方的立体图像。与LANDSATTM图像比较,SPOT图像由于其10米的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具有立体摄影效果等性质,受到国际上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效果。尤其是利用SPOT立体像对进行空间三维测量成图,可以说是近年来测绘领域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昂贵的航空摄影测量。如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IGN)、ISTAR公司(IMAGERIESTEREOAPPLIQUEEAURELIEF)和GEOIMAGE公司用具有立体像对的SPOT卫星图像和ERSSAR图像(欧洲空间局的侧视雷达图像)直接生成1∶10万和1∶5万地形图,修测1∶2.5万地形图。但是,SPOT图像波段较少且单一,其多波段彩色合成图像的颜色效果较差,是其显著的弱点。为此,人们设计了许多方法进行SPOT图像和陆地卫星TM图像(以及雷达图像)的融合,力求经过图像处理,既获得SPOT图像10米的空间分辨率,又保持TM多波段图像的良好彩色效果。近年来,法国地调局(BRGM)、巴黎第六大学等,利用多时相(时间序列)SPOT图像等遥感图像对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火山活动以及法国、墨西哥等地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进行调查与评价监测。如巴黎第六大学的DanielMege在秘鲁(PEROU)的Colca峡谷地带的灾害地质研究中,采用SPOT立体图像,对峡谷地区的岩崩、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地质进行了解译和鉴别,新发现大量灾害地质现象。雷达遥感是利用卫星或航空航天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微波到地面,再通过传感器接收地面反射的波而成像的新一代遥感技术。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不受天气气候和白天黑夜影响的全天候对地遥感,容易产生不缺失的时间序列雷达遥感图像。近年来,国外大力发展雷达遥感技术,发射了一系列的雷达遥感卫星和航天飞机。例如,欧洲空间局的ERS-1/2和ENVISAT雷达遥感卫星,日本的JERS-1雷达遥感卫星,俄国的ALMAZ雷达遥感卫星,加拿大的RADARSAT雷达遥感卫星以及美国的SIR-C/XSAR雷达遥感航天飞机等。由于电磁波与地面自然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理,使得雷达遥感图像不像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图像那样具有直观的目视解译能力,并具有多解性,给雷达遥感图像的直接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雷达遥感技术两个独特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一是它不受天气气候和白天黑夜的影响;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干涉雷达技术(包括差分干涉技术)可望大大提高其分辨能力(达到毫米级),从而为大范围,无限点的地面变形和地质灾害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这是目前任何地表监测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加之雷达遥感图像的价格较其他高分辨率的多波段光谱遥感图像的价格,相对要便宜得多,因而可以实现时序的连续监测。另外,采用干涉雷达技术,还可形成高精度的DEM图像。干涉雷达技术(RadarSatelliteInterferometryTechnology,RSI)最早的开发是法国的DidierMassonnet,早在1985年,他领导的课题组就进行了一项研究,即不需要在地面上安放任何仪器设备,利用卫星从几百公里远的空间测量地面仅有几个毫米的移动(构造引起的地面变形),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以至于无法实现。在法国空间局(CNES)的支持下,经过数年持续的工作,他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992年在南加利福尼亚的Landers镇附近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地震。他们收集了这个地区的ERS-1卫星可以提供的所有雷达图像,并将在地震前获取的图像和在地震后大致同一位置上获取的另一幅图像组合起来成功地形成了雷达干涉图。然而借助于数字高程地图(DEM),计算并消除了地形的影响。这样得到了一幅非常理想的反映地震过程中地面位移的雷达干涉条纹图像,并探测到了离地震发生地点100多公里远的一条断层有7mm后来,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的RichardM.Goldstein和他的合作者利用雷达干涉测量跟踪南极洲的冰河上冰的移动。所获得的图像结果直接反映了冰的移动。由于雷达干涉测量已经展示了其跟踪断层活动和流动冰河的能力,1993年它已经显示出具有极大的前途,进一步,DidierMassonnet等在西西里MountEtna火山用一系列雷达图像进行了再次的试验。这个火山在1992年至1993年的18个月喷发周期中,ERS-1卫星通过其上空30次。利用这些雷达图像和一幅该地区的高程图,他们产生出10余幅与地形影响无关的干涉图。雷达图像显示了MountEtna在喷发的最后七个月时间里,每个月下降了两个厘米。这个变形环绕着火山扩展到很大的范围,意味着底下的岩浆室比地质学家原来想象的要深很多。表2列出了雷达干涉技术和后来发展起来的差分干涉技术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领域的部分应用情况。研究者国家及机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DidierMassonnet法国空间局(TheFrenchSpaceAgency,CNES)利用ERS-1卫星的数据,用卫星雷达干涉技术测量加利福尼亚的Landers附近的由一次地震引起的地面变形以及西西里的一个火山口MountEtna,在其下的岩浆排走后发生下沉。husunLi,LewisShapiro,LynMcNutt等GeophysicalInstitute,UniversityofAlaskaFairbanks利用ERS-1卫星的数据,采用干涉技术研究PrudhoeBay附近的冰的分离变形,以及确定处于静止或将要发生分离变形的区域。R.StowDoncasterCollege,Waterdale,DN13EXDoncasterDoncasterCollege,RJBMining(UK),GECMarconiResearchCentre,和MatraMarconiSpace两家合作,利用ERS1和ERS2两颗卫星的雷达图象数据、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以及由干涉技术作出的DEM来建立由采矿或其它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数学模型,取得了一些试验性的成果,他们认为由差分干涉所获得的DEM,其垂直精度可达1cm,水平精度可达12.5m。DanielRaymond,Jean-Paul等France利用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三组数据(10.09.92/26.03.93,11.06.93/16.07.93,24.09.93/29.10.93)作出干涉图,确定了采矿引起的沉降效应,获得了地面沉降的速度,但未发现宽约50m的滑坡。G.Peltzer,P.Rosen,F.Rogez,C.等JPL/Caltech,Pasadena,CA,USA;K.Hudnut他们应用雷达干涉技术来研究美国西部和中国西部的断层活动,主要应用于位移监测和估算。J.AskneandG.SmithChalmersGöteborg他们利用ERS1卫星的数据来确定森林的种类和圈定被砍伐的区域。Z.Lu,R.Fatland,M.Wyss,S.Li等GeophysicalInstitute,UniversityofAlaska,Fairbanks,主要应用ERS1卫星的数据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进行火山活动特性的研究。FruneauBénédicte,DelacourtChristophe,AchacheJosé,CarnecClaudieFrance采用合成孔径雷达的差分干涉技术研究了两个滑坡的空间位移情况。对其中一个滑坡,他们根据95~96年的雷达数据作出了6幅差分干涉图,图中有许多证据表明滑坡东部的一个小滑块位移相对较大,是不稳定的,并测量了位移值,通过与地面监测结果比较表明,合成孔径雷达的差分干涉测量结果与地面监测基本吻合。G.Peltzer,F.Rogez,P.RosenJetPropulsionLaboratory,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Pasadena他们收集了1992年加利福尼亚的Landers地震前后4年的雷达数据,采用差分干涉技术得出了在地震前后断层的错动速度(EurekaPeak断层在3年内滑动了大约14cm,速度约为3.3cm/y;BurntMountain断层在1992年地震后3个月内,滑动了约17cm。),他们用同样的技术研究了洛杉矶盆地,由于石油和地下水的抽取或别的原因,盆地正在以8mmSalvatorePonteDepartmentofAerospaceEngineeringSecondUniversityofNaplesViaRoma,29-I-81301Aversa(CE),Italy主要研究MateseChain(Campano-MolisanoApennines,SouthernItaly)地区的构造运动,从而作出地震预测。他们的方法是先在目的区设置了20个用GPS定位的角反射器,以便在雷达图象上准确选定目的区,同时选取了16个GPS基准点用于图象的几何校正,然后根据雷达数据作出不同时间的DEM图象,再用DEM图象进行差分干涉处理,作出差分干涉图,从而得出目的区的地面位移,求出运动速度,为地震预测提供定量依据。他们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在差分干涉技术研究、差分干涉测量的GPS校正、卫星轨道矫正、干涉像对基线的估算等方面还存在缺陷。除干涉技术外,根据雷达遥感的独特特点,目前发展的偏振技术(包括园偏振光技术和线偏振光技术)和多入射角能力的处理技术等,也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雷达遥感的分辨能力,拓宽了应用领域。目前正在运行的四颗雷达卫星—加拿大的Radarsat、欧洲的ERS-1和ERS-2以及日本的JERS-1都可用于雷达干涉测量和地面位移的监测,精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毫米量级,尽管它们当初都不是为干涉测量所设计的。这对解决大面积的地面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监测,无疑是一项快速、经济、精确和易于推广的技术;也为处理复杂地质过程的描述与复杂地质现象的模拟再现提供了可能。3.地质可视化技术野外勘察和量测获得的地质信息是一些离散的数据,面对这些地质信息,地质工程师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运用这些资料来推断其在研究区内的发育分布规律。即使能够预测地质信息在区域的分布情况,面对大量的输出数据,地质人员仍然会难于想象和分析。图形、图象是最直观的数据解释,且地质人员又习惯于用图件来反映地质信息,自然会希望利用计算机来显示结构面等在地质体中的分布情况。因此,空间地质模型及可视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勘察评价领域计算机应用的必然趋势。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研究是当前数学地质、石油地质、化探、石油物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也是快速、及时地再现地质体三维信息及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在国外,近些年地质信息可视化模型和系统研究发展较快。MINCOM、DGI等公司分别在露天矿开采、石油物探和石油开采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开发的空间地质模型及其可视化系统已成为商品化软件,并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如DGI公司的EarthVision软件包所生成的三维空间立体图形清楚的反映了地层与地质结构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交切关系。英国工程地质学家M.J.White在“VisualizationofElBerrocalgraniteapplicationtorockengineering”一文中介绍了将EarthVision软件包成功地应用于核废料的处理中,来展示花岗岩体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揭示了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分布规律,为勘探布置、场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岩体渗流场模拟、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提供了地质模型。美国ReservoirCharacterizationReaserchandConsulting公司集中了地质、地球物理、油气藏工程和地质统计学等学科的众多专家,于1998年推出了3DEarthModeling(RC)2软件。该软件提供了油气藏领域世界一流的咨询、训练和软件工具。具有以下功能:(1)ResPrep数据库准备、建造和控制;(2)ResSeis地震波型分析和解释;(3)ResGram图形旋转分析;(4)ResMod一维、二维、三维地质统计模型;(5)ResScape结构面三维显示和分析;(6)ResCalc模型修改和不确定估计(图形交互功能);(7)ResScale图形的放大和缩小;(8)复杂地形表面网格化等。由于国外软件费用高,并且受到具体地质条件的影响,在中国很难得到推广使用,而在国内,如此大型的三维软件尚未见出世。但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地学工作者已开展了空间地质模型的研究。如侯遵泽、徐振帮在随机数据数据网格化方面提出了分条、分块的快速算法和映射定点算法;在绘制等值线方面实现了快速三角连网方法,使成图更加灵活、快速。毛善军、许友志等提出了构造(包括断层)、所有已知地质信息的网格化模型。张菊明、夏炎、宁书年等提出了单地质属性面和多地质属性体的三维显示方法。但大都侧重于单层地质实体的研究,并且对断层、褶皱等构造因素的表示研究少,尤其断层三维显示的算法不成熟。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为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1996年,地质人员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除在露天矿山开采和石油物探领域研究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外,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的陈昌彦博士等于1997年开发研制的“边坡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系统,根据实测的离散点信息建立起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任意位置的剖面和平切图面,并成功的应用于长江三峡永久船闸边坡工程的三维地质结构的模拟和三维再现。但总体看,目前的工程岩体结构三维模拟大多对节理等随机结构面而言,不能反映工程设计和大型结构面及其结构面相互交切关系的综合信息和三维特征。因此,建立岩体结构三维地质模型和三维可视化系统,适时、较准确地为水电工程、岩土工程、边坡治理工程、公路铁路工程等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勘探工作量的布置、边坡开挖与治理、工程地质的数值模拟分析等提供地质依据或模型资料,为地质专家对工程地质问题的正确判断、分析提供综合信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4.基于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防治风险决策由于地质体材料组成的非均匀性、特性表现的难以预见性和环境条件的可改变性,从而使得有关的灾害和地质工程问题均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非确定性很难用传统的确定性模型(如稳定性系数或安全系数)来刻画,因而,给地质灾害的防治决策带来很大的实际困难。8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探索采用基于风险的设计和决策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称为“灾害的风险管理”或“风险决策”。近年来,国外在滑坡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方面,应用成效最为显著。风险是不确定性结果的一种度量,所谓不确定性就是一个问题的结果存在两个或更多选择的问题。在灾害问题的研究中,“风险”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人员损伤或财产损失水平条件下,某一灾害发生的概率值。这里的概率指的是某一事件今后出现的可能性数值,可以通过“量化风险分析”(QuantifiedRiskAnalysis,QRA)来计算。一般的”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包括以下的5个步骤(R.L.Schuster,Haimes,1998):风险的鉴别:鉴别风险的来源、特性及与行为或现象有关的不确定性;风险的量化与度量:利用主观或客观的概率,评价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模拟风险源与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之间的关系;评估各种可能选择的风险概率值;风险评价:以上风险评估过程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衔接步骤;风险接受和规避:这一步代表“风险决策”。它针对每一种决策,对所有的成本、效益和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各种不同决策之间的成本核算、可能导致的潜在的社会经济、环境或政治问题,以及目前的决策对今后的选者可能带来的影响,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风险管理:这一步代表在(4)基础上的“执行”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一套用来处理风险的方法(Molak,1997)。在以上的5个步骤中,一般把步骤(1)、(2)称为“风险评估”过程;(4)、(5)称为“风险管理过程”。Fell和Hartford(1997)进一步把灾害的风险管理概括为图1所示的流程。70年代开始,风险决策的概念就被引入到边坡地质灾害的评价。一些研究者,如Tang等(1976),Vanmarcke(1980),Lessing(1983),Vanes(1984),Einstein(1988),Hartlen&Viberg(1988),Fell(1994),Morgenstern(1995,1997),Wu(1996),Fell&Hartford(1997),Finlay&Fell(1997)Tang等(1997)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风险分析范围的确定风险分析范围的确定灾害的鉴别监测风险控制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接受:风险值,评判,基于风险的决策准则风险评价选择/变更分析成果分析频率分析风险估计灾害的鉴别监测风险控制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接受:风险值,评判,基于风险的决策准则风险评价选择/变更分析成果分析频率分析风险估计将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用于大范围的地质灾害评价,其成果主要就体现为滑坡灾害或风险的分布图。这方面国际上已经做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工作,美国在1972年完成的加州SanMateo地区的“滑坡危险性图”就是早期的一个典型实例(Brabb等,1972),后来这幅图成了指导这一地区开发的基础性图件。1982年美国编制了全国小比例尺(1:7,500,000)的“滑坡危险性图”(Radbruch-Hall等,1982)。后来,陆续又有不少的国家编制了比例尺精度可用于规划目的的滑坡灾害分布图,如意大利、美国等。Einstein(1988,1997)建议的滑坡灾害风险制图顺序为:基本条件图:只表示场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被、岩土数据和场地勘测结果,不作任何的推断和解释。危害性图:标明已有和潜在的变形破坏现象,包括破坏可能的机制,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图:在灾害性图基础上,表明每类灾害破坏的概率值。对简单的失稳模式,斜坡在给定时间内的破坏概率可以根据斜坡的几何特征、岩土性质和触发因素等的出现概率来估计。结果在图上用具有不同破坏概率的分区来表达。将灾害图与破坏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就得到了“滑坡风险图”,此图可以用于滑坡灾害的管理(Wu等,1996);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灾害图与土地利用图叠加得到“滑坡风险图”。灾害图与风险图在滑坡灾害管理中并不是最终的成果,但是,它们构成滑坡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Einstein,1997)。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开展滑坡风险评价和风险决策较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风险决策进行边坡安全管理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香港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座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大量山坡地的开发问题,加之这一地区人口稠密和夏季低压槽带来的强降雨过程,因此,香港在70年代是世界上滑坡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70年代以来,香港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来控制滑坡风险,最为代表的举措就是建立和逐步完善了“边坡安全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就是降低滑坡风险和提高公众的风险意思。围绕这个系统的建立,香港对境内近4万个人工边坡进行了编录,建立了相应的边坡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将政府的政策管理行为、岩土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以及边坡所有者和公众的参与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参与降低滑坡风险的边坡安全管理行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不断完善边坡安全体系。这一体系在香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80年代以来,香港滑坡灾害风险被显著降低了,其降低幅度是没有建立边坡安全系统之前的10倍。三、面向21世纪信息技术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展望3.1基本框架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人类活动的多样性、灾害过程的随机性和结果可能的非确定性,从而导致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不仅是一个信息高度集中,而且也是一个在决策上对信息依赖程度很高的领域。实际上,在整个地质灾害评价和地质环境管理决策中,都必须有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支撑,这一点,随着当今灾害与环境问题的突出而表现得愈发强烈。根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及我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构建下世纪初,支撑我国地质灾害评价及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信息技术系统构架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全面的支撑系统,它包含了以下几部分或子系统:现场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取技术系统;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系统;建模、分析与评价系统;风险评估与防治决策系统;成果应用的网络发布系统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各部分的具体技术内容如图2,技术集成如图3所示。其他监测地面变形全球定位系统监测(GPS)干涉雷达(SAR其他监测地面变形全球定位系统监测(GPS)干涉雷达(SAR)遥感和SPOT图象监测监测及环境信息获取监测及环境信息获取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数据哭系统和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数据哭系统和基于GIS的信息系统图形支持系统地质建模系统图形支持系统地质建模系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基于监测信息的地质灾害预测及预警系统评价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基于监测信息的地质灾害预测及预警系统评价、预测与防治基于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区域评价与危险区划系统(RS)图3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的信息技术集成现场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取现场数据采集和信息获取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图3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常规监测技术(包括变形、降雨、地震等)遥感监测技术(针对变形)干涉雷达技术Spot图象技术航空遥感监测技术GPS变形监测技术变形的数值化量测技术数值激光量测技术数值容栅量测技术图3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常规监测技术(包括变形、降雨、地震等)遥感监测技术(针对变形)干涉雷达技术Spot图象技术航空遥感监测技术GPS变形监测技术变形的数值化量测技术数值激光量测技术数值容栅量测技术数值图象遥测技术其它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标准化关系型数据库管理GIS系统信息管理图层管理空间属性数据管理多媒体信息管理DEM图形开发及应用多源信息集成与管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大地变形网测量信息地震及降雨监测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与区划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监测的灾害预测及预警模型三维地质建模数据结构图形技术模型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灾害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及性质确定风险的量化与度量风险评价风险评估风险决策边坡安全体系的建立决策机构政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非公益部门公众成果的网络发布风险评估与防治决策建模、分析与评价实际上,它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系统,即:以获取现场信息为目的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信息技术;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地质灾害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技术;以分析、评价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决策信息技术。上述三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成果通过网络向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家及社会公众发布,从而形成一套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地质灾害分析、评价、预测及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现对以上几个系统作简要的描述:现场数据采集与信息获取技术系统现场数据采集是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的基础信息工作。这个系统所涵盖的信息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地质及环境条件信息和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息。前者是通过一定比例尺的地质调查或测绘获得的,包括诸如测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边坡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震烈度背景、降雨强度空间分布趋势及动力地质现象、人类活动状况等;后者主要靠现场的实时监测获取,主要包括地面及地下(一定深度)变形状况和发展趋势、降雨和地下水变化、地震活动和地应力的变化。所有这些信息的获取中,目前技术难度最大的或常规的方法难以解决的是大面积的地面变形监测和简便、快速、高精度的定点变形监测。前者只有依靠遥感技术,而差分干涉雷达技术是目前认为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手段;后者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法,这就是GPS全球定位测量技术。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系统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应用GIS系统实现灾害和地质环境信息的管理同样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把基于GIS的这类应用系统称为“综合地学信息系统”。它的优越性就表现在集图形管理、空间属性数据库管理和多媒体信息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信息集成管理功能和一定的数据空间分析功能。目前,应用GIS实现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信息管理从技术上并不存在根本的困难,关键是在有关的数据指标体系、图层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制定出相应的信息化标准。另外,信息的集成是构建具有后期应用价值的此类系统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别的有关专业的数据库,形成信息的高度集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这一领域信息化工作的效率,减少大量社会的重复劳动,并且通过集各家之所长,亦可大大提高系统的质量和运行效率。目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完成了全国1:25万的数值地形图(电子化地图)以及3大水系,7大江河流域1:1万的数值高程模型(DEM)。这些信息在今后的地质环境管理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中都是非常有用的。分析与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在上述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一定的规则或数学模型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从而实现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预测。因此,这一系统是综合地学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基于GIS的综合地学信息系统支撑下,可以充分利用GIS本身所具备的简单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因素的综合分析;但是,GIS本身的这类功能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针对地学信息的处理,更显得不足。因此,在建立适宜的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基于GIS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系统,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紧迫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与分析评价相关的另一依赖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就是“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尤其是针对地质灾害评价特点的大比例尺、高精度三维复杂地质结构可视化建模技术。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有一些相关领域开发的建模系统(如应用于矿区建模的LINGKS系统等),但由于这些系统本身的专业限制,还比较难于应用于地质灾害的评价领域。这类系统的开发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可视化技术的另一方面体现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观察自然,欣赏景观,了解实体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最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很快,并在因特网上推出了虚拟现实语言。实际上,人造虚拟现实技术在摄影测量中早已是成熟的技术,近几年的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已经能够在计算机上建立可供量测的数字虚拟技术。当然,当前的技术是对同一实体拍摄相片,产生视差,构造立体模型,通常是当模型处理。进一步的发展是由三维数据通过人造视差的方法,构造虚拟立体图象。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可以逼真地再现地质灾害形成和演化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地质灾害全过程仿真模拟。风险评估与防治决策系统地质灾害防治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或降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威胁。这里的“威胁”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风险”的概念,因为,“威胁”的存在总是相对的,是相对可能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言的。如果灾害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尽管这个灾害的规模可能较小,但其威胁是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灾害的风险水平就较高;上述情形反之亦然。因此,确定灾害的风险(风险评估)是灾害防治决策的基础;只有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与灾害防治相关的“费用”和“效益”分析,即“费/效”比分析,才能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这方面的工作国外一般称为“灾害的风险管理”。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纯技术决策问题,而是集技术决策、政俯管理、社会参与、法律制约及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等为一体的综合决策行为,是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管理的高级阶段。加拿大、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开展这项工作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但我国大陆目前这项工作还做的很少,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方法,而这一步,对我们实现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通讯与成果发布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管理的信息支撑技术中,计算机网络通讯是实现各部分信息传递、协调系统运作,实现成果共享最为重要、也是唯一高效便捷的手段。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地学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地质灾害评价与地质环境管理,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解决成果的网络发布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述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成果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实时地向包括决策机构、政府部门及公众等发布。一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满足社会及公众对信息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信息共享、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益。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信息的利用更加社会化和大众化。基于Web环境和Java支持下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最近出现的WebGIS和GIS部件技术,使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发布技术趋于成熟和实用化。开发基于网络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系统,无疑对社会发展和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3.2关键技术的应用与研究GPS监测技术的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测量技术上,目前已是成熟的方法。与传统的大地变形测量方法相比,GPS技术具有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进行全天候观测),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费用省等突出优点。针对地质灾害监测中对地面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实验区项目),确定GPS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应用的技术要点如下:测量网级别:基准网,B级;单体变形监测网,C。精度要求:平面定位精度:5mm垂直定位精度:<10mm最佳观测时段长度:视场较开阔时,1.5小时;视场较狭窄时,2.5;一般情形,2小时卫星星历:边长在10km以下,可以采用广播星历;边长超过10卫星截止高度角:根据测站周围的地形条件确定。三峡地区取20°较为适合。快速定位测量根据崩滑地质灾害的特点,常需要进行快速定位观测。一般情况下,0.5km边长进行10-20分钟观测,1.2km边长进行20-30分钟观测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干涉雷达遥感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雷达遥感不受天气气候和白天黑夜的影响,但由于电磁波与地面自然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理,使得雷达遥感图像不像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图像那样具有直观的目视解译能力,并具有多解性,给雷达遥感图像的直接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根据雷达遥感的独特特点,目前发展的干涉技术(包括差分干涉技术)、偏振技术(包括园偏振光技术和线偏振光技术)和多入射角能力的处理技术等,大大提高了雷达遥感的分辨能力,拓宽了应用领域。对于欧洲雷达卫星ERS-1/2和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采用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监测地面位移变化,精度可以达到毫米量级,是目前国际上认为能实施大面积地面变形监测的唯一手段;而雷达遥感图像的价格较其他高分辨率的多波段光谱遥感图像的价格,相对要便宜得多,因此,其成功应用,必将会为地质灾害的监测,尤其是大面积地面变形监测提供高效便利的手段,也为处理复杂地质过程的描述与复杂地质现象的模拟再现提供了可能。目前,干涉雷达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还需重点在以下方面开展研究:时间序列雷达遥感图像获取原则:针对地质灾害监测的时间序列ERS雷达遥感图像选取原则。包括对原始数据的经纬度、卫星轨道、时间间隔等的确定和选取。ERS雷达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DEM的建立和图形配准。图像模型分析和地质解译。高精度干涉差分处理技术。植被等影响因素研究。地质灾害雷达遥感解译判释标准。(3)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的GIS技术在GIS系统的支撑下,建立分布式地质图形数据库:包括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数据结构和通讯协议等,以及其它相关的技术问题,如人机交互、网络结构、数据库接口等。建立研究区大比例尺地理底图、工程地质测绘信息层、地层岩性信息层、构造信息层、降雨及地下水信息层、岸坡结构类型信息层、人类活动信息层、灾害及潜在灾害状况信息层,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应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开发相应的模块,从而构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评价的应用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研究重点如下:基于GIS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信息标准。基于GIS的环境地质评价模型和地质灾害预测准则:针对地质灾害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地质背景,建立基于模糊信息理论、地质统计学方法、神经网络理论、人工智能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等的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保护地质环境评价GIS系统其它相关服务与应用领域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成果输出与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其它空间分析图件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与趋势预测地质环境分类评价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数量化理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模型预测法遥感统计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空间层次分析:空间覆盖分析空间搜索分析空间目标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数字地面模型(DTM)分析三维模型分析地理基础数据地层岩性数据地质构造数据地震数据岸坡结构数据降雨与地下水地理地图地质图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图气候数据图植被图属性数据库的数据输入图件的扫描与矢量化多源地学信息采集分析模型与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保护地质环境评价GIS系统其它相关服务与应用领域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成果输出与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其它空间分析图件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与趋势预测地质环境分类评价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数量化理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模型预测法遥感统计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空间层次分析:空间覆盖分析空间搜索分析空间目标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数字地面模型(DTM)分析三维模型分析地理基础数据地层岩性数据地质构造数据地震数据岸坡结构数据降雨与地下水地理地图地质图地形地貌图土地利用图气候数据图植被图属性数据库的数据输入图件的扫描与矢量化多源地学信息采集分析模型与研究图4地质环境评价GIS系统结构在GIS平台上,开展二次开发,研制基于GIS的信息综合空间分析方法模块,并嵌入图4地质环境评价GIS系统结构界面及应用分析系统研究:在已有平台上,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方便地实现空间数据查询、更新、显示、计算、空间分析以及图件输出等操作。(4)复杂地质结构的建模理论与技术A: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应用中,图形、图象是一种描述真实物理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能直接反映地质特征、地质现象,能直接引导地质专家及工程师对产生的地质结构和地质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近而对地质问题作出合理的结论和决策。因此,三维可视化模型是一种崭新的地质信息可视化图形、图象操作和分析系统。近年来,针对上述实际,成都理工学院开发了“地质结构信息管理和三维建模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图象可视化技术,实现地质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地质结构的可视化,从而实现利用野外获得的第一性的资料,展示地质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分析并提供工程设计需要的结构参数,达到集地质数据的采集、管理、统计分析、结构参数获取、图形概化和分析一体化的目的,其系统构成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及信息系统;二维和三维构图系统;图形分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图形构造系统数据库系统图形分析系统图5地质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结构框图2.2节理岩体建模理论与技术由于岩体中结构面的遍布发育,随机分布,大量普遍性及提供调查露头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查明基体结构面的上述特征,一直是工程地质和工程岩石力学领域的难题。总的来说,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遵循了两条主要途径:一条是统计模型方法,即通过对基体裂隙的现场大量调查与测量,通过统计的方法获得表征结构面特性的上述参数;此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具体的结构面特征及参数值,是一种直接的方法,易于为工程所接受,但往往需要大量的现场调查测量工作,且受测量露头限制的影响较大。另一条途径是非确定性的概率模型方法,即通过有限露头及有限数量的调查与测量,获得结构面参数具有代表性的概率分布模型,以此为基础,对结构面参数进行估计,并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从二维和三维上对结构面分布进行模拟(一般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获得结构面分布模型;此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便于从整体上、概化模型上掌握工程岩体的结构特征,且由于采用了结构面参数的概率估计理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有限露头测量对结构面参数的影响,其缺陷表现在对岩体结构的描述往往较为笼统,不够具体,有时也会将原本是具体的对象模糊化。实际上,裂隙在岩体中的分布既有其确定性的一面,同时又有随机非确定性的一面,对基体结构面的研究,既应采用确定性的方法,通过露头调查获得具体实际的岩体结构参数,同时,又应该综合考虑调查露头的有限性乃至局限性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充分利用非确定性概率模型探讨对岩体结构的进一步准确描述。确定性方法与非确定性方法相结合、露头调查与概率模型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从综合的途径探讨基体结构面的分布特征及发育规律。基于统计窗口的普遍测网法即在研究区范围内布置大量的基体裂隙测网,对各部分工程岩体实施有效的控制与覆盖,在通过现场的精细测量获得单个测网详细基体结构特征指标的前提下,采用统计的方法,提出工程区各区段或各具体工程部位的岩体结构参数。实际上,这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确定性模型方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当采样的点数足够多时,具有统计意义的参数估计(数学期望)可以逼近其真实值。当工程区有足够的勘探工作,并能对整个工程区的岩体结构作到基本有效的控制时,采用这种调查-研究方法是最好的,因为这种方所提供的信息量及它在有效地提供不同部位岩体结构参数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是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当然,普遍的测网调查也意味作极大的工作量,如某坝址的研究中,在两岸所有平硐中布置的精测网就达850余个,实测裂隙万余条,获得各类原始数据20余万个。在对普遍测网法实测数据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地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各测点的岩体结构参数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和必要的统计分析,这是现场测量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为此,成都理工学院研制了专用于普遍测网法的岩体结构分析系统(Rocks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根据前述的基体裂隙几何数据系统对表征岩体结构的基本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包括结构面的优势方位、间距、密度、连通率、各类迹长、测网RQD值、裂隙系数、三维空间结构模式、裂隙网络分形维数、损伤张量、渗透张量等十余个岩体结构参数,并具有对选择的多个测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结构面参数概率分布拟合及裂隙网络模拟等功能。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采用Pascal语言编写,并已开发出C语言编写的Windows版,多级菜单式操作,汉化界面,使用方便,分析处理有效。(2)基于随机模型的结构面网络的三维模拟技术岩体中存在各种形态、大小、间距、密度和方向不同的不连续面,它们构成了岩体结构的基础,特别是它们相互交切形成不连续面网络系统,使岩体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成为岩体工程研究的难点之一。同时,由于天然露头或人工开挖面的限制,人们很难对岩体内不连续面的几何参数进行系统而确定性的测量。因此发展新的研究方法成为岩体结构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图6Rocks系统结构图伴随着计算机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三维不连续面网络模拟,使得在室内模拟不连续面的空间几何特征成为可能,为岩体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模拟结果与岩体水力学、岩体损伤力学结合,可以用于计算岩体的渗透张量和岩体的损伤张量;和分形几何结合,可以计算模拟岩体网络的分数维数;也可用来形成块体分析图,进行离散元和块体稳定性分析;模拟结果还可以用于推求岩体的综合统计力学参数。三维不连续面网络模拟实际上是建立不连续面的空间分布几何模型,主要的内容有:。岩体结构均值区划分;由于岩体结构的空间变化,对一个较大的研究区只用一个模型来描述岩体的结构特征就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差异,正确的作法是根据不连续面几何特征的相似性而划分不同的统计均质区;。不连续面产状的模拟、不连续面大小的模拟、不连续面间距、密度的模拟等;。Monte-corlo三维网络模型的生成;。网络模拟结果有效性的检验等。(5)网络通讯与成果发布技术在现有GIS工具的支持下,建立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开发WebGIS的客户/服务器信息查询系统,实现Web环境下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查询。联网用户只需使用普通的浏览器,即可查询以地图方式表现的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研究分析数据,也为管理决策层及时提供各种有关信息,为科学决策服务(图7)。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国内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主要技术内容如下:网络系统:建立WindowsNT或UNIX(Linux)环境下的网络服务器,采用TCP/IP网络协议,提供WWW和FTP等信息发布服务。地理信息系统:采用ArcView、MapInfo或MapGIS为GIS支撑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Sybase或MSSQLserver为数据库和GIS空间数据库的支撑系统。中间件:Java支持下的JDBC网络数据库连接器,实现客户/服务器三层结构的连接方式,建立起用户浏览器到Web服务器和GIS数据库的桥梁。信息发布:研制GIS信息发布软件,采用Java或MSASP或DominoNotes技术实现。Web站点:建立自动和实时更新的GISWeb站点,随时反映动态的地质灾害体信息。图7网络支撑系统示意图四.结束语考虑到目前国际上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评价领域的发展水平,本文将现代监测与对地观察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价技术及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从地质信息的监测、数据采集→信息管理与集成→建模分析评价→风险评估与决策分析的思路,提出了一套面向下个世纪我国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评价领域的信息支撑技术。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先进的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具有智能化的专家系统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已经为实现上述系统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可以相信,信息技术的支撑必将使下个世纪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评价工作不仅在工作方法上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其成果也将以一系列更为直观、形象、生动、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包括网络数据库、三维可视化图形、多媒体计算机光盘等),新的一轮国土资源调查在信息化工作领域也会因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参考文献Massonnet,D.etal,TheDisplacementFieldoftheLandersEarthquakeMappedByRadarInterferometry,Nature,Vol.364,pages138-142;July8,1993.Massonnet,D.,P.BrioleandA.ArnaudDeflationofMountEtnaStow,R.J.,1995,"ApplicationofSARinterferometrytosurveyneotectonicmovementduetominingsubsidence",ProceedingsofSARInterferometryWorkshop,27.11.96,GEC-MarconiResearchCentre.Zebker,H.A.,P.A.Rosen,R.M.Goldstein,A.Gabriel,andC.L.Werner,Onthederivationofcoseismicdisplacementfieldsusingdifferentialradarinterferometry:TheLandersearthquake,J.Geophys.Res.,99,19617-19634,1994.Peltzer,G.andP.Rosen,Surfacedisplacementofthe17May1993EurekaValley,Smith,G.,P.B.G.DammertandJ.Askne,1996,DecorrelationmechanismsinC-bandSARinterferometryoverborealforest.EropeanSymposiumonSatelliteRemoteSensingIII,SymposiumheldinTaormina,ItalyAskne,J.,etal.,1995,Retrievalofforestparametersusingintensityandrepeat-passinterferometricSARinformation.RetrievalofBio-andGeophysicalParametersfromSARDataforLandApplications,SymposiumheldinToulouse,on1995,(ACTES),pp119-129.Askne,J.,etal.,tobepubl.:C-bandrepeat-passinterferometricSARobserv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