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

ɪ.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凡是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有京剧。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

简简单单的十个字,根深奉固地影响着多少京剧人,没有人墨守成规,没有人停Zhi①

不前,他们改革创新,前Pii②后继,勇往直前。一尺水袖甩出哭∙怒哀怨,一根藤条转

眼万里回还,一张桌子拜祭世间冷暖,一个大幕掩映天上人间,唱念做打姿态美,生旦

净丑角色全。

京剧舞台上,咿咿呀呀唱的是国之荟萃,锣鼓铿锵奏的是魂之旋律。无论表演者穿

的是褴Ki③衣衫还是绫罗绸缎,无论人物性格是豪爽或是腼熟,你只要看到那丰富多彩

的造型,听到那优美动听的唱腔,体悟那一出欢喜、一出悲戚,你就会如饮醇香的美酒,

沉醉其中。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dichendianB.tizhendian

C.tizhentianD.dichentian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止②赴③褛B.①滞②仆③褛

C.①滞②仆③缕D.①止②赴③缕

二、情景默写

2.古诗文默写。

古人大都喜欢游山玩水,用笔书写美景。白居易春游钱塘湖,见到莺燕争春的景象,

不由得赞叹“①__________,②"(《钱塘湖春行》);王湾乘船行至北固山下,

看到平野开阔、孤舟悬帆于江面的景象,不由得吟咏“③,④”(《次

北固山下》);岑参行走边塞,看到雪花成簇的北国风光,不由得写下“⑤,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陶弘景游览山川,仰观俯察,看到山水相映

的美景,不由得写下“⑦,⑧"(《答谢中书书》)。

三、选择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因

此,三彩实则釉色变化多端,并非只有三种颜色。

①烧制定型后,先取出挂彩施釉,再次入窑低温焙烧,便可生产出绚丽多彩的器物

②选好原料后,高岭土经过舂捣、洗滤、制坯后,再将制好的坯胎入窑高温烧制定型

③大多数唐三彩制品都采用纯净的高岭土烧制,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易开裂

④三彩釉中还有少量的铅,它能使釉汁在烧制品上流淌,形成丰富瑰丽的变化

⑤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呈色剂则为种类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①⑤④C.⑤④③②①D.⑤③②①④

四、名著阅读

4.研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中一些人物形象有追求,有信仰,不畏艰难执着追梦。请

你从以下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他(她)是如何执着追求信仰的。

①江姐(《红岩》)②唐僧(《西游记》)③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5.班级同学共读《水浒传》后,进行了“小说中的人物''探究活动,你所在的小组选择

研究名著中的次要人物,大家发现不同名著的次要人物在作品中都有相似的作用,请你

住选去:,从一个角度出发,结合下面的参考资料和名著相关内容向大家讲解。

①《水浒传》中的镇关西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

②《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

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通过次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推动情节发展。

②衬托主要人物。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叙述和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

③丰富或升华主题。起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综合性学习

6.班级开展主题为“书香中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概括新闻】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

统。新闻小组搜集了下面的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内容要点。30字左右。

2022年河南省首届“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上,全国首家数字农家书屋项目成

为亮点。目前全省已有数字农家书屋47102个,实现了行政村的全覆盖,书屋服务聚焦

农村“老少”群体,满足数字阅读需求。

数字化阅读的推广,让书籍长上翅豚飞入更多场景、吸引更多人群。在“大别山精

试卷第2页,共8页

神红色教育VR体验馆”,人们戴上VR眼镜,如身临其境,很多读者直呼“太真实了!

就像站在博物馆里一样!”

视频讲书,

拿一本纸质图书

阅读,45.6%

阅读,8.4%

(2)【简析图表】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美术小组从全国第十九

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选取了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统计图。请你分析图中的主要

信息(不出现数字)。

(3)【请教名家】河南省人杰地灵,仅唐代诗文名家就有孟州韩愈、洛阳刘禹锡、南阳岑

参、巩义杜甫、新郑白居易……=诗词小组请你穿越千年历史,仿照示例,结合学过的

诗文,向其中一位请教问题。

示例:杜甫老师,请问《春望》一诗中,您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来自哪里呢?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水来袭

这是一场五十年难遇的洪灾。零溪河的水涨了七八十厘米,从河堤溢出的洪水裹挟

着树枝、杂草,肆无忌惮地涌向未家坪,地势低的村民家已经进水了。

村主任大兵从镇上开完防汛会,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部,通知班子成员分头组织村民

撤离。布置完工作,大兵给老婆腊梅打了个电话,说雨一时半会停不了,叫她赶紧带二

宝撤到后山林场去。腊梅答应着,正要挂电话,火兵又补充道:“你……莫忘了喊他一

声……”腊梅晓得大兵说的他指的是谁,不由叹了口气,心说:“真是一对冤家!”

自从嫁给大兵,腊梅就没听男人叫过公爹一声爸。腊梅不明白这爷俩有啥深仇大恨,

再三追问下,大兵才说出了真相。二十多年前,大兵在城里念中学,那年立夏的前两天,

一场暴雨导致河水猛涨,淹了整个村子。大兵爸当过兵,还是党员,那会儿忙着四处救

人。大兵爸那天救了不少人,但大兵妈却出了事,她是未家坪唯一在那场洪灾中遇难的。

大兵恨死了他爸,从那以后再没叫过他一声爸,实在有事,就以他代替。

念完高中,大兵先是到外面打工,攒了些钱回来搞养殖,没几年成了当地科技致富

带头人。之后,大兵修屋买车,结婚生子,再后来,他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后来,大兵对他的态度渐渐有了变化。家里包饺子或做了什么好吃的,不忘叫腊梅

给他送点过去(他爸住在原来的老屋里)。但是,大兵仍没叫过一声爸。

腊梅只带了一些必需物品,撑着伞,领着二宝向老屋走去。雨还在瓢泼下着,一道

闪电斜劈下来,接着响起一声炸雷。二宝胆小,一个劲往妈妈怀里钻。

到了老屋,腊梅在外面叫声‘‘爸",没人回答。二宝跟着叫声“爷”,仍没人回应。爸

可能走了。这样想着,腊梅牵着二宝,一步一滑地向后山走去。

晌午时分,大兵将十多户村民撤到安全地带,刚想歇会儿,手机响了。掏出一看,

是文书打来的,说福伯还没撤出来。大兵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福伯70多岁,老伴走得

早,一个女儿嫁到外地,几年难得回来一趟。“晓得了,我过去看看。“挂了电话,大

兵辨辨方向,朝福伯家走去。

洪水很快到了大兵腰部。他顺手捞了一根木棍,深一脚浅一脚试探着前行。不久,

水到大兵胸脯了,而且风大浪急。他走一段,游一段,总算到了福伯家。福伯家门开着,

洪水已没过窗户。

“福伯。”大兵大声唤着。“哎……”福伯微弱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大兵扔了木棍游进屋,看到脸色煞白的福伯抱着木桶在水里沉浮。来不及多想,大

兵拽着福伯游了出去。刚游出四五米远,福伯的房子就塌了。大兵带着福伯,只觉胸闷

气短,这才想起早上只吃了一点东西,加上忙活了半天,体力严重透支了。大兵有些慌

乱起来。

这时,有人朝这边游了过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他。大兵没好气地吼道:“你来干

啥?不要命了!“他没搭腔,从大兵手里抓过福伯游走了。大兵打算跟过去,怎奈有心

无力。一个浪头打来,大兵连呛几口水,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没沉下去。不久,他又游

了回来,仍不言语,拖着大兵往回游。大兵挣扎着,却被他抓得更紧。

可能是上了年纪,也可能是之前消耗了太多体力,他游不动了。幸亏前面有棵树,

胳膊粗。两人吃力地游过去,死死抓住树干。大兵喘着粗气说:“别管我了,你走吧。我

不会抛下你的。''他抹一把脸上的水说。

大兵来了气:“那当年,你为啥抛下我妈?'‘他低了头,沉默片刻说:“当年我救完

别回头救你妈,跟眼下一个情形。我们抓到一棵树,那树太细了,支撑不了两个人……”

试卷第4页,共8页

大兵认真听着。“后来,你妈乘我不注意,自己松了手……”大兵愣住了。

洪水还在上涨,水流越发湍急,眼看树就要断裂。他湿着眼眶说:“救援的人就要

到了,你要挺住。”大兵点着头说:“嗯,我们都要挺住。'‘他微微一笑,忽地松开手,

转眼没了踪影。

大兵心中一颤,冲他消失的方向呼喊:“爸....”

(作者:魏咏柏。有删改)

7.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简要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8.文中发生的事情前后跨度二十多年,又涉及多人,作者是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

一起的?

9.读完这篇小说,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大兵,有人认为是大兵爸,你怎么理解?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0.小说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未穷。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文末省略号隐含内容的理

解。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文本一】

善用语言的力量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

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

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

说,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

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

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

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

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

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

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

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

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

的废话假话。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

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

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

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

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

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

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

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①前不久,《丘吉尔:语言的力量》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中文版。该书

的编著者马丁•吉尔伯特为丘古尔200篇文章和演讲加上背景,用丘吉尔生动犀利的语

言串联他从懵懂少年至耄耋老年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不时惊叹。

②从19世纪70年代末期的《保姆之爱》到1959年丘吉尔84岁时最后一次演讲《未

来》,该书几乎是那个时代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的记录,也称得上是一部别致的人物

传记,让读者领略到一位历史人物如何凭借语言的力量给世界留下足够的智慧和深刻。

③反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不同,长期以来,

我们自觉恪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的古训。连毛泽

东给两个女儿取名字,也分别叫李“敏”、李“讷”。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

“为政不在多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讲演能力,成

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提高演讲和写作能力,无论对个人,

还是对国家,都十分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全文逻辑严密。

B.文本一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突出强调了“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这一分论点,

进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文本一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往往”和“甚至”的运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

试卷第6页,共8页

谨性。

D.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是因为他们的讲话言之无理。

E.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长期以来推崇“行动大于语言

1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3.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为什么要善用语言的力量。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辙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缁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俯”是弯下的意思,体现了宋濂虚心求教的态度。

B.“负箧曳屣”中的“负”,通过成语“负荆请罪”来印证,可推知其意为“背”。

C.根据“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两句的句式特点,由“戴”的用法,可推知“腰白

玉之环”中的"腰”用作动词,意思是“在腰间佩戴

D.“敝”是个谦辞,常用于称呼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姓““敝校”等。因此,“袍

敝衣”中的“敝”意思是“自己的”。

1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6.选文中第一段,作者写成年后外出求学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什么要花费笔

墨写先达的情况?

17.读了上面选文和下面链接选文,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

别概括作答。

【链接材料】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

迨②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

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迨:等到。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攀■,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9.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九、作文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奋斗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努力干。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就算失败,也曾努力过。

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1)请以“奋斗带给我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2)请以“奋斗路上有你我”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写真情实感。②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ɪ.(I)D

(2)B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B

4.示例一:①江姐带着省委的指示,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在得知

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抑制内心的悲痛,率领游击队展开武装斗争;她被捕后,不畏敌人的严

刑拷打,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最后从容就义。她在艰苦的斗争条件下,不畏艰难,为革命

信仰奉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示例二:②唐僧为了去西天取回“大乘佛法”真经,一路上遇到无数妖魔鬼怪,历尽艰险,拒

绝女儿国国王、玉兔精的婚配要求,不贪恋寇员外赠送的财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坚

持自己的信仰,勇往直前,最终取回了真经,实现了理想。

示例三:③尼摩船长信仰民主和自由,为了自由他不愿靠近大陆,长年在大海下漫游。他搜

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的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

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他为了自己的信仰,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5.示例一:他们都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水浒传》中,正是由于镇关西强占金翠莲为妾,

金氏后被其妻赶出门,金氏父女到酒楼卖唱还钱给郑屠,遇到鲁智深,引出后文鲁智深三拳

打死镇关西、避官司上五台山等一系列事件。在《骆驼祥子》中,正是由于虎妞引诱祥子并

与其结婚,样子买了属于自己的车;后又因虎妞难产去世,样子再次丢了车,祥子由此变了,

引出后面故事的发生。

示例二:他们都可以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婚姻失败、性格阴郁,但

在和简•爱相处的过程中,态度逐渐变化,被简∙爱的自尊、独立所影响,最终俩人追求到真

正平等的爱情,体现了小说“人的价值在于‘尊严与爱’”的主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

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传授了很多知

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炼就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6.(1)河南数字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推广(助力)农民数字化阅读。

(2)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最主要的纸质图书阅读占比最大,其次是以手机阅读为主的

答案第1页,共5页

移动电子屏幕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听书、视频讲书几种占比较小。

(3)示例一:韩愈老师,通过《马说》中千里马的形象,您想表达什么主旨呢?示例二:刘

禹锡老师,我想请教您的托物言志名篇《陋室铭》写作的原因是什么?示例三:岑参老师,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么新奇的比喻句,您是怎样构思的?示例四:白居易老师,您倡导新乐

府运动,但您的“诗魔''和"诗王”称号从何而来?

7.二十多年前,暴雨来袭,河水猛涨,大兵爸四处救人,全村人脱险,只有大兵妈被洪水

冲走了,大兵恨死了他爸,从此再没有叫过一声爸。又一场洪水来袭,作为村主任的大兵组

织大家撤离,最后在救福伯体力不支时,大兵爸游过来救走福伯,又来救大兵,二人都精疲

力竭,抓住树干,交流后解开心结。洪水上涨,眼看树干要断裂,大兵爸松开了手,把生的

希望留给了儿子,大兵谅解了爸。8.文章以洪水来袭,大兵组织救人和大兵对父亲的

情感变化为主线,其间先用大兵老婆腊梅回忆的方式,插入交代二十多年前大兵妈被洪水冲

走,大兵怨恨父亲的内容;之后在父子二人救福伯后体力不支,共抓一棵树,父亲松手前回

忆大兵妈当年自己松手的事,父子解开心结,大兵谅解了父亲。9.示例一:我认为主

人公是大兵爸。二十多年前的洪灾中,当过兵且是党员的大兵爸四处救人,将群众安危放在

家人前面;二十多年后,大兵爸先救福伯再救儿子,又牺牲自己让儿子活下去。大兵爸的身

上体现着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最后的舍己为人精神,也体现着对亲人的爱,还体

现出党员在危难关头的担当精神,所以大兵爸是小说的主人公。

示例二:我认为主人公是大兵。理由:(1)小说是以洪水来袭,大兵组织群众撤离为主线来

展开情节的。(2)在洪灾中,作为村主任的大兵首先布置工作,组织村民撤离,然后叮嘱家

人撤离;本已疲惫不堪的他,听闻福伯还未撤离又不惜将自己置于险境,毫不犹豫赶去救援

福伯。从大兵身上,我们看到了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的舍己为人精神,也看到了作为干部在危

难关头敢于担当的精神,所以大兵是小说的主人公。10∙示例:省略号表明大兵经历了

此次洪水中救人之事,又听父亲解释了母亲当年被洪水冲走的原因后,理解了父亲作为退伍

军人和党员先人后己的做法,也知道自己错怪了父亲。一声呼喊,意蕴深厚,有失去父亲的

痛心,有对亲人的不舍,有自己错怪父亲的愧疚,更有对父亲的谅解和对父亲当年先人后己

做法的理解。

11.BD12.首先提出“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这个论点;然后引用《文心雕龙》

中的话并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论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真情对于语言

答案第2页,共5页

和作品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13.①重视和善用语言,能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忽视语言和沟通,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

触发矛盾;③善用语言有助于更好地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推动行之有恒、行之

有格、行之有效;④中国人长期以来推崇的“为政不在多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意思

对,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14.D15.住在客舍里,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16.写先达名望之高,弟子之众,呵斥之厉,与作者的“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不敢

出一言以复'’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求学的艰辛017.①学习态度:勤奋刻苦、虚心求

教、以学习为乐、能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等(答出任意两项,意思对即可);②学习方

法:笔录(抄书)、记诵(精诵)等。(答出任意两项,意思对即可)

18.①设问。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

常的无限感慨。②比喻。把千古兴亡、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

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答出任意一点即

可)19.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

懑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20.例文:

奋斗带给我的苦与乐

奋斗有喜有忧,有苦有乐。

从小我就喜欢唱歌,享受沉醉在自己歌声里的快乐,直到那堂音乐课。

初中伊始,老师突然要求我们一个个分别上台考试,从小就对自己歌声充满自信的我,

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准备一展歌喉。音乐响起,我坦然地唱出声,不料得到的是班级同学

们的一阵笑声,我尴尬极了。窗外的蝉急促地叫着,直叫到我心里,我的心也像这蝉声一样

焦躁不安,感觉空气燃烧了起来,烫得我的脸发烧。我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想用歌声盖去

这一片笑声,没想到窗外的蝉叫得更急促了,班级的笑声更响了。我曾只为之努力奋斗的爱

好,给了我极大的打击。

自那以后,我每天都练习唱歌。明月斜倚窗边时,有我的歌声;清风拂过时,有我的歌

答案第3页,共5页

声;阳光明媚时,也有我的歌声,但我始终不敢展示出来。无论是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