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易错点专题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主题解读牵强
【典例分析】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揩,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说最多十天就回来。谁也没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
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
攒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蹿出一只狐狸,仓皇
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
“我告诉他等我回来。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他没说去哪儿?留下什么话没?”
“他说让您甭找他。”
“什么时候走的?”
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小痞子的心上人)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
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几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冬天书。
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
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
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
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
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
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老瞎子苦笑: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
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
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准
确地说,是有一端空无所系了。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
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直到忽然想起
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皑皑群山,天地之间攒动着一个黑点。走近时,老瞎子的身影弯
得如一座桥。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处境。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
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
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
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
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
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
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老瞎子知道怎么
对自己的徒弟说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
来的悲哀。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着。火光和哭声惊
动了野兔子、山鸡、野羊、狐狸和鹑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终于小瞎子又说:“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
回。”
“你真那么想吗?”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鹤鹰在平稳地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
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
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
狐狸,或者其他小野兽。山谷中鹤鹰在盘旋。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
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
哪几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有删改)
【小题1】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老瞎子和他的师父都是智者勇者,都历经了世事沧桑和梦想幻灭,都
通过追加两百根琴弦来给徒弟留下活着的目标和希望。B.小说结构严谨,详略
得当又前后照应。老瞎子离开那么久的原因篇首并未详细展开,先设疑;文中再
通过回忆叙写原因进行照应。C.小说中“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像一
面闪光的小镜子”从侧面预示着小瞎子在万念俱灰后又重新获得活着的支
撑。D.小说语言优美,有一种诗意苍凉的韵味。文中反复对群山和雪野加以渲
染描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小说具有诗化特点。
【小题2】
1.小说的题目“命若琴弦”意蕴深远,请结合对此题目的理解分析小说的主题。
【小题3】
1.本文最后两段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赏析。
[知识点]
其他小说,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史铁生(1950-2010),分析标题的
含义和作用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②要给自己
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美好的目标;即使希望落空,也要好好活下去。③人
生有很多痛苦和磨难,要永怀美好的希望,并把希望一代一代向下传递。
【小题3】①情节前后照应,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使结构更加
严密。②“无所谓从哪几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强调了生命追求的永
恒性和普遍性,升华了小说主题。③把一老一小置身于广阔苍茫的山水天地之
间,自然的浩瀚伟力与人的渺小脆弱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深远的思考。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
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
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
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小说思想内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错,文中的环境描写起到渲染烘托悲剧命运的作
用,有这些描写文章更生动更具文学性。没有的话也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及故
事的发展,因此没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故选D。
【小题2】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小说标题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
考生首先要理解小说标题在文中的作用,小说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交代
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情感、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然后考生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标题的作用
总结概括答案。标题“命若琴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文本内容“他只
是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
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悦耳的曲子”“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
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可得出: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才能弹好,
弹好了就够了。从“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
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
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
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
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
欢乐,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
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
弦上”可得出: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一个美好的目标;即使希望落空,
也要好好活下去。从“'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
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
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
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老瞎
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可得出人生有很多痛苦和磨难,要永怀美好的
希望,并把希望一代一代向下传递。
【小题3】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小说结尾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联系小说结尾常见
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
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
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结尾两段照应前文“老瞎子回到野
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
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攒动得显著。
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蹿出一只狐狸,仓皇逃远”有助
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使结构更加严密。最后一句“无所谓从哪几来
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强调了生命追求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升华了小说
主题。“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
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的描写把
一老一小置身于广阔苍茫的山水天地之间,把人的渺小脆弱与自然的浩瀚伟力
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深远的思考。
【强化训练】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
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
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
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
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
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坳,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蛇皮剥开了,
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
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
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
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
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老瞎子的心弦断了,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
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夭迅
速地衰老。
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
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
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
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
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
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
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
的徒弟说了。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老瞎子又试着振作起来,
可还是不行,总摆脱不掉那张无字的白纸……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
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
都明白。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
来的悲哀。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
“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
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
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
帽起伏蹬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编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小题1】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小说开头的
第一句话便为整篇小说定下了悲凉的基调,让你感觉到一种直逼心底的生命的沉
重与无奈。B.与老瞎子相比,小瞎子对世界和人生则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青
春的躁动在血液里奔腾跳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瞎子的可爱和他的自不量力不切
实际。c.小说结尾再次出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
一前一后……”这样的描述时,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D.琴
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
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小题2】
1.结合原文说说小说中的“药方”和“命若琴弦”各有什么含义。
【小题3】
1,结合老瞎子的形象,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旨的认识。
[知识点]
史铁生(1950-2010),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重要词语含义
[答案
【小题1】A
【小题2】“药方”喻指虚设的目标,希望,有如神和上帝,是生活的依托。
“命若琴弦”意为:生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拉紧
了”是指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美好的目的,弹好就够了,即使希
望落空但只要活下去就行了。
【小题3】文中的老瞎子①努力进取,坚毅顽强;②技艺精湛,疼爱徒弟;③
责任心强,传承大爱。本文主旨:我们普通人也会像老瞎子那样遭遇意外的打
击或灾难,在重大危机面前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愿望或目标,用这个
希望和目标激励自己坚强活下去,即使这个目标不能实现,也要给下一代树立
希望,让他们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
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
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
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不切实际”表达有误,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哪怕他身有残疾。
C项,“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表达错误;我们看到的
不再是悲凉,而是坚韧的毅力、对生命过程执着的追求和美好的期盼,是强烈
的生存动力。
D项,“流毒深远”,于文无据。
故选Ao
【小题2】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含义,要求考生能够体会重要词
语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词语的表现力。做题时,首先要通读原文,然后文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药方”在小说中多次提起,它是放在琴槽中的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也
是老瞎子的师父放在那里留给老瞎子的希望,同时也是老瞎子再次把它放到琴
槽中留给小瞎子的希望,它是一种虚设的目标,是一种既定的希望,是一种生
活的寄托,是一种美好的遐想,展现出的是生命的情怀。
老瞎子的师父对老瞎子说,“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文中也说,“目的虽是
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可见,整个
小说讲的就是人活着,总得有目标有希望,总得拉响生命的“琴弦”,否则,
人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对于盲人是这样,对于正常人更是这样。“命若琴
弦”凸显出生命如同琴弦一般,拉紧便能够弹好,弹好了就已经够了,这里展
现出的是给自己树立一个活下去的美好信念,突出的是一份美好的目的,人生
便是如此,即使希望落空,但只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就可以了。考生结合这些内
容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即可。
【小题3】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可以根据人物
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去把握,也可以在事件中或与他人的对比衬托
中把握。概括小说主题,可以依据小说中人物、题目、情节、关键词句等综合
归纳。
老瞎子是一个努力进取、坚毅顽强的人,在他得知自己被一个谎言骗了五十年
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用心,所以,老瞎子不但要坚强活下去,还要用这
个谎言去“骗”小瞎子,这是对小瞎子的爱,也是传承大爱的方式;文中说,
“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自己生命垂危,
还要去拯救徒弟,可见老瞎子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文中还写到,“老瞎子把
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这说明老瞎子的技艺相当精湛。
文章围绕“谎言”展开,先写老瞎子追逐谎言,去实现这个谎言;后来弹断了
一千根琴弦,直到他发现“一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
纸”,这时他才发现了这是一个谎言,“他明白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
有不行”,他明白他师傅的用意,认同谎言;“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
你封在琴槽里一一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他传承谎言。“莽莽苍苍的群山之
中走着两个瞎子”,体现出人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从老瞎子的经历中可
以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所追求,无论是谁、什么命运,都要为希望而奋斗,
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不在生命的结果,而在生命的过程。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
“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
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
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
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
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
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
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遮里遮遢。在这两年
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栗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那条河。那河
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
变成了他的恋人-----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
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
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
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
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
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二十三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
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三十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
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
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
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
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
也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
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二十米开外奔跑着
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
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
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
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
随后平扑在地。
(选自《外国小说选》)
【小题U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部分追叙禁令的由来,既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故事结局埋下
了伏笔,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B.“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一一他
毕竟只有二十三岁”,意在解释“他”冒死下河洗澡,错失杀敌良机的原因。C.本
文立意含蓄蕴藉,作者并未直接揭示主题,而是采用象征、烘托等手法激发读者
去想象和联想,思考和回味。D.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故事,不受
时空限制,灵活地安排故事场景、刻画人物心理,显得客观冷静。
【小题2】
有人认为,本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3】
本文善于在“矛盾”中表现主题,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小说,分析结构,概括主题,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分析体裁特征
和表现手法
[答案】
【小题1】B
【小题2】①情节突转。士兵惨遭射杀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意味深
长,引人入胜。②照应前文。既照应了开头的禁令,也照应了“噩梦”,首尾
圆合。③突显主题。结局的残酷与前文界河游泳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
了战争使人异化,泯灭人性的主题,发人深省。
【小题3】①两年半的野战生活让“他”身心俱疲,虽然界河已成死亡之河,
但“他”仍然冒死下河洗澡以求暂时解脱。控诉了战争对人身心的残害。②尽
管梦见一只手攫住他的脖子,但“他”仍摸黑去河里。表现他对爱情、自由的
渴望,反衬战争的罪恶。③作为士兵,抢得先机,却不忍开枪射杀敌人。界河
使他人性复苏,他却因此惨遭射杀,突显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
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意在解释‘他’冒死下河洗澡,错失杀敌良机的原因”错误,由“他
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
变成了一个孩子一一他毕竟只有二十三岁”可知,此句意在描写“他”下河游
泳时内心的喜悦,强调其年轻,“他”本来还有漫长的人生道路,本来还可尽
情地享受生活。反衬战争的罪恶。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本题探究小说的结尾,
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
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情节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
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
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情节上:小说结尾时欧・亨利式结尾,前文写“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
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
也赤条条的”“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
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结尾写“他”被对方杀死,结
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意味深长,引人入胜;照应前文,小说开头写“命
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第一个
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
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
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结尾写“他”被射杀,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
主旨上:“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
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遭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
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
印记”“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当兵的
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一一他毕竟只有二十三岁”“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
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与“随着彼岸的一声枪
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形
成对比,突显了战争使人异化,泯灭人性的主题,发人深省。
【小题3】
本题考查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的能力。需要学生通篇认真阅读,找出
小说中人物的矛盾之处,分析这些矛盾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进而分析小
说主旨O
小说6、7段写前去“界河”游泳的战士都被敌军射杀,这条河已经成为“死
亡之河”,“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
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逾里逾
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表现“他”在战争中的疲惫痛苦,因此,明知危险,“他”依然要下河洗澡,
洗涤身心,控诉了战争对人身心的残害。
“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
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
住了他的后颈”描写“他”的梦境,这既是一个美梦,也是一个噩梦,美梦中
,,他”享受了恋爱的美好,噩梦中,,他"失去了生命。表现他对爱情、自由的
渴望,反衬战争的罪恶。
“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他实在无法扣
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
一起了”写“他”抢得先机,却不忍开枪射杀敌人,却因此惨遭射杀,突显战
争对人性的摧残。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赡养上帝(节选)
刘慈欣
两万艘外星飞船又布满了地球的天空,在以后的两个月中,有大量的太空舱
沿着垂向各大陆的太空电梯上上下下,接走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年多的二十亿上
帝。那些太空舱都是银色的球体,远远看去,像是一串串挂在蛛丝导轨上的晶莹
露珠。
西岑村的上帝走的这天,全村的人都去送,所有的人对上帝都亲亲热热,让
人想起一年前上帝来的那天,好像上帝前面受到的那些嫌弃和虐待与他们毫无关
系似的。
村口停着两辆大客车,就是一年前送上帝来的那两辆,这一百来个上帝要被
送到最近的太空电梯下垂点搭乘太空舱。
秋生一家都去送本家的上帝,一路上大家默默无语,快到村口时,上帝停下
了,拄着拐杖对一家人鞠躬:“就送到这儿吧,谢谢你们这一年的收留和照顾,
真的谢谢,不管飞到宇宙的哪个角落,我都会记住这个家的。”他说着把那块球
形的大手表摘下来,放到兵兵手里,“送给你啦。”
“那……你以后怎么同其他上帝联系呢?”兵兵问。
“都在飞船上,用不着这东西了。”上帝笑着说。
“上帝爷子啊,”秋生爹一脸伤感地说,“你们那些船可都是破船了,住不
了多久了,你们坐着它们能去哪儿呢?”
上帝抚着胡子平静地说:“飞到哪儿算哪儿吧,太空无边无际,哪儿还不埋
人呢?”
玉莲突然哭出声儿来:“上帝爷子啊,我这人……也太不厚道了,把过日子
攒起来的怨气全撤到您身上,真像秋生说的,一点良心都没了……”她把一个竹
篮子递到上帝手中,“我一早煮了些鸡蛋,您拿着路上吃吧。”
上帝接过了篮子:“谢谢!”他说着,拿出一个鸡蛋剥开皮津津有味地吃了
起来,白胡子上沾了星星点点的蛋黄,同时口齿不清地说着,“其实,我们到地
球来,并不只是为了活下去,都是活了两三千岁的人了,死有什么可在意的?我
们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年。
但真没想到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炀,实在对不起了。”
“你留下来吧爷爷,我不会再不懂事了!”兵兵流着眼泪说。
上帝缓缓摇摇头:“我们走,并不是因为你们待我们怎么样,能收留我们,
已经很满足了。但有一件事让我们没法待下去,那就是:上帝在你们的眼中已经
变成了一群老可怜虫,你们可怜我们了,你们竟然可怜我们了。”
上帝扔下手中的蛋壳,抬起白发苍苍的头仰望长空,仿佛透过那湛蓝的大气
层看到了灿烂的星海:“上帝文明怎么会让人可怜呢?你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
怎样伟大的文明,不知道她在宇宙中创造了多少壮丽的史诗、多少雄伟的奇
迹……现在文明是老了,但不是我们的错,无论怎样努力避免,一个文明总是要
老的,谁都有老的时候,你们也一样。我们真的不需要你们可怜。”
“与你们相比,人类真算不得什么。”秋生敬畏地说。
“也不能这么说,地球文明还是个幼儿。我们盼着你们快快长大,盼望地球
文明能够继承它的创造者的光荣。”上帝把拐杖扔下,两手一高一低放在秋生和
兵兵肩上,“说到这里,我最后有些话要嘱咐你们。”
“我们不一定听得懂,但您说吧。”秋生郑重地点点头说。
“首先,一定要飞出去!”上帝对着长空伸开双臂,他身上宽大的白袍随着
秋风飘舞,像一面风帆。
“飞?飞到哪儿?”秋生爹迷惑地问。
“先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再飞向其他的恒星,不要问为什么,只是尽最
大的力量向外飞,飞得越远越好!这样要花很多钱死很多人,但一定要飞出去,
任何文明,待在它诞生的世界不动就等于自杀!到宇宙中去寻找新的世界新的家,
把你们的后代像春雨般洒遍银河系!”
“我们记往了。”秋生点点头,虽然他和自己的父亲、儿子、媳妇一样,都
不能真正理解上帝的话。
“哦,秋生啊,”上帝想起了什么,又站住了,“走的时候没经你同意就拿
了你几本书,”他打开小包袱让秋生看,“你上中学时的数理化课本。”
“啊,拿走好了,可您要这个干什么?”
上帝系起包袱说:“学习呗,从解一元二次方程学起,以后太空中的漫漫长
夜里,总得找些打发时间的办法。谁知道呢,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真的能试着修
好我们那艘飞船的反物质发动机,让它重新进入光速呢!”
“对了,那样你们又能跨越时间了,就可以找个星球再创造一个文明给你们
养老了!”秋生兴奋地说。
上帝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们对养老已经不感兴趣了,该死去的就让它死
去吧。”
一个星期后,最后一艘外星飞船从地球的视野中消失。上帝走了。
西岑村恢复了以前的安静,夜里,秋生一家坐在小院中看着满天的星星,已
是深秋,田野里的虫鸣已经消失了,微风吹动着脚下的落叶,感觉有些寒意了。
“我明白了。”秋生爹说,在这灿烂的星空下,他愚拙了一辈子的脑袋终于
开了一次窍,他仰望着群星,头顶着它们过了一辈子,他发现自己今天才真切地
看到它们的样子,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充满了他的血液,使他觉得自己仿佛与什
么更大的东西接触了一下,虽远未能融为一体,这感觉还是令他震惊不已,他对
着星海长叹一声,说:
“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
【小题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荒诞离奇的想象虚构出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讲述了20
亿个来自其他星球的“上帝”与地球人类共同生活发生的故事。B.送别上帝的
时候,玉莲哭了,送给上帝一篮煮熟的鸡蛋并且向他诚挚道歉,表明她对之前自
己嫌弃和刻薄上帝的过分行为颇为后悔。C.上帝告诉秋生”首先,一定要飞出
去!”,意为一种文明要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应该不断探索未知,将自己的
基因和文明撒播宇宙。D.文章讲述被技术惯坏的文明在暮年时遭受到的苦难,
意在警醒人类:科技不会带给人类幸福,反而会增强人类的惰性,加速文明的衰
亡。
【小题2】
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
与“文学性”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小题3】
结合小说内容,请从人性、人类命运、宇宙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探究作品的主题意
蕴。
[知识点]
其他小说,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多
角度探究作品意蕴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科学性。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激发人们对宇
宙、科技等的思考,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如文中的上帝经由外星飞船往来
太空和地球,由反物质发动机推动的飞船可以进入光速飞行等超现实的存在。
②文学性。小说在场景宏大震撼、想象奇幻之外,还注重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
写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较强的文学思维。如上帝与秋生一家离别之时和
秋生在灿烂星空下的思索,都极具文学思维的细腻和真实。③人文性。小说将
奇丽的科幻与优美文学相融合,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产生无穷的魅力,
吸引读者思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关注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蕴藉深沉。
【小题3】①对人性唯利是图的批判和对善良的呼唤。地球人类对待上帝态度
前后的变化,揭示出了人性的缺点和鄙陋,希望人类唤醒人性深处的良知。。
②对人类命运发展的深沉忧虑和深切关怀。作者通过上帝之口指出了若干年后
人类可能面临的问题,为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③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与
竞争的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种文明共存和竞争的结果。作者点明了文明
衰亡甚至宇宙终结的必然性,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宇宙存亡的忧
思。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
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
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积极促进健康的健康管理师试题及答案
- 病句经典试题及答案高中
- 医院新冠肺炎试题及答案
- 文秘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核心能力提升计划及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考核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对创业公司的影响探讨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师考试中的细节与注意事项解析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师的职业伦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巡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福彩项目合伙协议书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福州流动人口登记表
- 滇10J6-1住宅厨房、卫生间烟气道及管道井构造图集
- 华中科技大学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 600MW超临界锅炉给水控制系统分析
- 固定收益研究报告透过x系统看银行间交易未来发展
-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共49页)
- PHC管桩-桩基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