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细胞的物质基础及结构相关实验实验概览目录索引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概览目录索引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四: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实验五: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核心知识回顾核心知识辨析深化拓展提能题组专项训练(高考真题感知+针对训练)核心知识回顾1.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1)认识显微镜INCLUDEPICTURE"D:\\微信文件接收\\WeChatFiles\\wxid_dqdhwqkw8d1g22\\FileStorage\\360MoveData\\Users\\记一\\Documents\\WeChatFiles\\wxid_awg0bqu8p0ri22\\FileStorage\\File\\202312\\L8.TIF"显微镜eq\b\lc\{\rc\(\a\vs4\al\co1(光学结构\b\lc\{\rc\(\a\vs4\al\co1(镜头\b\lc\{\rc\(\a\vs4\al\co1(目镜:放大物像,物镜:放大物像)),反光镜\b\lc\{\rc\(\a\vs4\al\co1(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机械结构\b\lc\{\rc\(\a\vs4\al\co1(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转换器:转换物镜,遮光器:调节视野亮度))))(2)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放大倍数的实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2.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2)高倍镜:四字口诀:找移转调在低倍镜下找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提醒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胞质环流方向不变)移动原则:“偏哪移哪”,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4.放大倍数与观察效果的关系物像大小看到的细胞数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镜与装片的距离高倍镜大少暗小近低倍镜小多亮大远5.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相关计算(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需要考虑长度或宽度,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如图1所示)。(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则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如图2所示)。6.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移动装片eq\b\lc\{\rc\(\a\vs4\al\co1(动→在装片上,不动→\b\lc\{\rc\(\a\vs4\al\co1(转动目镜\b\lc\{\rc\(\a\vs4\al\co1(动→在目镜上,不动→在物镜上)),转换物镜\b\lc\{\rc\(\a\vs4\al\co1(消失→在物镜上,不消失→在目镜上))))))核心知识辨析1.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p>q,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应是b<d()2.某一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放大4倍,则该视野可观察到约16个细胞()3.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瘤菌时,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4.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5.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细胞时可以用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6.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高考真题剖析1.(2013·上海·高考真题)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如下图所示:甲图表示显微镜的目镜、物镜模式图,其中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中①④⑥组合观察到物像比用②③⑤组合观察到物像视野小、细胞数目多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体积都增大为原来的100倍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下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2.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条件不一定能观察到一个完整的细胞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3.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先调节光圈,再转动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甲、乙、丙为三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其中①③为目镜,②④为物镜。Ⅰ、Ⅱ、Ⅲ为同一标本装片在甲、乙、丙组合下所观察到的图像,其中a、b、c细胞为要观察的目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Ⅲ对应的组合分别是丙、甲、乙B.将乙组合转换为丙组合时,视野的亮度会变暗C.将目的细胞转移至视野中央可防止转换为高倍镜后观察目标丢失D.一般来说,使用丙组合观察时要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清晰度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易找到目标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D.显微镜对光时,应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有(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④D.若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可能在目镜和反光镜上4.(2023上·吉林·高一校联考期中)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柽红柳绿,芦花飞舞,物种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以下是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自然保护区属于层次,保护区内所有的东方白鹳属于层次。(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判断依据是,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是。(3)从结构和物质的角度分析图中细胞中共同点是,这体现了细胞的性。(4)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5)采集湿地水样进行显微观察,如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选择下列需要进行的操作进行排序,填序号)。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抬高镜筒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⑤向右下方移动装片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核心知识回顾1.eq\a\vs4\al(检测原理)(1)还原糖的检测新制的Cu(OH)2溶液为蓝色还原糖+斐林试剂eq\o(→,\s\up7(50~65℃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2)脂肪的检测: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3)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变性的蛋白质也可以2.实验步骤(1)还原糖的检测取材: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制备组织样液显色反应: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水浴加热。结论:组织样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提醒:eq\a\vs4\al(a.选材,(两不宜))eq\b\lc\{(\a\vs4\al\co1(①不宜选用甜菜、甘蔗和马铃薯块茎,②不宜选用西瓜等本身带有颜色的材料))b.颜色变化: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检测(3)蛋白质的检测选材与制备:鸡蛋清稀释液或鲜肝提取液或大豆组织研磨液显色反应:双缩脲试剂,先A液1ml,B液4滴。结论:大豆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3.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四不同”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成分甲液乙液A液B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反应原理加热条件下,含醛基的可溶性还原糖将Cu(OH)2还原为Cu2O沉淀碱性条件下Cu2+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使用方法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现配现用)先加入A液1mL摇匀,再加B液4滴,摇匀反应条件50~65℃水浴加热不需加热反应现象蓝色→棕色→砖红色浅蓝色→紫色4.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1)唯一需要水浴加热——还原糖检测。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颗粒的观察。(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5.实验成功的4个关键点(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2)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易溶于酒精。(3)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4)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之前要留出部分组织样液,目的是作为对照,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核心知识辨析1.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使用时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CuSO4溶液()2.淀粉遇稀碘液变蓝,糖类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3.由于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故可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洗去浮色。()4.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5.细胞中的所有糖类都可以通过斐林试剂进行检测。()6.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高考真题剖析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物质的鉴定实验中所用试剂与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B.DNA台盼蓝染液蓝色C.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D.淀粉碘液蓝色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提前将斐林试剂配好备用B.脂肪鉴定实验中,应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验证高温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时,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D.加入斐林试剂后组织样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样液不可能含还原糖2.下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探究主题实验试剂预期实验结果结论A某“色拉油”是否含有油脂苏丹Ⅲ染液被检测液体出现橙黄色不含有油脂,但可能含有固醇B某“早餐奶”是否含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被检测液体出现红黄色含有蛋白质,但含量少于淀粉C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碘—碘化钾溶液被检测液体出现蓝色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D某“无糖”无色饮料中是否含葡萄糖婓林试剂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A.A B.B C.C D.D3.近期,曲“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将致幻毒菇毒蝇伞推向网络热搜,鹅膏蕈碱是毒蝇伞中所含有的主要致幻毒物之一,它是一种环状八肽。下列关于毒蝇伞及板(木材)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或多肽)的鉴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三个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在三个实验中,只有一个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C.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或多肽)时都使用NaOH和CuSO4溶液,原理基本相同D.鉴定的都是细胞中的化学成分,一般应先提取组织样液4.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因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王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第一步:取四支(编为甲、乙、丙、丁)试管,甲、乙各加入一定量小王的尿液,丙加入葡萄糖溶液2mL,丁加入蛋白样液2mL;第二步:甲、丙试管中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第三步:乙、丁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摇匀,观察现象。下列关于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第一步的“一定量”是2mLB.若甲、丙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小王可能患糖尿病C.若乙、丁试管中出现红色,则小王可能患肾炎D.若甲、乙试管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小王可能不患糖尿病和肾炎2.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A.1、3、5、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3.生物学研究兴趣小组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下列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种子加水浸泡→用小刀纵切→在切面滴加碘液→依据被染成蓝色检测淀粉B.甜玉米籽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C.花生种子切片→苏丹III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鸡蛋清加水加搅拌→混合加入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4.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B液)是两种重要的检测试剂,关于两种试剂的成分、使用方法及颜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相同,均为0.1g/mLNaOH溶液B.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分别为0.01g/mLCuSO4溶液,0.05g/mLCuSO4溶液C.鉴定还原糖时,应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B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A液5.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填序号)。①显微镜②酒精灯③量筒④滴管⑤试管(2)为了观察玉米籽粒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芽切片染色,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发芽时间越长,玉米胚芽中的脂肪颗粒越少。(3)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碘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4)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研究小组推测发芽的玉米籽粒才含有淀粉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①本实验选择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的原理(原因)是。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的提取液。③若推测正确,试管2、3的颜色变化分别是:。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2.方法步骤(1)观察叶绿体(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3.实验成功关键点(1)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避免细胞的活性受到影响。(2)加速细胞质流动的三种方法①进行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②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加入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③切伤一小部分叶片,因为切口处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向外扩散加快,由于保护性适应,伤口周围细胞代谢加快,细胞质流动加快。核心知识辨析1.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临时玻片标本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2.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观察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高考真题剖析1.(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某同学以藓类小叶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B.制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渗透压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相同D.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2.某同学用黑藻、菠菜、番薯等植物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从而得出“绿色植物的活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且细胞质都能流动”这一结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实验前应放在黑暗、室温条件下培养B.该同学结论的得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该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可信的C.用黑藻、菠菜、番薯叶片为实验材料均可发现同一细胞中叶绿体基本沿同一方向运动D.观察叶绿体可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为材料,原因是其中叶绿体大且多,利于观察3.某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中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情况,还增设了实验用于模拟酸雨对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分组临时装片处理叶绿体的流动情况①蒸馏水较不明显②1%葡萄糖溶液明显加快③pH=5的酸性溶液明显减缓A.观察到黑藻细胞中叶绿体在视野左上方但实际在右下方B.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两层膜结构②C.①②组实验说明葡萄糖能促进黑藻的生命活动D.①③组实验说明酸雨能抑制黑藻的生命活动4.如图所示,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围绕着液泡定向运动B.叶绿体的分布会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C.图中叶绿体实际上位于液泡的左侧D.图中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本实验可以用叶绿体的运动为标志,观察细胞质流动C.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黑暗、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D.每个黑藻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方向都是一致的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B.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亮一些C.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D.图中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实际方向为逆时针,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流动方向相反3.某学校高一欧阳同学在实验室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涡虫、黑藻等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他所观察到的黑藻叶肉细胞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B.他可看到黑藻叶肉细胞内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的情况C.他可看到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叶绿体D.他可看到涡虫的运动,但看不到涡虫细胞内的核糖体4.2020年9月28日永州四中高一年级2022班同学采集潇湘平湖的黑藻,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学生分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黑藻小叶做临时装片,自始至终要将标本保持湿润状态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不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C.临时装片能清晰观察到叶绿体,而不易看到线粒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叶绿体是绿色的,而线粒体无色D.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是细胞质流动的标志核心知识回顾(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2)类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3)举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完成模型制作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表达交流完成模型制作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表达交流确定模型类型确定材料用具确定实施过程和具体分工模型检查、修补核心知识辨析1.用橡皮泥捏成的线粒体属于物理模型。()2.模型是对认识对象进行的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有数学、物理和概念模型等,比如显微照片。()3.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高考真题剖析1.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D.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细胞的物理模型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模型可以对生物问题进行定性描述,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2.下列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数学模型D.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3.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B.总结整理的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关系图属于概念模型C.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D.蟋蟀足末端局部扫描电镜图属于物理模型4.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建构模型是生物学习的常见方法,某学习小组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A.该小组制作的模型为物理模型,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照片不属于该类模型B.进一步细化制作各种细胞结构时,线粒体和叶绿体要与其他结构有所区分C.分工制作各部分配件,细胞核内要有高度螺旋化的阴柱状或杆的状染色体D.遵循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制作原则,细胞膜与核膜制作的方式可以完全相同5.生物学上常用制作模型的方法帮助人们加深对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a~k为细胞结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图为制作好的概念模型B.该同学制作的为植物细胞模型C.结构g为中心体D.结构f是面积较大的双层膜结构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图1是细胞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四类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模型属于(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图1所示靶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的功能。(2)图2中(填“I”、“'II"或“Ⅲ")是原核细胞,其与真核细胞相比,主要的区别是(3)图2中IV属于低等植物细胞细胞,判断依据是。(4)图2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_______。A.I B.II C.Ⅲ D.IV2.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提示:抗生素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形成来抑制细菌繁殖)请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模型属于模型(“数学”或“物理”或“概念”)。(2)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以镶在、三种方式镶嵌于细胞膜中。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功能是;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3)该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填“属于”或“不属于”),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服用头孢霉素(属于抗生素)(填“有效”或“无效”),理由。(4)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外因: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具有一定的浓度差,细胞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内因2.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2.实验步骤3.实验拓展应用(1)判断细胞的活性eq\a\vs4\al\co1(待测细胞+蔗糖溶液)eq\o(→,\s\up7(镜检))eq\b\lc\{\rc\(\a\vs4\al\co1(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的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镜检,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种外界溶液的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比较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长短→判断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核心知识辨析1.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2.可以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作实验材料来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3.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4.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5.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区域逐渐变小()6.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操作中,共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用低倍镜观察,第二、三次用高倍镜观察()7.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大。()高考真题剖析1.(2022·全国·高考真题)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限时训练A组(选择题为单选)1.将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细胞会呈现如图所示的形态(吸水膨胀)。已知该细胞保持如图形态一段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缺乏对照B.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仍发生渗透作用C.与正常形态的叶肉细胞相比,该细胞吸水能力升高D.将图示细胞移至低于细胞液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乙二醇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程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O点时开始吸收乙二醇溶液B.OP段,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质的紫色变浅C.PM段,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换用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所得结果相同3.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C.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4.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如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5.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B.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自动复原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D.1moL/L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6.下列“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C.当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时,细胞液浓度可能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体积先不变,后略微变大B组(选择题为不定项)1.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为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g/mL的KNO₃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除细胞壁外的各种结构总称A.两组水稻相比,甲组水稻为耐盐碱水稻B.乙组水稻的曲线不能无限上升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关C.A→B段,甲组水稻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B→C段,是甲组水稻细胞主动吸收K+、NO3导致的2.某实验小组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同一鳞片叶的洋葱表皮细胞研究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试剂质量分数1〜5min内的现象清水处理5min的现象实验效果KNO3溶液5%角隅处发生质壁分离完全复原+++10%质壁分离明显复原很快+++20%质壁分离非常明显未能完全复原+++蔗糖溶液5%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复原+10%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复原+20%质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1+Life+Choices+高频单词语境串记+清单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年度停薪留职员工心理辅导与职业规划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展会展品保险服务协议2篇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4年度新型建筑材料采购合同样本及环保要求2篇
- 2024年度医院消毒服务合同:医疗设施清洁与消毒操作流程6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企业财产保险服务条款3篇
- 《庄子故事两则》表格式教案
- 2024年住宅小区水电消防设施改造及保养合同2篇
- 2024年版跨国劳务合作代理合同书样本
- 材料科学-相场模拟简介ppt课件
- 水利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 托班一日生活情况反馈表
- 关于企业重组业务的税收政策解读与研究--企业特殊(免税)重组的条件
- ××35千伏输电线路施工方案
- JGJ_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高清-最新版)
- 交通工程精细化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 镜片加工知识之四研磨
- 乒乓球中的力学原理PPT课件
- 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习题全解(北工大)
- 中央空调设备运行管理方案课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