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1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2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3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4页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思想上:党内指导思想上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2)主观上: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3)客观上:林彪、江青等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2.“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1)践踏人权:揪斗、迫害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如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2)破坏法律: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3)破坏秩序;造反派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4)践踏民主: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被中断。“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知识点二法制制度走向健全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党和人民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表现(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3)修订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结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知识点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恢复重建: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发展完善(1)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①依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②表现:改变村委会干部任命制度;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创造性地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科学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村委会是国家的基层单位,但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因此,选举村官不是选举国家的行政人员,而是选举基层的负责人员。1.“走资派”的反党活动猖獗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原因。(×)2.“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遭到破坏。(×)3.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最重要的是反对个人崇拜。(×)4.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主题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材料: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左”倾错误不断发展;阶级斗争不断扩大。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材料:“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2)据材料图文资料,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提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3.“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材料: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邓小平(3)据材料,今后中国将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提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提示:1.从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2.从后果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这都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3.从历史因素看: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封建专制传统长期存在,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4.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更加有必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例1]“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这()A.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C.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D.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解析]文革期间可以随意对他人进行批判、抄家、拘禁乃至剥夺生命,这是对宪法规定的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漠视与践踏,本质上是对国家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故排除A、B,选C;1956年底,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国内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排除D。[答案]C主题二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材料:(1)据材料,分析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提示:制定了大批法律以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实施基层民主选举,村民自治。2.新时期民主创新认识。材料:在云南省宜良县北古城镇进行的村级换届选举中,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怪现象。群众把它编排成民谣:“选票议价当街卖”“群众票多不开箱盖”“党的政策抛天外”“农民急盼党组织来”。(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方式来解决?提示:①问题:贿赂选举、扰乱正常选举秩序、无视法律等。②具体方式:一是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三是不折不扣依据法律。3.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特点。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3)依据材料,分析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提示: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的含义提示:1.“有法可依”即国家应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2.“有法必依”指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3.“执法必严”即指司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4.“违法必究”,即指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简要归纳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和创新的主要内容提示:1.完善(1)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2)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重视民族工作,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创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提示: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4)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如民族区域自治立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统一,有效地解决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的关系问题。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了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地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例2](2018·浙江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解析]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故A项正确;B项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立开始于1980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1.“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D)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解析:由题干中的“揪斗”一词,联想“文革”中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便可判断选D。2.下图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一幕,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A.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B.毛泽东对当时形势的错误估计C.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野心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解析:党的“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了“文革”的发生。3.下图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图示情景发生在(C)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注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革命委员会”,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的机构,故选C。4.中国共产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D)A.新政治协商会议上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C.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5.《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C)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1982年宪法 D.1999年宪法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知道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新时期”,所以应该是文革之后,因此排除了A、B两项。修改宪法最重要的一次就是1982年,对宪法作出一个全面性的整改,而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D项时间过晚,因此本题选C项。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的(C)A.1949年 B.1951年C.1956年 D.1982年解析: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7.“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C)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故选C。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在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一些什么重要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部法律文献制定后的变化?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民主法制建设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我国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