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见面考(时间:90分,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各种光合色素中B.HCO3-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D.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答案〗A〖祥解〗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详析】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叶绿素中,类胡萝卜素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不含Mg2+,A错误;B、HCO3-、HPO42-对体液pH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易出现肌肉抽搐,C正确;D、I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故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正确。故选A。2.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Ⅳ代表蛋白质,Ⅶ代表糖类和核酸,则Ⅵ代表脂肪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ⅣC.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Ⅳ和Ⅴ的含量有关D.Ⅱ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答案〗A〖祥解〗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据图示含量可知,Ⅰ为无机物,Ⅱ为有机物,Ⅲ为水,Ⅴ为无机盐,Ⅳ为蛋白质,Ⅵ为脂质,VII为糖类或者核酸。【详析】A.Ⅰ和Ⅱ分别代表无机物和有机物,Ⅵ代表脂质,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Ⅳ蛋白质,B正确;C.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Ⅳ蛋白质和Ⅴ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正确;D.Ⅱ为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核酸等,Ⅱ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D正确。故选A。3.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祥解〗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详析】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4.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天冬氨酸分子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B.天冬氨酸分子一定含有氨基和羧基C.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可贮存在突触囊泡内,并能批量释放至突触间隙D.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增大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答案〗A〖祥解〗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详析】A、天冬氨酸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A错误;B、氨基酸分子既含有氨基也含有羧基,B正确;C、天冬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囊泡内,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可以批量释放到突触间隙,C正确;D、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内流,产生兴奋,D正确。故选A。5.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放射性同位素最适合标记在()A.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腺嘌呤 D.鸟嘌呤〖答案〗B〖祥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三个时期:1.G1期:DNA合前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2.S期: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该过程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3.G2期: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4.M期:细胞分裂期。【详析】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S期是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该过程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与RNA相比,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故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腺嘧啶最适合检测小鼠杂交瘤细胞是否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B正确。故选B。6.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操作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B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先加甲基绿染色,再加吡罗红染色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先用盐酸水解,再用健那绿染色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答案〗D〖祥解〗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3、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记数前,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详析】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到待测样品中,A错误;B、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错误;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因此观察线粒体时不需要用盐酸水解,C错误;D、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后,吸取多余的培养液后即可镜检开始计数,D正确。故选D。7.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祥解〗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析】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8.酵母菌sec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A.线粒体、囊泡 B.内质网、细胞外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囊泡〖答案〗D〖祥解〗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初加工,再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类和包装。【详析】AC、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不会进入线粒体,AC错误;B、根据题意,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中积累,不会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D、内质网中初步加工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中会检测到分泌蛋白,D正确。故选D。9.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C.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答案〗B〖祥解〗水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也可以直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详析】A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但水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故其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吸水膨胀,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变小,A正确,B错误;C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水可通过水通道蛋白快速进出细胞,也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其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吸水膨胀,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失水变小,CD正确。故选B。10.人体细胞溶酶体内较高的H+浓度(pH为5.0左右)保证了溶酶体的正常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可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B.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活性不变C.细胞不能利用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生的物质D.溶酶体内pH的维持需要膜蛋白协助〖答案〗D〖祥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详析】A、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pH为5左右时活性最高,但溶酶体周围的细胞质基质的pH为中性,当泄露到细胞质基质后,pH上升,酶活性会降低,B错误;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有用的留在细胞,无用的排出细胞外,C错误;D、溶酶体内pH的维持依靠氢离子的浓度,而氢离子的浓度的维持为主动运输,需要膜蛋白协助,D正确。故选D。1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答案〗B〖祥解〗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中有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为A-P~P~P。【详析】A、ATP中含有腺嘌呤、核糖与磷酸基团,故元素组成为C、H、O、N、P,A正确;B、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ATP,B错误;C、ATP合成过程中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D、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B.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C.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D.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答案〗B〖祥解〗1、需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析】A、剧烈运动时人体可以进行厌氧呼吸,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A正确;B、制作酸奶利用的是乳酸菌厌氧发酵的原理,乳酸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产生,B错误;C、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少量能量,该部分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少部分可用于合成ATP,C正确;D、酵母菌乙醇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乙醇的原理,故发酵过程中通入氧气会导致其厌氧呼吸受抑制而影响乙醇的生成量,D正确。故选B。1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详析】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也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错误;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至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所以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D。14.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状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B.若父母生育第三孩,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答案〗C〖祥解〗分析题意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镰状细胞贫血症的儿子,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1号上,故该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详析】A、该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分析题图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杂合子Aa,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为显性纯合子AA或杂合子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A正确;B、若父母生育第三孩,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型为杂合子Aa或隐性纯合子aa,概率为1/4+2/4=3/4,B正确;C、女儿的基因型为1/3AA、2/3Aa,将该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3,C错误;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属于隐私,应受到保护,D正确。故选C。15.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答案〗D〖祥解〗艾弗里实验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转化因子是DNA。题干中利用酶的专一性,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详析】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D、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故选D。16.“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 B.a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该过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单链,为逆转录过程。【详析】A、图示为逆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A错误;B、a(RNA)链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B错误;C、b为单链DNA,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正确;D、该过程为逆转录,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D错误。故选C。17.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答案〗A〖祥解〗物种是指能够进行自由交配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一群个体。【详析】A、同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甲、乙两种耧斗菜是两个物种,A错误;B、不同生长环境有利于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从而进化出不同的物种,B正确;C、自然选择导致物种朝不同的方向进化,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发生基因交流,D正确。故选A。18.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答案〗B〖祥解〗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析】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答案〗A〖祥解〗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详析】A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功能,该作用的发挥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故喷施某种激素后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说明喷施的为赤霉素,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而非受体合成受阻(若受体合成受阻,则外源激素也不能起作用),A正确,B错误;CD、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与植物矮化无直接关系,CD错误。故选A。20.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升高B.细胞外液的总量比细胞内液多C.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D.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参与构成人体内环境〖答案〗D〖祥解〗题图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组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①②③组成内环境。【详析】A、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导致①血浆渗透压降低,由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但③组织液处的渗透压并没有明显上升,A错误;B、①②③组成细胞外液(内环境),其总量占1/3,细胞内液占2/3,B错误;C、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D、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箭头,组织液可以形成淋巴液,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可以回流到血浆,因此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D正确。故选D。21.一些人中暑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头疼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体温恒定和水盐平衡的调节B.体温升高时,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C.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应给中暑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D.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答案〗D〖祥解〗1、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详析】A、体温恒定过程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过程,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抗利尿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体温恒定和水盐平衡的调节,A正确;B、体温升高时,汗腺分泌增加,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B正确;C、中暑者会丢失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在给中暑者补充水分的同时,也应适当补充无机盐,C正确;D、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到渗透压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错误。故选D。22.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答案〗D〖祥解〗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所以是鸡的免疫器官,A正确;B、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产生,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C、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孵出当日摘除,会导致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C正确;D、IBDV灭活疫苗相当于抗原,应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预防,发病后再使用不会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错误。故选D。2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肽C.乙为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D.丙物质中含有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答案〗C〖祥解〗细胞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析】A、巨噬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A正确;B、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水解酶,在处理病原体时,可将其降解为肽,B正确;C、乙是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不是抗体,C错误;D、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D正确。故选C。24.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答案〗A〖祥解〗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详析】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占地面积相同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空间,提高了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①正确;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②错误;③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③正确;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④正确;⑤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正确;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⑥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型增长〖答案〗B〖祥解〗1.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2、J型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需要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详析】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干旱缺水,不有利于沙蝗的繁殖,A错误;B、由于沙蝗不断的迁徙活动,使得其生存环境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蝗虫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B正确;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会影响沙蝗的出生率,但不会改变沙蝗的生殖方式,C错误;D、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J”型增长,显然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其种群数量变化不会呈现“J”型增长,D错误。故选B。2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答案〗D〖祥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详析】A、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B、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C、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D、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故选D。27.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B〖祥解〗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详析】A、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B、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有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光,是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C、捕食关系是指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硬壳蟹(非蜕壳)和软壳蟹(蜕壳)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摄食关系不属于捕食,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28.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染过的土壤中的细菌数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利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石油的细菌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土壤和稀释土壤溶液时应在火焰旁〖答案〗A〖祥解〗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详析】A、分离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对活菌进行计数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平板划线法,A错误;B、根据实验目的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可知,培养基的配方应以石油为唯一碳源,B正确;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以分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微生物计数,C正确;D、称取土壤和稀释土壤溶液时应在火焰旁,以防止杂菌的污染,D正确。故选A。2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醋酸发酵影响不大D.制作果酒和果醋前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答案〗C〖祥解〗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增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果醋制作的主要菌种是醋酸菌,当氧气充足、糖源也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析】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因为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因为醋酸菌是需氧生物,A正确;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可以利用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B正确;酒精发酵的温度在18-25度左右,醋酸发酵的温度在30-35度左右,温度对二者影响均比较大,C错误;制作果酒和果醋前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杂菌污染,D正确。故选C。30.某海岛森林中,灰蛾常在桦树的嫩枝上产卵,桦树周围的杜鹃树会释放一种挥发性的杀虫物质,桦树会吸收并重新释放出更多的这种杀虫物质,以驱逐灰蛾的幼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树和桦树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和互利共生的关系B.题干中的杀虫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该现象为桦树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依据〖答案〗A〖祥解〗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雄孔雀开屏行为向异性传递求偶信息。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即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桦树和杜鹃树生活于同一空间,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桦树周围的杜鹃树会释放一种挥发性的杀虫物质,桦树会吸收并重新释放出更多的这种杀虫物质,以驱逐灰蛾的幼虫,二者存在互利关系,但没有达到相互依存的程度,不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A错误;B、“杀虫物质”是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C、该现象使灰蛾幼虫捕食桦树减少,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C正确;D、杜鹃和桦树释放杀虫物质,驱逐灰蛾幼虫,使桦树得到保护,为桦树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能,D正确。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可以NO3-的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判断NO3-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2)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3)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NO3-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答案〗(1)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氧气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NO3-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2)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此时载体蛋白达到饱和(3)甲的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氧气多(4)定期松土〖祥解〗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增加,作物吸收NO3-的速率也在增加,即氧气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NO3-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NO3-的吸收需要能量,所以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小问2详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的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不是能量,而是载体蛋白,此时载体蛋白达到饱和。【小问3详析】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NO3-最大吸收速率时,甲的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说明甲需要的能量多,消耗氧气多,所以作物甲细胞的呼吸速率大。【小问4详析】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根对NO3-的吸收利用,可以定期对作物松土,以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进而促进农作物根吸收NO3-。32.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答案〗(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2)①.大于②.不相同③.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祥解〗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可以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小问1详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将放射性碘溶液注射到兔体内,碘首先进入组织液,后进入血浆或淋巴运输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吸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小问2详析】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甲状腺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维持原来的水平;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故三种情况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33.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答出3点即可)。(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2)(S×n)/m(3)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祥解〗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小问1详析】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要依据调查范围大小来确定样方大小和数量,样方大小要一致、样方数量要适宜。【小问2详析】假设区域内种群数量为N,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调查区域内种群密度相等,N÷S=n÷m,则N=(S×n)/m。【小问3详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与标志重捕法相比,该调查方法周期短,不受不良天气变化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生活干扰少,操作更简便,并允许在繁殖季节收集更多的数据。34.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G_Y_(G和Y同时存在)G_yy(G存在,Y不存在)ggY_(G不存在,Y存在)ggyy(G、Y均不存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茶树叶片的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2)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3)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则F1有2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答案〗(1)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2)①.4##四②.GgYy(3)①.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②.1∶1〖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干部的培养与管理计划
- 病历室护士细致记录病史
- 物流运输行业美工工作经验分享
- 《慢性病危险因素》课件
- 家政公司前台服务总结
- 《康复治疗学总论》课件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混合云行业概述及特征调研报告
- 2021年广东省惠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品质助理述职报告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卷
- 超越指标:存量时代降本增效的利器
- 部队休假安全教育课件
- 2024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无纸笔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 视频剪辑师工作总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华为公司服务流程
- ZPW-2000A四线制改变运行方向电路
- 中医跟师总结论文3000字(通用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